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D07B02)

作品数:50 被引量:475H指数:14
相关作者:程智慧李宝聚石延霞纪明山梁春浩更多>>
相关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沈阳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0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2篇农业科学
  • 5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11篇病原
  • 9篇大蒜
  • 8篇辣椒
  • 7篇化感
  • 7篇黄瓜
  • 7篇根腐
  • 7篇根腐病
  • 6篇拮抗细菌
  • 6篇辣椒根腐病
  • 6篇化感作用
  • 6篇病原鉴定
  • 6篇病原菌
  • 5篇抑菌
  • 5篇斑病
  • 5篇病菌
  • 4篇毒力
  • 4篇抗病
  • 4篇枯萎病
  • 4篇根系
  • 4篇根系分泌物

机构

  • 18篇西北农林科技...
  • 18篇沈阳农业大学
  • 10篇中国农业科学...
  • 8篇东北农业大学
  • 6篇辽宁省农业科...
  • 3篇北京林业大学
  • 3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华东理工大学
  • 1篇兰州大学
  • 1篇甘肃农业大学
  • 1篇山东省农业科...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淮阴工学院
  • 1篇新疆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吉林农业大学
  • 1篇江西农业大学
  • 1篇浙江省农业科...
  • 1篇杨凌职业技术...
  • 1篇中国科学院植...

作者

  • 18篇程智慧
  • 9篇李宝聚
  • 8篇石延霞
  • 7篇纪明山
  • 6篇刘长远
  • 6篇赵奎华
  • 6篇何付丽
  • 6篇曲春鹤
  • 6篇梁春浩
  • 5篇孟焕文
  • 5篇王辉
  • 3篇苗则彦
  • 3篇梁静
  • 3篇谷祖敏
  • 3篇安智慧
  • 3篇刘红霞
  • 3篇牛青
  • 3篇刘丽
  • 2篇关天舒
  • 2篇余婷

