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104088)

作品数:30 被引量:303H指数:10
相关作者:王耀南李中启袁小芳黄守道申永鹏更多>>
相关机构:湖南大学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湖南文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0篇电气工程
  • 7篇机械工程
  • 7篇交通运输工程
  • 6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电子电信
  • 1篇建筑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11篇电能
  • 11篇电能传输
  • 9篇汽车
  • 8篇电动
  • 8篇电动汽车
  • 8篇增程
  • 8篇增程器
  • 7篇电能传输系统
  • 7篇无线电能传输
  • 6篇谐振
  • 6篇谐振式
  • 5篇无线
  • 5篇磁耦合
  • 4篇电力
  • 4篇油耗
  • 4篇线圈
  • 4篇功率
  • 3篇电机
  • 3篇输电
  • 3篇燃油

机构

  • 30篇湖南大学
  • 3篇湖南人文科技...
  • 2篇湖南文理学院
  • 1篇北京大学
  • 1篇湖南工业大学
  • 1篇河北建筑工程...
  • 1篇湖南机电职业...
  • 1篇湖南科技大学
  • 1篇江麓机电集团...

作者

  • 11篇王耀南
  • 9篇黄守道
  • 9篇李中启
  • 8篇袁小芳
  • 5篇孟步敏
  • 5篇申永鹏
  • 4篇李晨东
  • 3篇王辉
  • 2篇张桂香
  • 2篇杨民生
  • 2篇陈新
  • 2篇谭维胜
  • 2篇黄禹
  • 2篇许斌杰
  • 2篇卜凡靖
  • 1篇王月亭
  • 1篇李军军
  • 1篇吴轩
  • 1篇吴亮红
  • 1篇王彦

传媒

  • 4篇电力电子技术
  • 3篇控制理论与应...
  • 3篇电工技术学报
  • 3篇电子测量与仪...
  • 2篇智能系统学报
  • 1篇电机与控制学...
  • 1篇汽车工程
  • 1篇电子技术应用
  • 1篇电力系统自动...
  • 1篇中国机械工程
  • 1篇湖南大学学报...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电源技术
  • 1篇中国电机工程...
  • 1篇控制与决策
  • 1篇机械科学与技...
  • 1篇电力系统及其...
  • 1篇控制工程
  • 1篇Contro...
  • 1篇Journa...

