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272856)

作品数:10 被引量:53H指数:5
相关作者:李玲刘文康李博施瑞洁解娟更多>>
相关机构:陕西省人民医院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西安交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细胞
  • 3篇肝炎
  • 3篇肝炎病毒
  • 3篇病毒
  • 2篇血清
  • 2篇乙型
  • 2篇乙型肝炎
  • 2篇乙型肝炎病毒
  • 2篇体检
  • 2篇细胞癌
  • 2篇癌组织
  • 1篇蛋白
  • 1篇蛋白芯片
  • 1篇血清标志
  • 1篇血清标志物
  • 1篇血清学
  • 1篇血清学检测
  • 1篇药敏
  • 1篇药敏试验
  • 1篇乙型肝炎病毒...

机构

  • 10篇陕西省人民医...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作者

  • 10篇刘文康
  • 10篇李玲
  • 6篇李博
  • 5篇施瑞洁
  • 4篇解娟
  • 3篇王华
  • 3篇闫福堂
  • 2篇范云
  • 2篇任健康
  • 2篇迟洁
  • 2篇刘榕
  • 1篇刘湘
  • 1篇弥鹏
  • 1篇楚雍烈
  • 1篇白小渭
  • 1篇王俊艳
  • 1篇吴玲芝
  • 1篇范芸
  • 1篇杨倩
  • 1篇董超

传媒

  • 8篇现代检验医学...
  • 1篇延安大学学报...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年份