传媒

  • 7篇园艺学报
  • 6篇西北农林科技...
  • 5篇北方园艺
  • 4篇中国蔬菜
  • 4篇沈阳农业大学...
  • 3篇植物保护
  • 3篇湖北农业科学
  • 3篇草地学报
  • 2篇西北农业学报
  • 2篇东北农业大学...
  • 1篇生态学报
  • 1篇昆虫知识
  • 1篇落叶果树
  • 1篇中国生物防治
  • 1篇浙江农业科学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植物病理学报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菌物学报
  • 1篇园艺与种苗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3
  • 5篇2012
  • 7篇2011
  • 18篇2010
  • 13篇2009
  • 8篇2008
  • 1篇2007
5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蒜鳞茎粗提物对黄瓜枯萎病的抑菌作用和防病效果被引量:36
2008年
【目的】探讨大蒜对黄瓜枯萎病(Fusarium axysporum(Schl.)f.sp.CucumerinumOwen.)的抑菌效应和防病效果,为无公害、绿色和有机蔬菜生产中利用大蒜防病奠定基础。【方法】采用水匀浆法制备大蒜鳞茎粗提物,通过室内抑菌试验测定大蒜鳞茎粗提物对黄瓜枯萎病菌的抑菌效应,于黄瓜苗期人工接种黄瓜枯萎病菌测试大蒜鳞茎粗提物的防病效果。【结果】大蒜鳞茎粗提物对黄瓜枯萎病病原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均有显著的抑杀效应,随着大蒜鳞茎粗提物质量浓度的增加,抑菌圈扩大,对病菌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增强;对孢子萌发的最低抑制质量浓度为0.312 5 mg/mL,质量浓度达到10 mg/mL时抑制率达到100%;对菌丝生长的最低抑制质量浓度为0.625 mg/mL,质量浓度达到20 mg/mL时抑制率达到90%以上。黄瓜苗期接种试验防病效果显著,随着大蒜鳞茎粗提物质量浓度的增加,防病效果增强,质量浓度达到100 mg/mL时,防病效果达65.5%~81.8%。【结论】大蒜鳞茎粗提物对黄瓜枯萎病有显著的抑菌和防病作用。
程智慧宋莉孟焕文
关键词:黄瓜枯萎病抑菌圈抑菌率病情指数防病效果
北京地区非洲菊叶斑病病原菌鉴定被引量:11
2010年
采用离体叶片接种致病性测定、形态学观察和分子鉴定方法对非洲菊叶斑病病原进行鉴定。从北京某花卉基地采集非洲菊叶斑病样,分离获得22个真菌分离物,分别记作GL1-GL22。经过致病性试验证实,分离物GL14和GL22为非洲菊叶斑病病原菌。经形态学鉴定,GL14为细极链格孢Alternaria tenuissima,GL22为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采用真菌通用引物对GL14和GL22 rDNA的ITS区进行PCR扩增,并将测序结果在GenBank中进行同源性比对分析,分子鉴定与形态学鉴定结果一致。
刘芳高原张竞颐刘红霞
关键词:链格孢ITS
生防细菌Ⅱ621防治辣椒根腐病的效果及对辣椒的促生作用
本文通过室内培养皿生测及盆栽试验研究了生防细菌Ⅱ621对辣椒根腐病(Fusarium solani)的防治效果及促进辣椒生长的作用,结果表明,生防细菌Ⅱ621在平板对峙、盆栽试验中均能显著抑制病菌生长及病害发生;盆栽试验...
何付丽曲春鹤赵长山刘培福黄长权纪明山
关键词:生防细菌辣椒根腐病防病作用促生作用
文献传递
大蒜鳞茎粗提物对番茄灰霉病的抑菌和防治效果被引量:25
2010年
利用水提法提取大蒜鳞茎的粗提物,对番茄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进行防治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最低抑菌质量浓度(MIC)为60.00 mg/mL;质量浓度达到60.00 mg/mL时,对孢子萌发的抑制率达到98.15%;质量浓度达到120.00 mg/mL时,对菌丝生长的抑制率以及对番茄离体叶片的预防和治疗效果分别达到100.00%、92.77%和88.56%。大蒜鳞茎粗提物可有效抑杀番茄灰霉病菌。
尉婷婷程智慧冯武焕
关键词:番茄灰霉病抑菌
白三叶根系分泌物对5种草坪草的生化效应被引量:4
2014年
为探讨根系分泌物在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 L.)入侵禾本科草坪过程中的生化效应,采用水培法收集其根系分泌物,检测不同浓度白三叶根系分泌物对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 L.)、紫羊茅(FestucarubraL.)、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 Schreb.)、草地早熟禾(Poapratensis L.)和匍匐翦股颖(Agrostis stolonifera L.)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以及根系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白三叶根系分泌物对5种草坪草上述生理生化指标均具有浓度效应。在低浓度下(0.002 g·mL^(-1))对SOD和CAT活性具有促进效应,在高浓度下(0.05 g·mL^(-1))则具有抑制效应。5种受体的POD活性和MDA含量均随白三叶根系分泌物浓度增大而升高,根系活力则随着其浓度增大而降低。因此,白三叶根系分泌物可引起受体植物对逆境的响应,5种草坪草化感效应的生化机制可能是分泌物中化感物质通过改变受体幼苗体内保护酶活性及脂膜过氧化来表现的。
