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0801232)

作品数:2 被引量:27H指数:1
相关作者:傅云飞刘奇冯沙王雨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篇云量
  • 1篇卫星
  • 1篇卫星轨道
  • 1篇环流
  • 1篇环流特征
  • 1篇NCEP
  • 1篇ISCCP

机构

  • 2篇中国科学技术...

作者

  • 2篇刘奇
  • 2篇傅云飞
  • 1篇王雨
  • 1篇冯沙

传媒

  • 1篇遥感学报
  • 1篇气象学报

年份

  • 2篇2010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利用卫星轨道资料获取降水云团尺度的新方案被引量:1
2010年
提出一种新的统计方案,以目标面积比为核心度量指标,并参照连续圆形目标定义目标面积比意义上的等效半径,实现对目标宏观尺度大小的量化估计。此方法能有效减轻轨道截断效应所造成的目标尺度低估,可对通过计数类方法得到的目标空间尺度做出有效修正。
刘奇傅云飞王雨
基于ISCCP观测的云量全球分布及其在NCEP再分析场中的指示被引量:26
2010年
国际卫星云气候计划(ISCCP)已经积累了20多年的持续云观测资料,提供了迄今为止最具权威的全球尺度云量信息,为全面认识全球尺度云气候特征提供了有利条件。利用长期稳定的ISCCP D2云量资料,文中系统地分析了全球尺度总云量以及高、中、低云云量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全球总云量均值为66.5(单位:%),其中洋面71.6,陆面55.9。全球云量分布极不均衡,且海陆差异显著,洋面局部云量最高可达90,而包括南极大陆在内的所有陆面区域多为云量低值中心。高云和低云全球分布形式存在明显差异,其中陆面以高云为主,洋面低云相对较多。低云集中分布于太平洋东南部和东北部的近海岸地区以及南半球洋面,热带辐合带、南太平洋辐合带等大尺度强对流活动区内高云数量占优势。特别,在气候平均态上分离低云和高云区,并结合对NCEP再分析资料所提供环流背景场的分析,研究发现两类云所对应的垂直和水平风场具有明显的差异。高云区从低空到对流层顶为一致的强下降运动,低云区的中高层被上升气流所控制但近地面一般存在弱的上升运动。反映在水平辐散场上,两类云对应的辐散度在垂直方向上变化趋势相反,其中低云对应的典型背景场为低层辐散高空辐合。进一步考虑水汽因素,600与850hPa水汽通量散度差对低云(负差异)和高云(正差异)的云量空间分布有较好的指示意义。
刘奇傅云飞冯沙
关键词:ISCCP云量NCEP环流特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