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272841)

作品数:8 被引量:90H指数:4
相关作者:黄翼然张进薛蔚陈勇辉黄吉炜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复旦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医学领先专业重点学科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肾癌
  • 3篇预后
  • 3篇肾细胞
  • 3篇肿瘤
  • 3篇细胞
  • 3篇临床病理
  • 3篇病理
  • 2篇肾部分切除
  • 2篇肾部分切除术
  • 2篇肾细胞癌
  • 2篇肾肿瘤
  • 2篇手术
  • 2篇切除
  • 2篇切除术
  • 2篇细胞癌
  • 2篇分切
  • 2篇部分切除
  • 2篇部分切除术
  • 1篇依维莫司
  • 1篇预后分析

机构

  • 8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南昌大学第一...

作者

  • 8篇黄翼然
  • 7篇张进
  • 6篇陈勇辉
  • 6篇薛蔚
  • 4篇黄吉炜
  • 3篇刘东明
  • 3篇孔文
  • 3篇董柏君
  • 2篇周立新
  • 2篇王艳青
  • 1篇郭剑明
  • 1篇薄隽杰
  • 1篇卢永宁
  • 1篇陈海戈
  • 1篇陈奇
  • 1篇潘家骅
  • 1篇王共先
  • 1篇刘强
  • 1篇李东
  • 1篇齐隽

传媒

  • 5篇中华泌尿外科...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临床泌尿外科...
  • 1篇井冈山大学学...

