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399143)

作品数:36 被引量:412H指数:12
相关作者:刘福来薛怀民许志琴杨经绥李天福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南京大学中国地质调查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3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6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5篇变质
  • 12篇锆石
  • 11篇高压变质
  • 11篇超高压变质
  • 9篇片麻岩
  • 9篇大陆科学钻探
  • 8篇地球化
  • 8篇地球化学
  • 8篇定年
  • 8篇中国大陆科学...
  • 8篇同位素
  • 7篇苏鲁超高压变...
  • 7篇高压变质带
  • 7篇变质带
  • 7篇超高压变质带
  • 6篇主孔
  • 6篇U-PB定年
  • 5篇造山带
  • 5篇苏鲁造山带
  • 5篇变质作用

机构

  • 33篇中国地质科学...
  • 2篇南京大学
  • 2篇中国地质调查...
  • 1篇国家地质实验...
  • 1篇国土资源部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台湾成功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南京地质矿产...
  • 1篇美国迈阿密大...
  • 1篇法兰克福大学

作者

  • 24篇刘福来
  • 17篇薛怀民
  • 15篇许志琴
  • 14篇杨经绥
  • 8篇李天福
  • 8篇孟繁聪
  • 5篇陈世忠
  • 3篇刘平华
  • 3篇叶建国
  • 3篇张泽明
  • 3篇史仁灯
  • 3篇梁凤华
  • 2篇周开富
  • 2篇朱筱婷
  • 2篇王舫
  • 2篇张仲明
  • 2篇陈松永
  • 2篇陈方远
  • 1篇戚学祥
  • 1篇方青松

