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0ATY001)

作品数:18 被引量:304H指数:12
相关作者:胡小明杨海晨王斌赵芳沈柳红更多>>
相关机构:华南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大学玉林师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生物学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8篇文化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6篇体育
  • 8篇体育人类学
  • 4篇人类学
  • 4篇田野调查
  • 3篇人文
  • 3篇人文价值
  • 3篇人文价值观
  • 3篇体育研究
  • 3篇民族传统
  • 3篇民族传统体育
  • 3篇价值观
  • 3篇分享运动
  • 3篇传统体育
  • 2篇体育社会
  • 2篇体育社会学
  • 2篇文化
  • 2篇民族体育
  • 2篇课程
  • 1篇多样性
  • 1篇学科

机构

  • 15篇华南师范大学
  • 2篇广西师范大学
  • 2篇东北师范大学
  • 2篇华中师范大学
  • 2篇玉林师范学院
  • 1篇大连理工大学
  • 1篇桂林电子科技...
  • 1篇暨南大学
  • 1篇四川师范大学
  • 1篇武汉纺织大学

作者

  • 14篇胡小明
  • 2篇沈柳红
  • 2篇赵芳
  • 2篇陈钢
  • 2篇王斌
  • 2篇谭广鑫
  • 2篇杨海晨
  • 1篇李良桃
  • 1篇赵国炳
  • 1篇郝选明
  • 1篇陈璐
  • 1篇黄永森
  • 1篇王广进
  • 1篇陈帅
  • 1篇李凌
  • 1篇韩海军
  • 1篇邢金明
  • 1篇倪依克
  • 1篇张洁
  • 1篇向有明

传媒

  • 7篇体育学刊
  • 4篇体育科学
  • 2篇武汉体育学院...
  • 1篇北京体育大学...
  • 1篇上海体育学院...
  • 1篇天津体育学院...
  • 1篇西安体育学院...
  • 1篇体育成人教育...

