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01052)

作品数:33 被引量:135H指数:9
相关作者:王明丽类延花吴建军陈敬贤雷明凯更多>>
相关机构:安徽医科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安徽省“十五”重大科技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化学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6篇医药卫生
  • 8篇理学
  • 4篇化学工程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生物学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23篇巨细胞
  • 21篇病毒
  • 17篇人巨细胞病毒
  • 15篇细胞
  • 13篇巨细胞病毒
  • 10篇病毒感染
  • 9篇HCMV
  • 8篇溶胶
  • 6篇小鼠
  • 5篇氧化铝
  • 5篇人巨细胞病毒...
  • 5篇溶胶-凝胶
  • 5篇巨细胞病毒感...
  • 5篇光致
  • 5篇光致发光
  • 5篇发光
  • 4篇荧光
  • 4篇ER
  • 3篇腰痛
  • 3篇溶胶-凝胶法

机构

  • 27篇安徽医科大学
  • 11篇大连理工大学
  • 2篇安徽医科大学...
  • 2篇江西科技师范...
  • 2篇哥伦比亚大学
  • 1篇大连铁道学院
  • 1篇安徽省立儿童...

作者

  • 27篇王明丽
  • 10篇雷明凯
  • 8篇类延花
  • 7篇吴建军
  • 6篇陈敬贤
  • 5篇金晶
  • 5篇余莉
  • 5篇方草晖
  • 5篇王兴军
  • 5篇胡勇
  • 5篇杨涛
  • 5篇吴建贤
  • 4篇高荣保
  • 4篇张文艳
  • 4篇王辉
  • 3篇蔡亦红
  • 3篇李红
  • 3篇白凌云
  • 3篇王斌
  • 3篇李艳秋

传媒

  • 11篇安徽医科大学...
  • 4篇全国第三届溶...
  • 3篇无机材料学报
  • 2篇中国康复理论...
  • 1篇国外医学(病...
  • 1篇物理学报
  • 1篇微生物学报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中国药理学通...
  • 1篇中华检验医学...
  • 1篇实用儿科临床...
  • 1篇光学学报
  • 1篇中华肾脏病杂...
  • 1篇中国药房
  • 1篇功能材料
  • 1篇病毒学报
  • 1篇微生物学杂志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国际消化病杂...

