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8AA02Z203)

作品数:26 被引量:100H指数:7
相关作者:范雪荣王强王平崔莉袁久刚更多>>
相关机构:江南大学浙江树人大学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333工程”培养资金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1篇轻工技术与工...
  • 4篇化学工程
  • 3篇生物学

主题

  • 21篇羊毛
  • 12篇蛋白
  • 12篇蛋白酶
  • 8篇羊毛织物
  • 8篇毡缩
  • 8篇织物
  • 8篇毛织
  • 8篇毛织物
  • 6篇防毡缩
  • 5篇减量率
  • 5篇MTG
  • 5篇催化
  • 4篇酶催化
  • 4篇防毡缩整理
  • 4篇改性
  • 3篇修饰
  • 3篇溶菌酶
  • 3篇酶学性质
  • 3篇抗菌性
  • 3篇抗菌性能

机构

  • 26篇江南大学
  • 3篇浙江树人大学
  • 1篇陕西工业职业...

作者

  • 25篇范雪荣
  • 24篇王强
  • 11篇王平
  • 9篇崔莉
  • 9篇袁久刚
  • 4篇陈忍忍
  • 4篇朱怡然
  • 3篇王树根
  • 3篇蔡成岗
  • 3篇高笑笑
  • 2篇余圆圆
  • 2篇纪惠军
  • 2篇潘军军
  • 2篇马小云
  • 2篇周雯
  • 2篇孙艳辉
  • 2篇苏柳柳
  • 2篇周丽华
  • 2篇赵先飞
  • 2篇黄栋

传媒

  • 11篇纺织学报
  • 3篇印染
  • 2篇印染助剂
  • 2篇化学学报
  • 2篇食品与生物技...
  • 1篇生物技术通报
  • 1篇毛纺科技
  • 1篇东华大学学报...
  • 1篇合成纤维工业
  • 1篇化工进展
  • 1篇中国生物工程...

