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科技部基础研究重大项目前期研究专项

作品数:571 被引量:6,115H指数:37
相关作者:吴锋徐丽华姜成林沈健张秋文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广州大学北京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天文地球生物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66篇期刊文章
  • 28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10篇医药卫生
  • 104篇天文地球
  • 94篇生物学
  • 88篇理学
  • 47篇建筑科学
  • 42篇农业科学
  • 32篇化学工程
  • 25篇电气工程
  • 23篇自动化与计算...
  • 2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1篇一般工业技术
  • 20篇机械工程
  • 17篇水利工程
  • 11篇冶金工程
  • 10篇交通运输工程
  • 8篇电子电信
  • 7篇金属学及工艺
  • 6篇经济管理
  • 6篇轻工技术与工...
  • 6篇历史地理

主题

  • 50篇细胞
  • 21篇基因
  • 16篇蛋白
  • 14篇纳米
  • 14篇催化
  • 13篇电池
  • 11篇光学
  • 11篇粉末冶金
  • 10篇原位
  • 10篇重离子
  • 9篇原位观察
  • 9篇针刺
  • 9篇抗冻蛋白
  • 8篇沙地
  • 8篇足三里
  • 8篇毛乌素沙地
  • 7篇原核表达
  • 7篇足三里穴
  • 6篇流域
  • 6篇蒙脱土

机构

  • 80篇中国科学院
  • 29篇广州大学
  • 28篇河北医科大学
  • 28篇北京理工大学
  • 27篇华中科技大学
  • 24篇中国科学院近...
  • 21篇华南理工大学
  • 16篇兰州大学
  • 16篇南京师范大学
  • 15篇西安交通大学
  • 15篇云南大学
  • 15篇中国地震局
  • 14篇中国气象局
  • 13篇新疆大学
  • 13篇中国人民解放...
  • 13篇内蒙古农业大...
  • 12篇华中师范大学
  • 11篇北京交通大学
  • 10篇中国地质科学...
  • 10篇中国科学院研...

作者

  • 28篇吴锋
  • 18篇徐丽华
  • 17篇沈健
  • 15篇张秋文
  • 14篇周宁琳
  • 14篇王俊灵
  • 14篇严霞
  • 14篇李利
  • 14篇张祥宏
  • 13篇章峻
  • 13篇马纪
  • 12篇李文建
  • 12篇柴东朗
  • 12篇张文兴
  • 11篇尹岭
  • 9篇张富春
  • 9篇张国盛
  • 9篇王林和
  • 8篇张波
  • 8篇王任直

传媒

  • 14篇人类学学报
  • 10篇功能材料
  • 9篇原子核物理评...
  • 8篇华南理工大学...
  • 8篇冰川冻土
  • 7篇物理学报
  • 7篇细胞生物学杂...
  • 7篇云南大学学报...
  • 7篇电池
  • 6篇中国康复理论...
  • 6篇地质学报
  • 6篇科学通报
  • 6篇水力发电
  • 5篇稀有金属材料...
  • 5篇化工学报
  • 5篇中国激光
  • 5篇细胞与分子免...
  • 5篇大地测量与地...
  • 4篇植物生态学报
  • 4篇中华放射医学...

