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山东省科技攻关计划(2004GG2202153)

作品数:21 被引量:80H指数:6
相关作者:邵华张放冯斌程学美张志虎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省职业卫生与职业病防治研究院山东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 5篇理学

主题

  • 8篇苯乙烯
  • 7篇多态
  • 7篇乙烯
  • 6篇多态性
  • 6篇基因
  • 5篇基因多态性
  • 4篇加合物
  • 4篇DNA加合物
  • 3篇代谢
  • 3篇对苯乙烯
  • 3篇色谱
  • 2篇单核
  • 2篇单核苷酸
  • 2篇毒物
  • 2篇液相色谱
  • 2篇乙醛
  • 2篇易感
  • 2篇易感性
  • 2篇色谱法
  • 2篇神经系

机构

  • 21篇山东省职业卫...
  • 3篇山东大学
  • 2篇山东省医学科...
  • 1篇山东省肿瘤医...
  • 1篇威海市疾病预...

作者

  • 21篇邵华
  • 8篇张放
  • 7篇冯斌
  • 6篇程学美
  • 6篇张志虎
  • 5篇王翠娟
  • 4篇汪莉君
  • 2篇赵敬
  • 2篇单永乐
  • 2篇李会庆
  • 1篇张玮
  • 1篇门金龙
  • 1篇张灏
  • 1篇籍继颖
  • 1篇师以康
  • 1篇尚明
  • 1篇许光

