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2007KYYW06)

作品数:8 被引量:188H指数:7
相关作者:张金良刘玲伍燕珍赵秀阁王舜钦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北京大学厦门市卫生局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国家环境保护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篇儿童
  • 3篇病例交叉研究
  • 2篇心脑
  • 2篇心脑血管
  • 2篇心脑血管疾病
  • 2篇血管
  • 2篇血管疾病
  • 2篇血铅
  • 2篇血铅水平
  • 2篇铅水平
  • 2篇污染
  • 2篇脑血
  • 2篇脑血管
  • 2篇脑血管疾病
  • 2篇大气污染
  • 1篇中毒
  • 1篇中国儿童
  • 1篇农村
  • 1篇平分
  • 1篇汽油

机构

  • 8篇中国环境科学...
  • 5篇北京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厦门市卫生局

作者

  • 8篇张金良
  • 4篇刘玲
  • 3篇伍燕珍
  • 1篇钟堃
  • 1篇王冰
  • 1篇秦娟
  • 1篇赵秀阁
  • 1篇陈仁杰
  • 1篇阚海东
  • 1篇丁明玉
  • 1篇何康敏
  • 1篇王舜钦

传媒

  • 5篇环境与健康杂...
  • 1篇卫生研究
  • 1篇中华流行病学...
  • 1篇环境科学研究

年份

  • 1篇2011
  • 3篇2010
  • 4篇2009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气温热浪与居民心脑血管疾病死亡关系的病例交叉研究被引量:19
2010年
目的探讨北京市气温热浪(热浪)对当地居民每日心脑血管疾病死亡人数的影响。方法运用病例交叉设计方法,分析北京市1999年1月1日至2000年6月30日期间热浪对居民每日心脑血管疾病死亡人数的影响,同时研究其对每日急性心肌梗死(AMI)死亡人数的影响。选择夕匕亡发生前第7天作为自身对照,分别计算不同长度的危险期OR值,以最高OR值及其对应的危险期来反映热浪过程对居民心脑血管疾病死亡人数影响的大小、滞后天数及持续时间。结果研究期间共发生5次热浪。第1次持续9d,最高气温为38.8℃,平均湿度为46.7%,居民每日心血管疾病死亡、脑血管疾病死亡和AMI死亡的OR值分别为1.384(95%CI:1.128~1.697)、1.776(95%CI:1.456~2.167)和1.276(95%CI:O.905~1.799);第2次热浪持续3d,最高气温为36.8℃,平均湿度为61.0%,3种死因每日死亡的OR值分别为1.385(95%CI:0.678~2.826)、1.300(95%CI:0.726~2.329)和2000(95%CI:0.684~5.851);第3次热浪持续7d,最高气温为41.5℃,平均湿度为58.5%,3种死因每日死亡的OR值分别为2.613(95%CI:2.116~3.228)、2.317(95%CI:1.875~2.863)和3.088(95%CI:2.098~4.546);第4次持续3d,最高气温为39.6℃,平均湿度为31.9%,3种死因每日死亡的OR值分别为1.333(95%CI:0.724~2.457)、2.429(95%CI:1.007~5.856)和3.333(95%CI:0.917~12.112);第5次热浪持续4d,最高气温为37.4℃,平均湿度为42.O%,3种死因每日死亡OR值分别为2.333(95%CI:1.187~4.588)、1.727(95%CI:0.822~3.630)和1.800(95%CI:0.603~5.371)。结论(1)热浪对居民心脑血管疾病夕匕亡有影响,且存在滞后效应,滞后期为2~4d,其中AMI死亡的滞后期较短,为0~2d;(2�
刘玲张金良
关键词:心脑血管疾病病例交叉研究
热浪与非意外死亡和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的病例交叉研究被引量:28
2010年
目的探讨北京市热浪对当地居民每日非意外死亡及呼吸系统疾病死亡人数的影响。方法运用病例交叉设计的基本方法,分析北京市1999年1月1日—2000年6月30日期间5次热浪对居民每日非意外死亡和呼吸系统疾病死亡人数的影响,同时研究其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死亡的影响。采用1∶1单向回顾性对照,选择死亡发生前第7天作为自身对照,分别计算不同长度的危险期时的OR值,以最高的OR值及其对应的危险期来反映每次热浪过程对每日非意外死亡及呼吸系统疾病死亡人数的影响、滞后天数及持续时间。结果研究期间共发生5次热浪。