年份

  • 1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2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肾癌临床病理特点和治疗变化——上海仁济医院1999—2010年资料分析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探讨上海仁济医院12年收治肾癌病例临床病理特点和治疗方法的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2010年诊治1923例肾癌患者资料,包括初诊年龄、性别、症状、肿瘤大小、TNM分期、病理亚型、Fuhrman分级及手术方式。将临床资料分3个阶段进行比较分析:第1阶段(1999—2002年)以开放根治手术为主;第2阶段(2003—2006年)保留肾单位手术及腹腔镜手术逐步应用;第3阶段(2007—2010年)保留肾单位手术广泛应用。结果1999—2010年,收治肾癌例数明显增加,由第1阶段267例增至第3阶段1092例。无症状肾癌患者比例由49.8%增至73.6%(P〈0.01),但男女比例(P=0.559)、平均初诊年龄(P=0.138)和青年肾癌(≤40岁)比例(P=0.604)无明显变化。肿瘤平均最大径由6.1cm降至4.8cm(P〈0.01),小肾癌(≤4cm)比例由30.3%(81例)增至54.4%(594例,P〈0.01)。开放手术比例由98.5%(263例)降至73.8%(806例),腹腔镜手术比例由1.5%(4例)升至26.2%(286例,P〈0.01);根治手术比例由94.8%(253例)降至62.8%(686例);保留。肾单位手术比例由5.2%(14例)升至34.7%(379例,P〈0.01),其中T1a期保留肾单位手术比例由17.9%(14例)升至57.4%(323例,P〈0.01)。T1a期由0.0%升至14.8%(50例,P〈0.01)。第3阶段开展了肾癌的射频消融治疗占2.5%(27例)。结论1999—2010年肾癌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手段已发生变化,肾癌就诊率明显增加,无症状肾癌和小肾癌明显增多,T1a期保留肾单位手术逐渐部分取代根治手术,部分T1a期肿瘤采取射频消融治疗,T1b期肾癌采取保留肾单位手术的例数增加。
张进董柏君孔文陈勇辉黄吉炜陈奇陈海戈李东薄隽杰周立新薛蔚刘东明黄翼然
关键词:肾肿瘤保留肾单位手术
“球冠状”肾部分切除术治疗早期肾癌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5
2015年
目的 探讨“球冠状”肾部分切除术治疗早期肾癌在肿瘤根治性、肾功能保护和手术安全性方面的效果. 方法 2011年3月至2013年12月采用开放或腹腔镜下“球冠状”肾部分切除术治疗早期肾癌患者210例.男145例,女65例.年龄25 - 78岁,平均(56±12)岁.术前影像学检查显示肿瘤最大径≤4.0 cm 143例(68.1%),4.1-7.0 cm 49例(23.3%),>7.0cm 18例(8.6%).肿瘤术前PADUA评分显示低危组(6-7分)90例(42.9%),中危组(8-9分)86例(40.9%),高危组(≥10分)34例(16.2%).患者术前肾小球滤过率估计值(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 40.6-152.8 ml/(min·1.73 m^2),平均(120.6±48.2)ml/(min· 1.73 m^2).全麻下行“球冠状”肾部分切除术,该术式的技术要点:阻断肾动脉后沿距离肾实质-肿瘤交界3-5 mm处锐性切开肾包膜,楔形切入肾实质,探及肾肿瘤假包膜与肾实质间的“过渡带”,在“过渡带”平面采用钝性剥离为主的手法将肾肿瘤与肾实质分开,至肿瘤基底部进入肾窦后,沿假包膜完整切除肿瘤.记录手术切缘阳性率、热缺血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后eGFR变化,根据Trifecta标准评价该术式治疗早期肾癌的效果.结果 本组210例中,行开放“球冠状”肾部分切除术92例,手术时间(120±45) min,热缺血时间(15±5) min,术中出血量(246±188) ml,术中22例(23.9%)行集合系统修补.行腹腔镜下“球冠状”肾部分切除术118例,手术时间(145±50) min,热缺血时间(23±7)min,术中出血量(185±120) ml,术中30例(25.4%)行集合系统修补.病理检查提示切缘阳性2例.术后30 d内出现并发症42例(20.0%),其中Clavien Ⅰ -Ⅱ级并发症36例,ClavienⅢ-Ⅳ级并发症6例.泌尿系统并发症包括出血6例,漏尿4例.围手术期无死亡病例.随访10-38个月,中位随访时间18个月.术后6个月eGFR 32.8-150.2 ml/(min·1.73 m^2),平均(109.
黄翼然张进陈勇辉孔文丁一宗薛蔚刘东明周立新
关键词:肾癌过渡带
乳头状肾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分析被引量:24
2015年
目的 探讨乳头状肾细胞癌(papillary renal cell courcinoma,PRCC)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预后特点.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144例PRCC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06例,女38例.年龄19-83岁,平均57岁.肿瘤位于左肾57例,右肾87例.97例行根治性肾切除术,47例行保留肾单位手术.采用Log-rank检验分析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与生存时间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采用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 结果 本组144例术后病理检查诊断为PRCC,肿瘤最大径1.0- 19.0 cm,平均5.2 cm.Ⅰ型68例,Ⅱ型60例,分型未知16例.肿瘤分期:pT1-T2期122例,pT3 -T4期22例.Fuhrman分级:Ⅰ-Ⅱ级112例,Ⅲ-Ⅳ级32例.144例中7例伴有癌栓,16例伴肾周脂肪浸润,6例伴区域淋巴结转移,16例伴肿瘤坏死.本组144例患者3、5年生存率分别为95.6%和92.7%.Logrank检验结果显示,肿瘤pT分期、分型、是否有癌栓、是否有区域淋巴结转移及肿瘤有无坏死与患者生存时间有关(P<0.05).Cox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是否有区域淋巴结转移是PRCC患者生存时间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 结论 PRCC是一种低度恶性的肾细胞癌,分期较早,预后较好.Ⅱ型PRCC的预后差于Ⅰ型.是否有区域淋巴结转移是PRCC患者生存时间的独立影响因素.Fuhrman分级系统不适用于对PRCC患者进行预后判断.
董樑黄吉炜奚倩雯张进陈勇辉孔文刘强薛蔚黄翼然
关键词:乳头状肾细胞癌病理特征预后
