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军队临床高新技术重大项目

作品数:364 被引量:2,312H指数:19
相关作者:刘江伟韩雅玲孙颖浩王林辉朱水波更多>>
相关机构:第二军医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市级医院新兴前沿技术联合攻关项目军队医学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36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56篇医药卫生
  • 10篇生物学
  • 2篇哲学宗教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54篇动脉
  • 48篇手术
  • 46篇细胞
  • 29篇主动脉
  • 23篇肿瘤
  • 23篇外科
  • 23篇腹腔
  • 23篇腹腔镜
  • 21篇切除
  • 21篇干细胞
  • 19篇腔镜手术
  • 19篇疗效
  • 17篇单孔
  • 17篇单孔腹腔镜
  • 17篇沙漠干热环境
  • 17篇切除术
  • 16篇腔内
  • 16篇骨折
  • 16篇创伤
  • 12篇胸主动脉

机构

  • 43篇第二军医大学
  • 31篇中国人民解放...
  • 25篇沈阳军区总医...
  • 24篇广州军区广州...
  • 23篇广州军区武汉...
  • 23篇第三军医大学...
  • 17篇新疆军区
  • 16篇北京军区总医...
  • 16篇解放军第三医...
  • 13篇南方医科大学
  • 13篇兰州军区乌鲁...
  • 13篇中国人民解放...
  • 10篇成都军区昆明...
  • 10篇第三军医大学...
  • 9篇石河子大学
  • 8篇空军总医院
  • 8篇第四军医大学...
  • 8篇解放军第30...
  • 6篇兰州军区兰州...
  • 5篇北京大学

作者

  • 30篇刘江伟
  • 26篇韩雅玲
  • 23篇孙颖浩
  • 21篇王林辉
  • 21篇朱水波
  • 20篇朱健
  • 18篇李拴德
  • 18篇王晓峰
  • 17篇尹庆水
  • 17篇郗二平
  • 16篇夏虹
  • 16篇杨来启
  • 15篇王建华
  • 14篇肖亮
  • 13篇张瑜
  • 12篇吴增晖
  • 12篇艾福志
  • 12篇许贵华
  • 11篇梁振洋
  • 10篇荆全民

