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3082004)

作品数:16 被引量:58H指数:5
相关作者:纪常伟汪硕峰张擘闫皓张旻玥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工业大学北京生产力促进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科研基地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机械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11篇汽油
  • 10篇汽油机
  • 9篇
  • 8篇燃烧
  • 6篇氢气
  • 6篇发动机
  • 3篇氢发动机
  • 2篇怠速
  • 2篇油耗
  • 2篇稀燃
  • 2篇进气
  • 2篇缸压
  • 2篇柴油
  • 2篇柴油机
  • 2篇柴油机燃烧
  • 1篇怠速工况
  • 1篇等离子体
  • 1篇压燃
  • 1篇油耗率
  • 1篇制氢

机构

  • 16篇北京工业大学
  • 2篇北京生产力促...

作者

  • 16篇纪常伟
  • 12篇汪硕峰
  • 8篇张擘
  • 6篇闫皓
  • 5篇张旻玥
  • 4篇刘洋
  • 3篇梁晨
  • 3篇戴晓旭
  • 3篇邓福山
  • 3篇张健
  • 3篇范伯元
  • 2篇高谦
  • 2篇刘达洋
  • 2篇方泽军
  • 2篇何洪
  • 1篇朱永明
  • 1篇马宁
  • 1篇胡博
  • 1篇孔令凯
  • 1篇刁宏亮

传媒

  • 4篇北京工业大学...
  • 3篇农业机械学报
  • 2篇车用发动机
  • 2篇汽车工程
  • 2篇内燃机工程
  • 2篇内燃机学报
  • 1篇小型内燃机与...

