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I15B04)

作品数:9 被引量:160H指数:9
相关作者:熊承良官黄涛肖敦振魏晟尹平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科技大学遵义医学院首都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 3篇文化科学

主题

  • 7篇避孕
  • 6篇生殖
  • 6篇生殖健康
  • 6篇健康
  • 5篇大学生
  • 5篇节育
  • 5篇高校
  • 5篇避孕节育
  • 3篇性行为
  • 3篇高校学生
  • 2篇健康教育
  • 2篇干预
  • 1篇地区高校
  • 1篇性教育
  • 1篇艺术
  • 1篇艺术类
  • 1篇艺术类院校
  • 1篇院校
  • 1篇知识态度
  • 1篇生殖健康教育

机构

  • 8篇华中科技大学
  • 4篇遵义医学院
  • 2篇西南财经大学
  • 2篇首都师范大学
  • 1篇吉林大学
  • 1篇南京军区南京...
  • 1篇武警湖北总队...

作者

  • 8篇熊承良
  • 6篇官黄涛
  • 5篇肖敦振
  • 4篇魏晟
  • 4篇尹平
  • 4篇周远忠
  • 4篇王敏
  • 2篇许川
  • 2篇张玫玫
  • 2篇庞雪冰
  • 2篇任宁
  • 2篇聂绍发
  • 2篇王学义
  • 2篇龙璐
  • 1篇曾祥旭
  • 1篇熊锦文
  • 1篇商学军
  • 1篇李新伟
  • 1篇庞学冰
  • 1篇芮瑞

传媒

  • 4篇中国计划生育...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人口学刊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国际生殖健康...

