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2YJC751106)

作品数:4 被引量:7H指数:2
相关作者:张晓玥项文惠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工业大学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历史地理经济管理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文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艺术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2篇民族
  • 1篇电影
  • 1篇电影叙事
  • 1篇叙事
  • 1篇原生态
  • 1篇少数民族
  • 1篇少数民族电影
  • 1篇史剧
  • 1篇情感
  • 1篇历史剧
  • 1篇民族电影
  • 1篇经济社会
  • 1篇景象
  • 1篇剧诗
  • 1篇古为今用
  • 1篇发生学
  • 1篇翻案
  • 1篇悲悯
  • 1篇《茶馆》
  • 1篇茶馆

机构

  • 3篇浙江工业大学
  • 1篇浙江工业大学...

作者

  • 3篇张晓玥
  • 1篇项文惠

传媒

  • 1篇地理研究
  • 1篇当代电影
  • 1篇宁波大学学报...
  • 1篇中国现代文学...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4
  • 1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近代地图中的台湾景象及其变迁被引量:4
2018年
近代地图是更加深入认识中国台湾经济社会的一种工具。分析1714年法国传教士冯秉正所绘制的底图、1891年《台湾地舆总图》、1904年《二万分一堡图》上的时空信息,又根据历史文献和原始数据,讨论中国台湾被整体纳入清朝版图后经济社会的变迁及其特征。研究表明:(1)清前期,中国台湾处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初始阶段;(2)清晚期开埠通商后,中国台湾从传统走向近代,逐步迈入近代化阶段;(3)日本占据时,中国台湾经济社会的变迁与日本殖民统治的需要有着密切的关系。结论对于认识当时中国台湾经济社会的变迁以及为当今发展提供借鉴均有意义。
项文惠
关键词:经济社会
情感与形式:“配合不上”的《茶馆》
2013年
本文认为《茶馆》是一部具有鲜明中国诗情悲剧风格的作品,其艺术成就可与《雷雨》并称。"配合不上形势"的焦虑中产生的《茶馆》,其创作意图与意图实现之间存在着距离。剧作埋葬了三个旧时代,却没有简单地许诺"光明"。主情性是《茶馆》的艺术灵魂。老舍的悲悯情怀,贯穿于他的个性化戏剧形式探索——"人多事繁"、"非冲突化"、"开口就响",创造性地构筑起"叙情戏剧"的独特体式。
张晓玥
关键词:《茶馆》
少数民族电影叙事的“原生态”与“新生态”——基于发生学视角的讨论被引量:2
2017年
本文从发生学角度,探讨少数民族电影"原生态"叙事存在的问题,以及艺术、文化再创造的可能性。"原生态"的广泛传播,起于大众娱乐文化。高度发达的媒介化社会中,"原生态"的陌生化效应是短期的。少数民族电影"原生态"叙事,应从奇观表象深入到文化内部以及社会与历史环境中的人的心灵深处;在避免片面形式化的同时,需要挖掘和表现普世价值;基于历史与现实的深刻洞察,开拓悲剧美学空间,是其重要的发展方向。
张晓玥
关键词:少数民族电影发生学
“古为今用”与民族化剧诗的探索——关于“十七年”的历史剧被引量:1
2014年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之交的历史剧热潮,是作家们主动"配合"形势的结果。"配合"很大程度上限制着他们的艺术想象与表现,但由戏剧的"写—演—观"的三元生命结构所决定,同时又因为书写对象本身所蕴涵的文化精神的召唤,观念的转化需要经过更复杂的对象化过程,带来了更多的"耗散"或"冲淡"的可能性。一些优秀历史剧的创演,经过艺术对历史"翻案"的再"翻案",取得了民族化"剧诗"探索的显著成就。
张晓玥
关键词:历史剧剧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