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棉花产业技术体系项目(CARS-18-16)

作品数:6 被引量:36H指数:3
相关作者:林玲张昕邓晟周益军章如意更多>>
相关机构: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南京农业大学扬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棉花产业技术体系项目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致病力
  • 3篇轮枝
  • 3篇轮枝菌
  • 3篇棉花
  • 3篇黄萎病
  • 3篇基因
  • 3篇大丽轮枝菌
  • 2篇致病类型
  • 2篇微菌核
  • 2篇相关基因
  • 2篇菌核
  • 2篇抗病
  • 2篇江苏省棉花
  • 2篇黑色素
  • 2篇发育相关
  • 2篇发育相关基因
  • 1篇抑菌
  • 1篇抑菌活性
  • 1篇有机物
  • 1篇致病

机构

  • 7篇江苏省农业科...
  • 2篇南京师范大学
  • 2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扬州大学

作者

  • 6篇张昕
  • 6篇林玲
  • 5篇邓晟
  • 2篇周益军
  • 1篇戴亦军
  • 1篇徐敬友
  • 1篇金中时
  • 1篇王凤良
  • 1篇章如意
  • 1篇王卿
  • 1篇梁曼

传媒

  • 1篇华北农学报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江苏农业学报
  • 1篇中国棉花
  • 1篇棉花学报
  • 1篇植物病理学报
  • 1篇中国植物病理...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4
  • 2篇201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江苏省大丽轮枝菌的培养、遗传及致病特性分析被引量:5
2018年
由大丽轮枝菌引起的黄萎病是我国棉花和茄子的主要病害之一,对棉花和茄子的生产造成巨大损失。为了研究大丽轮枝菌的群体遗传变异以及对棉花和茄子的交互致病性,本文对分离自江苏省的63个棉花黄萎菌和10个茄子黄萎菌进行了培养、遗传和致病特性分析。根据菌株在PDA培养基上生长时形成微菌核的多少来划分培养类型,结果菌核型占83.6%,成为主要的培养类型。用PCR技术检测菌株的致病类型、交配型以及是否具有无毒基因Ave1,结果落叶型菌株占86.3%,为优势种群,但是10株茄子黄萎菌100%都是非落叶型菌株;供试的所有江苏菌株交配型都是MAT1-2型,并且都没有无毒基因Ave1。选择江苏省的6个棉花黄萎菌和4个茄子黄萎菌在室内苗期接种棉花和茄子,进行交互致病性测定,结果这10个菌株都可以侵染棉花和茄子,而且来源于不同寄主作物的菌系之间致病力分化明显,表现在不同菌株对同一寄主的致病力不同,同一菌株对不同寄主的致病力也不同。研究结果为深入研究大丽轮枝菌群体遗传结构和制定黄萎病防治措施提供了理论支持。
喻秀秀王卿张昕邓晟林玲
关键词:致病类型交配型
转几丁质酶和葡聚糖酶双价基因棉花株系的抗病性被引量:1
2012年
采用人工病圃、重病田、苗期室内鉴定相结合的方法,对转双价(Glu+Chi)基因棉花株系中棉所24进行抗病性评价分析。结果表明,转基因株系与受体中棉所24相比,不仅对枯萎病和黄萎病的抗性显著增强,而且对苗病、叶斑病和铃病的抗性也有所增强,对早衰的抗性影响不大。同时对棉花生育期、结铃性等生物学特性进行对比,转基因株系与受体中棉所24相比,出苗率降低,生育期推迟。
张昕金中时王凤良邓晟林玲周益军
关键词:转基因棉花抗病性几丁质酶基因葡聚糖酶基因
大丽轮枝菌微菌核发育相关基因VdPKS的功能分析被引量:1
2019年
