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270448)

作品数:7 被引量:45H指数:5
相关作者:张佃良姜英健李洪波张杰陈栋更多>>
相关机构:青岛大学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青岛市市立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蛋白
  • 2篇胰腺
  • 2篇胰腺炎
  • 2篇肿瘤
  • 2篇重症
  • 2篇重症急性
  • 2篇重症急性胰腺
  • 2篇重症急性胰腺...
  • 2篇黏膜
  • 2篇腺炎
  • 2篇结肠
  • 2篇急性胰腺炎
  • 2篇
  • 2篇肠癌
  • 2篇肠肿瘤
  • 2篇肠黏膜
  • 1篇蛋白质
  • 1篇蛋白质类
  • 1篇引流
  • 1篇英文

机构

  • 7篇青岛大学
  • 1篇青岛市市立医...
  • 1篇青岛大学医学...

作者

  • 6篇张佃良
  • 3篇李洪波
  • 3篇姜英健
  • 1篇林惠忠
  • 1篇王洋
  • 1篇郑红梅
  • 1篇丁慧
  • 1篇张建立
  • 1篇陈栋
  • 1篇李铁山
  • 1篇闫海龙
  • 1篇张杰

传媒

  • 2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中国现代普通...
  • 1篇解放军医药杂...
  • 1篇青岛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8
  • 2篇2014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自制滴水双套管持续负压引流技术应用于全胃切除术后的效果评价(英文)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目前全胃切除术术后患者腹腔引流多数是放置普通单管引流,然而术后预防性放置滴水双套管的价值还存在争议。现对滴水双套管应用于全胃切除术后腹腔引流的效果进行系统评价。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9月-2013年9月开腹全胃切除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术毕放置两根滴水双套管,左右各一根,对照组常规放置普通橡胶引流管两根,比较两组术后退烧药物应用次数,平均每日引流量,腹腔感染发生率,置管时间,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严重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对照组50例患者中,有1例出现十二指肠残端瘘合并腹腔出血。1例切口感染,3例腹腔积液。实验组50例中,有1例出现胃食管吻合口瘘并切口感染。术后前7天应用退烧药物(体温超过38.5摄氏度时应用)的平均次数(1.85±1.10)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每日引流量(145.50±15.45)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拔管时间(9.90±2.75)d,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术后住院时间(13.98±2.0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吻合口瘘发生率两组无差异。结论:对于全胃切除患者,术后预防性放置滴水双套管,可明显减轻术后腹腔积液产生的体温升高,缩短住院时间,有效防止腹腔感染的发生,虽不能降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但可以起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理的作用,避免二次手术。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李友西张建立闫海龙王春哓张佃良
关键词:负压引流全胃切除术
肠黏膜屏障损伤与结肠癌患者恶病质的关系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探讨细菌易位(bacterial translocation,BT)与结肠癌患者恶病质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7年5月间青岛市市立医院和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金陵医院收治的292例接受右半结肠切除术结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恶病质组和非恶病质组。采用细菌培养方法检测外周血和肠系膜淋巴结细菌,利用PCR技术检测外周血中细菌DNA,用流式细胞计数法检测肠黏膜T细胞亚群数和NK细胞数,用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法检测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Claudins-2、Zonula occluden-2在肠上皮细胞中的表达,用荧光原位杂交检测易位细菌;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小肠壁内毒素。结果恶病质组BT率高于非恶病质组(27.8%比7.2%,χ^2=20.871,P〈0.001)。BT(+)患者肠黏膜中BT与肠上皮细胞中T细胞亚群和NK细胞水平降低有关(CD3^+T、CD4^+T、CD8^+T、CD4^+T/CD8^+T、NK细胞水平分别为:36.69%±5.87%比41.63%±5.03%、44.08%±5.12%比49.58%±7.01%、65.68%±5.51%比61.43%±5.58%、0.71%±0.21%比0.91%±0.23%、27.86%±3.93%比34.69%±4.52%,均P〈0.01)。恶病质组BT(+)患者小肠壁内可以检测到内毒素。在BT(+)患者中Claudin-2蛋白升高(0.63±0.13比0.21±0.06,t=-2.936,P〈0.01),而Occludin和Zonula occluden-2蛋白降低(0.37±0.13比0.84±0.17,t=2.151,P〈0.05;0.16±0.07比0.58±0.19,t=2.111,P〈0.05)。结论BT可能促进结肠癌患者恶病质的发生,BT可能经肠上皮紧密连接发生。
