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3FYY011)
- 作品数:9 被引量:35H指数:4
- 相关作者:夏登山蓝纯丁怡萌更多>>
- 相关机构: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化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学更多>>
- 面子联盟与多方交际中面子行为的转化被引量:2
- 2017年
- 传统的礼貌研究大多以两方交际为理论预设,采用语篇研究法的"后现代"礼貌研究者虽然注重分析真实、自然的话语交际,但也没有充分考虑其他在场者对面子维护和威胁行为的影响。本文基于汉语多方会话语料的分析发现,在多方交际中"自我"的界限可以得到延伸,从而形成共享面子得失的面子联盟,联盟成员之间的面子威胁可能会因为"贬己尊人"准则转化为对其他交际者面子的维护,即面子行为的转化。
- 夏登山蓝纯
- 关键词:面子
- 三方交际中面子的叠加被引量:15
- 2015年
- 礼貌原则和面子理论等经典的礼貌研究大多以两方交际为出发点,相对忽略了其他在场者对交际行为的影响。"后现代"礼貌研究者虽然更加关注真实、自然的会话语料,但仍在很大程度上继承了经典理论的两方交际预设。事实上,第三方交际者的在场对面子的维护和威胁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采用语篇研究法考察了一段真实的汉语三方会话。研究表明,在三方群体中,当两方之间的社会距离明显低于与另一方的距离时可形成面子联盟,联盟成员之间共同承担面子的维护和威胁,从而形成面子的叠加效应。
- 夏登山蓝纯
- 关键词:面子
- 多方交际中的面子借用被引量:5
- 2015年
- 受两方交际模式的局限,经典礼貌理论和当前的后现代礼貌研究都没有充分考虑除说话者和听话者以外的其他交际者对(不)礼貌行为的影响。本文对两则汉语多方会话的分析表明,在特定的语境中说话者可以征集在场或不在场的第三方交际者的面子资本来实现动态的礼貌关系协商,形成面子的借用。说话者借用第三方的面子通常是为了使自己对听话者的面子威胁行为合法化,而能否顺利借用则主要受制于交际者之间的联盟关系。面子的借用可以分为第三方在场借用和不在场借用,后者无法得到被借者的即时确认,因而可信度较前者为低。
- 夏登山蓝纯
- 关键词:语篇分析法
- 多方交际中的听话者角色与会话责任被引量:1
- 2017年
- 关联理论和心理模块论等经典的交际理论大多基于自主性交际观,将话语产出和话语接受作为两个相互独立的行为过程分别加以考察。本文基于Clark(1996)的协作性交际观,认为说话者和听话者在交际行为中紧密协作,为达成理解各自承担一定的会话责任。本文对五段多方会话语料的分析表明,多方交际中的说话者根据强制涵盖和强制排除进行话语角色的配置,听话者基于实质涵盖和实质排除来识别自身的话语角色,交际各方的会话责任受到涵盖与排除的影响,而不完全对应于话语角色类型。涵盖和排除原则的提出以及对会话责任的分析有助于更加深入地揭示多方交际的本质和规律。
- 夏登山
- 多方交际中的联盟与礼貌行为研究被引量:7
- 2015年
- 与两方交际相比,多方交际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交际者之间可以形成联盟关系。语料分析表明,在单话轮的微观交际层面,多方交际的群体中可以形成三种联盟:关系联盟、效用联盟和矛盾联盟。关系联盟是天然的荣辱与共的面子共同体,对一位联盟成员面子的维护或威胁往往同时也影响另一位成员;效用联盟的成员出于分享效用的目的组建联盟,面子的收益(和损失)在联盟成员之间可以实现再分配;而矛盾联盟的成员之间呈效用负相关的关系,成员的面子相互抵触,对一位成员面子的维护同时就是对另一位成员面子的威胁,反之亦然。
- 夏登山
- 关键词:礼貌
- 话语角色分配/识别与(不)礼貌现象分析被引量:3
- 2015年
- 传统的礼貌研究大多局限于"说话者——听者"的两方交际框架中,当前的后现代礼貌研究虽然开始关注多方语境中的面子维护和威胁行为,但受到Brown&Levinson的面子理论的影响,大多仍然在言语行为理论的基础上探讨(不)礼貌现象。对英汉语语料的分析表明,多方交际中话语角色的分配和识别也是说话者和听者实施(不)礼貌行为的交际策略。说话者可以通过显性或隐性的角色分配手段来维护或威胁听者的面子,或增强/减轻面子威胁和维护的程度,而听者可以通过识别或拒绝识别自己的话语角色来实施对说话者或其他听者的(不)礼貌行为。
- 夏登山
- 关键词:话语角色角色分配
- 人的语言使用行动是理性的吗?被引量:2
- 2017年
- 理性原则、关联理论和面子理论等经典语用学理论都假定人的语言使用行动是理性的,但是对理性和语言使用行动这两个概念的辨析否证了这一命题。无理性和非理性的区分表明理性具有第一理性和第二理性两种含义。从第一理性的角度来看,语言使用行动是有理性的;而从第二理性的角度来看,语言使用行动中的理性有程度高低的区分。语言使用行动可以划分为策略行动和话语行动两种类型。从Weber所界定的四种社会行动来看,不论是话语行动还是策略行动,都可以包含工具合理性行动、价值合理性行动、情感行动和传统行动中的一种或多种类型,因此语言使用行动既可能是第二理性的,也可能是有限理性或非理性的。
- 夏登山
- 三方恭维回应策略研究被引量:6
- 2017年
- 国内外恭维回应研究主要局限在两方语境中,没有考察第三方在场者对恭维回应行为的影响,且大多用语篇补全任务(DCT)和角色扮演等方法收集语料,语料的准确性和客观性有待提高。本研究采用自然会话录音和实验的方法,收集了233例北京女大学生在两方语境和三方语境中的恭维回应语料,并在"接受-缓和-回避-拒绝"四分法的框架中对比回应策略。结果显示,与Chen(1993)的结论相比,回应者接受恭维的比例确有明显提高,体现出一定程度的西化倾向,但三方恭维回应与两方恭维回应的策略使用差异明显:两方恭维回应者首选接受策略,而三方恭维回应者首选回避和拒绝策略。这一发现表明,汉语文化中恭维回应策略的西化是渐进、分层级的,贬己尊人的礼貌准则在文化深层仍然有重要作用。我们同时发现,与本研究所收集的自然语料相比,DCT恭维回应语料中接受策略的使用比例普遍偏高。
- 夏登山殷彩艳蓝纯
- 《红楼梦》中的多方会话及其艺术功能被引量:3
- 2014年
- 《红楼梦》的人物语言艺术历来备受称誉,红学界和语言学界都曾给予广泛关注。传统研究大多从"说话者—听者""对话"的角度考察小说中人物语言的修辞特色和叙事功能等,但统计表明,《红楼梦》中大部分的人物会话都发生在多方参与者之间。有第三方交际者在场旁听和偷听的多方会话对于小说塑造人物形象和构建立体交际空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某些"指桑骂槐"型的多方会话更加明确地体现出小说在人物形象刻画和人物关系描写等方面简洁而生动的语言艺术特征。仅仅从对话的角度来考察《红楼梦》的人物语言,必然无法充分地认识其卓越的艺术价值。
- 夏登山丁怡萌
- 关键词:《红楼梦》人物形象塑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