第1次持续9d,最高气温为38.8℃,平均湿度为46.7%,居民每日非意外死亡、呼吸系统疾病死亡和COPD死亡的OR值分别为1.442(95%CI:1.310~1.588),2.667(95%CI:1.893~3.756)和1.778(95%CI:1.182~2.674);第2次热浪持续3d,最高气温为36.8℃,平均湿度为61.0%,3种死因每日死亡的OR值分别为1.200(95%CI:0.973~1.480),3.000(95%CI:1.090~8.254)和3.333(95%CI:0.917~12.112);第3次热浪持续7d,最高气温为41.5℃,平均湿度为58.5%,3种死因每日死亡的OR值分别为2.135(95%CI:1.925~2.368),3.360(95%CI:2.450~4.608)和2.897(95%CI:1.899~4.418);第4次持续3d,最高气温为39.6℃,平均湿度为31.9%,3种死因每日死亡的OR值分别为1.464(95%CI:1.042~2.057),1.000(95%CI:0.375~2.664)和1.000(95%CI:0.290~3.454);第5次热浪持续4d,最高气温为37.4℃,平均湿度为42.0%,3种死因每日死亡OR值分别为和1.525(95%CI:1.099~2.118),2.000(95%CI:0.500~7.997)和2.000(95%CI:0.603~5.371)。结论热浪对居民死亡有影响,且存在滞后效应,非意外死亡影响的滞后期一般为2~3d,呼吸系统疾病包括COPD死亡的滞后期为2~5d;热浪过程中气温越高,湿度越高,对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的影响越大。
刘玲张金良
关键词:呼吸系统疾病病例交叉研究
北京市寒潮天气对居民心脑血管疾病死亡影响的病例交叉研究被引量:18
2010年
目的研究寒潮天气对北京市居民心脑血管疾病日死亡人数的影响。方法北京市居民死亡资料来自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气象资料来自北京城市气象研究所。运用病例交叉的设计思想,采用单向回顾性1∶1对照和双向对称性1∶2对照设计,分析北京市1998年1月1日—2000年6月30日期间6次寒潮天气与北京市城8区居民每日心血管疾病、急性心肌梗死和脑血管疾病死亡的关系。病例选取为冬季所有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病例,选取死亡发生前第7天和发生后第7天作为对照(或者死亡前、后第14天作为对照)。结果研究时间段内共出现6次寒潮,日最低气温下降明显且伴随有湿度下降和气压上升的第3次寒潮期间3种死因的双向对称性对照设计的滞后期均为0d,居民每日心血管疾病、急性心肌梗死、脑血管疾病死亡的OR值分别为1.500(95%CI:1.032~2.181),1.913(95%CI:1.066~3.432)、1.679(95%CI:1.139~2.474)。其他5次寒潮对心脑血管病人的死亡未见明显影响。结论研究期间北京地区的绝大多数寒潮天气未对居民心脑血管疾病的死亡产生明显影响;但是温度降幅大且伴随高气压的寒潮可能会造成心脑血管疾病死亡风险升高,值得关注。
钟堃刘玲张金良
关键词:寒潮病例交叉设计心脑血管疾病
我国大气污染与儿童呼吸系统疾病和症状的关系被引量:53
2009年
目的描述我国主要大气污染物水平与儿童呼吸系统疾病和症状报告率的关系。方法收集国内外1980至2008年公开发表的关于我国大气污染物与儿童呼吸系统疾病和症状关系的文献,最终有12篇文献入选。采用单因素线性回归和Pearson相关分析的方法分析我国主要大气污染物(TSP,PM10,PM2.5,SO2和NO)x与儿童呼吸系统疾病和症状(咳嗽、持续咳嗽、咯痰、持续咯痰、哮喘、喘呜、支气管炎和肺炎)的关系。结果研究地区大气中颗粒物(TSP,PM10,PM2.5)的浓度与儿童呼吸系统疾病和症状报告率之间有很强的正相关关系;其中TSP浓度与儿童咳嗽、持续咳嗽、咯痰、持续咯痰和支气管炎的报告率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TSP浓度每增加10μg/m3,以上疾病和症状的报告率分别增加0.50%,0.12%,0.43%,0.09%,0.51%;PM10浓度每增加10μg/m3,儿童咳嗽、咯痰以及支气管炎的报告率分别增加2.64%,2.27%和2.17%;PM2.5浓度每增加10μg/m3,儿童咳嗽、咯痰和支气管炎的报告率分别增加4.56%,3.49%和3.74%。大气中SO2浓度与喘鸣的相关关系较明显,SO2浓度每增加10μg/m3,儿童喘鸣的报告率增加0.55%;在大气中SO2浓度低于0.15mg/m3的地区,SO2浓度与儿童咳嗽和咯痰报告率的相关关系较明显,SO2浓度每增加10μg/m3,以上症状的报告率分别增加1.65%,1.50%。在NOx浓度低于0.10mg/m3的地区,NOx浓度与儿童持续咳嗽、持续咯痰和支气管炎的报告率之间有较强的相关关系,NOx浓度每增加10μg/m3,以上疾病和症状的报告率分别增加0.86%,0.51%,3.21%。此外,北方地区大气污染物与儿童呼吸系统疾病和症状的报告率之间相关关系更显著。结论我国大气污染物浓度是儿童呼吸系统疾病和症状的危险因素,并且北方地区大气污染物对儿童呼吸系统疾病和症状的影响更大。
伍燕珍张金良赵秀阁刘玲
关键词:空气污染儿童
中国儿童血铅水平及变化趋势研究被引量:32
2009年