余婷温艳斌孟焕文刘同金赵慧玲程智慧
关键词:白三叶根系分泌物草坪草化感作用生化指标TRIFOLIUM
辣椒根际土壤中拮抗细菌的分离筛选及鉴定
本文以Fusarium solani为指示菌,采用平板对峙-胚根试验-盆栽试验系统的筛选方法,从辣椒根际土壤中分离筛选得到一株拮抗细菌II621,经形态学、生理生化鉴定及16S rDNA分析,将菌株II621鉴定为枯草芽...
曲春鹤何付丽纪明山陈晶瑜赵长山
关键词:根际土壤拮抗细菌
文献传递
百合镰刀菌枯萎病防治药剂的研究被引量:9
2010年
采用含毒介质法测定18种杀菌剂对百合枯萎病病原菌(Fusarium oxysporumf.sp.lilii)的生物活性,50mg·L-1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WP)的抑菌率为74.12%,125mg·L-112.5%腈菌唑乳油(EC)的抑菌率为73.05%。通过盆栽试验(拌土法和浸球法)进一步测定8种杀菌剂对百合枯萎病的防治效果,40%菌核净WP、30%恶霉灵水剂(AS)、50%福美双WP2g·kg-1拌土,12.5%腈菌唑EC1g·kg-1拌土防治百合枯萎病效果良好,防效分别为100.00%、95.80%、83.33%和85.50%。其中,二甲酰亚胺类杀菌剂菌核净和三唑类杀菌剂腈菌唑防治百合镰刀菌枯萎病为首次报道。
安智慧黄大野石延霞李宝聚
关键词:病原菌杀菌剂毒力测定药效试验
大蒜鳞茎水提液对套袋番茄果腐病的抑菌效果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将套袋番茄果腐病病原菌尖孢镰刀菌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DA)培养后,转接于番茄青果、红果的不同部位处,比较发病情况,并采用不同浓度的大蒜鳞茎水提液对该病原菌进行抑菌试验。结果表明:尖孢镰刀菌对番茄青果和红果均能侵染,但红果更易受侵染;果实中部被侵染后发病最严重,其次为果脐部,果蒂部发病最轻;大蒜鳞茎水提液浓度为4mg/mL时即对该病原菌有显著的抑菌效果。综合认为,大蒜鳞茎水提液对套袋番茄果实镰刀菌果腐病病菌有明显的抑菌效果。
赵英程智慧孟焕文
关键词:果实套袋果腐病尖孢镰刀菌
四川黄龙沟优势兰科植物菌根真菌多样性及其季节变化被引量:18
2010年
在自然条件下,兰科菌根真菌对兰花的种子萌发和植株生长都是必不可少的。为了解高原兰科植物菌根真菌的多样性状况及其季节性变化规律,选取了四川黄龙沟的两种生境中生长的8种优势兰科植物,分别于植株的萌芽期(4月份)、生长期(7月份)和果期(9月份)采集营养根进行菌根真菌的多样性研究。其中,黄花杓兰(Cypripedium flavum)、少花鹤顶兰(Phaiusdelavayi)、二叶匍茎兰(Galearis diantha)和广布小蝶兰(Ponerorchis chusua)分布在开阔生境;筒距兰(Tipularia szechuanica)、小花舌唇兰(Platanthera minutiflora)、珊瑚兰(Corallorhiza trifida)和尖唇鸟巢兰(Neottia acuminate)则分布在密林生境。通过对分离所得的50个菌株进行形态观察和ITS序列测定相结合的鉴定,共获得菌根真菌41种。对担子菌和子囊菌分别进行的系统发育树构建结果显示,子囊菌为优势种类(35种),以柔膜菌目(Helotiales)、炭角菌目(Xylariales)和肉座菌目(Hypocreales)内的种类为主,担子菌则以胶膜菌(Tulasnellaceaesp.)为主。在8种兰科植物中,二叶匐茎兰表现出极高的专一性,其菌根真菌均属于Hypocrea。其余兰科植物的菌根真菌分别属于不同的科,专一性相对较低。物种丰富度和Simpson多样性指数分析结果表明,密林生境的兰科植物的菌根真菌多样性在各生长季节基本高于开阔生境。此外,两种生境的优势兰科植物的菌根真菌物种多样性随生长季节转变所呈现的变化规律是相似的:萌发期和生长期的多样性均较高,峰值出现在生长期,到果期时则大幅下降。这与高原兰科植物的生长特性及营养供求规律基本相符。
侯天文金辉刘红霞安德军罗毅波
关键词:菌根真菌专一性子囊菌
番茄叶片漆腐病病原菌鉴定被引量:4
2009年
A new leave disease of tomato(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iller) was observed in polyethylene film-covered greenhouse in Beijing,China.This disease spreaded rapidly in the greenhouse and caused serious loss of the production of tomatoes.In the study,a fungal strain isolated from the lesion was confirmed to be pathogen for this new disease,and identified as Myrothecium roridum Tode ex Fr.based on the morphology,cultural characters on PDA plate and sequence analysis of ribosomal DNA-ITS.This is the first report of myrothecium leaf spot on tomato occurring in commercial greenhouse in China.
赵彦杰李宝聚石延霞谢学文
关键词:病原菌鉴定番茄叶片蔬菜作物栽培年限设施蔬菜种群结构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