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4002-062029)
- 作品数:3 被引量:9H指数:2
- 相关作者:牛长缨李学珍雷朝亮韩道山焦忠久更多>>
- 相关机构:华中农业大学中国地质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 广西雅长自然保护区洞穴动物调查被引量:2
- 2008年
- 洞穴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广西是我国喀斯特地貌主要分布区之一,洞穴生物多样性丰富,但目前研究甚少。2007年5–6月,对广西雅长自然保护区8个洞穴中的动物进行了采集分类,共获标本180余号,隶属4门10纲20目31科36种(或类群)。其中,洞穴灶马、马陆、蜘蛛等为洞穴常见类群,弹尾目、蜈蚣目、双翅目的蚊类、蝇类等是洞穴分布较广泛的类群,蜚蠊目、脉翅目等在洞穴中很少见到,是数量极少的稀有类群。潮湿洞穴比干燥洞穴物种多样性丰富,较深的洞穴比较浅的洞穴物种多样性丰富,在同一洞穴中,潮湿的洞段比干燥洞段分布的洞穴动物数量多。就洞穴动物的居栖习性而言,洞穴温度适中、湿度大、洞穴环境稳定,不受外来洪水或外来生物的侵扰,比较适宜洞穴动物生存。另在调查的过程中,发现部分洞穴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洞穴生物的生存受到威胁,为防止我国洞穴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必须加强当地居民的洞穴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保护洞穴环境,并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保护洞穴生物。
- 李学珍牛长缨焦忠久雷朝亮谭学锋
- 关键词:洞穴动物
- 中国洞穴无脊椎动物的研究概况被引量:5
- 2007年
- 我国喀斯特地貌发育强烈,主要分布在滇、黔、桂、湘、川、渝、鄂、浙等省区,洞穴无脊椎动物的研究也主要集中在这些省份。本文介绍了我国洞穴无脊椎动物研究的简史,列出了近20多年来我国发现的真洞穴无脊椎动物种类,并根据栖息环境的不同,将洞穴无脊椎动物划分为陆生群落和水生群落;着重介绍了蛛形纲、重足纲、昆虫纲、甲壳纲、腹足纲的研究现状。此外,对洞穴无脊椎动物的生态特征以及进化研究也进行了概述。然而,我国洞穴无脊椎动物的研究在国内重视程度不够,与国外同类研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距离。因此,深入系统地研究洞穴无脊椎动物,加大洞穴生物保护的宣传力度,防止生物多样性的流失,将是未来中国洞穴无脊椎动物研究前进的方向。
- 李学珍牛长缨雷朝亮韩道山
- 神农宫扁角菌蚊幼虫种群分布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被引量:2
- 2010年
- 神农宫扁角菌蚊是首次发现并命名的洞穴昆虫新种,在洞穴内1a发生1代,幼虫期长达8—10个月。以神农宫扁角菌蚊为对象,系统研究了其幼虫种群在洞穴中的空间分布、季节分布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别采用了扩散系数(C值)法、K值法、平均拥挤度法、IwaoM*=α+βX回归模型分析法四种方法研究幼虫种群的空间分布,结果表明神农宫扁角菌蚊幼虫种群在洞穴中呈现典型的空间聚集分布。幼虫数量季节变化动态表现为春季幼虫数量明显高于其它季节,夏季5—6月份幼虫数量降到最低,蛹期、成虫期短,秋季幼虫开始孵化,幼虫数量持续上升。根据Pearson简单相关分析理论得出,神农宫扁角菌蚊幼虫数量与洞穴相对湿度、水流pH呈高度相关,而与洞穴温度、渗水pH呈低度相关,表明洞穴相对湿度、水流pH是影响幼虫种群分布的关键环境因子。
- 顾永征李学珍牛长缨
- 关键词:相对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