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070411025)

作品数:11 被引量:49H指数:5
相关作者:曹德菊叶碧碧徐明照李浩徐辉更多>>
相关机构:安徽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生物学
  • 1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菌株
  • 3篇降酚
  • 3篇刚毛藻
  • 3篇
  • 2篇质粒
  • 2篇生物学
  • 2篇种子
  • 2篇微生物
  • 2篇降酚菌
  • 2篇降解
  • 2篇
  • 2篇
  • 1篇单胞菌
  • 1篇氮离子注入
  • 1篇豆种
  • 1篇叶绿素A
  • 1篇营养化
  • 1篇有机碳
  • 1篇诱变
  • 1篇玉米

机构

  • 12篇安徽农业大学

作者

  • 10篇曹德菊
  • 3篇叶碧碧
  • 3篇徐明照
  • 2篇田忠峰
  • 2篇庞晓坤
  • 2篇王垚
  • 2篇李浩
  • 2篇徐辉
  • 2篇王方
  • 2篇李拓
  • 2篇胡海荣
  • 1篇彭冉
  • 1篇肖蓬蓬
  • 1篇吴珺
  • 1篇周立人
  • 1篇姬惠惠
  • 1篇檀华蓉
  • 1篇程备久
  • 1篇郑展
  • 1篇王蕾

传媒

  • 4篇安徽农业大学...
  • 2篇激光生物学报
  • 2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环境与健康杂...
  • 1篇资源开发与市...
  • 1篇四川农业大学...