传媒

  • 16篇岩石学报
  • 5篇地质学报
  • 4篇岩石矿物学杂...
  • 4篇中国地质
  • 2篇地球科学(中...
  • 2篇Acta G...
  • 1篇中国科学(D...
  • 1篇地学前缘
  • 1篇地质通报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3
  • 1篇2011
  • 3篇2009
  • 8篇2007
  • 12篇2006
  • 8篇2005
  • 2篇2004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苏鲁超高压变质带岗上超镁铁质岩铬尖晶石形成过程——铬成矿新机制被引量:5
2009年
岗上超镁铁质岩主要由纯橄岩和石榴橄榄岩组成,主要组成矿物有橄榄石、铬尖晶石、石榴子石、单斜辉石和斜方辉石等。铬尖晶石的Cr#[Cr/(Cr+Mg)×100]从51到89变化,铬尖晶石矿物表现为4期次演化的特点,反映了从岩浆期向榴辉岩相、角闪岩相和绿片岩相演化特征。随着超镁铁质岩的演化,铬尖晶石中Cr#不断增大(51增大到89),而铬尖晶石Mg#[Mg×100/(Mg+Fe2+)]不断减少,氧逸度不断增加。在绿片岩相—绿片角闪岩相退变质过程中,铬尖晶石中Cr、Mg和Al减少,Fe相对增加,产生富Cr尖晶石变质作用样式。晚期剪切变形等次生变化有利于富铬铬尖晶石矿物的形成和铬尖晶石的富集。同时,角闪岩相和绿片岩相变质作用使铬尖晶石富集呈现容易开采的条带状,降低了铬尖晶石与其他硅酸盐矿物的结合强度,降低了开采强度和成本,使原本不易于开采的铬铁矿矿体变得可以开采。这些意味着铬铁矿矿体展布要结合后期变质作用进行综合分析。
陈世忠杨经绥
关键词:铬尖晶石苏鲁超高压变质带
苏鲁超高压变质带西北缘五莲断裂外侧浅变质花岗片麻岩的地球化学特征与原岩成因研究被引量:12
2005年
五莲杂岩中的正片麻岩主要为正长花岗质片麻岩,少数石英正长质片麻岩,具有适度碱性的演化趋势。以贫CaO、低MgO、高Na2O为特征,岩石中虽然碱度较高,但仍属较强过铝型。这套正片麻岩还表现为较强的轻、重稀土元素分馏程度和强的负Eu异常,尤以强烈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Ba、Th、U、K)和亏损高场强元素Ti、Zr、Hf、Nb、Ta(部分样品中Zr、Hf除外),明显的Ba、P负异常为显著特征。岩石地球化学的总体特征与苏鲁造山带内的花岗质片麻岩有一定的可比性,而与华北克拉通内的前寒武纪正片麻岩明显不同。推测五莲地区正片麻岩的原岩是晚元古代由大陆下地壳富钾的变质玄武质组分部分熔融形成的,母岩浆的演化主要表现为以长石(奥长石和钾长石)的分离结晶为主,其中可能还有少量黑云母和角闪石,以及副矿物锆石和磷灰石的分离结晶。
薛怀民刘福来许志琴
关键词:花岗片麻岩地球化学苏鲁造山带
Zoned Zircon from Eclogite Lenses in Marbles from the Dabie-Sulu UHP Terrane,China: A Clear Record of Ultra-deep Subduction and Fast Exhumation被引量:18
2007年
摘要:在从 Dabie-Sulu 的云石的 Eclogite 透镜超离频压力(UHP ) 岩层是深深地 subducted 元沉积的岩石。在这些岩石中的锆石被用来抑制年龄与其他天体作同方并且 UHP 变态在 subduction 期间,并且以后后退变态在发掘期间。继承(由岩屑形成) 并且变形锆石根据播送轻显微镜学,阴极射线发光(CL ) 成像,踪迹元素内容和矿物质包括被区分。矿物质包括的分发与变形锆石的 CL 成像结合了使联系锆石地区(领域) 到不同变形舞台可能。域 1 由组成圆,长方形和细长纤弱的核心与黑暗光想象,并且包含石英 eclogite 外形矿物质包括集合,显示的形成在下面高压(HP ) T = 的变形条件
LIU FulaiA. GERDESP. T. ROBINSONXUE HuaiminYE Jianguo
关键词:大别-苏鲁超高压变质带剥露
苏鲁超高压变质带超镁铁岩深部碳酸盐交代作用的证据
