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苏省中医药领军人才培养项目(2006)

作品数:129 被引量:1,381H指数:21
相关作者:贾晓斌陈彦封亮张振海施峰更多>>
相关机构:江苏省中医药研究院江苏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中医药领军人才培养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29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3篇医药卫生
  • 4篇化学工程

主题

  • 32篇中药
  • 18篇高效液相
  • 17篇液相色谱
  • 17篇色谱
  • 17篇相色谱
  • 17篇高效液相色谱
  • 14篇液相色谱法
  • 14篇制剂
  • 14篇色谱法
  • 14篇高效液相色谱...
  • 10篇黄连
  • 9篇药材
  • 9篇药组
  • 9篇淫羊藿
  • 9篇中药组
  • 9篇中药组分
  • 9篇萸黄连
  • 9篇夏枯草
  • 9篇板蓝根
  • 8篇缓释

机构

  • 134篇江苏省中医药...
  • 73篇江苏大学
  • 58篇南京中医药大...
  • 9篇镇江出入境检...
  • 6篇江苏康缘药业...
  • 4篇泰州职业技术...
  • 3篇中国中医科学...
  • 3篇吉林省食品药...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安徽大学
  • 1篇南京师范大学
  • 1篇常州大学
  • 1篇休斯顿大学
  • 1篇河南农业大学
  • 1篇常州工程职业...
  • 1篇江苏联合职业...
  • 1篇昆山市第一人...
  • 1篇中药制药过程...
  • 1篇泰山疗养院
  • 1篇广州康臣药物...

作者

  • 131篇贾晓斌
  • 48篇陈彦
  • 29篇封亮
  • 25篇张振海
  • 21篇蒋俊
  • 18篇施峰
  • 16篇孙娥
  • 15篇郁丹红
  • 14篇安益强
  • 13篇高成林
  • 12篇陈斌
  • 11篇刘丹
  • 11篇谭晓斌
  • 11篇蔡宝昌
  • 10篇吴皓
  • 10篇贾东升
  • 10篇袁海建
  • 10篇陈小云
  • 9篇邵振中
  • 9篇黄洋