年份

  • 2篇2011
  • 15篇2010
  • 44篇2009
  • 52篇2008
  • 81篇2007
  • 114篇2006
  • 112篇2005
  • 82篇2004
  • 78篇2003
  • 15篇2002
57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双核系统核子交换势能面被引量:1
2003年
实验证实,用重离子碰撞合成超重原子核时,准裂变对熔合的抑制是非常重要的.碰撞中双核系统间核子转移所形成的势能面称之为驱动势,它制约核子转移,因而决定熔合与准裂变的竞争.双核系统势能面还提供重离子碰撞合成超重原子核的最佳激发能和最佳弹靶组合的信息.
李剑峰徐瑚珊李文飞左维李君清王楠赵恩广
关键词:双核系统超重核重离子碰撞
川西地区小震重新定位及其活动构造意义被引量:171
2005年
使用双差地震定位法对川西地区1992~2 0 0 2年的1336 7个小震进行重新定位,初步分析了地震活动性与地表活动构造的关系及其揭示的构造信息.重新定位后,地震活动沿活动断裂成线(带)状分布现象非常突出,呈现出与地表活动构造的密切关系:结构简单的单一走滑断层具有上宽下陡的花状结构特征,拉分盆地与逆断裂具有线性而发散的分布式结构特征,逆断裂之下还存在缺震层.此外,沿活动断裂带地震活动还具有空间分段性,揭示出局部地段存在着隐伏活动断裂和可圈定为地震危险区的地震空区.震源深度分布显示,川西高原在15~2 0km的深度范围内普遍存在厚度约5km的缺震层,以高温高压实验结果为基础,通过计算川西地区地壳强度表明,大约14~19km的深度范围花岗岩处于塑性流变状态,说明缺震层的出现具有地壳物质塑性变形基础.
朱艾斓徐锡伟周永胜尹京苑甘卫军陈桂华
关键词:双差地震定位法
敏化光波长对(Fe,Ni)∶LiNbO_3晶体全息记录性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06年
分别采用514 nm绿光4、88 nm蓝光和390 nm紫外光作为敏化光,633 nm红光作为记录光,详细研究了敏化光波长对氧化(Fe,Ni)∶LiNbO3晶体全息记录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敏化光波长的逐渐减小,氧化(Fe,Ni)∶LiNbO3晶体的非挥发全息记录性能逐渐优化,390 nm紫外光是这三种敏化光中最优的敏化光。考虑敏化光的吸收,为了在双中心全息记录中获得最优的性能,应当选择合适波长的敏化光:一方面短波长敏化光能有效地敏化深中心;另一方面短波长敏化光的吸收太强(如对光折变效应无用的基质吸收),不能沿厚度方向有效地敏化晶体,所以实际上需折衷考虑,并从理论上给予了解释。
郭袁俊刘立人刘德安柴志方朱荣
关键词:全息非挥发全息记录
杂色曲霉素对小鼠脾细胞IL-2及IFN-γ分泌和表达的影响被引量:8
2004年
目的:探讨杂色曲霉素(ST)对体外培养的小鼠脾细胞IL-2及IFN-γmRNA表达及其蛋白分泌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半定量RT-PCR及ELISA方法,研究5种不同剂量ST(0.125mg/L,0.25mg/L,0.5mg/L,1mg/L,2mg/L)预处理对小鼠脾细胞直IL-2及IFN-γmRNA表达及其蛋白分泌的影响。结果:不同剂量ST预处理2h均可引起小鼠脾细胞IL-2及法IFN-γ表达的改变,但不同剂量影响不同,小剂量ST处理组(0.125、0.25mg/L)在ST处理后2h,可诱导脾细胞IL-2及IFN-γmRNA的表达;而大剂量ST处理组(1 mg/L、2mg/L)可明显抑制脾细胞IL-2及IFN-γmRNA表达及其相应蛋白的分泌,尤以ST 1mg/L的抑制作用最明显。结论:ST可影响小鼠脾细胞IL-2及IFN-γ表达和分泌的改变,较小剂量组(0.125、0.25mg/L)表现为诱导作用,而较大剂量组(1 mg/L、2mg/L),则表现为明显抑制作用。
邢凌霄张祥宏李月红严霞王俊灵王凤荣邢凌霄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2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EIAV减毒疫苗免疫后马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IFN-γ的转录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探讨马传染性贫血病毒(Equineinfectiousa-nemiavirus,EIAV)驴白细胞减毒疫苗(DLV)免疫马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IFN-γmRNA转录水平与免疫保护应答的关系,揭示DLV的免疫保护机制。方法:应用分子克隆及实时定量RT-PCR技术,建立马PBMC中IFN-γmRNA转录水平的定量检测方法,在不同时间点定期观察4组(疫苗免疫组、阴性对照组、强毒株阳性对照组及EIAV自然感染组)12匹马PBMC中IFN-γmRNA的转录水平及分布特征,同时监测体温变化等指标。疫苗株免疫动物8个月后,用EIAV强毒株攻击,观察攻击前后IFN-γmRNA转录水平的变化。结果:疫苗免疫马在免疫期内,PBMC中IFN-γmRNA转录的量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及自然感染组(P<0.01)。免疫后用EIAV强毒株攻击,IFN-γ转录的量继续升高,4匹免疫马均获得完全保护;强毒株阳性对照组IFN-γmRNA转录的量随疾病的进展波动,发热期明显下降。结论:本研究首次证明,EIAV减毒疫苗可诱导马PBMC中IFN-γ基因高效转录,其转录水平与DLV的免疫保护密切相关。此结果在分子水平为阐明DLV的免疫保护机制提供了新的实验依据。
