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BK2003097)

作品数:14 被引量:103H指数:6
相关作者:汪信杨绪杰陆路德钱保华马卫兴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理工大学淮海工学院南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电子电信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理学
  • 6篇化学工程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3篇异构化
  • 3篇细粉
  • 3篇纳米
  • 3篇环氧
  • 3篇环氧丙烷
  • 3篇丙烷
  • 3篇超细
  • 3篇超细粉
  • 2篇丁醇
  • 2篇阴离子
  • 2篇阴离子聚合
  • 2篇正丁醇
  • 2篇铜纳米粒子
  • 2篇配合物
  • 2篇烯丙醇
  • 2篇离子
  • 2篇核-壳型
  • 2篇粉末
  • 2篇ZN
  • 2篇CU

机构

  • 15篇南京理工大学
  • 3篇淮海工学院
  • 2篇江苏大学
  • 2篇南开大学
  • 1篇天津市环境保...

作者

  • 15篇杨绪杰
  • 15篇汪信
  • 11篇陆路德
  • 3篇许兴友
  • 3篇马卫兴
  • 3篇马卫华
  • 3篇刘孝恒
  • 3篇钱保华
  • 2篇吉海燕
  • 2篇杨水彬
  • 2篇高健
  • 2篇郑惠梅
  • 2篇卑凤利
  • 2篇宋海斌
  • 1篇韩巧凤
  • 1篇李善忠
  • 1篇胡杰
  • 1篇曾玉香
  • 1篇王宏新
  • 1篇王传明

传媒

  • 3篇无机化学学报
  • 2篇分子科学学报
  • 2篇工业催化
  • 2篇人工晶体学报
  • 1篇工程塑料应用
  • 1篇高分子材料科...
  • 1篇功能材料
  • 1篇南京理工大学...
  • 1篇化学反应工程...
  • 1篇第五届中国功...

