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1373218) 作品数:12 被引量:386 H指数:7 相关作者: 彭水军 张文城 韦韬 袁凯华 孙传旺 更多>> 相关机构: 厦门大学 南开大学 南华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更多>> 相关领域: 经济管理 环境科学与工程 天文地球 更多>>
中国生产侧和消费侧碳排放量测算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02 2015年 本文基于WIOD提供的世界投入产出表序列,采用MRIO模型测算和比较分析了1995—2009年中国生产侧碳排放量和消费侧碳排放量,并通过SDA方法考察了生产侧和消费侧碳排放增长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研究期间中国生产侧碳排放和消费侧碳排放均出现大幅的增长,但生产侧排放明显高于消费侧排放,"入世"后二者差距呈迅速扩大趋势;中国大量的生产碳排放服务于美、欧、日等发达经济体的最终需求,即存在突出的"发达国家消费与中国污染"问题,而中国消费侧排放主要发生在国内。结构分解结果表明,中国生产侧和消费侧碳排放量的快速增加主要是由国内最终需求规模的增长和生产部门投入结构变化带来的;而国内生产部门碳排放强度的下降则是有效抑制中国生产侧和消费侧排放量增加的最主要因素,但这种抑制作用近年来有减弱趋势。此外,中国与其他经济体的前向产业关联、发达经济体和发展中经济体最终需求来源地结构的变化及其需求规模的增长也是导致中国生产侧碳排放增加的主要因素。本文研究结论对于国际碳排放责任分配和国内节能减排、低碳经济转型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 彭水军 张文城 孙传旺贸易差额、污染贸易条件如何影响中国贸易内涵碳“顺差”--基于多国投入产出模型的分析 被引量:8 2016年 本文基于多国投入产出模型测算了1995-2005年中国与32个贸易伙伴的贸易内涵碳差额和污染贸易条件,并对其进行分解。结果表明,研究期间中国是贸易内涵碳“顺差”国,“顺差”在2000-2005年期间出现大幅提高。中国贸易内涵碳“顺差”绝大部分是中国较高的污染贸易条件所致,但贸易顺差的推动作用也在增强。进一步对污染贸易条件的分解发现,中国贸易内涵碳“顺差”主要缘于中国与其他国家(地区)的生产技术差异,但1995-2000年期间中国生产技术呈现出显著的“低碳化”改进,有效改善了污染贸易条件,从而减少了贸易内涵碳“顺差”。此外,期间中国出口商品结构比进口商品结构相对清洁,也小幅降低了贸易内涵碳“顺差”,但2000年以后,中国的生产技术和贸易结构的碳密集度又出现小幅的提高。 彭水军 张文城贸易增加值视角下中国制造业服务化转型的事实与解释 被引量:62 2017年 研究目标:把握中国制造业服务化趋势及其驱动因素。研究方法:基于MRIO模型的贸易增加值核算及结构分解分析。研究发现:如果考虑中国贸易的二元结构,则制造业服务化悖论并不存在,1995~2011年期间,中国制造业出口中的服务增加值占比由33.54%上升至33.74%,上升幅度很小,但国内服务增加值对于制造业出口增加值创造的重要性在快速提高,制造业服务化转型呈现出"以国内服务替代国外服务"的趋势;从不同贸易方式来看,制造业加工出口的国内服务化水平较低但其提升幅度大大超过了一般贸易出口;市场分割弱化了国内产业关联、粗放型发展模式导致服务部门增加值系数下降,以及来自于亚太地区出口市场的低端俘获,这些都是抑制一般贸易出口的国内服务化水平提升的主要原因。研究创新:利用OECD-ICIO区分加工贸易的数据,对中国制造业出口中的服务增加值进行再测算,并比较分析两种不同贸易方式下国内服务化转型的变动趋势及其主要驱动因素。研究价值:为促进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提升出口利得提供参考。 彭水军 袁凯华 韦韬关键词:制造业服务化 加工贸易 国际贸易与气候变化问题:一个文献综述 被引量:17 2016年 国际贸易和气候变化是关系人类发展和福祉的两个重要议题。本文对国际贸易与气候变化这一研究领域的文献作一个综述,着重从"国际贸易对气候变化的影响"、"气候变化对国际贸易的潜在冲击和影响"以及"气候保护与贸易自由化的冲突和协调机制"三方面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相关文献进行归纳和评述,指出了现有研究不足以及未来研究拓展的方向。 彭水军 张文城关键词:国际贸易 气候变化 贸易自由化背景下战略性环境政策理论研究脉络——基于模型构建视角的文献综述 被引量:1 2016年 作为战略性贸易政策受自由贸易协定约束在环境领域的新变异形式,战略性环境政策是国际贸易理论与环境经济学学科交叉的产物。本文在即时更新与丰富文献基础上基于理论模型构建视角,以理论背景、理论基础、基本理论框架及其拓展为线索,逐步呈现战略性环境政策的理论研究脉络。