年份

  • 2篇2012
  • 5篇2011
  • 10篇2010
  • 9篇2009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溶胶凝胶法的羊毛织物溶菌酶固定被引量:2
2009年
为了增强羊毛织物的抗菌性,采用溶胶-凝胶法将溶菌酶固定在羊毛织物上,以期获得良好的抗菌效果。探讨了溶菌酶固定化的主要工艺,得到最佳工艺条件:丙基三甲氧基硅烷(PTMS)与正硅酸甲酯(TMOS)物质的量比为4∶1,水与硅源物质的量比R值为32,溶菌酶质量浓度为25 mg/mL,稳定剂PVA0588质量浓度为2 mg/mL。羊毛织物固载的溶菌酶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和操作稳定性,40℃下保温100 min仍能保持初始酶活的96%,连续使用7次仍能保持初始酶活的52.3%。
潘军军王强范雪荣高笑笑袁久刚
关键词:溶胶-凝胶法溶菌酶羊毛织物固定化
羊毛预处理蛋白酶防毡缩整理机制被引量:1
2009年
分别通过Allworden现象、扫描电镜、动态接触角和界面张力仪以及红外光谱分析,研究蛋白酶、DCCA和H2O2处理以及H2O2+蛋白酶和DCCA+蛋白酶处理后羊毛的表面形态、表面润湿性能和表面化学组成变化,探讨H2O2氧化预处理和DCCA氯化预处理对羊毛蛋白酶防毡缩整理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DCCA预处理后再进行蛋白酶处理,羊毛的鳞片表层完整性受到破坏,Allworden现象不复存在,鳞片被剥离,羊毛表面变得光滑,亲水性显著改善。而且DCCA处理能将更多的羊毛胱氨酸二硫键氧化为半胱氨磺酸盐和磺基丙氨酸,可为后续酶处理提供更多的反应位点,从而使羊毛获得更优良的防毡缩效果。
杨建民王强纪惠军范雪荣周爱晖袁久刚孙仁斌
关键词:羊毛织物H2O2DCCA蛋白酶
角蛋白酶对羊毛蛋白酶防毡缩整理的促进作用被引量:9
2011年
采用Bacillus subtilis产角蛋白酶与蛋白酶一浴法处理羊毛,研究处理后羊毛织物的毡缩率、减量率、强力、润湿性及纤维直径等指标的变化,测试羊毛和羊毛角蛋白水解液中蛋白多肽的释放速率。结合羊毛的溴Allwrden现象,通过SEM观察,考察2种酶协同对蛋白质的降解作用、对羊毛防毡缩性能的影响和对羊毛鳞片的去除效果。与单独使用角蛋白酶或蛋白酶处理相比,经角蛋白酶和蛋白酶一浴法处理后的羊毛织物毡缩率明显降低,可达到机可洗的要求,但织物的减量率较高,强力下降,纤维直径减小。水解液中蛋白多肽浓度变化显示,一浴法能有效提高蛋白多肽的释放速率,并且蛋白酶对角蛋白酶的结构稳定性没有明显影响。羊毛溴Allwrden现象和润湿性测试结果表明,鳞片表层类脂已基本去除。SEM观察结果显示羊毛鳞片已基本剥离。研究结果表明,角蛋白酶能促进蛋白酶对羊毛鳞片的降解,二者协同作用能有效去除羊毛鳞片。
周雯纪惠军王强王平范雪荣蔡成岗
关键词:角蛋白酶蛋白酶羊毛织物防毡缩
聚乳酸纤维的脂肪酶表面改性处理被引量:3
2009年
采用脂肪酶Lipex100L和L3126对聚乳酸(PLA)纤维进行表面处理。研究了PLA纤维处理液的pH值及紫外吸光度的变化,以及处理后PLA纤维染色性能和表面形态的变化。结果表明:脂肪酶Lipex100L和L3126均能对PLA纤维产生水解作用,L3126的水解效果优于Lipex100L;脂肪酶处理后PLA纤维经活性染料和阳离子染料染色,其表观深度较处理前明显提高;扫描电镜观察分析表明脂肪酶对PLA纤维表面产生了刻蚀作用。
苏柳柳范雪荣王强
关键词:聚乳酸纤维脂肪酶表面改性紫外分光光度法染色性能
基于角蛋白酶与蛋白酶协同处理的羊毛织物防毡缩加工被引量:1
2010年
为提高羊毛酶法防毡缩整理效果,采用枯草芽孢菌产角蛋白酶和Savinase蛋白酶进行羊毛酶处理试验,考察二步法协同处理对羊毛减量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单一角蛋白酶对羊毛减量效果较低,但能促进后续蛋白酶处理效率的提高。与氧化和蛋白酶处理相结合的防毡缩方法相比,经角蛋白酶、蛋白酶二步处理后毛织物的减量率与毡缩率略低,润湿性与染色性能有所改善,纤维损伤较少。羊毛氨基酸分析结果表明,角蛋白酶、蛋白酶处理后毛纤维中胱氨酸相对质量浓度低于氧化与蛋白酶处理样,验证了角蛋白酶能促使鳞片层中胱氨酸残基二硫键还原与蛋白变性,利于后续蛋白酶加工中毛纤维表面鳞片蛋白水解。