  • 1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09~2014年西安地区体检人群中肝炎病毒血清学检测回顾性分析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陕西省西安地区体检人群中各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流行情况。方法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2009~2014年陕西省西安地区体检者血清中甲型肝炎病毒(HAV)抗体 IgM,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HCV)抗体 IgG,丁型肝炎病毒(HDV)抗体 IgM,戊型肝炎病毒(HEV)抗体 IgM 和 IgG。结果1315例体检者血清中 HAV IgM 阳性率为0.15%(2/1315);109965例体检者血清中 HBsAg 阳性率为2.83%(3360/109965),HBsAg 阳性率总体呈下降趋势(χ2=63.070,P =0.001);各年度之间男性体检者血清中 HBsAg 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χ2=4.804,P =0.441),而各年度之间女性体检者血清中 HBsAg 总体阳性率逐年下降(χ2=18.046,P =0.003),男性体检者血清中 HBsAg 阳性率明显高于女性(χ2=126.9,P =0.000);41898例体检者血清中 HCV 抗体阳性率为0.79%(333/41898),HCV 抗体阳性率逐年下降(χ2=18.380,P =0.003);1079例体检者血清中未检测出丁型肝炎病毒抗体IgM;1195例体检者血清中 HEV IgM 阳性率为0.25%(3/1195),而 HEV IgG 阳性率为3.93%(47/1195)。结论2009~2014年体检者中肝炎病毒感染以 HBV 和 HCV 为主,而且呈总体下降趋势,为陕西省西安地区各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流行情况提供了资料和防控依据。
张鹏解娟刘文康王华李玲
关键词:体检人群肝炎病毒血清学回顾性分析
化学发光分析法定量检测住院患者HBV血清标志物及临床意义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获得西安地区住院患者血清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的流行病学资料,为医院院内感染管理以及医护人员的防护提供依据。方法利用Abott Architecti 4000SR(i4000SR)化学发光分析仪定量检测2015年10 593例住院病人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HBsAb)、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HBeAb)和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HBcAb),其中男性5 248例,女性5 345例。结果 HBV感染率为7.01%(743/10 593),受检者血清中HBV五项检测结果共有14种模式,其中感染期模式HBsAg,HBeAb和HBcAb均为阳性(模式3)占5.17%(548/10 593),HBsAg,HBeAg和HBcAb均为阳性(模式2)占1.34%(142/10 593),HBsAg和HBcAb均为阳性(模式4)占0.25%(27/10 593),其他非常见感染期模式占0.25%(26/10 593);恢复期模式中HBsAb阳性占21.02%(2227/105 93),HBsAb,HBeAb和HBcAb均阳性(模式6)占13.71%(1 452/10 593),HBsAb和HBcAb均阳性占15.07%(1 596/10 593);五项指标皆阴性的占31.38%(3 324/10 593)。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段的患者中HBV血清标志物结果模式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模式2比例最高的科室为消化内科7.39%(36/487),感染模式3比例最高的科室为消化内科16.43%(80/487),HBsAb阳性比例最高的科室为胸外科89.23%(58/65)。结论了解住院患者乙肝感染特点为管理和控制院内HBV传播和推广乙肝疫苗接种提供了必要的临床资料数据,同时提示需要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来降低西安地区HBV的感染率。
解娟刘文康李玲迟洁刘榕董超闫福堂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
游离型HPV16细胞类型特异性增强子片段的变异对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2014年
目的 研究宫颈癌中游离型HPV16中细胞特异性增强子(cell-type specific enhancer,CTSE)片段的变异对启动子P97活性的影响,探讨CTSE片段变异与游离型HPV16致癌机制的关系.方法 分别构建含HPV16突变型及野生型CTSE片段的重组报道基因载体(pCAT3-Promoter)表达系统,利用脂质体将重组的报道基因载体转染HeLa细胞;ELISA法测定细胞中CAT蛋白表达量的变化,了解变异CTSE片段对启动子活性的影响.结果 与无增强子的CAT报道质粒pCAT3-Promoter相比,插入HPV16 CTSE序列的pCAT3-Promoter重组报道质粒CAT蛋白表达量增加1.5 ~2.5倍;插入突变型CTSE序列的报道载体与插入野生型CTSE序列的报道载体相比,报道基因CAT蛋白表达量增加了约1.6倍.结论 陕西地区宫颈癌组织中HPV16 YY1位点突变的CTSE序列可激活启动子活性,YY1位点的突变与游离型HPV16 DNA致宫颈癌有密切关系.
李玲刘文康楚雍烈刘湘任健康
关键词:启动子活性
西安地区妊娠期妇女TORCH检测及感染特点分析被引量:11
2016年