年份

  • 2篇2015
  • 3篇2014
  • 5篇2013
  • 5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分享运动——体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路径被引量:71
2010年
通过分析现有体育制度的尚待完善之处,采用体育人类学的视角,提出"分享运动"的人文价值观念,作为体育理论创新的导向,探索体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对此采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和科学发展观进行检验,从社会进步的潮流和机制肯定其学理性和实际应用价值,认为它指向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是引导中国体育事业走向维系社会公平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胡小明
关键词:分享运动人文价值观公共服务均等化体育人类学体育事业
人类学方法进入体育研究的新阶段被引量:8
2013年
该文是体育人类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之一。通过对人类学对体育研究的台阶式影响,划分成体质人类学潜移默化影响的初期阶段、用文化人类学指导学科构建的主动引进阶段以及正在形成具有自身学科特色的理论和方法的新阶段,推动体育研究进入协同创新领域。
胡小明
关键词:人类学体育研究体育人类学
人类学的历程与体育研究被引量:11
2013年
研究涉及体育人类学理论与方法研究。通过对人类学的来龙去脉进行全景式的梳理和展现,分析从体质人类学到文化人类学、欧陆和英美的学术传统与研究方法、走向应用与本土化3个人类学发展的视角对体育研究的影响,并强调了人类学文理融通和脚踏实地的两大特征对当今体育理论探索的现实意义。
胡小明
关键词:体育人类学人类学体育研究
论体育人类学研究范式中的跨文化比较被引量:25
2012年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与逻辑分析法,首先对体育人类学的跨文化比较的沿革进行了溯源。研究认为,体育人类学的发展史可以说就是一部体育人类学跨文化比较的演进史。它萌芽于对欧洲封建神权统治提出挑战的文艺复兴时代;形成及发展于殖民扩张中;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出现争鸣并达成一些共识;战后到全球化前期出现学科化与体制化趋势;进入全球化时代后,通过反思使跨文化比较趋于整合。就如何进行体育人类学跨文化比较研究进行了思考:提出应遵循可比性、整体性、主客位性等原则;在研究方法上应综合考虑类型比较法、历史比较法及模式比较法等方法;应选取具有相似表现形式的项目,根据地缘或渊源进行研究。提出跨文化的历史诉求应是为了促进对他者文化的理解。
杨海晨王斌胡小明赵芳沈柳红陈宁李良桃
关键词:体育人类学研究范式跨文化比较
身体动作与文字形成的双向实证研究被引量:17
2013年
基于身体运动推动人类文化发展的宏观视角,以体育人类学的方法和理论,深入探究了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获奖项目——纳西族的"东巴跳"对东巴文字的形成关系。在体育人类学特有的双机位动作影像记录和截图分析等方法的支持下,创造性地采用了双向实证的技术路线进行研究——即正向:从东巴跳典型动作到东巴舞谱中的图画象形文字;逆向:从东巴文与东巴舞谱的典型象形文字到东巴跳的具体身体动作。实证过程特邀纳西族和志本老东巴,书写东巴文并演示东巴跳的各种身体动作。结合前期文献记载与田野调查资料的比对分析,最终证实了主要理论假设:身体运动对东巴文字形成具有重要影响,显示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向有明向勇韩海军和春云赵国炳张洁王广进郝选明谭广鑫倪依克胡小明
关键词:体育人类学
民族运动会的发展理念初探被引量:18
2012年
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是中国体育和民族工作改革开放的创新举措,但在社会发展的潮流中面临严重的锦标主义等发展的困境,亟需理念更新,树立文化保护和文化多元的意识,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遵循"分享运动"的发展理念,对于促进民运会改革具有积极意义。
黎文坛胡小明
关键词:体育社会学分享运动民运会
想象的共同体:跨境族群仪式性民俗体育的人类学阐释——基于傣族村寨“马鹿舞”的田野调查被引量:16
2014年
采用田野调查法,从文化人类学的视野出发,对云南省孟连县傣族村寨的仪式性民俗体育活动"马鹿舞"进行研究。通过对马鹿舞的仪式过程及其文化生态的参与感知、深度访谈后认为:关于马鹿舞起源的民间传说,"原型"或"母题"应来自傣族社会的生活环境和宗教信仰;马鹿舞的跨境传承、传播与傣族社会历史变迁中重大事件相对应;拥有想象的共同体是仪式性民俗体育活动得以传承与传播的重要原因。
杨海晨王斌胡小明沈柳红赵芳
论民族体育的审美价值被引量:20
2011年
采用美学和人类学相结合的理论与方法,从剖析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审美特征的异化入手,对传统体育活动的审美价值进行深入考察评估;通过跨文化比较,认为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重要价值在于表现体育文化的多样性,而更接近天然状态的质朴纯真魅力是其核心与灵魂。因此,充分尊重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原生态审美特征,存留原汁原味的审美对象,把活动内容、服装、器械、场所和环境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以保护,并从中汲取有利于当代体育发展的人文因素,乃当务之急。
胡小明黎文坛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审美价值文化多样性
原生态身体文化的田野调查被引量:17
2015年
源于西方文明的体育运动风靡全球,已是基本事实。借助西方体育的模式把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单纯改造为运动项目的尝试,很难成功。东方体育工作者应该另辟蹊径、扬长避短,运用科学方法深入挖掘与改进传统的养生保健文化,发掘西方体育成熟之前在东方已存续千年的独特资源,借助东方各民族携手崛起的后发优势,构建原生态体育发展之路。中国的体育人类学调查原生态体育活动的田野工作法,是为了以建设科学的民族体育志为基础,激发活动群体自身的文化自觉,促进"东方养生保健体育样式"的社会组织制度创新,使东方文明中传统的身体运动文化成为未来体育的新鲜血液,甚至在运动休闲时代自成体系,与西方体育交融互补。
胡小明
关键词:体育人类学田野调查民族体育
体育发展新理念——“分享运动”的人文价值观与青少儿体育发展路径被引量:38
2011年
青少儿体育是提高人类成长期体质健康水平最积极的方式,是各项体育活动的基础。少年强则中国强,关注青少儿的身心健康,不仅是体育的主业,而且关系到中华民族和平崛起与可持续发展。研究认为,青少儿体育应自儿童始;把"分享运动"的人文价值观作为我国青少儿体育发展的理论导向,使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与课外、校外、假期、家庭、社区体育活动衔接,建立健全符合国情的公共服务体系,才能保障广大青少儿成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最受益的对象,使体质健康水平可持续提高。
胡小明
关键词:体育社会学分享运动人文价值观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