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1CB302903)

作品数:143 被引量:1,378H指数:20
相关作者:杨庚杨震徐小龙李玲娟吴蒙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邮电大学教育部东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机械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7篇自动化与计算...
  • 49篇电子电信
  • 4篇机械工程
  • 3篇理学
  • 2篇电气工程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2篇网络
  • 37篇传感
  • 31篇无线传感
  • 30篇感器
  • 30篇传感器
  • 28篇感知
  • 27篇传感器网
  • 26篇无线传感器
  • 26篇传感器网络
  • 25篇压缩感知
  • 25篇无线传感器网
  • 24篇无线传感器网...
  • 18篇数据融合
  • 17篇隐私
  • 16篇隐私保护
  • 16篇频谱
  • 13篇云计算
  • 13篇加密
  • 12篇物联网
  • 11篇信号

机构

  • 141篇南京邮电大学
  • 14篇教育部
  • 8篇东南大学
  • 8篇江苏省无线传...
  • 7篇中国科学院软...
  • 4篇滁州学院
  • 3篇南京大学
  • 3篇江苏科技大学
  • 3篇南京航空航天...
  • 3篇金陵科技学院
  • 2篇南京工业大学
  • 1篇南京财经大学
  • 1篇郑州航空工业...
  • 1篇信息安全国家...
  • 1篇计算机软件新...
  • 1篇解放军第53...
  • 1篇江苏第二师范...
  • 1篇中国移动通信...
  • 1篇学研究院
  • 1篇中邮建技术有...

作者

  • 44篇杨庚
  • 31篇杨震
  • 19篇徐小龙
  • 17篇李玲娟
  • 12篇吴蒙
  • 10篇曹晓梅
  • 10篇许建
  • 10篇陈正宇
  • 8篇陈蕾
  • 6篇熊婧夷
  • 6篇王海勇
  • 6篇郑宝玉
  • 6篇陈建新
  • 6篇杨真真
  • 5篇陈燕俐
  • 5篇鲁蔚锋
  • 5篇周强
  • 5篇程春玲
  • 4篇沈苏彬
  • 4篇朱琦

传媒

  • 32篇南京邮电大学...
  • 22篇计算机技术与...
  • 12篇信号处理
  • 11篇电子与信息学...
  • 10篇计算机应用研...
  • 6篇计算机应用
  • 4篇仪器仪表学报
  • 4篇电子学报
  • 4篇北京理工大学...
  • 4篇计算机科学
  • 3篇计算机学报
  • 3篇计算机工程
  • 2篇物理学报
  • 2篇东南大学学报...
  • 2篇计算机应用与...
  • 2篇解放军理工大...
  • 2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系统工程与电...
  • 1篇电信网技术
  • 1篇数字通信