传媒

  • 20篇第二军医大学...
  • 18篇解放军医学杂...
  • 14篇现代生物医学...
  • 9篇解放军医药杂...
  • 8篇中华实验外科...
  • 8篇西北国防医学...
  • 7篇第三军医大学...
  • 7篇中国脊柱脊髓...
  • 6篇中国矫形外科...
  • 6篇立体定向和功...
  • 6篇中华航海医学...
  • 6篇中国循环杂志
  • 6篇中国临床康复
  • 6篇中国比较医学...
  • 6篇国际呼吸杂志
  • 6篇国际外科学杂...
  • 6篇中华保健医学...
  • 6篇中国骨科临床...
  • 6篇中国组织工程...
  • 5篇中华外科杂志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1
  • 3篇2020
  • 7篇2019
  • 12篇2018
  • 14篇2017
  • 28篇2016
  • 29篇2015
  • 59篇2014
  • 56篇2013
  • 59篇2012
  • 43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6
  • 9篇2005
  • 8篇2004
  • 11篇2003
  • 19篇2002
36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腔内修复术治疗多破口StanfordB型胸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分析多破口3StanfordB型胸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特征,探讨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处理该病的临床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2015年5月因多破口(≥2个破口)StanfordB型胸主动脉夹层在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心胸外科接收TEVAR治疗患者的病例资料,除近心端第一破口外,使用外科方式处理远端夹层破口为处理组,否则为非处理组。比较两组术后6个月内胸背疼痛发病率、远端夹层进展情况、假腔变化情况、远端破口获益情况。结果检索出符合条件的病例67例,所有腔内修复术均获成功,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病例,术后6个月内无死亡病例。处理组7例,非处理组60例。TEVAR后两组胸背疼痛发病率、远端夹层进展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处理组夹层假腔较非处理组明显变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处理组19例患者通过夹层远端破口的血流供应腹腔内脏动脉。结论TEVAR是治疗多破口StanfordB型胸主动脉夹层有效的手术方式,远端破口应根据StanfordB型胸主动脉夹层特点进行个性化处理或尽量不处理。
朱健郗二平朱水波张瑜周孜孜许贵华李雪梅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主动脉病例对照研究
异形钛笼在中上颈椎腹侧病变切除后稳定性重建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异形钛笼在中上颈椎腹侧病变切除后重建中的应用。方法:2004年6月-2010年6月收治lO例中上颈椎腹侧病变需行病灶切除手术的患者,其中陈旧性结核2例,原发肿瘤5例,转移瘤3例;病变单纯涉及枢椎2例,C2+C3椎体7例,C2~C4椎体1例。术前JOA评分7~14分,平均10分。根据病变范围,在气管插管全麻下。4例患者采用常规单纯经口咽入路清除病灶,6例采用经口唇下颌骨劈开入路清除病灶。所有患者均应用异形钛笼重建椎体,5例行颈椎椎弓根或侧块钉棒固定(C1-C3固定2例,C1~C4固定3例),5例行枕颈钉棒固定(C0~C4固定1例.C0~C5和CO—C6固定各2例);均行自体髂骨植骨融合。观察并发症发生、神经功能改善和植骨融合等情况。结果:1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5—8h,出血量500~3000ml,术中椎体病灶清除顺利,脊髓受压解除彻底,未发生椎动脉、脊髓损伤和脑脊液漏。9例患者获随访,随访3—14个月,平均8个月,术后复查X线、CT结果均提示植骨获得骨性融合;无钛笼移位、松动及切口感染等并发症。术后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末次随访时JOA评分平均为14分。结论:异形钛笼可重建中上颈椎椎体前柱,联合颈椎后路固定可满意重建颈椎力学稳定性。
马向阳尹庆水夏虹吴增晖杨进城许俊杰章凯王建华艾福志王智运麦小红
关键词:上颈椎椎体重建