目的:探讨西安地区妊娠期妇女 TORCH 感染特点。方法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2014~2015年10373例妊娠期妇女血清中抗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TOX)抗体 IgM/IgG、抗风疹病毒(rubella virus,RV)IgM/IgG、抗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抗体 IgM/IgG、抗单纯疱疹病毒 II型(herpes simplex virus II type,HSV-II)抗体IgM/IgG。结果在10373例受检者中TOX-IgM,RV-IgM,CMV-IgM和 HSV-II-IgM的阳性率分别为0.02%(2/10373),0.07%(7/10373),0.27%(28/10373)和0.01%(1/10373),TOX-IgG,RV-IgG, CMV-IgG和 HSV-II-IgG的阳性率分别为3.81%(395/10373),90.63%(9401/10373),93.70%(9719/10373)和4.92%(510/10373),未感染这四种病原体的占0.64%(66/10373);2014年36~40岁受检者血清中 HSV-II-IgG阳性率最高(χ2=57.16,P=0.000),而TOX-IgG,RV-IgG和 CMV-IgG阳性率在各年龄段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5);2015年16~20岁受检者血清中 TOX-IgG,RV-IgG 和41~45岁受检者血清中 HSV-II-IgG 阳性率最高(χ2=18.03~31.94,P=0.000),而CMV-IgG阳性率在受检者各年龄段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5);2014年21~25岁受检者中TOX-IgG和21~40岁 RV-IgG 阳性率均明显高于2015年同年龄组受检者(χ2=6.918~13.857,P=0.000~0.025),2014年21~30岁受检者中CMV-IgG阳性率和 HSV-II-IgG阳性率均明显低于2015年(χ2=4.235~13.267,P=0.000~0.04)。结论西安地区妊娠期妇女TORCH感染尚处于低水平,RV和 CMV为主要感染病原体,各年度和不同年龄段妊娠期妇女感染有所差异,该研究为TORCH的流行病学以及防治提供实验资料和依据。
施瑞洁刘文康李玲白国艳杨倩吴玲芝闫福堂
关键词:妊娠期妇女TORCH
西安地区妇科患者阴道分泌物支原体检测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12
2017年
目的了解妇科门诊患者阴道分泌物中解脲支原体(ureaplasma yrealyticum,Uu)和人型支原体(mycoplasma hominis,Mh))的感染及药物敏感情况。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6年6月妇科门诊患者阴道分泌物共1 800例,采用郑州安图绿科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的支原体培养鉴定计数药敏试剂盒检测阴道分泌物中的Uu,Mh及药敏试验。结果Uu检出率(57.27%)明显高于Mh检出率(2.78%)(χ~2=33.69,P<0.001);31~35岁患者阴道分泌物中支原体的检出率最高(77.09%),而21~25岁患者受检样本中Uu检出率最高(65.83%),36~40岁患者受检样本中Mh检出率最高(9.09%),20岁以下患者中Uu并发Mh感染率最高(20.51%),各年龄组的受检样本中Uu,Mh以及并发感染率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5.505~36.574,P<0.01);支原体药物总敏感排前3位的依次是交沙霉素、美满霉素和强力霉素,后3位分别是克林霉素、甲砜霉素和司帕沙星。Uu药物敏感率均高于Uu并发Mh,而Mh对红霉素、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罗红霉素和加替沙星的敏感率均低于Uu并发Mh。结论检测患者阴道分泌物中支原体及药敏可以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实验室检查依据。
解娟刘文康李博范云陈红男李玲
关键词:阴道分泌物解脲支原体人型支原体药敏试验
T-SPOT.TB在肺结核早期诊断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1
2017年
目的探讨结核感染T淋巴细胞酶联免疫斑点试验(tuberculosis T lymphocytes enzyme-linked immune SPOT test,T-SPOT.TB)在肺结核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T-SPOT.TB,荧光定量PCR(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CR,RQ-PCR)、结核蛋白芯片(TB-Ab protein chip)及结核菌素试验(purified protein derivative,PPD)检测189例疑似肺结核患者是否有结核菌感染。结果 T-SPOT,PCR,TB-AB和PPD方法的敏感度分别为91.54%(119/130),73.85%(96/130),63.08%(82/130)及57.69%(75/130),特异度分别为89.83%(53/59),86.44%(51/59),67.79%(40/59)及66.10%(39/59);T-SPOT.TB方法敏感度均高于荧光定量PCR法等三种方法(x^2=14.216~41.573,均P<0.05),TSPOT.TB方法特异度均高于PPD试验及结核蛋白芯片方法(x^2=8.577~9.669,P<0.05);T-SPOT.TB,荧光定量PCR,TB-Ab及PPD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5.2%(119/125),92.3%(96/104),81.2%(82/101)和78.9%(75/95).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2.8%(53/64),60%(51/85),45.5%(40/88)和41.5%(39/94);四种检测方法的假阳性率(误诊率)分别为10.2%(6/59),13.6%(8/59),32.2%(19/59)和33.9%(20/59),而假阴性率(漏诊率)分别为8.5%(11/130),26.2%(34/130),36.9%(48/130)和42.3%(55/130);四种检测方法的阴性似然比分别为0.11,0.16,0.48和0.51,而阳性似然比分别为9.0,5.4,2.0和1.7;四种检测方法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1.0%(172/189),77.8%(147/189),64.6%(122/189)和60.3%(114/189);T-SPOT.TB,荧光定量PCR,TB-Ab及PPD的约登指数分别为0.81,0.60,0.31和0.24。结论在实验室检测早期结核菌感染的方法中T-SPOT.TB检测法是较敏感且特异度较高的方法,对不同阶段肺结核诊断更具临床应用价值。
施瑞洁刘文康范云李博刘榕王俊艳李玲闫福堂
关键词:肺结核荧光定量PCR酶联免疫斑点试验结核蛋白芯片结核菌素试验
肝细胞癌组织中前列腺干细胞抗原、piwi样蛋白1和T-box转录因子2的表达分析
2014年