传媒

  • 37篇中国中药杂志
  • 33篇中草药
  • 18篇中华中医药杂...
  • 11篇中成药
  • 7篇中国药房
  • 5篇中药材
  • 3篇中国实验方剂...
  • 3篇中国药学杂志
  • 2篇药物分析杂志
  • 2篇中国医院药学...
  • 2篇华西药学杂志
  • 1篇药学学报
  • 1篇江苏中医药
  • 1篇中国药科大学...
  • 1篇中国现代应用...
  • 1篇南京中医药大...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5
  • 9篇2014
  • 26篇2013
  • 15篇2012
  • 16篇2011
  • 23篇2010
  • 26篇2009
  • 17篇2008
1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HPLC测定不同产地茯苓中猪苓酸C和去氢土莫酸被引量:8
2009年
目的建立一种测定茯苓中猪苓酸C和去氢土莫酸的方法,并比较不同产地茯苓中猪苓酸C和去氢土莫酸量的差异。方法应用HPLC法测定猪苓酸C、去氢土莫酸的量,色谱柱为Alltima-C18(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磷酸(70∶29.85∶0.15);体积流量为1mL/min;检测波长为244nm;进样量为20μL;柱温为30℃。结果测得8个产地茯苓中猪苓酸C、去氢土莫酸的量分别为0.1886~0.5756、0.1137~0.2167mg/g,其中以浙江产茯苓药材中猪苓酸C、去氢土莫酸量最高,四川次之,其他几个产地的量相对较低;猪苓酸C定量测定的线性范围为0.1792~2.2400μg(r2=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88%,RSD为1.77%;去氢土莫酸测定的线性范围为0.1372~1.7150(r2=1),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76%,RSD为0.62%。结论所建立的色谱方法可以简便、准确测定茯苓中猪苓酸C、去氢土莫酸的量,重现性好;各产地茯苓中的猪苓酸C、去氢土莫酸的量差别较大,有必要建立猪苓酸C、去氢土莫酸的定量控制方法。
金晓勇贾晓斌陈彦王静静兰雪莲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茯苓去氢土莫酸
人参皂苷Rg_3二元固体分散体的制备及体外特性研究被引量:8
2013年
该文以低相对分子质量壳聚糖和泊洛沙姆188为联合载体,采用溶剂法制备人参皂苷Rg3固体分散体,进行体外溶出试验,并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衍射法(X-RD)进行物相分析。结果表明,低相对分子质量壳聚糖和泊洛沙姆188按2∶1制备的人参皂苷Rg3固体分散体60 min药物的体外累积溶出率达到90%以上,且药物以非晶状态分散于载体中。因此,以低相对分子质量壳聚糖和泊洛沙姆188为联合载体制备的人参皂苷Rg3固体分散体能够显著提高药物的溶出度,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刘其媛张振海金鑫于兆慧贾晓斌
关键词:人参皂苷RG3泊洛沙姆188溶出度
通脉微丸多元释药系统释药特性评价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建立通脉微丸多元释药系统的释药特性评价方法。方法:考察紫外分光光度法与HPLC测定各释药单元溶出曲线的相似性;HPLC评价通脉微丸多元释药系统单个释药单元以及形成多元释药系统后的体外释药特性,同时评价各释药单元体外释放的相互影响程度。结果: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和HPLC测定的葛根黄酮微丸、丹酚酸微丸、川芎酚酸微丸、丹参酮微丸4种释药单元的溶出度曲线具有相似性;HPLC测定多元释药系统的各释药特性表明各单元无相互影响。结论:可利用HPLC测定的单一指标成分来表示组分的释放,初步构建的通脉微丸多元释药系统改善了难溶性组分的溶出,整体上表现出速释和缓释结合的特征,符合设计的要求。
郁丹红黄洋贾晓斌朱静刘丹萧伟
关键词:释药特性中药组分
基于动物行为学考察萸黄连“反制”前后的药性差异研究
目的:研究萸黄连'反制'前后的寒热药性的差异性。方法:选用KM小鼠,依据动物行为趋向性,分别给予黄连、吴茱萸、萸黄连,考察不同药物对小鼠温度趋向性的影响,并结合测定小鼠肝脏ATP酶的活力,探讨不同药性药物对小鼠机体能力代...
蒋俊贾晓斌李平徐江周成林蔡宝昌吴皓
关键词:萸黄连反制动物行为学ATP酶能量代谢
文献传递
不同产地龙葵药材中澳洲茄碱量的分析研究被引量:10
2008年
