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272285)

作品数:54 被引量:393H指数:12
相关作者:晏长根冯忠居杨晓华吴霞王富春更多>>
相关机构:长安大学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江西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建筑科学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4篇交通运输工程
  • 32篇建筑科学
  • 4篇天文地球
  • 2篇矿业工程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6篇边坡
  • 11篇地质
  • 11篇隧道
  • 8篇桩基
  • 8篇路工
  • 7篇道路工程
  • 7篇地质雷达
  • 7篇桥梁
  • 7篇模型试验
  • 7篇公路
  • 5篇离心模型
  • 5篇离心模型试验
  • 4篇应力
  • 4篇土工
  • 4篇桩基础
  • 4篇边坡稳定
  • 4篇边坡稳定性
  • 3篇冻融
  • 3篇盐沼泽
  • 3篇盐渍土

机构

  • 45篇长安大学
  • 8篇江西应用技术...
  • 7篇江西理工大学
  • 5篇陇东学院
  • 4篇宁波正信检测...
  • 3篇中国科学院
  • 3篇广东省南粤交...
  • 2篇重庆大学
  • 2篇绍兴文理学院
  • 2篇山西省交通科...
  • 2篇中交第一公路...
  • 2篇山东高速集团...
  • 2篇中国电建集团...
  • 2篇华北水利水电...
  • 2篇广东省交通规...
  • 1篇滁州学院
  • 1篇南昌工程学院
  • 1篇河南城建学院
  • 1篇河北工业大学
  • 1篇郑州航空工业...

作者

  • 19篇晏长根
  • 11篇冯忠居
  • 11篇杨晓华
  • 8篇吴霞
  • 6篇王富春
  • 5篇卢浩
  • 4篇王瑞
  • 4篇石玉玲
  • 3篇谢永利
  • 3篇王根
  • 3篇杜耀辉
  • 3篇伍法权
  • 3篇冯凯
  • 2篇李家春
  • 2篇温世儒
  • 2篇华开成
  • 2篇石刚
  • 2篇姚贤华
  • 2篇许江波
  • 2篇张显达

传媒

  • 6篇长安大学学报...
  • 4篇交通运输工程...
  • 4篇公路交通科技...
  • 3篇土木工程学报
  • 3篇冰川冻土
  • 3篇中国公路学报
  • 2篇长江科学院院...
  • 2篇路基工程
  • 2篇公路交通科技
  • 1篇工程地质学报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铁道建筑
  • 1篇合肥工业大学...
  • 1篇岩土工程学报
  • 1篇福州大学学报...
  • 1篇煤田地质与勘...
  • 1篇地质与勘探
  • 1篇河北工业大学...
  • 1篇煤炭学报
  • 1篇岩土力学