目的 探讨前列腺干细胞抗原(prostate stem cell antigen,PSCA)、piwi样蛋白1(piwi-like 1,PIWIL1)和T-box转录因子2 (T-box transcription factor 2,TBX2)的表达在肝细胞癌(HCC)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00~2003年HCC和相应癌旁正常组织所制备的石蜡切片各64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检测石蜡切片中PSCA,PIWIL1和TBX2蛋白的表达,分析三者的表达与HCC患者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结果 在64例HCC的癌旁正常组织中,PSCA,PIWIL1和TBX2的表达率分别为17% (11/64),0%(0/64)和9%(6/64),而HCC中三者的表达率分别为73% (47/64),19%(12/64)和75% (48/64),PSCA,PIWIL1和TBX2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x2=40.859,13.241,56.505,P均<0.05);PSCA,PIWIL1和TBX2的表达均与患者性别、年龄无明显相关性(x2=0.651~3.864,P值均>0.05),但是均与临床分期有关(x2=12.923~39.511,P值均<0.05);PSCA的表达率随着HCC的病理分级而升高(x2=18.047,P=0.000),而PI-WIL1和TBX2的表达则与病理分级无明显相关性(x2=3.356~5.688,P值均>0.05);除了PIWIL1以外(x2=3.156,P=0.078),PSCA和TBX2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x2=6.409~8.466,P值均<0.05);PSCA和PIWIL1的免疫染色定位于肝细胞的胞浆中,而TBX2则定位于肝细胞的胞浆和胞核中.结论 PSCA,PIWIL1和TBX2在HCC中的表达研究为HCC发生发展分子机制提供了新的资料,PSCA和TBX2可能会成为治疗肝细胞癌的分子靶点.
李玲刘文康解娟施瑞洁白小渭李博任健康
关键词:肝细胞癌前列腺干细胞抗原
通用PCR法在痰标本真菌检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讨通用PCR法在痰标本真菌检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9月至2017年9月本院收治的免疫力低下患者178例作为研究资料,各收集痰标本2份,其中一份用于PCR扩增,另一份经培养后若观察到真菌或可疑菌落,则提取后在此进行PCR扩增测序。比较3种方法对真菌的检出情况、真菌阳性率,与组织病理学结果进行比较,分析3种方法的诊断效能。结果:178份痰标本经平板培养可观察到107份真菌生长,其余71份未见真菌生长。挑取真菌及可疑菌落行PCR结果显示阳性、阴性分别115、63份。对痰标本直接PCR结果显示,阳性、阴性分别124、54份。PCR扩增产物测序结果显示大多是白色念珠菌感染,仅3份是曲霉菌感染。内对照扩增验证结果显示有1份阴性标本存在扩增抑制现象。3种方法的真菌阳性率:直接PCR法>痰培养后PCR法>痰培养,但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3种方法诊断效能总体趋势:直接PCR法>痰培养后PCR法>痰培养,其中直接PCR法与痰培养后PCR法的特异度、准确度均显著高于痰培养法(P<0.05),直接PCR法的敏感度显著高于痰培养法(P<0.05)。结论:通用PCR法在痰标本真菌检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较高,直接PCR具有操作简单、快速等优势。
施瑞洁弥鹏范芸李玲李博刘文康
关键词:痰标本真菌检测
输血前四项传染病指标检测分析研究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 检测住院病人血清中输血前四项即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和梅毒抗体(抗-TP),获得病人输血前感染指标的感染情况.方法 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2012~2014年共71 043例受血者血清中HBsAg,抗-HCV,抗-HIV和抗-TP抗体,其中男性29 626例,女性41 417例.结果 2012~2014年受检者四项传染病指标总阳性率为7.5%(5 309/71 043),男性感染率明显高于女性(χ2=64.701,P=0.000);HBsAg总阳性率为4.51%(3 207/71 043),男性血清中HBsAg阳性率高于女性(χ2=23.512,P=0.000);抗-HCV总阳性率为1.56%(1 106/71 043),阳性率呈逐年下降(χ2=15.517,P=0.000),男性血清中HCV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女性(χ2=56.554,P=0.000),并且阳性率呈逐年下降(χ2=14.153,P=0.001);抗-TP总阳性率为1.25%(888/71 043),各年度TP抗体阳性率之间存在明显差异(χ2=11.587,P=0.003),女性血清中抗-TP有明显差异(χ2=8.978,P=0.011);抗-HIV总阳性率为0.15%(108/71 043),男性血清阳性率明显高于女性(χ2=104.6,P=0.000).结论 检测输血前四项感染性指标不但可以获得各个感染性疾病的流行病学资料,而且可以有效预防和避免不必要的输血医疗纠纷,同时在治疗过程中保障医务工作者自身的安全.
张鹏施瑞洁刘文康王华李博李玲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梅毒螺旋体抗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输血安全
宫颈鳞癌组织中ASPP家族的表达和预后分析
2016年
目的研究宫颈鳞癌组织中P53凋亡刺激蛋白(apoptosis stimulating P53 protein,ASPP)家族的表达模式以及预后分析。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检测72例宫颈鳞癌和正常组织中ASPP蛋白家族的表达,采用Kaplan-Meier和log—rank方法分析5年生存期与ASPP家族的相关性。结果在正常组织中ASPP1和ASPP2的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癌组织(x2=25.533,33.029,P=0.000),而宫颈癌组织中iASPP的表达阳性率高于正常组织(x2=36.575,P=0.000)。宫颈鳞癌中ASPP2的低表达和iASPP的高表达均与患者的年龄明显相关(x2=5.426,P=0.020;x2=13.117,P=0.001);ASPP1的表达与宫颈癌病理分级有关(x2=8.814,P=0.023),而iASPP的表达与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均有关(x2=14.859,P=0.001;x2=15.376,P=0.000),iASPP的表达与患者5年生存期有关(x2=34.888,P=0.000)。结论ASPP蛋白家族可能参与宫颈鳞癌癌变机制过程中,iASPP可能是基因治疗宫颈鳞癌的一个分子靶点。
刘文康迟洁李博王华李玲
关键词:宫颈鳞状细胞癌预后分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