年份

  • 4篇2007
  • 1篇2006
  • 6篇2005
  • 4篇2004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磷酸锂催化剂上环氧丙烷异构化制烯丙醇的研究被引量:6
2005年
分别采用混合法和浸渍法制备了用于环氧丙烷异构化制烯丙醇反应的负载磷酸锂催化剂。两种制备方法所得催化剂的比表面积与孔结构不同,对催化剂的催化性能有较大影响,浸渍法得到的催化剂比表面积大,催化性能好。探讨了反应温度及压力对反应的影响,适宜的反应温度为310~320℃。催化剂使用40h后转化率由起始的65.5%降为40%左右。研究发现,引起催化剂失活的原因为表面积炭,可以采用洗液洗涤方式使催化剂再生。
马卫华韩巧凤陆路德杨绪杰汪信
关键词:烯丙醇异构化环氧丙烷
甲酸根桥联双核配合物的合成和晶体结构被引量:2
2007年
以氧化锌、甲酸为原料合成甲酸锌,再与三(2-氨基乙基)胺及四氟硼酸钠在甲醇介质中反应,合成得到了新颖双核锌配合物{[Zn2(tren)2(HCO2)](BF4)3},用IR和1H-NMR等手段对该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测得其晶体结构为单斜晶系,空间点群为Cc,晶体学参数为:a=0.85382(17)nm,b=1.4503(2)nm,c=2.3785(3)nm,α=90.00°,β=94.441(5)°,γ=90.00°,V=2.9364(8)nm3;Dc=1.646g/cm3;Z=4;F(000)=1476;μ=1.737mm-1。
钱保华马卫兴李善忠许兴友陆路德杨绪杰汪信
关键词:甲酸晶体结构
窄分子量分布聚甲基丙烯酸乙酯的合成及表征被引量:1
2004年
利用阴离子聚合反应制备了窄分子量分布的聚甲基丙烯酸乙酯 (PEMA) ,通过傅立叶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凝胶渗透色谱等谱学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 ,探讨了引发剂的结构、添加剂 (LiCl、LiClO4)等对PEMA分子量的影响 。
吉海燕周亚红杨绪杰陆路德汪信
关键词:分子量分布引发剂玻璃化转变温度谱学核磁共振谱
环氧丙烷异构化产物的表征与反应机理被引量:1
2005年
环氧丙烷可在负载磷酸锂催化剂表面发生异构化生成烯丙醇等产物,通过红外、核磁及气相色谱等手段对产物进行表征.通过红外和核磁验证产物中主要存在烯丙醇和环氧丙烷.气相色谱表明产物中存在多种副产物并通过标样法得到主产物为磷酸锂,副产丙酮、丙醛和丙醇等.提出了环氧丙烷在碱性磷酸锂表面生成烯丙醇的反应机理.
马卫华陆路德杨绪杰汪信
关键词:环氧丙烷异构化烯丙醇
2-苯基苯并咪唑衍生物非线性光学性质的从头算研究被引量:12
2004年
 采用HF/6-31G 方法优化分子构型,在此基础上用CPHF方法系统地研究了多种基团取代的2-苯基苯并咪唑衍生物的二阶非线性光学系数βvec,并对βvec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为进一步设计综合性能优良的有机非线性光学材料提供理论指导.
王传明卑凤利杨绪杰陆路德汪信
关键词:二阶非线性光学性质从头算
马来酰亚胺阴离子聚合链引发反应机理研究被引量:4
2007年
以氢氧根离子催化马来酰亚胺聚合反应为例,通过理论计算探讨了在DMF溶剂(ε=36.7)中阴离子聚合链引发阶段的微观机理,在DFT(B3LYP/6-311G*)水平搜索得到反应路径,相同水平上对反应物中间体、过渡态和产物进行几何优化和振动分析,并经过IRC验证.发现在反应过程中氢氧根先进攻酰亚胺的碳,经过一过渡态最终生成氢氧根连接在碳碳双键上的阴离子,证明反应机理为阴离子聚合.由于活化能较小,所以聚合反应在较温和的条件下即可进行.
曾玉香王超卑凤利杨绪杰陆路德汪信
关键词:马来酰亚胺量子化学计算过渡态
配合物[Zn(tren)(H-SSA)]的合成、晶体结构及表征被引量:18
2005年
A new mixed complex [Zn(tren) (H-SSA)] was synthesized based on the reaction of ZnO,5-sulfosalicylic acid and tren in water-methanol mixed solvents where tren was tris(2-aminoethyl)amine for the first time. The structure of the mixed complex was characterized by elemental analysis, IR, 1H NMR and thermal analysis. The crystal structure of the complex was also determined by X-ray single crystal diffraction. Its crystal belongs to trigonal system with space group P31, a=1.109 67(18) nm, b=1.109 67(18) nm, c=1.236 8(4) nm, V=1.318 9(5) nm3; Dc=1.616 g·cm-3; Z=3; F(000)=666; μ=1.553 mm-1. CCDC: 253908.
马卫兴钱保华高健许兴友陆路德杨绪杰汪信宋海斌
关键词:5-磺基水杨酸指示剂
新方法制备Cu超细粉末以及Cu2O-Cu核-壳型复合粒子被引量:2
2004年
以Cu(NO3)2·3H2O与Na2CO3·10H2O为原料沉淀法制得纳米CuO前驱体--碱式碳酸铜,在不同温度(200℃、300℃、400℃、500℃、600℃)下分别焙烧2h得到CuO粉末后,直接倒入室温下的正丁醇溶液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得到组成不同的各种产物.经XRD、TEM、SEM研究表明,产物的组成随上述热处理温度的改变而变化,500℃时可得到纯的纳米铜粉,600℃时可得到Cu2O-Cu核-壳型纳米粒子.
郑惠梅杨水彬刘孝恒杨绪杰汪信
关键词:铜纳米粒子正丁醇
纳米二氧化硅改性紫外光固化涂料研究被引量:27
2005年
用表面活性剂和硅烷偶联剂对纳米SiO2进行表面处理,将其填充到紫外光固化涂料中,黏度测定和SEM观察表明,SiO2粒子在涂料中分散性好。对涂料进行硬度测定和热失重分析,结果表明:SiO2的加入使涂料固化后的硬度有显著提高,耐热性也有所改善。
王宏新杨绪杰刘孝恒汪信
关键词:纳米SIO2紫外光固化涂料耐热性
甲基丙烯酸乙酯的“活性”/可控阴离子聚合被引量:3
2007年
采用空间位阻大的引发剂1,1-二苯基己基锂(DPHLi),添加新型络合剂LiClO4,在-5℃,实现了活性阴离子聚合反应,获得分子量分布为1.05的单分散聚甲基丙烯酸乙酯(PEMA)。
吉海燕胡杰李素敏杨绪杰汪信
关键词:甲基丙烯酸乙酯活性聚合阴离子聚合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