王盈张晓燕魏丽丽吴东来王晓钧相文华沈荣显邵一鸣
关键词:马传染性贫血病毒转录
LiNbO_3:Ru晶体的光折变特性研究被引量:8
2006年
采用丘克拉斯基法生长了单掺杂的LiNbO3∶Ru晶体,并对其作氧化处理。实验研究了LiNbO3∶Ru晶体二波混频条件下光栅记录特性和波长的依赖关系;并且研究了氧化处理对其透射谱和光栅记录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LiNbO3∶Ru晶体的最佳记录波长为458 nm;氧化处理会增加LiNbO3∶Ru晶体对光的吸收,同时提高光栅记录的灵敏度和饱和衍射效率,表现了不同于LiNbO3∶Fe晶体的氧化态依赖特性。分析认为,LiNbO3∶Ru晶体的反常氧化态依赖特性可能是由于出现了电子通道效应的暗衰减机制,以及Ru存在多个价态所造成的。
柴志方刘德安职亚楠郭袁俊刘立人
关键词:信息光学透射谱
木那格葡萄快速繁殖及愈伤组织的诱导和继代被引量:4
2006年
研究了木那格葡萄快速繁殖并确定了木那格葡萄愈伤组织诱导和继代的适宜条件。将木那格葡萄种子无菌处理,获得无菌幼苗,以单芽茎段为外植体,对木那格葡萄快速繁殖条件进行优化;以叶片为外植体,确定愈伤组织诱导和继代的适宜条件。结果表明:使用70%乙醇灭菌30s,0.1%升汞灭菌3min,使用浸湿的滤纸培养,适宜木那格葡萄种子萌发,萌发率为70%;适宜单芽茎段不定芽再生的培养基为B5+6-BA 0.05mg/L+IBA 0.3mg/L+蔗糖30g/L,不定芽增殖倍数为1.25;适宜不定芽生根的培养基为B5+IBA 0.2mg/L+蔗糖30g/L,平均单芽生根数为5.09,平均根长2.97cm;适宜愈伤诱导的培养基为B5+6-BA1.5mg/ L+NAA 0.2mg/L+蔗糖30g/L,愈伤诱导率为100%;适宜愈伤继代的培养基为B5+6-BA 1mg/L+2,4-D 0.1mg/L+蔗糖30g/L。
吕惠平王起才马纪
关键词:葡萄快速繁殖愈伤组织
改性氧化石墨/聚合物的制备及其体外抗凝血性能的评价被引量:2
2007年
利用溶液插层法合成了新型的硅橡胶/氧化石墨-十八烷基二甲基-2-羟乙基溴化铵-肝素纳米抗凝血复合膜材料,并通过机械性能测试、X射线衍射、血小板黏附试验和肝素扩散速率测定实验对复合膜材料的力学性能和血液相容性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这种新型的抗凝血生物材料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优良的血液相容性,并且肝素扩散缓慢,具有相对长效的抗凝血活性,可望在生物医学工程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
陈亚红周宁琳孟娜黄颖霞高南萧李利章峻魏少华沈健
关键词:硅橡胶纳米复合材料机械性能血液相容性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靶向肿瘤生物治疗被引量:29
2004年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growthfactorreceptor,EGFR)的异常高表达可见于多种恶性肿瘤,并与肿瘤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以及肿瘤患者的不良预后密切相关。EGFR已成为阳性表达肿瘤的重要治疗靶标。以EGFR为靶点的治疗主要有单克隆抗体以及小分子化合物激酶拮抗剂两种方式,目前已进行了广泛的实验与临床研究,其抗肿瘤的主要作用机制包括:(1)细胞周期阻滞;(2)促凋亡;(3)抗肿瘤浸润与转移;(4)抗新生血管生成;(5)放化疗细胞毒增敏。此外,本实验室曾以异种同源分子免疫的策略打破了机体对自身EGFR的免疫耐受,发现以人EGFR为免疫原在小鼠体内可以激发特异的免疫反应,该反应能交叉反应于鼠同源EGFR,进而达到治疗EGFR阳性表达肿瘤的目的。迄今,EGFR靶向治疗均很少观察到显著的EGFR相关的毒副作用,这可能与正常细胞EGFR显著的调控性低表达以及对EGFR通路信号的相对不依赖性相关。
胡兵魏于全
关键词: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生物治疗主动免疫
库车坳陷北部白垩系磁性地层划分被引量:7
2005年
塔里木盆地北缘库车坳陷白垩系年代地层归属以往争议颇大. 通过对库车坳陷北部库车河剖面和克孜勒努尔沟辅助剖面共约927.4 m的地层265个采点446个样品进行的详细的磁性地层学研究, 建立了该区白垩系的磁极性变化序列. 钙质超微化石研究揭示巴什基奇克组顶部有晚白垩世沉积, 文中进一步确认其大致与晚白垩世坎潘(Campanian)中晚期~马斯特里赫特期(Maastrichtian)相当, 跨越时限约为79.1~65.6 Ma, 这与钙质超微化石所反映的时代特征有可比性; 而亚格列木组-巴西盖组地层连续, 可对比M18负向带~M3极性时, 相当于贝里阿斯期(Berriasian)至巴列姆(Barremian)早期, 年龄约为141.9~124.1 Ma, 属于早白垩世早中期. 巴什基奇克组与下伏地层很可能为不整合接触, 其间缺失了巴列姆(Barremian)晚期~坎潘(Campanian)早期地层.
彭守涛李忠黄宝春刘涛王清晨
关键词:白垩系磁性地层磁性地层学北部钙质超微化石塔里木盆地北缘
共6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