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09YJAZH038)
- 作品数:6 被引量:4H指数:1
- 相关作者:刘青李兰兰汪岚更多>>
- 相关机构:云南民族大学上海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哲学宗教更多>>
- 语言接触中的声调特征和声调对应——以云南维西普米语为例
- 2013年
- 维西普米族是云南维西傈僳族自治县的少数民族群体,自元代以后就处于纳西族、傈僳族和汉族等多民族包围之中。在与周边民族的语言接触中,普米族从纳西族和汉族借入了大量的词汇,其语言语音逐渐发生了改变,声调增多。并且,不论是纳西语借词还是汉语借词,都与源语言存在整齐的语音对应规律,而这种对应规律主要体现在声调上。究其原因,它不仅与语音系统的内部制约有关,民族语言态度和民族求异心理也促使了这一现象的产生。
- 李兰兰
- 关键词:语言接触声调特征普米语
- 云南维西白语那玛话中的非汉语关系词
- 2015年
- 云南省维西傈僳族自治县的白族大多被称为"那玛人"。历史上,不同的时期均有不同的民族融入白族。维西县白族、傈僳族、汉族相对聚居和多民族杂居的分布格局,为那玛话中非汉语关系词的产生奠定了基础。那玛话中除与非汉语直接构成的关系词外,还有因语言的媒介作用构成的间接型关系词。该关系词的产生背景与维西民族历史、民族构成以及语言使用情况有着密切的联系。
- 汪岚
- 云南山区多民族杂居村落的语言接触被引量:2
- 2012年
- 多民族杂居村落遍布云南全境。在滇西北,它们的形成多在明代以后。多民族语言因族群之间的共同生活而变得兼用和混杂。这种兼用和混杂又因相互的通婚而强化。当旧有的生活方式被打破,多民族杂居村落的语言又在多方因素的作用下,向着汉语方言和民族共同语的方向变异。
- 刘青
- 关键词:语言接触
- 从甲骨卜辞语序看商朝语言与其他语族古代语言间关系
- 2011年
- 甲骨卜辞与藏缅语有不少共同的特征,而不同于藏缅语的部分,却与阿尔泰语有一些微妙的契合。甲骨卜辞在处理修饰语与被修饰语的关系时,绝大多数与阿尔泰语一致,说明汉语与阿尔泰语的接触并不是从中古才开始的,远在上古就已经广泛存在。语序的转变既有外部原因,也有内部原因,其中字形与语序间关系也是不容忽视的因素。
- 刘青
- 关键词:甲骨卜辞语序古代语言语言关系
- 关于云南腹心地带的民族文字接触被引量:1
- 2014年
-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明确指出文字为"王政之始"。彝族和白族是云南史上政治地位显赫的两个强势民族。古彝文古老文化现象的保留使其能借以解读甲骨文中的疑难字并与卜辞资料互证。东晋以后的爨氏政权与南诏大理国政权是云南彝、白文与汉字接触的关键时期。彝文与汉字的接触基本是在汉字隶定以后,白文研究中反切合体字与加"口"偏旁字是值得讨论的问题。
- 刘青
- 关键词:云南民族民族文字民族政治古彝文
- 玛里玛萨人的宗教文化与民族接触被引量:1
- 2012年
- 在滇、川、藏交界地区,玛里玛萨是一个弱势群体,与傈僳等民族一样,先为丽江木氏土司所管辖,后又受土司与喇嘛寺院的双重统治,宗教文化既带有东巴教与藏传佛教的深刻烙印,也受傈僳族原始宗教的浸染。玛里玛萨的宗教文化既有统治势力的影响,也有地域民族接触的特征。
- 刘青
- 关键词:宗教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