为阐明与大丽轮枝菌微菌核发育相关的聚酮合成酶基因VdPKS的功能,在前期获得VdPKS被单拷贝T-DNA插入的微菌核发育异常突变体2H3的基础上,通过基因敲除和回补技术,经分子鉴定和表型验证,获得了2株VdPKS基因敲除突变体和3株回补突变体。研究发现野生型菌株孢子在接种到PDA培养基上培养的第6 d开始积累黑色素,而此时VdPKS基因的表达量也最高。敲除突变体虽然没有形成黑色素,却也观察到微菌核的初始结构,表明VdPKS基因不是微菌核形成的必须基因,仅参与微菌核发育后期黑色素的形成。致病力测定结果表明VdPKS基因与菌株的致病力无关。杀菌剂嘧菌酯和咯菌腈对敲除突变体菌丝生长的抑制率相对于野生型菌株和回补突变体有显著提高,表明VdPKS基因与大丽轮枝菌的抗逆性相关。
姚传飞张昕邓晟林玲戴亦军
关键词:大丽轮枝菌微菌核聚酮合成酶黑色素致病力
大丽轮枝菌微菌核发育相关基因的功能分析
大丽轮枝菌是世界性的土传植物病原真菌,可侵染200多种双子叶植物,导致棉花、番茄、草莓等经济作物发生黄萎病,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大丽轮枝菌的生活周期分为寄生、腐生、休眠体三个时期。其中菌核型是大丽轮枝菌的休眠体,这种休眠...
姚传飞梁曼张昕邓晟戴亦军林玲
关键词:大丽轮枝菌黄萎病微菌核黑色素致病力
文献传递
内生细菌S258产挥发性有机物的抑菌促生长活性及其组分分析被引量:2
2021年
为了更好地利用分离自棉花根部的内生拮抗细菌S258进行生物防治,特别是利用其产生的挥发性有机物进行植物病害的防治,以棉花黄萎菌和西瓜枯萎菌作为靶标病原真菌,以拟南芥作为指示植物,通过二分格培养皿对峙培养法测定其产生的挥发性有机物对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以及对植物的促生长活性。结果表明,内生细菌S258产生的挥发性有机物对病原真菌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并且能够促进植物的生长。与阴性对照大肠杆菌DH5α相比,对棉花黄萎菌和西瓜枯萎菌菌丝生长的抑制率分别达到80.9%,10.1%。与不加细菌的空白对照相比,对拟南芥的生长具有很强的促进作用,使拟南芥单株鲜质量达到空白对照的5.3倍。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收集内生细菌S258产生的挥发性有机物,再用气质联用的方法,分析其挥发性有机物的组成,经NIST和WILIY质谱数据库自动检索,鉴定得到其挥发性有机物包含30种单体化合物,分别属于烷烃、烯烃、醇、酮、醚、醛、酯及杂环类。根据总离子流图的峰面积判断,主要气体成分为二甲基二硫醚和吲哚。综上所述,内生细菌S258能够产生具有抑菌促生长活性的挥发性有机物,是开发为生防产品的重要微生物资源,其挥发性有机物也具有较高的研究和应用价值。
罗晓宇单晨阳贾召召张昕林玲
关键词:内生细菌挥发性有机物抑菌活性
2009—2013年江苏省棉花品种区域试验参试品种(系)抗枯、黄萎病性评述被引量:8
2014年
比较分析2009—2013年江苏省棉花新品种区域试验枯、黄萎病抗性鉴定的结果表明,参试品种的抗枯萎病性水平较高,但抗枯萎病品种比例起伏不稳。2010和2013年的枯萎病抗性水平最高,达到抗及高抗枯萎病水平的品种(系)比例占当年参加鉴定样次的50%以上。参试品种的抗黄萎病性水平较低,但近5年来参试品种的黄萎病抗性水平逐年稳步提高,耐黄萎病的品种(系)比例逐年上升。常规品种与杂交种抗病性差别不大。
林玲张昕邓晟宋锦花
关键词:抗病鉴定黄萎病病情指数
江苏省棉花黄萎病菌的培养特性及致病力分化监测被引量:20
2012年
对2008年来自江苏的37个棉花黄萎病菌菌株进行了培养特性及致病性分化监测。根据在PDA培养基上生长时形成微菌核的多少,菌株可分为3种培养类型,其中菌核型占54.1%,菌丝型占24.3%,中间型占21.6%。菌核型上升成为主要的培养类型,并且出现了初分离培养时,菌落特征为完全黑色微菌核的菌膜菌核型菌株。采用特异性引物(D-1/D-2和ND-1/ND-2)PCR检测菌株的致病类型,结果落叶型菌株占83.8%,非落叶型菌株占16.2%,显示目前江苏省棉花黄萎病菌以落叶型菌株为主,并且在每个植棉市都有分布。苗期致病力测定表明江苏省棉花黄萎病菌存在明显的致病力分化,其中致病力强的菌株占27.0%,中等的占40.5%,弱的占32.4%,并且在落叶型和非落叶型群体中都存在致病力强、中、弱的菌株。
林玲章如意张昕邓晟徐敬友周益军
关键词:棉花黄萎病菌致病力分化致病类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