miRNA-145抑制肺癌细胞系A549迁移侵袭的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观察mi RNA-145对肺癌细胞系A549迁移、侵袭和克隆形成的影响,探讨其潜在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mi RNA-145过表达的慢病毒载体上调A549细胞中mi RNA-145的表达量,Transwell迁移及侵袭实验分析mi RNA-145表达上调前后A549细胞的体外迁移、侵袭能力,平板克隆形成实验分析mi RNA-145表达上调前后A549细胞的体外增殖能力。[结果]RT-PCR结果表明,侵染了mi RNA-145过表达载体的A549细胞中mi RNA-145水平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ranswell迁移和侵袭实验结果表明,过表达mi RNA-145的A549细胞过膜数少于阴性对照及空白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平板克隆形成实验结果表明,过表达mi RNA-145的A549细胞平板克隆形成能力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mi RNA-145的过表达能够抑制肺癌细胞系A549的迁移、侵袭和克隆形成,由此提示mi RNA-145有可能成为肺癌治疗的潜在靶点。
徐驰汪栋苏长青杨胜生张剑锋叶玉坤
关键词:肺肿瘤MI细胞迁移肿瘤浸润细胞增殖
主动脉创伤腔内修复术后的影像学随访
2016年
目的分析主动脉腔内修复术救治的主动脉创伤伤员的影像学随访资料,探讨预防主动脉腔内修复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4年9月因主动脉创伤在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心胸外科行主动脉腔内修复术的伤员影像学随访资料,要求术后至少有2次CTA检查,且最后一次检查需离手术至少3个月。结果检索出符合条件的病例23例,CTA显示主动脉内血管支架无移位、严重内漏,伤员无严重并发症的临床症状。11例伤员出现主动脉血管内支架在病变部位凸出,其中3例明显致使邻近食管管腔狭窄。结论主动脉腔内修复术是主动脉创伤的一种快速、有效的救治方式,术后的一些特殊类型的并发症应在手术前进行评估。
刘盈郗二平朱健朱水波张瑜许贵华周孜孜李雪梅
关键词:主动脉随访研究
姜黄素预处理对沙漠干热环境中暑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和Caspase-3活性的影响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研究姜黄素预处理对沙漠干热环境不同阶段中暑大鼠心肌损伤、细胞凋亡及半胱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活性的影响。方法:选择雄性健康SD大鼠80只,将其随机分为2组(n=40):盐水对照组以及姜黄素预处理组。每组再分为4个亚组(n=10):干热0 min组(即常温组),干热50 min组(轻度中暑组),干热100 min组(中度中暑组),干热150 min组(重度中暑组)。盐水组大鼠给予0.9%生理盐水灌胃,姜黄素组大鼠给予剂量为100 mg/kg姜黄素灌胃,各组大鼠均连续灌胃7天。0 min组置于常温环境中,其余组放置在西北特殊环境人工实验舱内,设置干热环境:温度(41±0.5)℃,湿度(10±1)%,并在相应时间点麻醉大鼠,取血液以及心脏组织。检测血液心肌酶谱磷酸肌酸激酶(CK)、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乳酸脱氢酶(LDH)水平,用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率,Caspase-3比色试剂盒检测Caspase-3活性。结果:随着干热环境时间的延长,大鼠血清CK、CK-MB、LDH水平、心肌细胞凋亡率及心肌组织Caspase-3活性均逐渐升高,而姜黄素预处理组在干热环境放置50 min、100 min和150 min时的血清CK、CK-MB、LDH水平、心肌细胞凋亡率及心肌组织Caspase-3活性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姜黄素预处理可通过减少心肌细胞凋亡、增加Caspase-3活性,保护沙漠干热环境中暑大鼠心肌损伤。
张立刘江伟康燕马娜唐军高晓康沈才福董翔
关键词:姜黄素半胱天冬氨酸蛋白酶-3
主动脉球囊反搏及联合机械通气治疗心源性休克的比较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比较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与IABP联合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临床疗效,探讨更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3年12月共71例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药物治疗效果不佳,38例应用IABP(IABP组),33例应用IABP联合机械通气(IABP+MV组),比较两组间基线资料、临床指标、并发症等的差异,并分析影响院内死亡的因素。结果 IABP+MV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由治疗前的(36.4±5.2)%增加至治疗后的(43.8±5.3)%(t=5.761,P=0.000),IABP组由治疗前的(41.7±4.5)%增加至治疗后的(44.0±4.9)%(t=2.103,P=0.039),可见IABP+MV组比IABP组增加更显著(t=3.806,P=0.000)。IABP+MV组肺部感染(χ2=4.283,P=0.038)及肾功能不全(χ2=3.997,P=0.046)发生率明显高于IABP组,肺部感染、肾功能不全与院内死亡的危险性呈正相关,为阳性预测因子;成功血运重建与院内死亡危险呈负相关,为阴性预测因子。结论 IABP联合机械通气,有益于心源性休克患者心功能改善,但并不能降低院内死亡率,降低院内死亡率主要依赖于成功血运重建。IABP联合机械通气可能会增加肺部感染和肾功能不全的发生率,二者也是影响心源性休克患者院内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