年份

  • 1篇2014
  • 3篇2010
  • 5篇2009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北京市大学生对生殖健康、避孕教育及服务需求的调查被引量:56
2009年
目的:了解北京市在校大学生对生殖健康教育和服务的态度及需求,为高校开展教育与服务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定量研究为对13000名大学生进行匿名问卷调查;定性研究为半结构式专题小组访谈。研究对象的选择采用知情同意的原则。结果:共回收12679份有效问卷,其中5.09%男生曾使性伴侣发生意外妊娠,2.35%女生承认发生过意外妊娠;生殖避孕知识主要来源于报刊及科普读物、网络、同学朋友,分别达69.4%、56.4%和41.4%,仅37.7%和18.2%来自学校和家庭;只有7.1%的学生对高校提供的避孕节育服务满意;89.9%学生认为高校有必要开展生殖避孕教育;40.8%的学生认为获取避孕药具的最佳地方是药店超市,24.5%认为是自动售卖机。结论:北京市大学生所获取的生殖健康与避孕知识缺乏系统性和准确性,他们普遍对大学提供的避孕节育服务和教育现状不满意,迫切希望相关部门以专题讲座或课程教育的形式进行教育并提供避孕节育服务和咨询。
周远忠张玫玫尹平魏晟官黄涛任宁肖敦振熊承良
关键词:大学生生殖健康避孕节育健康教育
重庆市高校学生性行为及避孕节育状况调查研究被引量:21
2009年
目的:了解重庆市高校学生的性行为避孕节育知识、服务利用及需求情况,为开展生殖健康教育和避孕节育服务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全市7所不同类型高校按分层整群抽样原则抽取1097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大学生对避孕节育知识掌握程度较低,有86.86%的学生认为自己有必要了解相关知识,获得相关知识的主要困难是没有好的教育形式和内容、学校不重视。②在发生过性行为的学生中,52.95%采取了避孕措施,26.14%表示发生过意外妊娠,避孕节育服务的利用较低。③90.15%认为有必要在大学开展避孕节育与性健康教育,希望通过科普读物、网络、专题讲座、课程教育等形式获得性生理和性心理、避孕知识、性伦理道德、性传播疾病以及紧急避孕和意外妊娠人工流产等知识。结论:亟待提高高校学生性健康及避孕相关知识,并提供适宜的避孕服务。
刘鸿熊承良
关键词:高校学生生殖健康避孕节育
武汉地区高校本科生生殖健康知识、态度、行为现况调查被引量:34
2009年
目的:了解武汉地区高校本科生生殖健康知识、态度、行为现状,为进行生殖健康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武汉地区4类高校的本科生进行不记名问卷调查。结果:共调查8997名,其中男生4963名,女生4034名。被调查者对口服避孕药和紧急避孕相关知识了解最少,对受孕条件和艾滋病的传播途径认知较好;医学生认知水平高于其他3类院校学生(P=0.000);90%以上被调查者认为有必要了解避孕知识和性知识;42.9%的学生对"性解放"持否定态度,68.2%认为贞操对男女都很重要;10.0%的调查对象曾经有过性行为,且第一次性行为时采取避孕措施的占57.4%,大学生使用过的避孕方法主要是安全套(85.6%)、安全期避孕(45.9%)、体外射精(39.2%)、口服避孕药(33.3%)。调查对象意外妊娠发生率为25.7%。文体艺术类院校学生性行为发生率(14.7%)和意外妊娠率(43.6%)均为四类院校中最高。结论:武汉地区在校大学生生殖健康的认知水平较低,性态度较宽容,普遍对生殖健康知识有需求,需要进行系统全面的生殖健康教育。
王敏聂绍发龙璐许川芮瑞熊承良尹平官黄涛肖敦振魏晟
关键词:大学生生殖健康知识态度
大学生未婚性行为中避孕套使用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11
2014年
目的了解中国大学生在未婚性行为中避孕套使用情况与相关影响因素,为提高避孕套使用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获取调查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进行调查,使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进行相关因素分析。结果共获取10 700例有未婚性行为的大学生。使用过避孕套的占54%,其中总是使用的占42.5%,经常使用的占39.7%,有时使用的占10.4%,偶尔使用的占7.4%。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中,对于男生而言,较高学历、有恋人、首次性行为年龄在20岁及以上,选择避孕方法优先考虑避孕效果,认为人工流产对女性的身心健康有影响,认为人工流产会影响女性以后的妊娠,认为获取避孕套方便是促进避孕套使用的因素;对于女生而言,较高学历、医学专业、有恋人,每月可支配费用较高,认为人工流产会影响女性以后的妊娠,认为获取避孕套方便是促进避孕套使用的因素。结论未婚大学生性行为中避孕套使用率较低,性行为的风险教育及提高避孕套供给的私密性有望提高避孕套使用率。
周远忠官黄涛刘国辉熊承良
关键词:大学生避孕套婚前性行为
艺术类高校大学生生殖健康教育干预效果评价被引量:11
2010年
目的探讨与评价在艺术类高校进行大学生生殖健康教育干预的效果。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 ,选取湖北省武汉市某艺术类院校1 293名学生进行3个月的生殖健康教育干预,于干预前后采用自制调查问卷进行调查,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大学生生殖健康知识、态度、行为均有提高,对于口服避孕药的副作用、其他作用及紧急避孕方法回答正确的分别有15,26,25人,正确率分别为1.5%,2.6%,2.5%;而干预前回答正确的分别为7,10,19人,正确率分别为0.6%,0.8%,1.5%;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生殖健康态度各个指标均明显提高(P<0.01);干预后,半年内性行为发生率由8.7%降至5%,每次均采用避孕措施和安全性行为的比例均升高。结论校园讲座结合网络途径的干预模式对艺术院校大学生生殖健康教育干预效果明显、方法可行。