传媒

  • 6篇中国卫生检验...
  • 4篇中华劳动卫生...
  • 2篇中华预防医学...
  • 2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职业与健康
  • 1篇中国工业医学...
  • 1篇环境与健康杂...
  • 1篇中华检验医学...
  • 1篇中国职业医学
  • 1篇工业卫生与职...
  • 1篇毒理学杂志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6篇2008
  • 7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5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NATC2,YP2B6和GSTP1基因多态性与苯乙烯生物监测的关系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NAT2,CYP2B6和GSTP1基因多态性与苯乙烯生物监测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58名接触苯乙烯的工人为研究对象,应用PCR-RFLP法判定基因型;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尿中三种代谢产物(苯乙醇酸、苯乙醛酸和苯乙烯巯基尿酸)的含量;并分析NAT2,CYP2B6和GSTP1基因多态性对接触不同水平苯乙烯工人尿中代谢产物含量有无显著影响(P<0.05)。结果:CYP2B6(BsrI)不同基因型苯乙烯尿中代谢产物含量有显著性差异;GSTP1(BsmAI)和NAT2 M3基因型在苯乙烯代谢中的作用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除传统生物检测指标如尿中化学代谢物和早期生物效应等,某些苯乙烯代谢酶基因多态性对其生物监测指标具有一定影响,因此也可作为遗传易感性生物标志物,用来评价苯乙烯接触人群的遗传易感性。
王翠娟邵华张放
关键词:基因多态性苯乙烯生物监测
GSTM1和GSTT1基因多态性对苯乙烯接触工人苯乙烯代谢的影响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GSTM1和GSTT1基因多态性对苯乙烯接触工人苯乙烯代谢的影响。方法于2006年11月选择山东省某玻璃钢游艇生产企业喷漆车间工龄在1年以上、防护情况基本相同的全部工人共计56人作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个体苯乙烯接触剂量、尿中代谢产物——苯乙烯巯基尿酸的浓度,采用多重PCR技术检测GSTM1和GSTT1基因多态性。结果工人尿中苯乙烯巯基尿酸浓度均值为(19.80±13.25)mg/g Cr,苯乙烯8 h时间加权平均浓度(8 h-TWA)均值为(133.28±95.81)mg/m3,两者间呈正相关(r=0.937,P<0.05)。高暴露组(苯乙烯浓度>50 mg/m3)和低暴露组(苯乙烯浓度≤50 mg/m3)工人年龄、工龄、吸烟率、饮酒率以及GSTM1、GSTT1基因型的构成比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无论在低暴露组还是高暴露组,携带GSTM1(+)基因型受试工人尿中的苯乙烯巯基尿酸浓度均高于携带GSTM1(-)基因型受试工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在携带GSTT1不同基因型受试工人之间中未发现同等差异。结论 CSTM1是苯乙烯的主要代谢酶之一,其基因多态性可影响苯乙烯在体内的代谢过程。
张放籍继颖邵华张志虎
关键词:苯乙烯GSTT1GSTM1基因多态性代谢
微流控芯片技术在基因分析研究中应用被引量:2
2007年
王翠娟邵华张放
关键词:基因分析MICRO芯片实验室生物芯片
乙醛脱氢酶2和细胞色素P4502E1基因多态性与甲醛职业危害易感性的关系
2008年
目的探讨乙醛脱氢酶2(ALDH2)和细胞色素P4502E1(CYP2E1)基因多态性与甲醛职业危害易感性的关系。方法以107例甲醛接触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为样本,采用聚合酶链反应一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测定ALDH2和CYP2E1(RsaⅠ/PstⅠ位点)基因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空气中甲醛浓度和尿中甲酸含量,多组资料秩和检验分析不同ALDH2和CYP2E1基因型与甲醛接触者班末尿中代谢产物甲酸含量的关系。结果不同ALDH2基因型影响了尿中甲酸含量,野生纯合子(GG)、杂合子(GA)、突变纯合子(AA)型个体尿中甲酸平均含量分别为(15.84±6.86)、(12.06±7.94)、(7.31±5.37)mg/g肌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241,P〈0.05),AA和GG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6.00,P=0.033)。CYP2E1基因5′-空白区域RsaⅠ/PstⅠ位点多态性未影响尿中甲酸的含量,C1/C1、C1/C2、C2/C2型个体尿中甲酸平均浓度分别为:(11.14±7.91)、(12.13±8.16)、(16.51±3.78)mg/g肌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285,P=0.117)。多元回归分析变量为甲醛接触量和ALDH2基因型,模型的调整R^2=0.196。结论ALDH2外显子12上(G-A位点)多态性与人体内甲醛代谢易感性相关,而CYP2E1(RsaⅠ/PstⅠ位点)基因多态性与其代谢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
程学美赵敬冯斌温培娥邵华
关键词:甲醛醛脱氢酶多态现象
环氧化物水解酶1基因多态性对苯乙烯体内代谢的影响
2013年
目的探讨环氧化物水解酶1(epoxidehydrolase1,EPHXl)基因多态性对苯乙烯体内代谢的影响。方法选择山东省某玻璃钢游艇生产企业喷漆车间工龄在1年以上,防护情况基本相同的全部工人(56人)作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个体苯乙烯8h时间加权平均浓度(8h-TWA)、尿中代谢产物一苯乙醇酸(mandelicacid,MA)和苯乙醛酸(phenylglyoxylicacid,PGA)浓度,采用聚合酶链反应一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法检测研究对象的EPHXl基因多态性。结果工人尿中MA浓度为(177.25±82.36)mg/gCr,PGA浓度为(145.91±69.73)mg/gCr,苯乙烯8h—TWA为(133.28±95.81)mg/m3。尿中MA及PGA浓度与苯乙烯8h—TWA均呈正相关关系(R:0.861,P〈0.05;R=0.868,P〈0.05)。按苯乙烯8h-TWA〉50mg/m。为高暴露组,8h-‘1wA≤50mg/m,为低暴露组,将研究对象分为高暴露组和低暴露组,高暴露组和低暴露组受试者携带高活力EPHXI基因型个体尿中的MA和PGA浓度明显高于携带EPHXl低活力组基因型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PHXI基因多态性对苯乙烯在体内的代谢过程可能有一定影响。
张放门金龙邵华张志虎冯斌
关键词:苯乙烯环氧水解酶类多态性单核苷酸
微流控芯片在生物分析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07年
张放邵华
关键词:微流控芯片生物分析
微流控芯片技术的研究进展被引量:9
2005年
邵华冯斌张志虎李会庆
关键词:微流控芯片生物分析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尿中甲酸和乙酸被引量:12
2006年
目的:建立一种实用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甲醛,乙醛在人尿中的代谢物—甲酸、乙酸。方法:甲酸和乙酸在碱性环境中与溶于丙酮中的1-溴甲基-五氟基苯反应,获得的衍生物用高效液相色谱分离,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检测。结果:方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0.9992,加标回收率均大于90.0%,变异系数小于5.7%。结论:应用本方法能够准确地测定尿中甲酸和乙酸的水平。
冯斌邵华程学美
关键词:甲酸乙酸高效液相色谱法尿液
三种醛类化合物-DNA加合特性的研究
2008年
目的探讨甲醛、乙醛和丙烯醛对DNA的损伤机制。方法采用体外测试系统,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甲醛、乙醛、丙烯醛及其在人体内的代谢产物甲酸、乙酸、羟丙基巯基尿酸与4种单脱氧核苷酸的加合反应进行研究。结果经HPLC分离检测,甲醛、醋醛与脱氧鸟苷酸发生加合反应,而丙烯醛、甲酸、醋酸和羟丙基巯基尿酸难以与脱氧鸟苷酸发生加合反应或加合物产量过低,初步确定了甲醛、乙醛与4种单脱氧核苷酸结合的优势反应核苷酸。结论甲醛、乙醛能够与DNA的脱氧鸟苷酸结合而体现遗传特性。
冯斌邵华张灏
关键词:乙醛丙烯醛DNA加合物
毒物代谢酶CYP2E1基因多态性对苯乙烯代谢的影响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CYP2E1基因多态性对苯乙烯代谢的影响。方法以56名苯乙烯接触工人为研究对象,应用个体采样器测定其个体接触剂量,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尿中主要代谢产物(苯乙醇酸和苯乙醛酸)的含量,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技术(PCR-RFLP)检测其CYP2E1基因5端上游调节区R saI位点及第六内含子区D raI位点的多态性。结果CYP2E1基因5端R saI多态性对职业接触苯乙烯低浓度组工人尿中苯乙醇酸和苯乙醛酸含量均有显著影响(P<0.05)。结论CYP2E1基因5端R saI多态性对苯乙烯代谢结果具有一定影响,可能是苯乙烯职业接触遗传易感性因素。
张放邵华张志虎单永乐
关键词:苯乙烯CYP2E1基因多态性代谢产物遗传易感性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