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771759)

作品数:7 被引量:36H指数:3
相关作者:彭昌操郭海刘纯鑫林元震陈晓阳更多>>
相关机构:华南农业大学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北京林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生物学
  • 4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蔗糖
  • 2篇蛋白
  • 2篇蔗糖转运蛋白
  • 2篇特异
  • 2篇特异性
  • 2篇特异性分析
  • 2篇转运
  • 2篇转运蛋白
  • 2篇黄梁木
  • 2篇基因
  • 1篇蛋白表达
  • 1篇多克隆
  • 1篇多克隆抗体
  • 1篇杨树
  • 1篇载体蛋白
  • 1篇植物
  • 1篇植物体
  • 1篇植物体内
  • 1篇生物信息
  • 1篇生物信息学

机构

  • 7篇华南农业大学
  • 2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作者

  • 3篇彭昌操
  • 2篇赵小兰
  • 2篇李文燕
  • 2篇肖文芳
  • 2篇陈晓阳
  • 2篇林元震
  • 2篇刘纯鑫
  • 2篇郭海
  • 1篇张志毅
  • 1篇高蕾
  • 1篇黄少伟

传媒

  • 2篇分子植物育种
  • 1篇植物生理学通...
  • 1篇广西植物
  • 1篇生物信息学
  • 1篇基因组学与应...
  • 1篇植物生理学报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2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火炬松热胁迫cDNA文库的表达谱分析
2010年
以火炬松热胁迫cDNA文库的EST序列为材料,对EST序列进行聚类、拼接等处理后,再进行Blast同源比对以及基因GO注释分析。研究结果如下:从Forest TreeDB数据库中下载了火炬松热胁迫cDNA文库的所有EST序列,共4 283条。EST序列经CAP3拼接后,获得2 062个UniGene,其中934个Contig,1 128个Singletons。对UniGene进行同源检索,按照GO的分子功能、生物过程和细胞组分三个不同分类角度分类,被赋予功能的基因数累计达4 661个,但365个(17.7%)的序列与核酸和蛋白数据库无序列同源性,即17.7%为新发现的基因。经对所有具有功能的基因研究发现,受外界胁迫表达的抗逆相关基因含量较高。上述研究结果对于研究火炬松热胁迫基因表达特征与抗逆分子机制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以及开发火炬松新分子标记与开展分子辅助育种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林元震陈晓阳郭海刘纯鑫黄少伟
关键词:火炬松EST热胁迫表达谱
杨树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H)基因启动子的克隆与分析被引量:15
2009年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是磷酸戊糖途径的关键性调控限速酶,其主要功能是为脂肪酸合成、氮还原和谷胱甘肽等生物分子合成提供还原力NADPH,也为核酸合成提供戊糖;此外,还参加非生物逆境胁迫应答反应。因此,G6PDH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利用甜杨G6PDH基因和毛果杨基因组序列,通过PCR获得了甜杨G6PDH基因上游1400bp的序列。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序列具有启动子的基本元件TATA-box、CAAT-box。此外,还包含多个胁迫诱导元件,如低温诱导元件LTR,盐诱导元件GT-1,抗冻、缺水、脱落酸、抗寒元件MYB和MYC,以及光响应元件L-box、G-box、3AF-1、TC丰富区等。
林元震张志毅郭海刘纯鑫陈晓阳
关键词:杨树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启动子
黄梁木维管组织细胞激光显微切割技术体系建立被引量:2
2021年