年份

  • 2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6
  • 18篇2015
  • 29篇2014
  • 33篇2013
  • 33篇2012
  • 21篇2011
  • 6篇2010
14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高效的基于属性的认证密钥协商协议被引量:5
2014年
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密文策略的属性加密方案,其访问结构采用线性秘密共享矩阵(LSSS),可以描述任意访问结构;解密过程仅需要3个双线性运算,解密计算复杂度与属性集合大小无关,具有较高的计算效率。在标准模型下给出了方案的安全性证明。同时基于该属性加密方案,提出了一个高效的基于属性的认证密钥协商协议(ABAKA),该协议结合NAXOS技术,有效抵制了用户密钥的泄露。在ABeCK安全模型下给出了协议的安全性证明。最后的性能分析和实验结果验证了协议具有较高的计算效率。
陈燕俐杜英杰杨庚
关键词:密钥协商NAXOS
物联网隐私保护研究与方法综述被引量:37
2013年
通过建立物联网的体系结构,详细分析了体系结构中感知层和处理层所面临的隐私安全威胁,对现有的与物联网技术相关的隐私保护方法进行了系统性的综述,重点讨论了匿名化方法、加密技术和路由协议方法的基本原理与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了物联网隐私保护技术今后的研究方向。
钱萍吴蒙
关键词:物联网隐私保护同态加密安全多方计算
基于自相关观测的语音信号压缩感知被引量:15
2011年
本文基于压缩感知技术,根据语音信号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自相关特性的截断循环自相关矩阵作为观测矩阵,并在此基础上,从实用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基于模板匹配的近似截断循环自相关矩阵作为观测矩阵,并证明其满足RIP特性。由语音信号与截断循环自相关矩阵、近似截断循环自相关矩阵和高斯随机矩阵分别构造相应的观测,采用基追踪(BP)算法来重构原始语音信号。实验表明,由2个模板元素线性组合而成的近似截断循环自相关矩阵重构原始语音信号的性能与截断循环自相关矩阵的重构性能相当,且优于经典高斯随机矩阵,而且在相同的重构性能下,其压缩比远大于高斯随机观测矩阵,对语音信号的压缩性能有了明显地提高。
季云云杨震
关键词:压缩感知语音信号自相关特性基追踪
一种个性化的k-匿名位置隐私保护算法被引量:3
2012年
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个性k-匿名模型的新的k-匿名算法。在普通匿名算法中增加匿名群记忆模块,从而加快匿名算法的匿名速度。仿真结果表明当用户对安全要求较高的情况下,新匿名算法与普通算法相比具有更快的匿名速度,同时匿名成功率也得到了提升;但在用户对安全要求低的情况下,新算法在匿名速度方面要慢于普通算法,成功率方面的优势也不明显。
何康吴蒙
关键词:K-匿名
基于CP-ABE和SD的高效云计算访问控制方案被引量:10
2014年
存储在云端服务器中的敏感数据的保密和安全访问是云计算安全研究的重要内容。提出了一种安全、高效、细粒度的云计算访问控制方案。密文的加密采用了借助线性秘密共享矩阵的CP-ABE加密算法,并将大部分密文重加密工作转移给云服务提供商执行,在保证安全性的前提下,降低了数据属主的计算代价。该方案在用户属性撤销时,引入SD广播加密技术,有效降低了撤销时的计算开销和通信开销。理论分析表明该方案具有数据机密性、抗合谋攻击性、前向安全和后向安全,最后的实验结果验证了方案具有较高的撤销效率。
陈燕俐宋玲玲杨庚
关键词:访问控制云计算
脉冲噪声环境下高斯稀疏信源贝叶斯压缩感知重构被引量:10
2013年
大多数现有的压缩感知重构算法对脉冲噪声不具有鲁棒性,在脉冲噪声环境下,重构性能急剧下降,使得整个重构系统崩溃.针对此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脉冲噪声环境下的稀疏重构算法BINSR算法,其基于贝叶斯理论,可以有效地估计出信号的支撑集和脉冲噪声中脉冲的位置,并且根据压缩感知观测序列的democracy特性,利用最小均方误差MMSE估计量,有效地估计出原信号.在此基础上,本文结合鲁棒统计学,提出自适应的ABINSR算法,使其不再依赖于信号以及噪声的统计参数.实验结果表明,BINSR算法在脉冲噪声环境下可以有效地恢复出稀疏信号,很大程度上改善了脉冲噪声环境下算法的重构性能.ABINSR算法不仅对脉冲噪声具有鲁棒性,而且可以在高斯白噪声环境下实现有效的信号重构.
季云云杨震
关键词:脉冲噪声压缩感知贝叶斯理论
云计算环境中基于属性的多权威访问控制方法被引量:6
2014年
在云计算环境中,如何实现在不可信及动态变化的云计算环境中对加密数据的访问控制是云计算走向实际应用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属性的访问控制方法,该方法将密文长度及加解密过程的计算量限制为固定值,提高了系统的计算效率,并且引入了层次化的授权结构,降低了单一权威授权的负担,提高了安全性。文中分析了方法的安全性、可扩展性和计算复杂性等性能,实验结果证明了该方法在域权威授权、用户授权及加解密等过程中的计算量上的优越性。
杨庚王东阳张婷闵兆娥
关键词:云计算访问控制
物联网参考模型的分析被引量:5
2012年
研究物联网参考模型是开发和标准化物联网技术的关键而困难的课题,涉及到网络理论和技术中一系列基本概念和方法。通过研究欧盟有关物联网体系结构项目中的相关文稿,探讨了物联网的体系结构参考模型、参考体系结构的概念,分析了欧盟提出的物联网参考模型的建模方法,指出了欧盟物联网参考模型在物理实体、虚拟实体、数字实体和装置等概念方面的合理之处,阐述了物联网交互基本抽象方面的不适合之处,提出了一种改进物联网交互基本抽象的建议。
沈苏彬
关键词:物联网参考模型体系结构互操作性
物品万维网技术综述被引量:3
2014年
物联网技术在感知装置、网络协议及上层应用方面的异构性导致了物联网应用之间集成的困难。物品万维网技术(Web of Things,WoT)通过万维网技术屏蔽这种异构性,为快速应用开发提供极大的便利。在分析和总结物品万维网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将物品万维网技术体系结构划分为WoT使能层、WoT资源/服务管理层及WoT应用层。最后在分析物品相关特性的基础上,给出了WoT技术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李养群沈苏彬许斌
关键词:语义万维网社会化INTERNETTHINGSTHINGS
物联网专业人才培养策略研究被引量:42
2012年
物联网产业是一种拥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新兴产业,需要大量的高素质人才。目前不少高校设立了物联网相关专业,但普遍缺乏一套系统、完整的物联网专业人才培养机制与策略。分析了物联网专业人才需要具备的特质;提出了一整套以创新与复合能力为导向的物联网专业人才培养策略;将物联网专业划分为传感器与嵌入式系统、物联网传输网络、物联网数据管理与信息处理和物联网应用与信息服务这四个专业方向,并分别设计了面向这四个方向的动态课程体系与课程链,以及创新、实践、自学习与协作能力复合提升机制的实施方案。
徐小龙鲁蔚锋杨庚
关键词:物联网
共1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