目的 测定龙葵中澳洲茄碱的量以评价不同产地龙葵药材质量。方法 采用Agilent Zorbax SB C18色谱柱(150mm×4.6mm,5μm),以乙腈-1%磷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05nm。结果6个不同地区龙葵茎叶中澳洲茄碱的平均量在0.5445~1.5049mg/g;果实中澳洲茄碱的平均量在O.8555~3.4408mg/g。连云港灌南地区龙葵茎叶和果实中澳洲茄碱的量最高,分别为1.5049、3.4408mg/g;南京栖霞地区茎叶中量最低,为0.5445mg/g,南京江宁地区果实中量最低,为0.8555mg/g。结论 同一时期、不同产地龙葵药材茎叶和果实中澳洲茄碱量差异较大。
袁海建贾晓斌陈彦刘中秋邵振中
关键词: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黄连的炮制历史沿革及其炮制品现代研究进展被引量:17
2010年
目的:研究黄连不同炮制品的炮制机制。方法:在查阅中医药古籍的基础上,论述了黄连的炮制历史沿革,总结出了黄连的27种不同的炮制方法,对黄连的27种炮制方法进行了整理,理清了黄连的炮制发展过程。结果:通过对黄连炮制品现代研究的文献整理,分析了黄连的现代研究状况,并对黄连炮制品的后续研究工作提出了一些想法。结论:应该从药物的"三个层次多维结构"的物质基础入手,结合炮制前后物质基础各成分、组分ADME特性来研究黄连不同炮制品的炮制机制。
蒋俊贾晓斌薛璟陈彦蔡宝昌吴皓
关键词:黄连
桂枝茯苓方物质基础及其制剂质量控制模式研究进展被引量:18
2011年
探索建立新的中药复方质量控制与评价模式。通过分析现行中药质量控制模式的局限性,以桂枝茯苓方为研究对象,查阅相关文献,对其物质基础的研究进展进行介绍。中药复方是中医用药的主要形式,其物质基础是关键问题之一,也是质量控制的基础。桂枝茯苓方诸药合用,在治疗妇科疾病中起活血化瘀、消肿散结之功效,其痛经的物质基础研究有了一定的进步。然而,桂枝茯苓方治疗相关妇科血瘀疾病的物质基础研究并不完善,且随着现代中药制剂的发展,质量控制也成为关键问题。桂枝茯苓方的物质基础及其制剂质量控制取得一定的进展,提出基于"组分结构理论"的中药复方"组分结构"质量控制模式,以期为深入研究桂枝茯苓方提供科学依据。
秦泗涟马利华贾晓斌陈斌谢东浩
UPLC法同时测定炒苍耳子配方颗粒中5种酚酸类成分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建立炒苍耳子配方颗粒中新绿原酸、绿原酸、咖啡酸、隐绿原酸和1,3-二咖啡酰奎宁酸(洋蓟素)5种酚酸类成分测定的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采用ACQUITY BEH C18色谱柱(100 mm×2.1 mm,1.7μm,Waters,Milford,MA,USA),流动相为甲醇-0.1%乙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325 nm,柱温40℃。结果新绿原酸、绿原酸、咖啡酸、隐绿原酸和洋蓟素分别在0.959 0~95.90μg/mL,0.940 8~94.08μg/mL,0.163 8~16.38μg/mL,0.674 4~67.44μg/mL,0.471 2~47.12μg/mL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7),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09%、99.98%、101.7%、99.83%和99.63%。结论该方法快速、准确、重复性好、分离度高,可有效控制炒苍耳子配方颗粒的质量。
秦泗涟马利华王振中陈斌谢东浩贾晓斌
关键词:酚酸UPLC
丹参酮Ⅱ_A、隐丹参酮和丹参酮Ⅰ组合物在斑马鱼体内的代谢研究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研究丹参酮ⅡA、隐丹参酮和丹参酮Ⅰ组合物(组合物)在斑马鱼体内的代谢,探讨斑马鱼用于中药多组分代谢研究的可行性及合理性。方法将斑马鱼暴露于组合物1%DMSO纯净水溶液中,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阱质谱(HPLC-MS)检测,根据准分子离子峰获得代谢物相对分子质量信息,通过与文献数据或对照品比较,鉴定组合物暴露于斑马鱼24 h后的药液及鱼体中的代谢产物。结果组合物经斑马鱼作用后,产生丹参酮ⅡA和隐丹参酮的羟基化和脱氢产物,未发现丹参酮Ⅰ的代谢产物。结论斑马鱼对组合物的代谢与大鼠或鼠肝微粒体的代谢机制高度一致,提示斑马鱼对该组合物的代谢具合理性,且具有化合物用量少、成本低、简单、高效等优点,为斑马鱼用于更复杂的中药体系代谢研究提供依据。
韦英杰贾晓斌詹扬王长梅马文泉王兵徐丽丽
关键词:隐丹参酮斑马鱼代谢
四逆散配伍机制研究新思路被引量:2
2008年
安益强贾晓斌陈彦袁海建谭晓斌
关键词:加味四逆散配伍机制群体药动学柴胡皂苷甘草皂苷药物动态
共1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