王平范雪荣蔡成岗王强崔莉赵先飞
关键词:羊毛织物角蛋白酶SAVINASE蛋白酶毡缩率
羊毛蛋白酶防毡缩加工综述被引量:20
2010年
综述了羊毛化学法防毡缩加工中存在的问题,列举了现有不同羊毛蛋白酶防毡缩方法。根据羊毛鳞片层的结构特点,探讨了酯酶(脂肪酶、角质酶)、角蛋白酶、改性蛋白酶和谷酰胺转氨酶组合应用于羊毛生物法防毡缩加工的可行性。详细介绍了酶法预处理与蛋白酶相结合的新型羊毛防毡缩方法。
王平王强范雪荣袁久刚崔莉
关键词:防毡缩整理预处理蛋白酶羊毛
基于角质酶反胶束预处理的羊毛织物蛋白酶加工被引量:9
2010年
为提高羊毛表面类脂物去除效果,增加纤维表面亲水性和后续水相条件下Savinase蛋白酶酶解效率,考察了反胶束体系中表面活性剂、角质酶用量等因素对羊毛织物润湿性、减量率与碱溶解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以环己烷、正丁醇和Tween-80制备的反胶束体系中,当三者体积比为5∶1∶1,水与Tween-80物质的量比为25,角质酶用量为2%(o.w.f)时,羊毛织物经蛋白酶处理后具有较好的润湿性能,纤维损伤较少。氨基酸分析结果表明,与仅经蛋白酶处理试样相比,经角质酶、蛋白酶处理后羊毛纤维中胱氨酸相对质量浓度下降。SEM观察验证了经角质酶反胶束体系预处理、蛋白酶处理后,羊毛纤维表面鳞片层得到有效去除。
王平范雪荣马小云王强崔莉赵先飞
关键词:反胶束SAVINASE蛋白酶水相羊毛润湿性
离子液体/蛋白酶对羊毛表面的亲水化改性被引量:10
2010年
为提高羊毛表面的亲水性,利用氯化1-丁基-3-甲基咪唑离子液体对羊毛角蛋白的良好溶解能力,将其用作羊毛蛋白酶预处理。将离子液体预处理和蛋白酶处理联合,完成对羊毛表面的亲水化改性。结果显示,离子液体预处理对羊毛蛋白酶法处理后纤维的润湿性能有明显促进作用。经过联合处理后,织物润湿时间下降,纤维吸水量增加,润湿接触角测试显示织物表面自由能降低。通过减量率测试和XPS分析可以看出,离子液体预处理有效促进了蛋白酶对纤维的水解效果,预处理后纤维表层亲水性基团增加,促进了织物润湿性能的提高。
袁久刚王强范雪荣周丽华冯菲
关键词:离子液体蛋白酶羊毛润湿性减量率
反胶束体系中的羊毛蛋白酶处理被引量:3
2009年
为研究反胶束体系中蛋白酶对羊毛的作用,制备了基于吐温-80/环己烷的蛋白酶反胶束体系,研究表面活性剂用量、n(H2O)/n(Tween-80)、处理温度和时间对羊毛蛋白酶减量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环己烷、正丁醇及吐温-80的体积比为5∶1∶1,n(H2O)/n(Tween-80)为18,55℃条件下反应4 h时羊毛织物减量率较高。与蛋白酶用量同为2%(o.w.f)条件下的水相处理相比,反胶束体系中处理的羊毛减量率略低,但上染速率较高,表明反胶束体系中酶解反应可能主要发生在纤维鳞片层。SEM照片显示反胶束体系中处理的羊毛与水相条件下相比,其试样鳞片去除效果相近,后者处理的羊毛纤维损伤略高。
马小云王平范雪荣王强崔莉
关键词:反胶束羊毛减量率上染速率
羊毛DCCA-蛋白酶法防毡缩工艺的改进被引量:9
2010年
为降低现行氯化预处理蛋白酶处理羊毛防毡缩工艺中DCCA对环境的影响,通过对比高DCCA低蛋白酶的现行工艺(3.5%(o.w.f)DCCA+0.7%(o.w.f)蛋白酶)和低DCCA高蛋白酶的改进工艺(1%(o.w.f)DCCA+2.5%(o.w.f)蛋白酶)对羊毛防毡缩性能、润湿性能和断裂强度的影响,研究了降低DCCA用量的可行性;并通过蛋白质溶落速度、减量率以及扫描电镜测试,研究了改进工艺对羊毛织物的防缩机制。结果显示:羊毛经过改进工艺处理后,仍然能够达到机可洗的效果,润湿性能也有显著提高,而强力损伤则明显小于现行工艺;水解液中蛋白质浓度的变化表明较低浓度的DCCA预处理即可使蛋白质溶落速度快速增加,从而导致减量率提高;SEM结果也证实了改进工艺对鳞片具有较好的剥离效果。
胡生荣纪惠军王强范雪荣王平
关键词:DCCA蛋白酶毡缩率减量率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