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6A030203)

作品数:12 被引量:81H指数:6
相关作者:徐世艾张庆苏红军唐中山李增胜更多>>
相关机构:烟台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化学工程
  • 5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黄原胶
  • 3篇牛顿流体
  • 3篇黄原胶发酵
  • 3篇发酵
  • 3篇非牛顿流体
  • 2篇流体力学
  • 2篇计算流体力学
  • 2篇假塑性
  • 2篇假塑性流体
  • 2篇搅拌
  • 1篇挡板
  • 1篇多糖
  • 1篇氧传质
  • 1篇液相
  • 1篇液相色谱
  • 1篇溶氧
  • 1篇色谱
  • 1篇数值模拟
  • 1篇柠檬
  • 1篇柠檬烯

机构

  • 12篇烟台大学

作者

  • 12篇徐世艾
  • 6篇张庆
  • 6篇苏红军
  • 2篇林剑
  • 2篇李增胜
  • 2篇唐中山
  • 1篇盛春琦
  • 1篇徐斌
  • 1篇王令闪
  • 1篇江丽丽
  • 1篇苗伟
  • 1篇杨杰
  • 1篇张瑞伦
  • 1篇段所行
  • 1篇单岩

传媒

  • 2篇食品科学
  • 2篇化学工程
  • 2篇烟台大学学报...
  • 1篇现代化工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食品科技
  • 1篇微生物学通报
  • 1篇化工进展
  • 1篇食品与生物技...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7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搅拌和溶氧对黄原胶发酵的影响被引量:7
2009年
利用实验室30L发酵罐,在对pH值控制的前提下,对黄单胞杆菌XG-101的黄原胶间歇生产和生长动力学进行研究,发酵在一系列的搅拌速度(140~260r/min)下进行,测定产品的丙酮酸含量和黄原胶平均分子量。结果显示:随着搅拌转速的增加,发酵动力学各项参数值均增加,同时,在发酵过程中黄原胶的生成也与微生物的生长有一定的关系。另外,本实验通过新型微孔气体分布器改变溶氧,对黄原胶发酵的影响作了研究,结果发现用新型气体分布器所得黄原胶浓度较传统气体分布器下所得黄原胶浓度提高17%。
李增胜张庆徐世艾
关键词:黄原胶发酵丙酮酸HPLC气体分布器
高黏体系中最大叶片式搅拌桨直径的CFD优化被引量:7
2011年
以黄原胶溶液为研究体系,借助于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研究了采用不同直径的最大叶片式搅拌桨时釜内流体速率分布、死区体积、剪切速率、表观黏度和总体流体状况等参数。研究发现:在保持功率不变的前提下,随着桨径的增大,釜内循环区影响范围变广,全釜平均液相速率逐渐增加,速度分布均匀度有所提高,死区体积明显下降。对于研究的搅拌体系,最大叶片式桨适宜直径为0.276 m。当桨径再继续增大直径时,釜内死区减少不明显,同时搅拌桨的剪切性能恶化。
王令闪苏红军徐世艾
关键词:计算流体力学
不同搅拌体系下黄原胶发酵的研究被引量:5
2009年
本实验通过对三种不同搅拌体系下黄原胶发酵动力学参数:野油菜黄单细胞菌XG-101菌体浓度、黄原胶浓度、黏度、平均分子质量、丙酮酸功能基团以及残糖的测定,验证了冷模条件下组合桨(上层下压式双折叶圆盘涡轮,下层六叶布鲁马金)体系和最大叶片式桨体系具有高气含率和优良传质性能的结论,更重要的是为工业上提高黄原胶发酵产量和发酵质量(黄原胶平均分子质量和丙酮酸功能基团的含量)提供理论指导,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李增胜张庆徐世艾
关键词:黄原胶发酵
新型搅拌器对黄原胶发酵的影响被引量:2
2007年
设计了一组由六叶布鲁马金与下压式双折叶圆盘涡轮搭配组合而成的新型搅拌器,该搅拌器在冷模实验状态下具有较高KLa值和气含率。将该新型搅拌器应用于机械搅拌式生物反应器黄原胶的发酵,针对发酵过程中黄原胶的浓度、粘度、淀粉含量等参数的变化与传统的六直叶圆盘涡轮进行了对比研究,并研究了不同的挡板条件对黄原胶发酵的影响。结果表明:新型搅拌器能够提高黄原胶发酵液中黄原胶的浓度和粘度、降低发酵液中残留淀粉的浓度,并明显地减少了高粘性发酵液静止区的体积;挡板的缩小或将拆除,更适合于黄原胶高粘性物系的机械搅拌式生物反应器的发酵。
