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ZR2010QL04)

作品数:4 被引量:30H指数:3
相关作者:林洪曹立民杜淑媛李萌张茜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海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鲆鲽类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2篇水产
  • 1篇抑菌
  • 1篇抑菌效果
  • 1篇渔药
  • 1篇渔药残留
  • 1篇生物学
  • 1篇生物学性质
  • 1篇食品
  • 1篇食品安全
  • 1篇噬菌体
  • 1篇水产品
  • 1篇水产品出口
  • 1篇水产食品
  • 1篇水产食品安全
  • 1篇片段
  • 1篇微生物污染
  • 1篇卵黄
  • 1篇卵黄抗体
  • 1篇菌体
  • 1篇活性

机构

  • 4篇中国海洋大学

作者

  • 4篇林洪
  • 2篇曹立民
  • 1篇王静雪
  • 1篇党昕
  • 1篇隋建新
  • 1篇丁云娟
  • 1篇孔令红
  • 1篇李萌
  • 1篇杜淑媛
  • 1篇蔡天舒
  • 1篇张茜

传媒

  • 1篇食品工业科技
  • 1篇海洋湖沼通报
  • 1篇北京工商大学...
  • 1篇食品科学技术...

年份

  • 2篇2013
  • 2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我国水产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被引量:13
2012年
旨在揭示我国水产食品安全和质量控制等研究的发展规律,通过分析近几年国内外文献报导,聚焦水产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科研方面的发展,得知国内大部分研究工作聚集在质量检测和控制技术,其余的分布于追溯体系、预警机制和风险评估.目前,我国的水产食品安全性已经达到可控状态,质量检测与控制技术等已获得很大进步.但与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制度相比较,我国仍存有一些问题,在下一步的工作中,需要借鉴国际上的先进经验,结合我国社会与科技状况,进一步推动和完善我国水产食品质量安全保障技术.
林洪李萌曹立民
关键词:水产食品食品安全
腐败希瓦氏菌噬菌体的分离纯化和生物学性质
2012年
以腐败希瓦氏菌Sp225为宿主菌,采用噬菌斑法和双层平板法分离纯化腐败希瓦氏菌噬菌体Spp001,并对其生物学性质进行研究。经分离纯化得到的Spp001裂解性好,噬菌斑清晰、大小一致。经鉴定,Spp001为长尾噬菌体科,核酸为DNA。对其性质研究表明,Spp001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且耐碱不耐酸,其最佳感染复数为10,一步生长曲线显示该噬菌体感染宿主菌潜伏期约为10min,爆发期约为20min,裂解量为98。研究首次分离纯化了腐败希瓦氏菌的噬菌体Spp001并研究其生理特性,对进一步研究抑制冷藏水产品的腐败具有重要意义。
孔令红王静雪林洪丁云娟蔡天舒
关键词:噬菌体分离纯化生物学性质
腐败希瓦氏菌卵黄抗体活性片段的制备及抑菌效果的分析被引量:3
2013年
为探讨卵黄抗体活性片段的制备方法,利用胃蛋白酶对腐败希瓦氏菌卵黄抗体进行酶解,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动态分析酶解过程,建立了一套有效的纯化方法,并对活性片段抑菌效果进行鉴定分析。结果表明,经胃蛋白酶作用6h后,卵黄抗体被酶解为43000u左右及其他更小分子量的蛋白片段,且组分不再随时间发生变化。酶解混合液经Sephacryl S-100层析纯化后,即得纯度大于90%的活性蛋白片段。此蛋白片段保留了较高的抗原结合能力,且抑菌效果明显。研究为制备高纯度的卵黄抗体活性片段提供有效方法,为进一步扩大腐败希瓦氏菌卵黄抗体应用范围奠定理论基础。
张茜林洪党昕隋建新曹立民
关键词:卵黄抗体活性片段
我国水产品出口存在的主要质量安全问题与对策被引量:15
2013年
分析了2010-2012年我国水产品出口情况,现阶段我国出口水产品的安全性已经达到可控状态,但由于与进口国法规和技术等的差异,在出口水产品的质量安全方面仍存在问题.通过分析养殖、运输、加工环节出现的影响出口水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强调了渔药残留和微生物污染问题是阻碍水产品出口的主要技术贸易壁垒.提出了强化出口水产品流通过程中的质量安全技术监督、改进出口水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平台、创新出口水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严格质量管理与提高检测能力几点对策,为抓好水产品流通管理,确保出口水产品质量安全提供参考.
林洪杜淑媛
关键词:水产品出口渔药残留微生物污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