2016年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第三先导孔(PP3钻孔),位于秦岭-大别-苏鲁超高压造山带的东部,赣榆岗上超镁铁岩体中。钻孔中超镁铁岩的岩性包括纯橄岩和石榴超镁铁岩等,该超镁铁岩的SiO_2含量均值在43.68%,变化范围为41.9%~47.11%;MgO均值在44.71%,变化范围为47.12%~48.62%;Cr_2O_3均值在0.39%,变化范围为0.30%~0.47%;CaO均值0.12%(变化范围为0.006%~0.34%);Na2O均值在0.05%(变化范围为0.005%~0.32%)。超镁铁质岩的Mg#(Mg/(Mg+Fe)×100)稳定在91.9~93.0之间,Cr#(Cr/(Cr+Fe)×100)均值在38,较高;变化在30~45之间,变化小。其中闪石化金云母超镁铁岩具有最低的值(Cr#=19)。Ni含量在2100×10^(-6)~2500×10^(-6),CaO含量均值为0.13%,Al_2O_3含量均值为0.41%。岩体成分均一,表现为高镁,低钙和低铝的特征。超镁铁岩的不相容元素和稀土元素总量很低,稀土元素总量均值在0.60×10^(-6)。(La/Yb)N比值在6.9~51.2,均值在16.1,重稀土元素严重亏损,是中国东部最亏损的地幔岩之一。超镁铁岩中橄榄石成分(Fo在88.7~93.1之间,Fa在6.8~11.1之间),从早期到晚期,岩石Fo值从93→91~92.4→88.7~89.1。铬尖晶石Cr#值从51到89变化,TiO_2和MnO_2值分别低于0.26%和0.46%,晚期铬尖晶石Cr#值增大,Ti含量减小。单斜辉石由透辉石(Wo_(45.9)8En_(47.89)Fs_(2.73)Ac_(3.39))和顽透辉石(Wo_(27.61)En_(68.78)Fs_(2.27)Ac_(1.34))两种,透辉石(Cpx_Ⅰ)在顽透辉石(Cpx_Ⅱ)中呈被交代的残余粒状。角闪石和金云母呈明显的条带状和脉状,局部发育。岩石具有弱的Na和K交代作用,较高的Sr和Ba等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HSFE),以及特征的稀土元素和微量元素配分曲线;岩石中主要组成矿物橄榄石从早期到晚期,矿物Mg#指数下降(Mg#从93→88);单斜辉石中可看到透辉石被顽透辉石交代现象;次生角闪石和金云母的形成等特征都显示超镁铁岩经历了碳酸盐交代作用。在超镁铁岩矿物橄榄石中发现细小白云石和菱镁矿等碳酸�
陈世忠杨经绥许志琴朱筱婷
关键词:苏鲁超高压变质带
胶东烟台磁山花岗岩的形成时代及其成矿意义被引量:4
2005年
利用激光探针等离子体质谱测年技术(LA-ICP-MS)对胶东烟台磁山花岗岩的锆石进行了U-Pb年龄测定,8粒锆石的年龄为199~149 Ma,可分成3组:192 199 Ma(3粒)、178~185 Ma(2粒)和149 154 Ma(3粒),第3组年龄可能代表岩体的最终侵位时代,表明岩体形成于晚侏罗世,为燕山期花岗岩.另外4粒早元古代的继承锆石年龄为2110~2 467 Ma,平均年龄为2 252±41 Ma,反映其源岩有早元古代粉子山群的物质.该岩体的形成年龄为探讨南张家金矿的成因提供了重要依据.
孟繁聪史仁灯Tsuyoshi Iizuka杨经绥Takafumi Hirata
关键词:锆石成矿意义
中国大陆科学深钻主孔中FeCrNi合金球粒的发现
2005年
在中国大陆科学深钻主孔中发现了2粒FeCrNi合金球粒,粒径约200μm,其中w(Fe)=71.07%~73.68%,w(Cr)=14.55%~16.79%,w(Ni)=9.91%~11.47%,总和为98.2%~99.65%,分子式为Fe0.74Cr0.16Ni0.10.球粒内均含氧化物包体,由Cr、Mn、Al、Si、Fe、Ti和O组成.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FeCrNi球粒为多晶,具立方晶系的晶体结构,空间群为Fm3m,晶胞参数为a=0.3603 m,Z=4,密度为7.828 g/cm3.球粒经抛光后呈银灰色,金属光泽,平均莫氏硬度为4.026,主波长S546反射率为56%.球粒可能是FeCrNi合金组成的金属熔融液滴冷却的产物.
任玉峰方青松白文吉杨经绥戎合颜秉刚张仲明许志琴
关键词:球粒
胶南岚山头地区A型花岗质片麻岩的地球化学特征与原岩成因被引量:6
2007年