年份

  • 2篇2022
  • 4篇2021
  • 5篇2020
  • 9篇2019
  • 9篇2018
  • 9篇2017
  • 7篇2016
  • 3篇2014
  • 6篇2013
5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岩石Ⅰ型断裂韧度估算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3
2017年
岩石的I型断裂韧度K_(IC)与抗压强度σ_c之间存在相关性,可根据二者之间的经验关系通过σ_c估算岩石的K_(IC)值,但其估算结果会因测试方法和岩性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为了获得更合理准确的岩石K_(IC)估算值,在试验数据统计回归的基础上,建立了不同K_(IC)测试方法和岩性条件下的K_(IC)与σ_c经验关系,并分析了其差异和适用性。结果表明,4种K_(IC)推荐测试方法均可获得良好的K_(IC)与σ_c线性关系,但差异明显,建议使用"V"形切槽巴西圆盘(CCNBD)方法所得经验关系估算岩石的K_(IC)值;结果还表明,利用经验关系估算K_(IC)值的方法更适用于均质各向同性岩石。需要说明的是,估算方法并不能代替实验室测试,并且通过实验室测试建立经验关系是间接获取K_(IC)值的必要前提。
包含伍法权郗鹏程
关键词:经验关系抗压强度岩性
基于地质编录和探地雷达的隧道断层破碎带超前预报技术被引量:5
2019年
为了提高断层破碎带的地质预报判读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地质编录与探地雷达相结合的综合超前预报技术。以广西六寨至宜州高速公路关西隧道为依托,通过分析区域地质资料获得地质编录信息并提出预报方案;依据局部揭露不良地质体的产状、分布位置等,通过倾角变换计算其边界范围和影响长度;当接近断层破碎带及受其影响的地质地段时,采用探地雷达实施更精细准确的短距离预报。结果表明,探地雷达能较为准确地识别出破碎带及其影响范围内围岩的破碎性、富水性、不良填充体等微观“病灶”,与宏观地质编录分析相结合能较为准确地对断层破碎带实施预报。
吴霞
关键词:断层破碎带地质编录探地雷达
岩质边坡滚石飞落模型与防治技术被引量:4
2018年
针对公路岩质边坡的滚石灾害问题,建立岩石跳跃滚落的理论分析模型,推导了岩石运动的轨迹方程、滚石第1次落点后的水平速度和竖向速度以及第2次落点的水平距离,计算了滚石掉入构筑物表面的水平距离和对砂垫层的撞击能,并计算了滚石撞入砂垫层的入土深度,分析了撞击能与入土深度的关系,同时推导出了滚石落入砂垫层的冲击压力、最大法向压应力、撞击能以及压入量,并通过2个算例对提出的模型进行验证,根据计算结果选取了合理的防护方式对滚石灾害进行防护。研究结果表明:算例1滚石对砂垫层的压入量为1.28m,设计构筑物上的砂垫层厚度为2m,同时考虑到构筑物的安全储备,滚石撞击坡面后的水平运动距离小于撞击点到公路路缘的水平距离,滚石飞落至地面的撞击能为167kJ,采用型号为AXI-015(防护等级为200kJ)的被动防护网可有效防护构筑物,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算例2滚石落入砂垫层的压入量为0.87m,撞击能为124kJ,设计洞口顶回填1.5m厚的砂垫层,采用防护等级为150kJ的被动防护网可有效防护边坡滚石灾害。采用提出的模型计算并进行防护的效果非常明显,证明了所建模型的可实施性,为以后类似工程提供了有益指导。
崔喆石永飞孟家琪
关键词:道路工程岩质边坡弹性力学砂垫层防护网
钢管混凝土复合桩横轴向承载特性离心模型试验研究被引量:18
2018年
作为水域环境中桥梁桩基施工围堰结构,钢护筒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钢护筒与钢筋混凝土桩形成钢管混凝土复合桩,其横轴向承载特性与普通钢筋混凝土桩存在巨大差异。针对水域环境中钢管混凝土复合桩的特点,选取钢管埋深和钢管挤土区土体模量两种研究变量,通过离心模型试验的方法研究了钢管混凝土复合桩的横轴向承载特性,得到了钢管混凝土复合桩的桩侧土抗力曲线、H-y曲线及桩身弯矩曲线。试验结果表明:钢管埋深在12cm范围内增大时,能明显提高钢管混凝土复合桩横轴向极限承载力,超过12cm后继续增大钢管埋深,钢管混凝土复合桩横轴向极限承载力仍继续增大,但增幅已不明显;钢管挤土区土体模量的增大能提高钢管混凝土复合桩横轴向极限承载力,但增幅度较小。研究成果将为钢管混凝土复合桩的设计与施工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保障。
冯忠居王富春张其浪席称心甄东晓苏航州田江磊靳子良郝宇萌
关键词:离心模型试验桩身弯矩
钢管埋深对钢管混凝土复合桩竖向承载特性的影响被引量:6
2019年