目的描述近年我国儿童血铅水平、分布特征及变化情况,为制定环境铅污染控制措施,保护儿童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和中国全文期刊数据库及相关文献追溯等途径,收集国内2004至2007年8月公开发表的2001年以后采样调查的关于儿童血铅水平研究的论文,选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石墨炉及其它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或者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有严格的质量控制且样本量大于100的文献进行综合分析,并与2004年研究结果(1995至2003年文献报道儿童血铅水平)进行比较。结果35篇文献纳入研究,血液样品采集时间为2001至2007年,总样本量为100 922人。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儿童血铅平均值为80.7μg/L(范围:45.5~165.3μg/L),23.9%(范围:3.2%~80.7%)的儿童血铅值≥100μg/L,明显低于1995至2003年儿童血铅研究结果。本次入选文献涉及全国24个省、市、自治区,其中4个省(甘肃、贵州、山西、广东)儿童血铅平均值≥100μg/L;与1995至2003年间的研究结果相比,4个省(湖南、广东、甘肃、江西)儿童血铅均值及铅中毒率相比以前均有升高,其他省市自治区则明显降低;居住于工业区的儿童血铅水平高于市区和郊区儿童,郊区儿童高于市区,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男女儿童血铅平均值分别为79.3和76.9μg/L,铅中毒率分别为22.5%和19.6%,男女儿童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男女儿童血铅值和铅中毒率较1995至2003年的结果均有明显降低;0~6岁儿童血铅均值和铅中毒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结论自2000年7月1日我国全面禁止使用含铅汽油后,我国儿童血铅水平随时间呈下降趋势,但仍显著高于发达国家水平,提示控制环境铅污染,降低我国儿童血铅水平将是一项长期任务。
张金良何康敏王舜钦伍燕珍
关键词:金属儿童血铅铅中毒
中国农村地区儿童血铅水平分析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描述中国农村儿童血铅总体水平及分布特征,为改善农村铅污染状况提供依据。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及相关文献追溯等途径,依照严格的入选标准收集并筛选国内1994—2008年10月公开发表的关于农村儿童血铅水平研究的文献进行分析。结果我国农村儿童血铅均值为74.93μg/L(范围:41.14~193.54μg/L),铅中毒率为19.32%(范围:2.2%~43%)。禁止含铅汽油使用后儿童血铅从87.53μg/L降至71.16μg/L(u=7.13,P<0.01),禁止含铅汽油使用前后农村儿童血铅水平均低于同时期全国儿童血铅水平。调整无铅汽油使用的影响后,北京、山东农村儿童血铅均值较高,分别为99.16和92.13μg/L;吉林、河北较低,分别为41.14和56.14μg/L;18篇文献的综合分析显示,农村儿童和城市儿童的血铅均值分别为77.90和87.24μg/L(u=3.73,P<0.01);8篇文献的综合分析显示,农村儿童和工业区儿童血铅均值分别为70.25和80.86μg/L(u=10.00,P<0.01)。结论农村地区儿童血铅水平低于全国总体水平,低于城市和工业区儿童血铅水平,推广无铅汽油后农村儿童血铅水平有了明显改善。
秦娟丁明玉张金良王冰
关键词:农村儿童血铅无铅汽油
北京市大气颗粒物与温度对人群非意外死亡影响的交互作用被引量:12
2009年
使用Poisson回归和广义相加模型(GAM)相结合,通过比较不同温度下大气颗粒物质量浓度〔包括ρ(TSP)和ρ(PM10)〕与人群非意外死亡的关系,分析了北京市1998年1月—2000年6月ρ(TSP)和ρ(PM10)与温度对人群非意外死亡影响的交互作用.结果表明:温度越高,ρ(TSP)和ρ(PM10)与温度对人群非意外死亡影响的联合作用就越大.采用温度的P5和P95分位数将温度分为低、中、高温度层后,ρ(TSP)每增加10μg/m3,每日非意外死亡人数分别增加0.177%,0.052%和0.311%;ρ(PM10)每增加10μg/m3,每日非意外死亡人数分别增加0.090%,0.185%和0.568%.高温度层ρ(TSP)和ρ(PM10)对人群非意外死亡的影响高于中温度层,表明大气颗粒物质量浓度和高温对人群非意外死亡的影响有交互作用.
伍燕珍张金良
关键词:大气颗粒物温度
中国大气污染与肺癌关系的流行病学研究回顾被引量:32
2011年
近20多年来,越来越多流行病学研究发现大气污染与居民肺癌发病/死亡率的上升有关。但与国外的经典队列研究相比,中国却鲜见设计严格的大气污染与肺癌关系的流行病学研究。本文对中国的相关流行病学研究做了系统的回顾,以期对今后开展进一步研究提供若干依据。
陈仁杰张金良阚海东
关键词:大气污染肺癌流行病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