年份

  • 1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氮离子注入玉米种子的细胞生物学效应被引量:5
2007年
用N+离子束注入玉米H65和H14D种子,研究其M1代的细胞学效应,并以γ射线辐照作比较。结果表明,离子注入不仅能够诱发M1代根尖细胞核畸变和染色体畸变,而且还能够诱发染色体出现多种变异类型;其畸变频率随离子注入剂量的增加而增大,注入剂量与畸变频率呈正相关。此外,离子注入对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还具有明显地抑制作用,注入剂量与细胞分裂指数呈负相关。离子注入引起的细胞学效应与γ射线基本相似,但在诱发细胞变异频率及核畸变和染色体畸变类型上存在差异。两个供试品系对N+离子的敏感性为H14D>H65。N+离子注入玉米宜采用的适宜剂量范围为2×10^(16)~8×10^(16)N+/cm2。
徐明照周立人程备久
关键词:Γ射线玉米细胞学效应
L-抗坏血酸对苯甲醛损伤大豆种子的拮抗作用被引量:1
2008年
以大豆种子为试验材料,以苯甲醛溶液对种子产生的损伤效应为对照,分别用不同浓度的L-抗坏血酸溶液对损伤的种子进行处理,研究L-抗坏血酸对苯甲醛损伤种子的拮抗作用。结果显示,苯甲醛对种子有损伤效应,其损伤效应随苯甲醛浓度的增加而增大;经不同浓度的L-抗坏血酸溶液处理后,能够有效地减轻种子的损伤,表明L-抗坏血酸对苯甲醛损伤种子具有拮抗作用。具体表现为能够提高细胞有丝分裂指数和种子发芽率,降低微核细胞率和染色体畸变率。但是不同的浓度产生的拮抗作用存在差异。L-抗坏血酸溶液处理的适宜浓度应为0.05mol/L左右。
徐明照姬惠惠
关键词:大豆L-抗坏血酸苯甲醛拮抗作用
抗铅菌株的筛选及对水中铅的去除效果研究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从环境中驯化培养抗铅性微生物,并研究其抗铅与去除铅的效果。方法从被重金属长期污染的土壤中分离菌株,于含乙酸铅的LB液体培养基中进行抗铅菌株的驯化培养和分离筛选及鉴定。研究不同温度(15~46℃)和pH值(pH=3~10)对菌株生长的影响以及在不同Pb浓度(0~500μg/ml)培养0~48 h后菌株的生长情况。含Pb浓度为50和100μg/ml的50 ml LB液体培养基中加入1 ml菌株,30℃恒温振荡(120 r/min)培养18 h,计算铅的去除率和吸附率。结果获得了铅抗性菌株HF,经鉴定为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该菌株生长温度范围为15~47℃,最适生长温度范围为28~35℃,最适温度为30℃;生长pH值范围为3~10,最适生长pH值为6~7。HF菌株可在Pb浓度在500μg/ml以内的溶液中生长。HF菌株在不同浓度Pb溶液中的生长情况依次为0μg/ml>200μg/ml>50μg/ml>500μg/ml。当Pb浓度为50、100μg/ml时,HF菌株对Pb的去除率分别为91.40%和87.75%,吸附率分别为62.58%和57.68%。结论所分离的铅抗性菌株HF对水中铅具有较高的去除效果。
曹德菊王方胡海荣
关键词:假单胞菌
抗汞菌株的API20E鉴定及其质粒特性被引量:2
2013年
利用API20E细菌鉴定系统对筛选获得的抗汞菌株PII进行鉴定,并采用高温-SDS对所获抗汞菌株PII进行质粒消除,研究其对PII菌株的去汞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抗汞菌株PII生化谱为2227004,经API20E生化项分析鉴定系统查询,为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抗汞菌株PII含有质粒,其质粒片段在4 kb~5 kb左右,利用高温-SDS法质粒消除率达到62.5%。质粒消除试验表明,抗汞菌株PII的汞去除能力与质粒相关。
徐辉田忠峰曹德菊
关键词:质粒
刚毛藻藻膜系统处理富营养化水体的研究被引量:7
2012年
采用刚毛藻(Cladophora glomerata)藻膜系统处理富营养化水体,着重考察了对氮、磷、TC、TOC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在静态试验下连续处理5d,第4d时刚毛藻藻膜系统对氮、磷、TC、TOC的去除效果明显,对TN、NH4+-N、NO3--N、NO2--N、TP、PO43--P、TC及TOC的去除率分别达到了77.51%、96.81%、99.74%、83.01%、94.87%、98.68%、84.24%和50.09%,试验过程中pH值由7.68上升至9.62。利用SAS软件分析实验数据,不同形式氮变化与不同形式磷和碳变化之间的相关主要是NH4+-N和PO43--P之间的正相关,表明水体中NH4+-N和PO43--P的浓度是其他污染物去除率的主要影响因素。TP和TOC之间关系为显著负相关,表明藻体吸收降解磷的同时,将会影响到TOC的升高。本实验水体中磷是限制因素,当TP含量较低时,应及时将藻膜系统移出水体,防止二次污染。