刘宏伟吴雪萍赵晓宁朱平韩丽娜杨庭树
关键词:主动脉球囊反搏机械通气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
经口前路寰枢椎侧块关节融合器的力学稳定性评价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评价经口前路寰枢椎侧块关节融合器在前路经口寰枢椎复位固定钢板(TARP)及后路寰枢椎椎弓根钉棒(后路C1-C2钉棒)固定下的力学稳定性,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经口前路寰枢侧块关节融合器,将6具新鲜上颈椎标本,随机分为完整对照组(M)、前路TARP+髂骨块组(A1)、前路TARP+cage组(A2)、后路C1-C2钉棒+髂骨块组(B1)、后路C1-C2钉棒+cage组(B2)。利用MotionAnalysis,co.6 Eagle系统对屈伸、侧屈、旋转方向运动范围(ROM)进行测量,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相同固定方式组间比较,cage组比髂骨块组运动范围更小,屈伸方向稳定性依次为A2>B2>A1>B1,其中A1与A2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25),B1与B2比较,有显著性差(P=0.0132);相同置入物组间比较,前路TARP与后路C1-C2钉棒固定力学稳定性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寰枢椎融合术中使用cage比髂骨块具有更好的三维稳定性、理论上能够提高寰枢椎融合率,减少并发症。
张皓南尹庆水刘桂英杨涛黄文华
关键词:寰枢椎融合器生物力学
CT与C型臂辅助遥控型脊柱微创手术机器人系统打孔可靠性研究被引量:11
2012年
目的利用术前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CT)和术中C型臂X线机辅助遥控型脊柱微创手术机器人系统进行牛脊骨标本打孔,评价该系统的精确性。探讨实验前CT、术中C型臂系统辅助遥控型脊柱手术机器人系统打孔的可行性。方法遥控型脊柱微创手术机器人系统由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与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骨科合作研发,可进行遥控打孔。由于该系统目前尚不能与虚拟手术系统或导航系统结合,因此本实验中预先在牛脊骨标本棘突置入克氏针作为标志物,然后进行CT摄影并以此为依据进行术前计划。根据C型臂X线机影像调整手术机器人系统前端夹持气钻位置,当C型臂X线机影像显示该气钻位置与椎弓根理想置钉位置重合时,遥控机器人系统进行打孔操作。之后再次拍摄CT并评估该系统精确性。结果遥控脊柱微创手术机器人系统进行打孔操作,可避免打孔过程中X射线对医师的损伤,该系统平均打孔时间为330(280~378)s/孔,平均X线透视次数为6(5~8)次。打孔数据与计划角度差值无统计学差异(P=0.209)。该系统存在一定的学习曲线,熟悉该系统后,应用此方法角度偏差能控制在4°之内。结论脊柱微创手术机器人系统打孔精确,利用实验前CT扫描结果进行实验前计划,根据该计划辅以C型臂系统遥控脊柱微创手术机器人系统进行打孔具有可行性。
张鹤王洪伟韩建达赵忆文周跃
关键词:计算机辅助骨科手术机器人微创脊柱外科
lncRNA在胶质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4年
长链非编码RNA ( lncRNA )是长度大于200个核苷酸的非编码 RNA ( ncRNAs )[1,2]。研究表明, lncRNA在剂量补偿效应、表观遗传调控、细胞周期调控和细胞分化调节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3~6]。神经胶质瘤是最常见的神经系统恶性肿瘤,存在肿瘤相关基因异质性及肿瘤易感性[7,8],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手段。随着胶质瘤的分子靶向治疗研究的逐渐深入和应用,lncRNA与胶质瘤的关系逐渐引起临床关注[9]。现就lncRNA在脑胶质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冯世宇朱伟杰余新光
关键词:胶质瘤
精液处理后精子染色质结构比例的改变对辅助生殖技术相关指标影响被引量:3
2016年
精子染色体DNA的完整性和成熟度为辅助生殖技术成功的前提条件。临床研究中最常用的测定法是染色质结构分析(SCSA)。即在酸性条件下,采用吖啶橙染色,流式细胞仪测定精子的稳定性。用DNA碎片化指数(DFI)和高DNA着色性指数(HDS)分别反映精子染色体DNA的完整性和成熟度。
崔鑫王喜良张金艳郑春杨曲胜强张宁
关键词:胚胎受孕体外受精精子染色质结构分析
共3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