年份

  • 1篇2019
  • 6篇2017
  • 3篇2016
  • 10篇2015
  • 6篇2014
  • 4篇2013
  • 2篇2012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PCB线圈的无线传输系统功率与效率分析(英文)被引量:2
2015年
PCB线圈在无线传能系统中适用于空间和高度有限的领域,PCB线圈有着高精度、高一致性和易于设计和制作等优点。本文利用二端口网络和ABCD参数对基于PCB线圈的无线传能系统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为了使负载达到最大功率,采用阻抗匹配模式和最大负载功率模式进一步简化了负载功率与传输效率计算、优化补偿电容。根据系统原理与仿真优化结果,设计了针对不同负载的基于PCB线圈的传输功率为5W的无线传输系统实验原型。通过上述两种模式针对不同负载测试和对比,无线传输系统实验原型在两种模式下均可以达到理想的负载功率,传输效率高于90%。
陈新张桂香
关键词:无线传输系统二端口网络
基于差分进化算法的增程式电动汽车油耗率优化被引量:2
2016年
针对增程式电动汽车增程器油耗率优化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分析了常用的油耗率优化策略及其不足,然后根据实际工程中的功率需求提出3种不同的模型。根据不同的模型,以电机外特性、实际功率需求和其他特性参数作为约束条件,利用MATLAB以及GUI软件对增程器油耗率问题基于map图和差分进化算法进行建模和仿真。最后,在台架实验平台上对NEDC、FTP、HWFET 3种工况下的油耗率运用本文方法进行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通过本方法对增程器的油耗率的优化,可以实时精确的控制发动机转速、发电机转矩,使得增程器可以一直运行于最佳工作点,有效的降低整车油耗和排放。
卜凡靖王耀南
关键词:增程器油耗率差分进化算法
三线圈磁谐振式无线输电系统传输效率的优化被引量:6
2014年
磁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传输效率是评价整个系统的重要指标。针对单中继的三线圈磁谐振无线电能传输系统,运用等效电路理论和二端口网络理论推导系统在磁谐振状态下的传输效率公式,并对效率公式进行优化。当中继线圈与接收线圈之间的距离已固定时,在不改变系统各元件参数情况下,通过调节发射线圈与中继线圈间的距离,使其和中继线圈与接收线圈之间的距离满足一定关系,系统的传输效率可得到显著提高。最后,开发了一套三线圈输电系统,实验验证了理论的正确性。
姜燕黄禹李中启李晨东
关键词:无线电能传输等效电路二端口网络
经胎电场耦合式电力传输系统的研究被引量:2
2019年
针对电动汽车磁电式动态无线电力传输系统电磁辐射严重和成本高等问题,本文中利用轮胎内置钢带与地面铜箔之间的板间电容,建立了经胎电场耦合式电力传输(ECPT)系统,实现车辆行驶过程中的动态无线电力传输。首先分析了轮胎与地面铜箔之间的板间电容情况,接着根据电容耦合双谐振拓扑结构二端口网络的阻抗匹配情况分析了板间电容和工作频率等对ECPT系统负载功率和传输效率的影响,并给出了ECPT系统的电路拓扑设计和参数优化方法。最后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了ECPT系统的实际效果,实现了60W的无线电力传输。
陈新黄守道
关键词:电场耦合电容耦合阻抗匹配
增程式电动汽车功率流优化策略被引量:14
2015年
针对增程式电动汽车工作在增程模式时,如何避免动力电池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SOC)的持续下降、减少对发动机和发电机转速/转矩的频繁调整、改善整车燃油经济性的问题,提出一种增程器功率流优化方法。首先对测量到的整车实时电功率依次进行发电效率修正、动力电池SOC修正和功率变化率修正从而得到增程器目标功率,同时还根据整车实时电功率以及动力电池SOC设计发动机启停控制策略。然后根据增程器的油电转换效率特性和最佳油电转换效率曲线计算出发动机/发电机的目标转速/转矩。最后在新欧洲行驶循环(new European driving cycle,NEDC)、联邦试验程序(federal test procedure,FTP)和高速公路燃油经济型试验(high way fuel economy test,HWFET)三种测试工况下进行了台架实验,结果表明文中提出的方法能够有效的避免动力电池SOC的持续下降,提高整车的燃油经济性,同时还降低了对发动机转速控制系统和发电机转矩控制系统的性能要求。
申永鹏王耀南孟步敏李会仙
关键词:增程器发动机发电机功率流
多中继线圈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效率分析(英文)被引量:6
2013年
电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传输效率与传输距离是矛盾的,一般来说系统的传输距离越远,系统的传输效率就越低。为了同时达到较远的传输距离和较高的传输效率,本文提出了一种多中继线圈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运用瞬态耦合模理论,推导出了系统的效率表达式,并以此为基础,分析了系统传输效率的变化规律。当发射线圈与中继线圈之间的耦合系统和中继线圈与接收线圈之间的耦合系统相等且发射线圈与接收线圈之间的耦合系统等于零时,系统的传输效率最高。最后,研制了一套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装置。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李中启黄守道杨民生袁小芳
关键词:耦合模理论无线电能传输
磁耦合谐振无线输电系统效率与距离优化分析被引量:8
2015年
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具有传输效率高、传输距离远和输出功率大特点。此处运用等效电路理论,从实际应用出发,对具有普遍代表意义的非对称四线圈结构的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进行了研究,通过聂以曼公式和实验测量,确定了互感和耦合系数与距离的关系。并以此为基础,分析了系统效率与距离的关系,得到了可优化系统效率和距离的3类参数及其作用。实验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李晨东黄守道李中启
风光柴蓄复合发电系统的协调控制策略研究
2014年
研究了协调控制策略采用数字量开关切换的控制方式,以净负载为判断准则,假设各个子系统放电条件具备,根据负荷及客观的硬件情况,分别按照风、光、蓄、柴的顺次序与逆次序启停系统;从功率平衡的角度出发,归纳总结出复合系统的四种工作模式,分析得出在不同的天气情况、负荷情况及蓄电池工况时,多能量源之间的功率分配及运行模式切换律。该策略能有效地保证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同时也为多能量源复合系统的分析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朱丽袁小芳
关键词:新能源发电复合发电系统功率平衡协调控制能量管理
一种新的电动汽车感应电能传输系统设计方法被引量:1
2017年
针对无线充电技术在电动汽车中的应用,提出了一种新型电力发射系统的设计方法。以矩形线圈和螺旋线圈为研究对象,最终确定采用复合绕组为最佳方案。通过计算单位面积互感系数得到磁通量密度,选择最优匝数和节距以形成均匀磁场,并且运用有限元分析获得发射端偏移容差的性能评估,从而使感应电能传输得到有效提升。模拟出所设计发射端的磁通量密度分布模式,所得结果与预先设计的计算值基本一致。复合结构发射端中,螺旋绕组使用非统一节距时,尽管发射端边缘处磁通量密度不可避免地有所下降,但其它大部分充电区域的磁通量密度仍保持均匀。
侯满哲马宏贾方健王月亭
关键词:无线充电互感系数有限元分析
磁耦合谐振式无线输电系统的阻抗匹配研究被引量:13
2015年
针对磁耦合谐振式无线输电(WPT)系统在中距离传输时,传输效率随着传输距离增加而显著下降的问题,首先建立了关于磁耦合谐振式WPT系统的二端口网络模型,然后将反L型阻抗匹配网络嵌入系统中,根据最大传输功率理论,定量分析了阻抗匹配电路的调节电容,通过调节匹配电容的值,使系统在中距离传输时的效率得到明显提高。最后开发了相应的实验装置,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邱利莎黄守道李中启
关键词:无线电能传输二端口网络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