成纤维细胞对肾癌细胞增殖迁移能力及依维莫司敏感性的影响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 观察肾癌细胞株786-O、Caki-1与正常人肾成纤维细胞(NHRF)相互作用后,肾癌细胞对依维莫司敏感性的变化.方法 建立肾癌细胞与成纤维细胞共培养体系,观察共培养后786-O、Caki-1的增殖及迁移能力[用吸光度(A)值表示]变化以及肾癌细胞对依维莫司敏感性的改变.结果 共培养后,786-O组肾癌细胞细胞增殖能力较对照组A值显著增加22%(2.35±0.05与1.93±0.15,P=0.01),Caki-1组A值较对照组显著增加约80%(2.35±0.21与1.24±0.11,P=0.001);迁移能力有所增强:786-O A值较对照组显著增加(1.34±0.12与0.86±0.04,P=0.03),Caki-1 A值较对照组显著增加(1.53 ±0.11与0.98 ±0.11,P=0.04).此外共培养组经依维莫司(1、5、10 μmol/L)处理后,在1μmol/L时,786-O组和对照组相比抑制率降低(24.05±5.05)%与(12.45±2.44)%,P=0.04,在5、10 μmol/L时抑制率无明显变化(P值分别为0.35、0.18);Caki-1共培养组和对照组相比,抑制率均明显降低(49.02±2.17)%与(4.96±0.50)%,P=0.02;(52.67±2.57)%与(12.36±0.29)%,P=0.03;(60.87±3.87)%与(35.10±2.45)%,P=0.024.结论 NHRF促进肾癌细胞株786-O、Caki-1的增殖及迁移;NHRF参与786-O、Caki-1对依维莫司耐药现象的发生.
宋佳佳卢永宁张进黄翼然
关键词:成纤维细胞肿瘤微环境耐药
改良第11肋间切口的临床研究
2016年
肾部分切除术或肾切除术是局限性肾肿瘤和其他肾脏疾病(如失功肾)的标准治疗方法[1].腰切口(伴或不伴肋骨切除)是开放肾部分切除术或肾切除术的常用手术路径.然而,开放腰切口路径可能会伴发较多的切口并发症,如切口侧腹壁膨隆、切口疝和切口侧慢性疼痛等.临床上对腰切口术后并发症关注较少.本研究根据腹前外侧肌群肌肉和神经分布的解剖特点提出改良第11肋间切口,并前瞻性随机对比分析改良第11肋间切口和常规第11肋间切口对开放肾部分切除术或肾切除术围手术期指标和术后切口相关并发症的影响.
王艳青黄吉炜董柏君张进陈勇辉薛蔚黄翼然
关键词:肋间切口肾部分切除术肾切除术手术路径切口并发症术后并发症
12例肾集合管癌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研究肾集合管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肾集合管癌的临床、病理及预后资料,男8例,女4例,平均58.1(33-77)岁,血尿3例,腰痛3例,血尿伴腰痛2例,CT增强检测呈少血供特征。结果:12例均行根治性肾切除术。肿瘤平均最大径7.1(2.2-15.0)cm,3例淋巴转移,2例远处转移。肿瘤镜下表现为腺管状或腺管乳头状,常伴坏死,部分混有肉瘤样变。患者术后平均随访时间为25.6(3.2-68.0)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31.1个月,1例失访,6例因肿瘤死亡,5例无瘤生存。结论:肾集合管癌是一种罕见的肾细胞癌,就诊时多有症状,影像学仅起提示作用,病理是唯一确诊手段。手术切除是治疗肾集合管癌的主要方法,靶向治疗可能是术后辅助治疗转移性肾集合管癌的有效方案。肿瘤恶性程度高,进展迅速,转移早,总体预后不良。
王艳青黄吉炜潘家骅张进董柏君陈勇辉薛蔚黄翼然
关键词:肾集合管癌肾肿瘤预后
腹腔镜肾癌根治术与开放肾癌根治术治疗T1期肾癌的临床效果比较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比较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与开放肾癌根治术治疗T1期肾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泌尿外科2005年11月至2013年10月腹腔镜肾癌根治术患者54例(腹腔镜组)和开放肾癌根治术患者42例(开放手术组)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拔除引流管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治疗费用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腹腔镜组在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拔除引流管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均优于开放手术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在手术时间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腹腔镜组的手术费和总住院费要高于开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肾癌根治术尽管费用较高,但具有安全有效、恢复快等优点,较开放肾癌根治术具有明显优势。
张宇坚黄翼然周云峰
关键词:肾癌腹腔镜肾癌根治术
肾细胞癌随访5年生存分析及预后相关因素的多中心研究被引量:31
2015年
目的 分析肾细胞癌患者术后长期生存情况及其相关预后因素. 方法 对国内4家医院泌尿外科2000-2008年手术治疗的1544例非转移性肾细胞癌进行回顾性分析,收集并统计其长期随访生存情况及其与性别、年龄、肿瘤组织学类型、分级、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手术方式等可能的预后因素的关系. 结果 1 544例中,男1041例(67.4%),女503例(32.6%).肿瘤最大径(5.4±3.1)cm,中位数4.7 cm.透明细胞癌1371例(88.8%),乳头状癌89例(5.8%),嫌色细胞癌44例(2.8%),集合管癌4例(0.3%),其他未分类肾癌36例(2.3%).Fuhrman分级Ⅰ级322例(24.8%),Ⅱ级791例(60.8%),Ⅲ级168例(12.9%),Ⅳ级20例(1.5%).根据2010年AJCC TNM标准分期,pT1期1162例(75.3%),pT2期247例(16.0%),pT3期103例(6.7%),pT4期24例(1.6%);淋巴结情况N0 1491例(96.6%),N153例(3.4%).1 544例总体随访率93.4%,平均随访时间(59.8±23.3)个月,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8.2%、93.4%和89.4%.3种组织学亚型(透明细胞癌、乳头状癌、嫌色细胞癌)间比较,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35),其5年生存率分别为90.1%、85.8%、89.6%.Fuhrman Ⅰ~Ⅳ级5年生存率分别为93.6%、91.1%、84.2%、36.5%;T1~ T4肿瘤5年生存率分别为93.5%、84.5%、60.7%、70.0%;淋巴结阴性者5年生存率为91.3%,淋巴结转移者为37.1%.Fuhrman分级(P=0.000)、T分期(P=0.000)、淋巴结转移(P=0.000)是肾癌手术后预后的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55岁、高级别肿瘤(FuhrmanⅢ~Ⅳ级)、肿瘤大小、肿瘤分期达T3和淋巴结转移为影响肾癌手术后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性别、肿瘤侧别、手术方式不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对非转移肾细胞癌术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分级、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情况是5年总体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
张进王共先郭剑明齐隽朱冶华陈勇辉薛蔚刘东明黄翼然
关键词:预后多中心研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