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2012yb010)

作品数:2 被引量:4H指数:1
相关作者:邵玉珍李烨静陈名才张广泉封飞更多>>
相关机构:苏州大学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2篇CPS
  • 1篇汽车
  • 1篇联网
  • 1篇建模方法
  • 1篇车联网

机构

  • 2篇苏州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软...

作者

  • 2篇张广泉
  • 2篇陈名才
  • 2篇李烨静
  • 2篇邵玉珍
  • 1篇张侃
  • 1篇沈晓刚
  • 1篇封飞

传媒

  • 1篇计算机与数字...
  • 1篇南通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基于混成自动机的车联网服务建模方法被引量:4
2013年
针对汽车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PS)软件的异构性、分布式等特点,提出一种车联网服务建膜方法.对混成自动机进行通信端口扩展,采用扩展的混成自动机作为形式化建模工具,从服务提供的角度,分别将待监测和控制的设备实体抽象为服务作为系统的基本组成单元.以汽车速度控制系统为例,说明该建模方法的有效性.
封飞陈名才张广泉邵玉珍李烨静
一种面向CPS软件的可信性评估框架
2012年
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yber Physical System,CPS)是一种新型复杂的网络化嵌入式系统,在CPS中存在多种软件通过网络进行交互,如何确保软件及其交互可信性是开发高可信CPS的基础。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面向CPS软件的可信性评估框架,该框架包括两个模型:可信性指标模型和可信性评估模型。可信性指标模型通过分析用户需求得到,而可信性评估模型则利用建立的可信性指标模型评估CPS软件及其交互的可信性。最后给出的实例分析,说明了提出框架的有效性。
邵玉珍张侃张广泉陈名才沈晓刚李烨静
关键词:CPS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