胶南岚山头地区花岗质片麻岩的化学成分表现为SiO2含量普遍高,为68.4%~78.26%,Al2O3含量为11.34%~15.84%,而TiO2、Fe2O3、FeO、MnO和MgO的含量明显偏低,其中Fe2O3为0.69%~2.12%,FeO为0.18%~1.56%,MgO为0.05%~1.53%;岩石明显富含Na2O、K2O强烈贫CaO,其中Na2O+K2O的含量为8.32%~10.33%,K2O的含量为3.87%~5.24%,CaO的含量为0.19%~1.27%。稀土元素配分模式显示轻稀土明显富集、重稀土相对平坦,具较强的轻、重稀土元素分馏和强烈-中等的负Eu异常。具强烈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K、Rb、Ba、Th)的特点,高场强元素Ti、Nb和Ta显示明显负异常,且所有样品均具明显负P异常。花岗片麻岩的原岩为A型花岗岩,指示其形成于拉张作用下的陆缘火山弧构造环境,原岩可能为新元古代下地壳富钾的变质玄武岩部分熔融而成,形成压力为0.8~1.0GPa,部分熔融程度小于10%。胶南A型花岗质片麻岩的原岩形成于新元古代,与扬子板块北缘新元古代陆缘火山活动有关,可能是Rodinia超大陆裂解事件在苏鲁地区的强烈反响。
周开富薛怀民刘福来
关键词:地球化学特征苏鲁地体
铬尖晶石和石榴石的相变:大陆科学钻探CCSD-PP3孔超镁铁岩超高压变质作用的证据被引量:4
2006年
PP3超镁铁岩主要岩石类型有纯橄岩和石榴石橄榄岩,两者为渐变,主要矿物为橄榄石、铬尖晶石、石榴石、单斜辉石和斜方辉石.铬尖晶石的Cr^#[Cr/(Cr+Mg)×100]从51~89变化,TiO2和MnO2值分别低于0.26%和0.46%.铬尖晶石矿物表现为4期次演化的特点,反映了从岩浆期、榴辉岩相、角闪岩相和绿片岩相演化特征.随着超镁铁岩的演化,铬尖晶石表现为Cr^#不断增大,而Mg^#[Mg×100/(Mg+Fe^2+)]不断减少、氧逸度不断增加的过程.PP3铬尖晶石反映了地幔来源,为大陆岩石圈超镁铁岩特征,后期随折返而演化.从石榴石与铬尖晶石相互转变过程看出,PP3超镁铁岩经历了深度加大的过程,超镁铁岩曾经到达100km以上的岩石圈地幔深处.在绿片岩相一绿片角闪岩相变质过程中,铬尖晶石中Cr、Mg和~减少,Fe相对增加,产生富cr尖晶石变质作用样式.晚期剪切变形等次生变化影响了铬尖晶石矿物成分。
陈世忠杨经绥许志琴李天福陈方远
关键词:石榴石橄榄岩铬尖晶石UHP
南苏鲁超高压变质地体中罗迪尼亚超大陆裂解事件的记录被引量:51
2006年
通过苏鲁超高压变质地体南部不同类型超高压变质岩石的原岩重塑,揭示超高压变质岩的原岩形成于由大陆玄武质岩石、辉长岩、表壳岩和花岗岩组成的被动陆缘拉伸构造环境。中国大陆科学钻探主孔中不同类型超高压变质岩石的锆石SHRIMP U-Pb定年表明,花岗质片麻岩原岩年龄为780-680Ma;榴辉岩、石榴角闪岩的原岩年龄为765—730Ma,副片麻岩中包含了730Ma、680Ma、621Ma和较年轻的继承性碎屑锆石和结晶锆石年龄。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表明,苏鲁超高压变质地体南部正片麻岩类和榴辉岩的原岩所代表的花岗岩浆和基性岩浆活动为罗迪尼亚超大陆形成后的新元古代裂解事件的产物,而副片麻岩的原岩为新元古代-古生代时期形成的扬子被动陆缘的沉积-火山表壳盖层,它们与结晶基底一起在240- 220Ma期间经历了超高压变质作用。
许志琴刘福来戚学祥张泽明杨经绥曾令森梁凤华
关键词:SHRIMPU-PB测年
苏鲁造山带五莲新元古代花岗岩类成因的Sr-Nd同位素证据被引量:4
2006年
五莲新元古代花岗岩类分布于五莲断裂以北,动力变形强,但变质程度弱,仅达到绿片岩相.岩性以黑云正长花岗质为主,少数为石英正长质.岩石中Sr同位素初始值的变化范围很广,从0.697306~0.753765,除了部分是由于源区的不均一或多源不同比例混合外,岩浆侵位过程中或固结后的次生扰动可能也起着一定的作用.而它们的εNd(750Ma)均为负值且变化范围广(-3.1^-24.3),Nd同位素二阶段模式年龄从1.7~3.4Ga,均显示它们的源区以古老的地壳为主,但具有多源混合的特征.推测五莲新元古代花岗岩类最可能的成因是太古代的TTG片麻岩(主要是其中的英云闪长质组分)在压力约0.8Gpa(相当于~25km的中下地壳)条件下发生部分熔融,并混入了不同比例的年轻地幔来源物质.地幔来源物质的加入对于五莲新元古代花岗岩类的成因有重要的影响.
薛怀民刘福来孟繁聪
关键词:部分熔融苏鲁造山带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