作为水域中桩基础施工的围堰结构,钢护筒的应用愈加广泛,钢护筒因为施工或者拆除困难等原因有时不再回收,从而与钢筋混凝土材料一起形成钢管混凝土复合桩。为探明钢管埋深对钢管混凝土复合桩竖向承载特性的影响,通过离心模型试验,着重研究钢管埋深对钢管混凝土复合桩桩侧摩阻力、桩端阻力等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钢管混凝土复合桩的上部钢管段(钢护筒)合理埋深为桩长的1/3,当钢管段埋深小于1/3桩长时,钢管混凝土复合桩的桩侧摩阻力会出现双峰现象,当钢管段埋深大于1/3桩长时,钢管混凝土复合桩的桩侧摩阻力双峰现象将逐渐消失;根据钢管混凝土复合桩的竖向承载特性,提出适用于钢管混凝土复合桩的竖向极限承载力计算公式,以期为钢管混凝土复合桩的设计与施工提供理论指导。
冯忠居胡海波贾明晖王富春赵亚婉董芸秀张其浪席称心
关键词:桩基础离心模型试验竖向承载特性
隧道施工地震超前地质预报方法被引量:4
2016年
主要针对隧道施工过程中采用的地震超前预报方法进行了阐述,重点介绍了TST超前地质预报技术。负视速度法、HSP方法、TSP方法、TGP方法、TRT方法和TST方法各有其优缺点,从预报的效果来讲,TST方法满足准确预报的5个条件,但由于其操作比较复杂,时间成本较高,难以推广应用,可以在复杂地质条件下进行局部应用。隧道超前预报应采用综合预报方法,物探方法、电磁方法和地质调查紧密联系,尤为重要的是要重视地质分析,掌握地层的分布规律,了解地质构造的特征,才能使得结果解译更加准确合理。
许江波晏长根张晓毅伍法权谢永利
关键词:TST技术地震方法
公路路堑边坡施工问题及其对策探讨
2019年
在山区公路路堑边坡施工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些危及边坡稳定性的施工问题。为此,基于工程实践总结了公路路堑边坡施工问题:下级边坡开挖超前及上级边坡加固防护不及时,边坡开挖不规范,截排水设施施工不当,加固结构钢筋制作不规范,锚杆注浆施工不当,工人安全措施缺乏和边坡监测不及时。提出了完善施工组织设计、重视施工安全、加强施工沟通与监管和健全惩罚机制等对策,以确保路堑边坡的正确施工和稳定安全。
徐伟孙巍锋王瑞陶悦赵灿
关键词:路堑边坡开挖
土工格室加筋黄土的三轴剪切性能被引量:16
2017年
为了研究土工格室加筋黄土的剪切性能,采用微型土工格室对不同加筋方式的格室加筋黄土及重塑黄土进行三轴剪切试验,得出加筋黄土及重塑黄土的应力-应变曲线及其抗剪强度指标,研究了加筋黄土和重塑黄土的应力-应变特性,分析了不同加筋方式下的加筋效果并讨论了不同土工格室层数加筋的加固机理。试验结果表明:重塑黄土和土工格栅加筋黄土的应力-应变曲线表现为弱硬化型,而土工格室加筋黄土的应力-应变曲线表现出明显的强硬化特性,4层土工格室加筋黄土的加筋效果最佳,2层土工格室加筋黄土在低围压、较大应变情况下,土工格室的加筋效果可以得到更好的发挥;重塑黄土和土工格栅加筋黄土的应力-应变曲线基本呈双曲线,用邓肯-张模型对其拟合效果很好,土工格室加筋黄土的应力-应变曲线用幂函数式对其逼近效果较好;土工格室加筋显著提高土体的摩擦角和黏聚力,2层土工格室加筋黄土的摩擦角和黏聚力相对重塑黄土分别提高38%和50%,4层土工格室加筋黄土的摩擦角和黏聚力相对重塑黄土分别提高63%和120%,均比土工格栅加筋黄土的高;土工格室的加筋效果优于土工格栅等平面筋材,且格室层数的增加能进一步提高黄土的剪切性能,其原因主要是土工格室"强化带"和"间接影响带"的存在,层数越多,"强化带"和"间接影响带"厚度越大,加筋黄土的抗剪强度会得到进一步提高。试验结果可为实际工程中设计参数的选取提供理论依据。
晏长根顾良军杨晓华卢浩袁航
关键词:道路工程土工格室应力-应变曲线抗剪强度
探地雷达在村镇规划地质调查中的应用研究
2017年
以江西省大桥村村镇规划为实际依托,以宏观地质分析为基本手段对土地的地质状况进行初步调查;在此基础上,以探地雷达探测为具体手段,对初步调查后的土地进行探测识别,并根据识别结果对地质状况进行评价从而获得最终的地质调查结果。工程实践表明:在村镇规划中,基于探地雷达对土地进行地质调查分析的方法是可行的。
李奇吴霞温世儒刘芳
关键词:村镇规划地质调查探地雷达
深埋软岩大变形偏压公路隧道3层支护结构受力变形特征被引量:27
2016年
为分析深埋软岩大变形偏压公路隧道变形与荷载作用特征,以成武高速武都西隧道工程为依托,选取2处典型断面开展现场测试工作,研究衬砌变形及围岩与第1层初支间的接触压力、第2层初支与第1层初支间的接触压力、第2层初支与二衬间的压力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及分布特征。最后,将变形结果与现有规范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现有公路隧道的收敛稳定判别标准对于深埋软岩大变形偏压公路隧道难以适用;深埋软岩大变形偏压公路隧道围岩压力分布的"猫耳朵"特征不明显,而是呈现出与岩层走向一致的椭球形压力分布形态;其偏压公路隧道第1层初支、第2层初支全部受压、二衬支护结构局部受拉;从里到外3层支护结构分担平均压力比例分别为58%、13%、29%,且在支护结构不同部位3层支护结构围岩压力分担比例差异较大。
晏长根罗鑫王凯石玉玲杨晓华
关键词:软弱围岩现场测试偏压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