尤其剖析了理论模型赖以建立的各基本假设条件由严格到逐步放松的拓展中,战略性环境政策得以刻画出日益丰满的现实世界,由此展现其延续且旺盛的理论和现实生命力。 洪丽明 黄伟 郑宵鹏关键词:贸易自由化 战略性环境政策 战略性贸易政策 基于MRIO模型的中美贸易内涵能源研究 被引量:2 2017年 基于MRIO模型测算了1995~2009年中美贸易内涵能源总量、消费结构和部门分布。结果显示,中美净出口内涵能源增长非常迅速,除新能源外,其他五类内涵能源均属净出口,表明中美出口已成为中国大量能源消耗的主要原因之一。中美贸易内涵能源结构差异较大,中国流向美国的出口内涵能源主要集中在煤、电力与热力、石油产品,而中国进口美国内涵能源依次为石油产品、天然气、电力与热力、煤。中美相同部门能源强度不同,中国只有少数部门的能源强度低于美国,因此中国进出口美国的内涵能源部门结构也完全不同。 韦韬 彭水军关键词:中美贸易 内涵能源 中国服务业出口实现价值攀升了吗? 被引量:4 2017年 本文基于Wang et al.(2013)总贸易核算方法和WIOD数据库构建相对架构测算范式,重新考察中国服务业出口的价值攀升现状及其变动诱因。结果显示:相较于绝对份额,本文提出的相对架构核算更加契合各国的发展现实,可以客观测度不同国家出口利得变动的特点。不过,由于中国服务业的出口利得得分仅在1.020左右徘徊,中国服务业不仅未能实现价值攀升,甚至呈现轻微下行的风险。进一步的细分出口市场与部门类别,发现受制于嵌入方式与禀赋要素,中国服务业出口呈现出亚太锁定而"西向"攀升、高端服务行业锁定而传统服务行业攀升的格局。因此,未来的中国服务业出口不仅需要改变嵌入方式、调整出口市场,更需加快供给侧改革、变革禀赋结构,才能走出发展滞缓的困境。 袁凯华 彭水军基于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的国际贸易隐含能源及碳排放转移研究 被引量:45 2017年 随着全球生产链的形成以及生产与消费活动的跨国界分隔,国际贸易的快速发展对各国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会产生重要影响。本文运用MRIO模型测算了1995-2009年国际贸易中的隐含能源和碳排放。结果表明:(1)研究期间中国除燃气和新能源外均属于隐含能源净出口国,生产侧排放增加远超过消费侧排放增加,且前者增加的40%是为了满足国外需求,而消费侧排放增加仅16%来源于进口的增加;(2)研究期间主要发达经济体生产侧能耗和碳排放几乎没有变化,但消费侧能耗和碳排放却在逐渐增加,属于隐含能源和碳排放净进口国;新兴经济体的生产侧和消费侧能耗分别增加了81.7%和81.3%,且发达经济体消费引致的新兴经济体隐含能源和碳排放远大于后者消费引致的前者隐含能源和碳排放;(3)主要发达经济体的人均消费侧能耗和碳排放都远高于新兴经济体,而中国的人均消费侧能耗和碳排放水平都较低。 韦韬 彭水军关键词:消费者责任 碳排放的国家责任核算方案 被引量:64 2016年 在生产分散化和贸易自由化的背景下,基于领地责任原则的传统碳排放核算体系存在先天缺陷,如何构建更为合理公平的碳核算方案已成为气候谈判和学术研究的焦点和热点。本文基于MRIO模型框架梳理和拓展了已有的各种碳排放责任核算指标和责任分担方案,并以WIOD为数据基础,对1995—2009年40个国家和地区的碳排放责任进行综合评估和比较分析。研究发现,美国、欧盟、日本的消费侧排放责任显著高于其生产侧排放责任,而中国、印度、俄罗斯则恰好相反,存在突出的"南北国家碳排放转移"问题。因此,现行国际气候制度没有考虑贸易的转移排放和消费者责任,而仅仅依据领地排放来核算各国的排放责任,这既不利于减排效率也有失公平。与传统的领地排放指标相比,各种责任分担方案均提高了美国、欧盟、日本等主要发达经济体的排放责任,大部分分担方案降低了中国、印度、俄罗斯、印度尼西亚等发展中经济体的排放责任。不过,目前各种责任分担方案的实践还面临诸多重大挑战,本文最后讨论了亟待解决的几个重要问题。 彭水军 张文城 卫瑞资源环境约束下绿色经济效率的空间演化模式 被引量:4 2014年 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分析提高绿色经济效率的理论机制,利用空间计量模型检验理论机制的实际效果并研究绿色经济效率的空间收敛特征。研究发现:绿色经济效率的提高取决于微观技术效率、市场运行效率和宏观资源配置效率的改善;资源环境管制对改善绿色经济效率有积极作用,绿色经济效率增长率高于未考虑非期望产出的情形;绿色经济效率具有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在各地区具有空间绝对β收敛和空间条件β收敛。实证结果表明,改善微观技术效率和市场运行效率对提高绿色经济效率具有显著效果,但改善宏观资源配置效率的效果不明显。 钱争鸣 刘晓晨关键词:资源环境约束 收敛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