龙璐聂绍发王敏许川熊承良魏晟
关键词:艺术类院校生殖健康教育干预效果
高校学生避孕节育干预的效果评价与分析被引量:9
2010年
目的:分析专题讲座对大学生避孕节育知、信、行的影响,为在高校开展适宜的避孕节育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使用调查问卷,在开展避孕节育专题讲座前和讲座后半年共2次调查大学生避孕节育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情况,对干预前后的数据做对比分析。结果:通过干预,大学生对女性最容易妊娠的时间、紧急避孕不能代替常规避孕和紧急避孕方法的认知率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通过干预,选择避孕药具时最优先考虑避孕效果的比例升高,而反对西方流行的"性解放"观念、反对大学生未婚同居的比例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通过干预,大学生发生性交行为时每次都采取了避孕措施,性交中采用避孕套作为避孕措施的比例升高,半年内发生过意外妊娠的比例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专题讲座提高了大学生对避孕节育的认知,增强了其安全性行为的意识,同时也导致大学生性的态度更加开放,提示在大学生中采用自愿参与的专题讲座能在一定程度改善大学生的避孕节育知识和行为,但是性教育中应强化性道德和性节制的教育。
周远忠熊承良庞雪冰肖敦振官黄涛王敏
关键词:避孕性教育干预性研究健康知识,态度,实践
高收入青年生殖健康与避孕节育认知、态度、行为及需求调查被引量:9
2010年
目的:了解高收入青年生殖健康与避孕节育知识、态度、行为(KAP)及需求状况,为开展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北京、上海、长春、成都、广州、武汉、重庆等7大城市选取21个高收入青年集中的社区,抽取1 472人进行匿名问卷调查。结果:高收入青年对生殖健康、避孕节育的认知水平较低,尤其对口服避孕药和紧急避孕相关知识掌握程度最差,仅10%的对象正确回答相关问题;91.9%的未婚和87.4%的已婚高收入青年认为自已有必要了解相关知识;高收入青年的性观念及性行为较开放,男性的婚前性行为发生率接近60%,其中有33.3%未采取避孕措施,意外妊娠的发生率高达40%;希望获取相关知识的形式的前3位是通过专业网站(31.8%)、发放科普或视频材料(24.9%)和专题讲座(22.3%)。结论:高收入青年对生殖健康避孕节育知识、服务需求强烈,我国应在今后的生殖健康干预工程和计划生育服务中加强对这一人群的咨询、服务的深度和广度。
熊锦文尹平官黄涛庞学冰肖敦振熊承良
关键词:高收入青年生殖健康避孕节育
高校学生生殖健康、性行为及避孕节育的调查研究被引量:12
2009年
深化研究高校学生生殖健康、性行为及避孕节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通过对北京等七城市各类院校、各年级学生进行调查,分析研究高校学生生殖健康、性行为及避孕节育状况。调查研究内容主要涵盖了三个方面:高校学生生殖健康知识掌握及态度状况;高校学生避孕药具及避孕服务的利用情况;避孕节育服务需求情况。在此基础上,确立和探究了高校学生生殖健康、性行为及避孕节育的导向原则、服务模式及推进措施。
王学义曾祥旭
关键词:高校学生生殖健康避孕节育性行为
中国未婚大学生性行为和避孕节育现状与需求现况调查被引量:28
2009年
目的了解中国未婚大学生避孕节育教育与服务的现状及需求,为高校开展避孕节育服务和教育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定量研究方法,根据知情同意原则选择80 000名大学生进行匿名问卷调查。结果共回收74 258份有效问卷,避孕相关知识知晓率总体水平偏低,女生高于男生,医学类学生高于其他专业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0%以上的学生对婚前性行为及未婚同居持宽容态度,但认为有必要学习更多避孕知识的达87.2%;未婚性交发生率为14.4%;性交中每次都采取避孕措施的只有28.7%;未婚性交中导致意外妊娠的比例达25.2%,男生高于女生,本科生高于博士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科普读物或报刊杂志(70.1%)、网络(54.6%)及同学朋友(41.6%)是大学生获取避孕节育知识的3种最主要途径,大学生最推崇的3种避孕节育知识获取方式是科普读物或报刊杂志(69.2%)、课程教育或专题讲座(61.4%)及网络(48.5%);有性行为史的大学生中57.3%从超市、药店购买避孕药具,只有5.9%通过校医院、保健科获得,而其中51.7%最希望通过超市或药店购买避孕药具,只有9.9%最希望通过学校医院/保健科免费提供而获得;90.1%的大学生认为大学有必要开展避孕节育相关知识教育,39.7%的学生希望以课程教育的形式开展避孕节育教育,64.5%的学生认为大学避孕节育教育应该从大一即开展,越早越好。结论大学生性观念开放,避孕节育相关知识知晓率低,性行为中意外妊娠发生比例高;大学生对避孕节育知识和方法有迫切的需求,希望通过课程教育等多种形式获得,但如何保障大学生隐秘,使其方便地获取避孕节育服务需进一步探讨。
周远忠熊承良尹平商学军魏晟刘鸿刘国辉王学义张玫玫李新伟官黄涛肖敦振庞雪冰任宁王敏
关键词:大学生避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