黄路桥姜英健李畅张佃良
关键词:结肠肿瘤恶病质细菌易位
铁死亡在重症急性胰腺炎引起的急性肾损伤中的作用及其机制被引量:7
2021年
目的探讨铁死亡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诱发急性肾损伤(AKI)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胰腺炎建模后24 h,将36只SD大鼠(购自青岛大学医学部实验室动物中心)采用完全随机分组法分为3组(n=12):假手术组(SO组)、重症急性胰腺炎组(SAP组)、铁死亡抑制剂Ferrostatin-1干预组(SAP+Fer组)。建立SAP模型24 h后,检测血清淀粉酶(AMY)、肌酐(Cr)和血尿素氮(BUN)水平;检测肾组织中铁含量、丙二醛(MDA)、活性氧(ROS)、谷胱甘肽(GSH)变化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活性;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胰腺和肾脏组织学改变;透射电镜(TEM)观察铁死亡的形态学特征;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免疫荧光染色等方法分析长链脂酰CoA合成酶4(ACSL4)、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和铁蛋白重链1(FTH1)等铁死亡相关蛋白和基因的表达。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结果SAP组大鼠血清AMY[(6276.5±562.2)比(1086.6±192.3)U/L]、Cr[(98.0±16.2)比(19.5±5.2)μmol/L]、BUN[(17.1±2.8)比(7.2±1.7)mmol/L]水平明显高于SO组(t=30.314、15.927、10.375,P值均<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肾组织铁[(0.65±0.13)比(0.44±0.12)mg/g]、MDA[(7.25±0.81)比(1.84±0.24)μmol/g]、ROS[(68.54±7.04)比(15.67±5.21)×104/mg]高于SO组(t=3.855、22.167、11.496,P值均<0.01),GSH[(358.38±41.59)比(518.64±55.72)nmol/g]和GPX4[(7.75±1.09)比(14.72±2.56)U/mg]明显低于SO组(t=7.984、8.674,P值均<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胰腺和肾组织病理损伤程度增加;线粒体出现明显萎缩;肾脏ACSL4蛋白(0.84±0.03比0.34±0.02)表达高于SO组(t=7.876,P<0.01),GPX4、FTH1蛋白(0.69±0.03比1.04±0.06、0.26±0.02比0.83±0.04)表达低于SO组(t=5.651、8.134,P值均<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CSL4、铁响应元件结合蛋白2(IREB2)mRNA(0.87±0.06比0.24±0.03、1.23±0.05比0.32±0.02)表达高于SO组(t=12.864、15.163,P均<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AP+Fer
马德亮李洪波苏晓晓姜英健张佃良
关键词:急性肾损伤重症急性胰腺炎
铁死亡调控机制及其与其他细胞死亡关系的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20年
铁死亡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种调节性细胞死亡方式,其主要特征是铁离子依赖和脂质过氧化,铁诱导的脂质活性氧(ROS)积聚导致细胞发生过氧化反应。它在形态和生化上与已知的其他调节性细胞死亡类型不同。大量的研究已经证明了铁死亡在人类疾病中的重要性,因此对其调控机制及其与其他调节性细胞死亡关系的探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这两个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铁死亡相关疾病治疗提供新的研究方向。
马德亮姜英健李洪波张佃良
关键词:细胞死亡脂质过氧化作用
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IL-6水平与内毒素移位及肠黏膜紧密连接蛋白表达关系的研究(英文)被引量:11
2014年
