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2YJCZH169)

作品数:3 被引量:3H指数:1
相关作者:邱业祥更多>>
相关机构:河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哲学宗教
  • 2篇语言文字

主题

  • 3篇理雅各
  • 2篇经文
  • 1篇性善
  • 1篇性善论
  • 1篇译解
  • 1篇原罪
  • 1篇人性论
  • 1篇上帝
  • 1篇他者
  • 1篇自我
  • 1篇论语
  • 1篇经学
  • 1篇互译
  • 1篇基督
  • 1篇基督教
  • 1篇贯通
  • 1篇《论语》
  • 1篇GOD

机构

  • 3篇河南大学

作者

  • 3篇邱业祥

传媒

  • 1篇汉语言文学研...
  • 1篇圣经文学研究
  • 1篇国际汉学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理雅各对“仁”的译解及其与“经文辩读”的贯通被引量:2
2013年
理雅各在对《论语》的译解中,将"仁"视为孔子思想的核心,而且在与基督教文化的参照下强调了"仁"所包含的自我与他者的关系。对于作为"仁之方"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理雅各的译解更是开显出了自我与他者共在的可能的哲学意涵,这一意涵可以进而与当代西方思想中的"经文辩读"进行对话,因为它们都包含着"解中心"、"互为他者"、进而"自我他者化"的丰富可能性。而理雅各对中国古代经典的译解本身事实上已经具有了中西之间"经文辩读"的特质,强调道德实践的"仁"恰恰被理雅各用来作为基督教新教自我更新的一种重要的思想资源。
邱业祥
关键词:理雅各自我他者
经文辩读与理雅各对“God”和“上帝”互译的经学及神学基础
2016年
理雅各将'God'与'上帝'进行互译及其提出的儒教一神论,是他在儒家古代经典和基督教经典之间进行'经文辩读'的成果之一:对儒家经典文献的注疏、训解与阐释,对基督教圣经的解经、释经以及在两者之间的互读、互释,构成了这一互译的经学基础;同时,对他者文化的尊重和开放的背后,又是基于上帝的普遍启示以及相对于上帝之绝对性、超越性的人之有限性的基督教神学基础。这两者恰恰呼应了经文辩读的根本祈愿,因为'经文辩读'所要做的,即在意识到作为自我的有限性,意识到自我永不可能是中心和占有绝对性之后,将自我的根本经典面向他者打开。
邱业祥
关键词:GOD上帝经学
理雅各对《论语》性善论与基督教人性论的互释互证被引量:1
2015年
有着基督新教信仰背景的理雅各肯认了孔子的性善论,又在性善论的基础上确认了现实之恶。而在理雅各的理解中,基督教则形成了从被造时的纯洁到犯罪直到终末救赎的直线发展的人性观。由此《论语》的人性论与基督教人性论同时呈现了"禀受——失去(或者污染)——恢复"的历时性结构,甚至两者并无实质性的差别。这种读解不但可能更为接近儒家人性论的本义,而且为"儒耶对话"开辟了崭新的路径和基础。更为重要的是,这种历时性结构恰恰暗示了一点,即:正是由于那些易于将本善之性引入歧途的现实之恶寓居于每一个体身上,所以每一个体,在面对着赐予自我本善之性的"天"的责任和对于禀受天命之性的自我的责任时,便显得更为重大,也更为艰难。
邱业祥
关键词:理雅各性善论原罪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