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2BMZ063)

作品数:10 被引量:115H指数:5
相关作者:徐赣丽黄洁更多>>
相关机构:华东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广西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社会学经济管理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经济管理
  • 6篇社会学
  • 2篇文化科学
  • 2篇历史地理

主题

  • 3篇文化
  • 2篇侗寨
  • 2篇侗族
  • 2篇遗产
  • 2篇习俗
  • 2篇民间文化
  • 2篇民俗
  • 1篇大众
  • 1篇大众文化
  • 1篇地方文化
  • 1篇地缘
  • 1篇地缘关系
  • 1篇遗产旅游
  • 1篇姻亲
  • 1篇姻亲关系
  • 1篇社会
  • 1篇社会建设
  • 1篇社会交往
  • 1篇社会网
  • 1篇社会网络

机构

  • 9篇华东师范大学
  • 2篇广西师范大学

作者

  • 10篇徐赣丽
  • 2篇黄洁

传媒

  • 2篇广西民族大学...
  • 1篇广西民族研究
  • 1篇中央民族大学...
  • 1篇学术月刊
  • 1篇青海社会科学
  • 1篇贵州民族研究
  • 1篇民俗研究
  • 1篇原生态民族文...
  • 1篇文化遗产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5篇2013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体验经济时代的节日遗产旅游:问题与经验被引量:5
2014年
节日遗产在当代中国越来越被视为一种旅游资源,不仅其本身承载的传统文化元素多样,极具旅游价值,而且作为节庆或节事旅游形式,也是旅游开发最常用的框架和名头。本论文围绕作为旅游开发对象的节日遗产是否能得到合理的保护、"政府办节"语境下如何进行节日的旅游开发、展演作为文化旅游开发的主要方式在节日遗产旅游中的实际运用等问题,在参照国内外相关节日遗产的旅游利用案例的基础上进行讨论和评析。
徐赣丽
关键词:旅游
资源化与遗产化:当代民间文化的变迁趋势被引量:39
2013年
当代民间文化在国际化、现代化和地方文化复兴的趋势下,受到外部多方力量的影响,进行资源和价值重构,逐渐形成了资源化和遗产化的两大趋势,并呈现为多种可能性,深刻影响着其自身的变迁与发展。从当代社会文化变迁的动态场域与权力话语、民间文化的价值重构及其社会影响等方面,研究民间文化是如何进入民族、国家乃至世界的公共层面而发挥作用,可以揭示其当代变迁的规律。
徐赣丽黄洁
关键词:民间文化文化流动资源化
群体交往与社会网络的建构——以打同年为例被引量:3
2014年
流行于西南地区的打同年习俗,是一种集娱乐、婚姻、结盟为一体的活动,展现了社会集团内部文化的深层性,为社会交往和文化网络的分析提供了多个面向和角度。论文借此透视和理解具有不同于主流社会的文化规则及社会关系结构的某一族群或地域社会中人们的生存智慧;以及村民是如何在传统习俗的实践中生成一个正常运行的地方性社会的。
徐赣丽彭晔
关键词:社会交往姻亲关系地缘关系
侗寨的公共空间与村民的公共生活被引量:15
2013年
侗族的村寨空间独具特点,其公共空间丰富多样,这是与侗族群体意识强,喜好公共生活的民族特性相关联的,同时也是由于侗族社会热心公益、积极乐捐的风俗为公共空间的建设提供了物质来源。侗寨的公共空间为村民的公共生活提供了可能,而公共生活的需要又促进了公共空间的营造,频繁的公共空间内的集体众议有助于讨论通过和激发大家营建和维护公共空间,这样一种空间文化体现出侗民族的生活智慧。
徐赣丽
关键词:侗寨公共空间社会建设
侗族居家社区养老模式探究被引量:2
2014年
侗族村寨保存着诸多尊老敬老的良风美俗,在此社会风俗影响下,侗寨老人根据血缘和地缘关系聚集在各自的鼓楼等公共空间进行社会交往和休闲娱乐活动,发挥热心公益和爱好文艺的余热,从而较好地满足了他们的精神和情感需求。从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和老有所用三个方面分析了侗族老人居家社区养老生活幸福指数高的表现和原因,为当代社会普遍面临的养老问题提供借鉴。
徐赣丽
关键词:侗族
红瑶妇女服饰的符号意义及其文化传承被引量:2
2013年
服饰向来是重要的文化符号。各民族的服饰不仅是族群意识和族群认同的体现,还是群体历史记忆的物化表征和审美标准的诠释,也传承着民族传统文化。论文以桂北龙胜县境内的红瑶调查资料和地方文献为主要依据,展现红瑶妇女独特的服饰民俗,通过本民族人对服饰的态度和看法说明服饰作为一种文化符号的重要意义,最后指出服饰传统的保存与族群意识的关系。
徐赣丽
关键词:服饰民俗文化符号
侗族的转世传说、灵魂观与积阴德习俗被引量:10
2013年
在传统社会里,良好的社会风尚和社会规范的建立或维持更多是借助民众的神灵意识和信仰观念。论文以当代侗族村寨里人们不断讲述的发生在身边的转世传说为切入点,探究大量转世传说产生背后的心理原因,论述侗族人普遍具有转世灵魂观和积阴德习俗,从而揭示侗寨为何会产生公益设施和公益活动繁多的社会风尚。
徐赣丽
关键词:侗族灵魂观
空间生产与民族文化的内在逻辑——以侗寨聚落为例被引量:15
2015年
以别具空间特征的侗族村寨为例,论述其空间生成与民族文化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认为正是侗族聚族而居的习俗、独特的信仰观念和生产生活方式,才形成了侗寨聚落空间与众不同的人文景观。另一方面,侗寨空间也反过来作用于各种社会关系,形塑着侗族的民族性和文化,承载并传承着丰富多样的民族文化,并成为其突出表征。
徐赣丽
关键词:聚落空间民族文化互动
都柳江流域的汉族移民、文化传播与地方文化的生成——以广西三江富禄为例被引量:4
2013年
移民向来是文化传播最活跃的主体。清至近代闽粤汉族向广西三江地区的移民,是为新生计的自主移民,他们与当地文化发生联系,导致了各族群文化的变迁,并重新整合了地方文化。本文以富禄为例,利用访谈、碑刻和文献资料,着重考察近代以来都柳江流域的汉族移民和会馆活动,以及汉文化在少数民族地区的传播、嵌入与融合的过程。最后讨论多民族文化融合中的民族边界与地方文化生成的问题。
徐赣丽黄洁
关键词:汉族移民文化传播文化融合地方文化
城市化背景下民俗学的“时空转向”:从民间文化到大众文化被引量:25
2016年
城市化是当代社会最大的变迁潮流,城市化带来的传统民俗变迁也是最为显著的。当代中国的城市化是与现代化的进程相伴随的,传统乡村民俗在消费社会和现代媒体影响下,逐渐朝向城市大众文化发展,并在数字化革命为特征的信息化浪潮中持续。民俗学一向以乡村传统民俗和国家视域下的城市民间文化为研究重点,在此形势下,中国民俗学的研究对象需要加以调整;同时,也需从琐细的、单项的、平面的、静止的民俗事项研究,转向特定语境下的文化整体研究,故此提出民俗学的"时空转向"。
徐赣丽
关键词:城市化民间文化大众文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