黄梁木是华南地区重要的速生用材树种,其快速的次生生长主要取决于包括形成层细胞在内的维管组织细胞的发育进程。为了精准获取维管组织形成层细胞与高质量RNA,该研究以黄梁木幼苗为材料,通过石蜡切片与激光显微切割(LMD)结合的方法,成功获得形成层、木质部和韧皮部细胞。结果表明:优化石蜡切片流程,以卡诺/丙酮作为固定剂(丙酮浓度10%~50%),100%正丁醇作为脱水剂和透明剂,之后经过梯度渗蜡、包埋、切片、脱蜡后可获得形态完整的组织切片且保证了组织细胞RNA的完整性。调试LMD参数,放大倍数为10×~20×;激光能量为42~44;切割孔径为4~13;切割速度为16~25;最终获得的这3种细胞的RNA完整性(RIN)均大于5.0,即形成层细胞RIN=5.0,韧皮部细胞RIN=6.6和木质部细胞RIN=7.9,满足后续RNA-seq分析。该研究通过优化石蜡切片和LMD参数,成功建立了黄梁木幼苗茎段维管组织细胞的激光显微切割技术体系,为进一步揭示林木树种维管组织分裂与分化的调控机制奠定基础。
王雪龙健梅董甜甜郑丹菁张立定彭昌操
关键词:黄梁木石蜡切片维管组织
黄梁木ACS基因家族鉴定及其表达模式分析
2023年
1-氨基环丙烷-1-羧酸合成酶(1-aminocyclopropane-1-carboxylic acid synthase,ACS)作为乙烯生物合成途径的限速酶,由多基因家族编码,对于乙烯在高等植物体内调控代谢和生长发育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鉴定得到13个黄梁木ACS基因,并对其编码的蛋白进行系统进化和表达模式分析。结果显示,Nc ACSs可分为Ⅰ型、Ⅱ型、Ⅲ型。序列分析显示,NcACSs基因长度在1412~4257 bp之间,含有3~5个外显子,共分布在10条染色体上。NcACS蛋白序列长度为327~537 aa,NcACS蛋白有7个显酸性和6个显碱性,且均为亲水性蛋白,其中包含3个稳定蛋白。NcACS蛋白具有多个潜在磷酸化位点,可通过磷酸化位点调节ACS酶活性。ACSs系统进化分析显示,NcACS6.1和NcACS6.2与AtACS6亲缘关系较近,推测NcACS6.1和Nc ACS6.2在功能上与AtACS6相似,在响应非生物胁迫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转录组测序技术,对Nc ACSs进行表达模式分析,结果表明,NcACSs基因具有时空特异性,其中NcACS1、NcACS6.2和NcACS10.3在形成层中表达量相对较高,可能参与黄梁木次生生长中的木质部扩增。本研究为深入研究黄梁木NcACSs基因的功能以及探索ACS酶对速生林木生长发育的影响提供理论基础。
高佳钰游晓商张瞳彭昌操
关键词:生物信息学分析
植物体内蔗糖转运蛋白的功能和调控被引量:6
2010年
蔗糖转运蛋白(sucrose transporter,SUT)负责蔗糖的跨膜运输,在韧皮部介导的源-库蔗糖运输和为库组织供应蔗糖的生理活动中起关键作用。本文介绍植物体内蔗糖转运蛋白基因家族、细胞定位与功能调节以及高等植物的蔗糖感受机制的研究进展。
彭昌操赵小兰
关键词:蔗糖转运蛋白蔗糖跨膜转运
苹果蔗糖载体蛋白MdSUT1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及MdSUT1蛋白表达特异性分析被引量:2
2011年
高等植物光合同化产物蔗糖的质外体运输主要是靠蔗糖载体蛋白来完成的。MdSUT1是从苹果果实中克隆的蔗糖载体家族基因,本文将MdSUT1构建到酵母表达载体pMETαB中,重组质粒转化毕赤酵母PMAD16经0.5%甲醇诱导后获得Md-SUT1表达。纯化的MdSUT1异源表达蛋白免疫Balb/C小鼠制备多克隆抗体,抗体特异性分析结果显示该抗体对酵母表达和苹果中的MdSUT1识别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免疫共沉淀实验结果也证明抗体能够应用于苹果果实中MdSUT1的功能分析。
彭昌操肖文芳李文燕赵小兰
关键词:苹果多克隆抗体
拟南芥蔗糖转运蛋白(SUTs)的功能研究进展被引量:13
2011年
蔗糖是光合产物在植物体内贮藏、运输的主要形式。植物蔗糖转运蛋白对蔗糖的装载、运输、卸出与分配过程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详细介绍了拟南芥9个蔗糖转运蛋白家族成员的功能、分类、表达定位以及动力学特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高蕾肖文芳李文燕彭昌操
关键词:蔗糖转运蛋白拟南芥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