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983010)
- 作品数:4 被引量:47H指数:4
- 相关作者:袁鹤然刘俊英王伟铭郑绵平童国榜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河北省文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更多>>
- 江汉盆地始新世中、晚期古气候定量重建初探被引量:15
- 2002年
- 依据江汉盆地明钾 1孔中、晚始新统系统的孢粉资料 ,应用化石孢子花粉亲缘植物的生态位估算孢粉组合所反映的古气候特征 .气候参数曲线的变化趋势显示江汉盆地始新世中期气候参数与现今北纬 2 2°~ 2 6°的数值相接近 ,为中 -南亚热带湿润半湿润气候 .晚期气温较前期低 1~ 4℃ ,相当于现今北纬 2 3°~ 2 8°处的数值 ,为北 -中亚热带气候 .但是 ,气候构型与现今截然不同 ,具有气温高、年较差小、降水波动大的特点 .始新世中期 1月均温比今高 5~ 9℃ ,表明冬季风作用尚不明显 ,晚期略显冬季风的影响 .气候的降温发生在孔深 2 10 0m处 ,主要表现为 1月均温的下降和年较差增长 ,因而孢粉组合中落叶阔叶树种增多 .年降水量波动强烈 ,一般于 30 0~ 170 0mm之间 ,这有利于盐类矿物的迁移和堆积 .降水量低于 10 0 0mm时 ,麻黄灌木花粉增多 ,且与膏盐堆积深度相一致 .高山深盆的干热环境是本区盐类矿物沉积的主要原因 ,年降水量波动强烈且偏低 ,有利于盐类的持续堆积 ,从而有别于现今西北地区的盐类堆积 .
- 童国榜刘志明郑绵平袁鹤然刘俊英王伟铭李月丛
- 关键词:年较差始新世江汉盆地
- 广西百色盆地古近系沉积特征及其古气候意义被引量:15
- 2007年
- 通过研究广西百色盆地地表斩龙颈剖面、百东河剖面、六吜剖面、那周剖面记录的沉积特征、沉积标志、粘土矿物组合类型及CaCO3指数的古气候信息,再结合ESR测年数据,确定了古近系古新统晚期六吜组一始新统晚期百岗组(63.1~33.7MaBP)地层时间序列,反应该区自晚古新世至始新世晚期气候由半干早、干旱—潮湿(偏凉)—温暖潮湿—潮湿(偏热)—温暖潮湿向偏干转化的6个古气候演变阶段。
- 袁鹤然乜贞刘俊英王梅
- 关键词:百色盆地古气候
- 江汉盆地始新世中、晚期孢粉组合特征及其环境意义被引量:12
- 2001年
- 本文依据明钾 1井孢粉分析资料建立了江汉盆地始新世中、晚期的孢粉组合序列 ,共划分出 6个孢粉带、14个孢粉亚带、6个孢粉植物群 气候时期和 5次孢粉植物群气候事件。孢粉证据揭示 ,在始新世晚期存在着一次剧烈的环境变革 ,植被经历了由阔叶针叶混交林向阔叶林的转化 ,气候由中亚热带干旱 半干旱气候向北亚热带湿润 半湿润的转化。孢粉植物群气候事件由前三次快速而强烈的干湿、暖热颤动事件 ,转化为后两次气候转型事件 ,气候由暖湿、热干转为热湿、暖干。在盐岩 钙芒硝泥岩 紫色泥岩 泥灰岩 泥岩 粉砂岩的岩石序列中孢粉组合呈现有规律的变化 ,反映出气候干湿变化对植被和沉积环境的制约作用。盐类堆积时期 ,当地地形起伏大 ,植被稀疏 ;湖滨周围耐旱麻黄灌丛发育 ,气候干旱、偏热 ;山区有针叶、阔叶疏林分布 。
- 童国榜郑绵平袁鹤然刘俊英李月丛王伟铭
- 关键词:江汉盆地孢粉组合孢粉植物群气候事件始新世
- 广西百色盆地始新世孢粉组合与环境被引量:8
- 2001年
- 对百色盆地百东河地表始新世剖面进行系统孢粉分析 ,建立那读组和百岗组连续的孢粉序列 ,共划分 6个孢粉带和 11个亚带。根据剖面孢粉母体植物的生态属性 ,确定 6个孢粉植物群—气候期。当时植被经历了由常绿阔叶林向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转变 ;气候从热带湿润型向南亚热带—北热带半湿润偏干型转变。
- 童国榜郑绵平王伟铭袁鹤然刘俊英沈振枢
- 关键词:孢粉组合古植被百色盆地始新世生态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