盛春琦林剑徐世艾
关键词:挡板黄原胶发酵
黄原胶降解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3
2008年
综述了黄原胶的理化特性、降解意义及降解方法,重点介绍了生物法降解黄原胶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并对降解黄原胶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寻求更多降解途径、开发寡糖产品等建议。
江丽丽张庆徐世艾
关键词:黄原胶降解寡糖
黄原胶在热管生物反应器中传热数值模拟被引量:1
2013年
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研究了多种因素对黄原胶水溶液在传统反应器与热管生物反应器中传质与传热状况的影响,通过数值模拟得到了反应器中流动场、温度场和全釜死区分布.结果显示:经典最大叶片式桨及改进最大叶片式桨都具有"双循环"流型结构,在釜内形成了良好的主体循环流动,有利于改善反应器内的传质与传热,验证了热管的使用没有对反应器中的流动场造成严重的影响;而温度场的比较则表明:热管的使用明显提高了反应器的传热性能,使反应器中的整体温度有明显下降.
徐斌苏红军张庆徐世艾
关键词:热管生物反应器传热数值模拟
HPLC法测定留兰香油中柠檬烯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留兰香油中柠檬烯的含量。[方法]以无水甲醇为外标物,对留兰香油中柠檬烯的含量进行测定。色谱条件:色谱柱为C18(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无水甲醇-水(75∶25,V/V),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00 nm,柱温为25℃。[结果]柠檬烯含量在0.21~1.05 mg/ml时,其峰面积与浓度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为0.995,平均回收率为98.0%,RSD为2.6%;计算得留兰香油原料中柠檬烯的含量为24.2%。[结论]该方法简单快速、准确,可用于留兰香油中柠檬烯的含量测定。
张瑞伦张庆徐世艾
关键词:柠檬烯高效液相色谱
最大叶片式桨在假塑性流体中的搅拌流场模拟被引量:6
2010年
为研究最大叶片式桨在高黏假塑性流体中的搅拌流动行为,以黄原胶溶液为研究体系,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重点研究了釜内流体的功耗特性、速率分布、剪切速率、表观黏度分布和总体流动状况。结果表明:最大叶片式桨具有与大多数径流桨相似的"双循环"流型结构,且预测的功耗特性与实验数据一致性良好。最大叶片式桨适用于高黏假塑性流体的混合,而对于高黏牛顿流体的混合则效果不佳。釜内的剪切速率分布较宽泛,且受转速影响较大。转速可作为该桨改善黄原胶体系混合效率的重要参数之一。
段所行苏红军徐世艾
关键词:搅拌釜计算流体力学
黄原胶降解酶酶学性质的初步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利用黄原胶降解菌(Paenibacillus lautus)XD2-8制备黄原胶降解酶,并对其酶学特性做了初步的研究。结果显示,该酶的最优酶促反应条件为:温度35℃、pH6.0、底物浓度5g/L;葡萄糖对该酶促反应具有抑制作用,且葡萄糖浓度越大抑制作用越强。
杨杰单岩张庆林剑徐世艾
关键词:酶促反应黄原胶葡萄糖
新型气体分布器对非牛顿流体中氧传质的影响被引量:4
2008年
研究了环状气体分布器、微孔型气体分布器一号、微孔型气体分布器二号3种型式的气体分布器对非牛顿流体中氧传质的影响。着重考察了微孔型分布器对同一组合桨的功耗、气含率ε、氧传质系数KLα以及比功耗传氧系数Eo2的影响,并与传统的环状气体分布器的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微孔型气体分布器条件下所得KLα和Eo2均高于环状气体分布器的对应值,可以取得较好的传质混合效果,有利于提高非牛顿流体中的溶氧水平。
苏红军唐中山徐世艾
关键词:非牛顿流体氧传质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