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河北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0276176)

作品数:3 被引量:31H指数:2
相关作者:白亚玲张俊霞徐金升张慧然崔立文更多>>
相关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电阻抗
  • 2篇血容量
  • 2篇血容量监测
  • 2篇血液
  • 2篇血液透析
  • 2篇血液透析患者
  • 2篇在线血容量监...
  • 2篇生物电阻抗
  • 2篇透析患者
  • 2篇干体重
  • 1篇血透
  • 1篇血透患者
  • 1篇肾透析
  • 1篇生物电
  • 1篇贫血
  • 1篇贫血治疗
  • 1篇维持性
  • 1篇维持性血液
  • 1篇维持性血液透...
  • 1篇维持性血液透...

机构

  • 3篇河北医科大学...

作者

  • 3篇崔立文
  • 3篇张慧然
  • 3篇徐金升
  • 3篇张俊霞
  • 3篇白亚玲
  • 2篇张胜雷
  • 1篇周薇

传媒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国实用内科...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联合生物电阻抗监测血容量在评估血透患者容量超负荷中的诊断价值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探讨联合生物电阻抗对相对血容量监测在评估血液透析患者容量超负荷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8月到2012年1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患者49例,临床评估均达到干体重,根据透后30 min 生物电阻抗测量结果分为两组,A组:达干体重组(34例),B组未达干体重组(15例)。对B组患者逐渐下调干体重,直至再次测量生物电阻抗结果达正常人群标准时,定为B′组(n=15)。在透析过程中同时应用在线血容量监测( BVM)监测患者相对血容量变化(ΔBV)。比较A、BΔBV/UF(%/L)、ΔBV/UFR(%· L-1· h-1)值,并应用ROC曲线分析计算ΔBV/UF、ΔBV/UFR在诊断容量超负荷时的曲线下面积,寻找诊断容量超负荷的较好指标。结果ΔBV、ΔBV/UF、ΔBV/UFR,B 组均低于A组(P<0.01)。 A组与B'组中比较均没有显著差异(P>0.05)。诊断容量超负荷时的曲线下面积为:ΔBV/UF(0.84,95%CI 0.70~0.93)>ΔBV/UFR(0.83,95%CI 0.69~0.92)。结论ΔBV/UF、ΔBV/UFR 是诊断血液透析患者容量超负荷的较好指标,在△BV/UF 低于4.53%/L 或△BV/UFR低于0.88%· L-1· h-1的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患者,提示存在容量超负荷,可以安全地下调干体重。
张慧然徐金升白亚玲张俊霞崔立文俞啟瑶张胜雷
关键词:干体重在线血容量监测生物电阻抗
在线血容量监测评估血液透析患者血容量超负荷诊断指标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在线血容量监测容量指数(VI)、BVM斜率(BVMS)等指标对血液透析患者容量超负荷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8月至2012年1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患者49例,临床评估均达到干体重,根据透析后30min生物电阻抗测量结果分为达干体重组(A组)34例和未达干体重组(B组)15例。对B组患者逐渐下调干体重,直至再次测量生物电阻抗结果达正常人群标准时,定为c组(15例)。在透析过程中同时应用在线血容量监测(BVM)观察患者相对血容量变化(ABV)。计算超滤率(UFR)、UFR指数、BVMS、VI等指标。并应用ROC曲线分析计算UFR指数、BVMS、VI在诊断容量超负荷时的曲线下面积,寻找诊断容量超负荷的较好指标。结果除UFR指数外(P〉0.05),其余2项指标B组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诊断容量超负荷时的曲线下面积为:V10.81(95%C10.67~0.90),BVMS0.79(95%C10.65~0.90),UFR指数0.55(95%C10.40~0.69)。结论VI是诊断是否存在容量超负荷的较好指标,当VI低于0.22时提示水负荷较重,可进一步下调干体重。
张慧然徐金升张俊霞白亚玲崔立文周薇
关键词:血液透析干体重在线血容量监测生物电阻抗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贫血治疗达标情况及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25
2016年
目的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贫血治疗达标情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10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158例,根据贫血治疗达标情况分为贫血治疗达标组和贫血治疗未达标组。收集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基本情况、治疗情况及实验室检测指标,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贫血治疗达标情况的影响因素。结果共有贫血治疗达标患者73例,未达标患者85例,贫血治疗达标率为46.2%。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原发病、血管通路、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u EPO)使用剂量、血清铁、铁蛋白、转铁蛋白、转铁蛋白饱和度、透析前血清磷、透析前钙磷乘积、全段甲状旁腺素(i PTH)、血浆清蛋白、血浆前清蛋白、透析前血肌酐、透析前尿素氮、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贫血治疗达标组患者的透析时间长于贫血治疗未达标组,透析前血清钙高于贫血治疗未达标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低于贫血治血清铁、疗未达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红蛋白(Hb)水平与透析时间、血清铁、转铁蛋白饱和度、透析前血清钙、血浆前清蛋白呈线性正相关,与LDL-C呈线性负相关(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透析前血清钙、i PTH、血浆前清蛋白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Hb水平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贫血治疗达标率较低,透析前血清钙、i PTH、血浆前清蛋白是其影响因素。
张慧然徐金升白亚玲张俊霞崔立文张胜雷
关键词:肾透析贫血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