田忠峰曹德菊徐辉
关键词:富营养化水体TCTOC
抗铅微生物的筛选及去铅效果的研究
取被重金属长期浸染的土壤于加铅的LB液体培养基中,进行驯化培养,分离筛选出对铅有抗性的菌株HF,经鉴定为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该菌可在500μg·mL-1的(CH3COO)2Pb中生长,当(CH3COO)...
曹德菊王方胡海荣
关键词:生物学特性
文献传递
刚毛藻对水中N、P的控制及其环境条件研究被引量:8
2011年
利用刚毛藻处理水中NH3-N、NO3-N、NO2-N、TN、TP,选择藻量、温度、光照、处理时间作为控制因子,研究不同条件及实际不同水环境下刚毛藻对水中N、P控制的影响。结果表明,藻量控制在1.5 g/L时藻对水样中NH3-N、NO3-N、NO2-N、TN、TP的去除效果较好;T-P的去除速率较快,在5 d即能取得较好效果,其次是NH3-N,在12 d左右达动态平衡,T-N的去除14 d为适应处理时间;当温度为20℃时,NH3-N、NO3-N、NO2-N、TP水体处理效果较好,TN处理最适宜温度出现在30℃;光照则表现为照度3 000 lx±100 lx时,NH3-N、NO3-N、NO2-N、TP去除效果较好。刚毛藻对不同水环境的N、P处理,T-N、T-P、NO2-N、NH3-N的处理均能达到较好的处理效果,且差异明显,但对NO3-N处理效果不甚理想。
叶碧碧曹德菊张良昆彭娟杨旻
关键词:刚毛藻去除率
抗铅联合苯酚降解多功能菌的构建被引量:2
2010年
采用质粒消除技术对Pb抗性菌和高效酚降解菌的抗铅降酚基因进行定位,提取高效酚降解菌降解质粒,将其转化到Pb抗性菌中进行遗传重组,研究多功能菌在重金属铅与酚类物质同时存在的体系中污染物质去除转化能力,同时研究抗重金属铅联合酚降解转化菌株中转化质粒的存在情况。结果表明抗铅菌株的抗铅功能与质粒存在无关,而高效降酚菌降酚基因位于质粒上;获得了降酚抗铅转化子,经驯化筛选出的转化子在铅浓度100mg.L-1时可将500 mg.L-1苯酚降解率达到95%以上,说明构建的抗铅降酚工程菌铅具抗性具降解苯酚功能。经分子验证,高效降酚菌的质粒DNA已经进入抗铅菌体内,并得到一定表达。
彭冉曹德菊叶碧碧李拓金利侠
关键词:降酚
N^+离子诱变高效降酚菌及其含酚废水模拟处理的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取降酚效果较好菌株E为诱变出发菌株,利用N+离子束诱变,获得若干突变菌株,计算诱变存活率和正突变率,利用正交实验对离子束诱变的优势菌KE2菌株进行了最适宜生长条件的优化,并进行实验室模拟实验。结果表明诱变注入的较适宜剂量为18.4×1014N+/cm2。诱变菌株中降酚效果最好的诱变菌KE2的降酚率较出发菌E高,且在传代时性状稳定。经初步鉴定,出发菌株E和诱变降酚菌KE2属于假单胞菌(Pseudo-monas.sp.)。KE2降酚诱变菌的生长适宜参数为:葡萄糖浓度1 000 mg/L,pH值为7,温度30℃。实验室模拟实验显示,添加诱变菌株的一组降酚效果较好,在500 mg/L的酚浓度下,9 h降酚率可达到100%,1 000 mg/L的酚浓度下,加诱变菌组在12 h可完全降解,达到100%。
曹德菊庞晓坤王垚
关键词:含酚废水诱变微生物
3种金属离子对好氧颗粒污泥形成及污染控制影响被引量:11
2012年
【目的】探讨不同金属离子对颗粒污泥形成及去除氮磷的影响。【方法】采用摇床震荡法,以污水处理厂氧化沟中新鲜污泥为接种污泥,通过添加10mg/L同浓度的Zn2+、Mg2+、Ca2+3种金属离子诱导好氧颗粒污泥形成,研究其形态特征、MLSS、SVI变化、N素、P素及TOC的处理效果。【结果】结果表明,金属离子诱导的好氧颗粒污泥粒径较大均在0.5~1.5mm之间、结构紧密,具有清晰的边界。添加了Zn2+、Mg2+、Ca2+的污泥实现完全颗粒化时间分别是32d、32d、28d。后期处理中,Zn2+、Mg2+诱导形成的颗粒污泥NH4+-N去除率在70%左右,而Ca2+诱导的颗粒污泥去除率仅有32%。Zn2+、Mg2+、Ca2+诱导的颗粒污泥TP去除率分别为66.18%、64.95%、45.93%,PO43--P去除率是59.41%、55.84%、41.55%。TOC处理效果明显,在85%~92%之间,其中Zn2+诱导的TOC去除率达91.85%。【结论】添加适量金属元素促进颗粒污泥的形成,且Ca2+的添加更有利于活性污泥颗粒化进程时间的缩短;而Zn2+、Mg2+的添加有助于提高颗粒污泥NH4+-N、PO43--P、TP、TOC的降解效率。
肖蓬蓬曹德菊李浩吴珺郑展
关键词:好氧颗粒总磷总有机碳金属离子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