目的:大量研究表明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血清中高浓度IL-6和肠黏膜低表达的紧密连接蛋白可促进内毒素移位的发生。本文主要研究重症胰腺炎患者血清IL-6水平对内毒素移位和肠黏膜紧密连接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50例重症胰腺炎患者,其中12例在患病早期因结肠受累合并腹胀,对12例结肠受累患者应用结肠镜行结肠灌洗进行腹腔减压,同时取结肠黏膜进行活组织检查。所有病人在治疗的第3天,第7天,第10天,第14天抽取外周静脉血。4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应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IL-6水平,鲎试验(LAL)方法检测血清内毒素含量,应用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肠黏膜紧密连接蛋白表达水平。结果:SAP患者血清IL-6和内毒素含量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而结肠黏膜紧密连接蛋白表达低于对照组;在临床治疗过程中,早期SAP患者血清IL-6和内毒素水平高于晚期(P值均<0.05)。SAP早期血清高浓度的IL-6与结肠黏膜紧密连接蛋白的低表达具有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735,P<0.05)。结论:血清IL-6水平可作为早期评价重症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的一项指标,IL-6水平与重症急性胰腺炎临床病程有相关性,可能导致肠道内毒素移位。
张杰郑红梅陈栋英庆龙张佃良
关键词:重症急性胰腺炎紧密连接蛋白结肠镜内毒素移位
经肌筋膜链进行冲击波治疗足底筋膜炎的效果研究被引量:6
2021年
目的探究经肌筋膜链进行冲击波治疗足底筋膜炎的疗效,为临床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采用冲击波治疗的足底筋膜炎126例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试验1组和试验2组,每组42例。对照组冲击足底筋膜疼痛处和肌筋膜链后表线(该部位无冲击能量),试验1组冲击足底筋膜炎疼痛处和肌筋膜链后表线(股骨外上髁处),试验2组冲击足底筋膜炎疼痛处和筋膜链后表线(小腿处)。比较各组临床疗效和视觉模拟评分(VAS)、踝-后足量表(AOFAS)评分、最长持续行走时间、足底筋膜厚度。结果试验1组和试验2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但试验1组和试验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试验1组和试验2组VAS评分、AOFAS评分、最长持续行走时间和足底筋膜厚度均优于对照组,且试验1组VAS评分和足底筋膜厚度小于试验2组(P<0.05),试验1组和试验2组AOFAS评分和最长持续行走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1组和试验2组总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但试验1组和试验2组总满意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肌筋膜链冲击波治疗足底筋膜炎疗效确切,联合冲击足底筋膜炎疼痛处和肌筋膜链后表线车站可减轻患者疼痛,改善足踝足功能,有利于患者健康的恢复。
王希燕王洋李铁山
关键词:足底筋膜炎冲击波治疗疼痛
周围神经侵犯与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周围神经侵犯(PNI)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其对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226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病理检查判断PNI情况,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分析PNI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曲线进行描述,组间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Cox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肠癌预后相关因素。结果:226例结直肠癌患者PNI阳性发生率20.8%(47/226)。PNI阳性率与肿瘤分化程度、T分期、N分期、TNM分期、脉管瘤栓、肿瘤直径、术前CEA水平及MMR状态显著相关(P<0.05)。PNI阳性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和5年无病生存率明显低于PNI阴性患者(55.7%vs 75.6%,P<0.01;42.9%vs 65.8%,P<0.01)。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分化程度(HR=2.239,95%CI:1.192~4.063,P=0.019)、N分期(HR=2.536,95%CI:1.530~4.547,P<0.001)、脉管瘤栓(HR=1.883,95%CI:1.092~3.954,P=0.027)、PNI(HR=2.367,95%CI:1.268~4.509,P=0.009)是影响总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PNI阳性提示结直肠癌患者预后不良,PNI是影响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李洪波袁静静张佃良丁慧林惠忠杜敏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预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