年份

  • 1篇2012
  • 2篇2011
  • 6篇2010
  • 5篇2009
  • 2篇2008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内燃机余热甲醇催化重整制氢装置设计及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氢气随车携带不便,为了能在线产生富氢气体供给内燃机燃烧,并大幅度提高内燃机的热效率,降低排放,降低热、噪声的污染,提出应用内燃机尾气余热对甲醇进行催化重整以产生氢气的方法.设计了一套内燃机余热甲醇催化重整制氢装置,在内燃机排气余热和催化剂的共同作用下,把甲醇水溶液重整成富氢气体.重整反应器为蜂窝陶瓷载体,重整催化剂为Cu/Zn/Al/Zr,采用管式换热器对载体进行加热,甲醇水溶液在载体孔道中发生催化重整反应.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发动机排气温度的增加,重整器产氢率提高,在排气温度为350℃时,重整气中氢气的体积分数达到41.9%.达到了实验预期要求.
纪常伟邓福山Stefan Korte方泽军汪硕峰何洪
关键词:甲醇水蒸气重整催化剂
混氢对稀燃汽油机怠速性能的影响试验被引量:5
2010年
在一台安装了氢气电控喷射系统的汽油机上,通过调整喷氢脉宽,研究了氢气占进气体积分数为3%时混氢对稀燃汽油机怠速燃烧与排放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混氢后发动机指示热效率提高;火焰发展期与快速燃烧持续期缩短;过量空气系数为1.3时,平均指示有效压力的循环变动系数由原机的33.9%降低至混氢后的13.7%;稀燃条件下,进气混氢有利于改善汽油机怠速时的HC、CO与NOx排放。
汪硕峰纪常伟张擘张旻玥罗建斌范伯元
关键词:汽油机氢气稀燃怠速
进气混氢对汽油机性能的影响被引量:3
2009年
进行了汽油机在怠速和2000r/min条件下的混氢实验,通过对比原机和混氢之后的缸压、排放和油耗,发现氢气的混入可以显著改善缸内燃烧,提高做功能力,对怠速时的排放也有所改善,2000r/min时混氢会使NO_x排放升高.混氢对燃烧的改善使燃油消耗率下降,起到了节油的作用.
纪常伟闫皓汪硕峰马宁
关键词:汽油机缸压油耗
汽油/氢发动机燃烧特性试验与仿真被引量:5
2009年
进行了当量比=1的汽油机和当量比分别为0.8、0.6、0.4的纯氢发动机台架试验。通过对测得的汽油机和氢发动机燃烧缸压数据进行标定,建立了较为准确的AVL Boost汽油机和氢发动机燃烧仿真模型,并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氢燃料的特性使得缸内混合气的燃烧速度显著加快,燃烧持续期大幅缩短,导致缸压上升,有效热效率得到提高。当量比为0.4的稀薄工况时纯氢发动机仍可正常运行,发动机燃用氢气可改善发动机性能。
闫皓纪常伟汪硕峰
关键词:氢发动机汽油机燃烧特性仿真
混氢对柴油机燃烧及排放影响的试验研究被引量:7
2009年
将氢气喷入柴油机进气道内进行试验,以研究柴油混氢对柴油机燃烧及排放性能的影响。试验中发动机转速固定在1400r/min,在不同初始转矩下改变氢气在混合燃料中的质量分数,并保持燃料总质量不变。试验结果表明柴油混氢燃烧可缩短燃烧持续期,增大最大爆发压力及放热率峰值,且使峰值位置提前(氢质量分数为9%时放热率峰值提高20%),增大发动机的输出转矩,并能降低柴油机的各主要排放物(在中低转矩下CO及碳烟排放下降了30%-50%)。
梁晨纪常伟刘达洋戴晓旭
关键词:柴油机加氢燃烧
混氢对怠速工况发动机循环变动和排放的影响被引量:1
2010年
针对汽油机怠速时循环变动大、排放高的问题,在一台加装了电控氢气喷射系统的1.6L汽油机上就混氢对发动机怠速性能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在怠速条件下,通过自主开发的电子控制单元调整氢气与汽油的喷射脉宽,使进气中混氢体积分数从0%逐渐增加至6.52%,同时减少汽油的喷射脉宽,以保证混氢后发动机仍工作在理论过量空气系数条件下。试验结果表明,混氢后发动机火焰发展期和快速传播期缩短;平均指示有效压力的循环变动系数由原机的9.97%减少至混氢体积分数为6.52%时的4.93%。NOx排放随混氢分数增加而减少;在混氢体积分数小于4.88%时,HC与CO随混氢比的增加而减少,但当混氢分数大于4.88%时,HC与CO排放再次升高。
汪硕峰纪常伟闫皓张擘刘洋
关键词:汽油机氢气怠速燃烧
进气压力对汽油混氢发动机性能影响的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在1台加装了电控氢气喷射系统的4缸汽油机上,研究了进气压力对混氢汽油机燃烧与排放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进气压力的增加,混氢前后发动机平均指示有效压力与指示热效率均有所升高;相同进气道压力条件下,混氢后发动机热效率有所提高,但进气压力较高时混氢后发动机平均指示有效压力有所降低;发动机HC与CO排放随进气道压力的增加而逐渐降低,但NOx排放随进气压力的增加而升高;相同进气压力条件下,进气混氢有利于改善发动机HC与CO排放。
汪硕峰高谦纪常伟张擘张旻玥张健
关键词:进气压力氢发动机汽油机燃烧性能
DTBP对柴油机燃烧及排放影响的试验研究被引量:8
2009年
根据二叔丁基过氧化物(DTBP)闪点低、燃烧速度快以及低温易分解等特点,将其与柴油混和燃烧,研究DTBP对柴油机燃烧及排放的影响。恒定发动机转速1400r/min,在不同油门开度情况下改变混和燃料中DTBP的体积分数。研究表明,在试验工况下柴油混合体积分数为0.3%的DTBP时,柴油机的综合排放数据最优,在该混合比例下可以延长燃烧持续期,在扭矩基本不变的情况下使最大燃烧压力减小。柴油混合DTBP燃烧能够降低NOx,CO和HC排放,特别是在油门开度低于22%的情况下,HC及NOx排放值仅为燃用柴油时的25%~33%。
梁晨纪常伟戴晓旭胡博刘达洋
关键词:柴油机燃烧
混氢汽油机排放特性的试验被引量:1
2012年
在一台加装了电控氢气喷射系统的汽油机上,在发动机1 400 r/min的条件下,对混氢汽油机排放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适当增加过量空气系数有利于改善混氢汽油机的HC、CO与NOx排放;在理论过量空气系数附近,混氢后发动机CO排放有所升高,但稀燃条件下混氢有利于改善汽油机HC与CO排放;减小点火角后,混氢汽油机HC与NOx排放有所降低;随着进气压力的升高,HC与CO排放得到明显改善.
纪常伟张擘汪硕峰张旻玥张健范伯元
关键词:氢气汽油发动机
混氢对汽油机循环变动及稀燃极限的影响被引量:4
2010年
针对汽油机在稀燃时循环变动高的问题,在一台加装了氢气喷射系统的发动机上就进气混氢对稀燃汽油机循环变动及稀燃极限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发动机在1400r/min的条件下,首先选择3%和6%两种不同的进气混氢体积分数,在不同过量空气系数条件下就混氢对汽油机循环变动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之后,在1%、3%和4.5%三种进气混氢分数条件下研究了混氢对汽油机稀燃极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进气混氢有利于减少汽油机火焰发展期及快速燃烧持续期并降低稀燃时汽油机的循环变动;相同混氢分数条件下,发动机峰值压力的循环变动系数随过量空气系数的加大先增加后减小;混氢后发动机稀燃极限所对应的过量空气系数由原机的1.45升高至混氢体积分数为4.5%时的2.45。
汪硕峰纪常伟张旻玥张擘
关键词:稀燃极限汽油氢气发动机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