年份

  • 1篇2012
  • 8篇2007
  • 9篇2006
  • 9篇2005
  • 10篇2004
  • 2篇2003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肠道病毒71型六安地区分离株VP1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及B细胞表位预测被引量:10
2012年
目的对肠道病毒71型(EV71)VP1基因编码衣壳蛋白进行系统结构与功能预测,为制备EV71疫苗和诊断抗原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基于编号为1404-Luan(CHN)-08的EV71六安地区分离株VP1基因编码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应用ProtParam、SigalP、TMPRED、Sosui、SOPMA、Phyre、Bepipred等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其信号肽、跨膜区、疏水性、二级结构、三级结构等性质和潜在的B细胞表位。结果 EV71六安地区分离株VP1基因编码蛋白没有信号肽,无跨膜区,是一个亲水性蛋白;VP1蛋白二级结构以无规则卷曲和β-片层为主,含有少量的α-螺旋,少见β-转角;VP1的三级结构中4~121氨基酸部分在蛋白表面形成一环状结构(VPl GH loop);EV71 VP1潜在的B细胞表位共有6个可能的抗原表位。其中,预测分值最高的线性表位区域位于157~177位氨基酸残基。结论成功预测了EV71六安地区分离株VP1二级结构、三级结构和B细胞表位,为制备EV71基因工程疫苗和诊断抗原的开发提供了理论基础。
俞海洋陈伟倪德群常宏伟王林定汤仁树陈灵芝丁晓娟陈敬贤王明丽
关键词:肠道病毒71型VP1B细胞表位
老年小鼠先天性潜伏感染人巨细胞病毒致大脑皮质细胞凋亡的研究
2007年
目的 观察先天性人巨细胞病毒(HCMV)潜伏感染至老年,对小鼠大脑皮质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选择鼠龄为24个月HCMV先天性感染中枢神经系统模型小鼠。分为3组,每组6只,分别为:HCMV先天性潜伏感染老年鼠组(潜伏感染组)、HCMV先天性潜伏再激活感染老年鼠组(潜伏再激活感染组)和健康对照老年鼠组(健康对照组)。采用透射电镜、TUNEL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分析各组小鼠大脑皮质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电镜检测发现,同健康对照组比较,潜伏感染组和潜伏再激活感染组部分神经元细胞核染色体固缩、核物质碎片化、凋亡小体形成等特征性凋亡改变。TUNEL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健康对照组凋亡细胞最少,潜伏感染组凋亡细胞比率较健康对照组升高,而潜伏再激活感染组凋亡细胞最多;t检验潜伏感染组、潜伏再激活感染组与健康对照组凋亡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结论 先天性感染HCMV后长期潜伏在小鼠的大脑皮质,至老年后可诱导细胞凋亡。
赵俊王明丽陈敬贤
关键词:巨细胞病毒病毒潜伏期细胞凋亡
HCMV先天性感染胎鼠脑组织中iNOS基因的表达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 研究人巨细胞病毒 (HCMV)先天性感染小鼠及在不同剂量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iNOS)抑制剂和促进剂的干预下脑组织中的iNOS基因表达情况。方法 将 6~ 8周龄BALB/c小鼠分为 6组 ,每组 6只 ,♀♂各半。A组腹腔注射HCMV 1 0ml,B组、C组腹腔注射HCMV 1 0ml后2d ,分别每天腹腔注射氨基胍 (AG) 2 0 0mg/kg、2 0mg/kg ,D组、E组腹腔注射HCMV 1 0ml后 2d ,分别每天腹腔注射左旋精氨酸 (L Arg) 30 0mg/kg、30mg/kg ,F组为DMEM对照组 ,每天每只 0 2ml。持续 17d。以上各组在孕鼠受孕第19天 ,剖腹取胎鼠 ,观察各组胎鼠生长发育及体重 ,有无皮下出血、淤血等情况 ,同时取胎鼠脑组织 ,作以下检测 :①硝酸还原酶法测定脑组织匀浆中NO代谢产物亚硝酸盐的含量。②RT PCR测iNOSmRNA的转录。结果 HCMV感染各组孕鼠在孕 19d ,其体重明显低于对照组 ,有部分胎鼠发育迟缓并可见明显的出血现象。感染各组胎鼠脑组织匀浆NO代谢产物明显高于DMEM对照组 (P <0 0 0 1) ,以B组尤为明显 ,A、C、E组间无差异显著性。RT PCR在感染各组均扩增出iNOSmRNA特异性条带表达 ,B组信号量最高 ,D组信号最弱。DMEM对照组未检测到iNOS特异性条带。结论 HCMV先天性感染可刺激胎鼠脑组织iNOS的表达 ,其表达产物NO可能参与了脑组织病理损伤?
余莉李艳秋张文艳方草晖类延花吴建军金晶王明丽
关键词:人巨细胞病毒感染胎鼠脑组织INOS基因
聚合酶链反应在检测脑性瘫痪患儿人巨细胞病毒感染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05年
目的 探讨聚合酶链反应 (PCR)在检测脑性瘫痪 (CP)患儿人巨细胞病毒 (HCMV)感染中的意义。方法 对 5 6例CP患儿用PCR检测尿巨细胞病毒 (CMV)DNA ,病毒分离检测尿标本 ,观察CMV特征性致细胞病变效应 (CPE) ,ELISA检测血清CMVIgM和IgG。结果 PCR检测CMVDNA阳性率为 5 3 .6% ,9例CMV病毒分离结果阳性 ;CMVIgM、IgG阳性率分别为 12 .5 %、3 7.5 % ;病毒分离 :CMVIgM阳性与CMVDNA阳性的符合率分别为 10 0 %、10 % ,前两者与后者比较均有显著差异 (P <0 .0 1) ;CMVIgG阳性与PCR阳性符合率为 6.7% ,两者无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PCR检测CMVDNA能够早期快速检测到CP患儿CMV感染 ,可应用于CP患儿中CMV感染的检测 ,为早期干预提供可靠依据。
类延花吴建贤蔡亦红王明丽
关键词:巨细胞病毒脑性瘫痪聚合酶链反应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人巨细胞病毒地方分离株的鉴定及其UL83序列分析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鉴定从合肥市某医院先天性脑瘫患儿尿标本中分离的4株人巨细胞病毒(HCMV)毒株并对其UL83基因序列进行分析,为HCMV感染的预防及pp65蛋白疫苗的研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应用细胞培养法复苏病毒,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pp65蛋白表达,并用特异性引物对UL73基因进行PCR,扩增的产物经凝胶纯化后测序;序列结果运用DNAMAN软件和GenBank登录的3株代表性HCMV毒株进行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比对。结果HCMV AD169株与HCMV-1分离株的UL83基因核苷酸及编码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均为100%,与其余3株的同源性也达99.26%~99.69%;4株HCMV分离株与Merlin株、Towne株在相应基因片段核苷酸及氨基酸的同源性最低的分别为98.95%,99.06%。结论UL83序列分析结果表明,HCMV UL83编码pp65蛋白的优势抗原决定簇氨基酸序列无变化。
史永林陈敬贤王明丽
HCMV截短UL83基因真核表达重组体的构建、转染及其免疫效力研究被引量:2
2006年
为了构建人巨细胞病毒(HCMV)截短UL83基因真核表达重组体,实现其在Hep-2细胞中的稳定表达,研究该截短UL83基因真核表达重组体免疫效力,采用基因重组的方法,将HCMVAD169株截短UL83基因定向克隆到带有绿色荧光蛋白(GFP)作为报告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EGFP-C1上,构建真核重组表达质粒pEGFP-C1-UL83;脂质体转染至Hep-2细胞中,G418筛选获得稳定表达pp65细胞表达系。经基因测序屁示,重组体中截短UL83基因完全正确。RT-PCR和Westem blot检测证实其可在Hep-2细胞中稳定表达。用该重组体和其表达产物在HCMV先天性感染小鼠模型上进行免疫保护试验显示,母鼠血清可检测到特异性抗HCMVpp65抗体,效价为:1:2.51~1:50.79;子鼠脑组织内未分离出病毒,亦未检测出病毒pp65蛋白抗原表达。初步结果表明,pEGFP-C1-UL83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可作为DNA疫苗刺激机体产生有效抗体。并具有阻止病毒垂直传播的保护性作用。
高荣保李艳秋王明丽
关键词:绿色荧光蛋白转染HEP-2细胞DNA疫苗
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血清中人巨细胞病毒pp65抗体检测与腰背痛的相关性被引量:12
2005年
目的:通过对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血清中人巨细胞病毒pp65抗体的检测,试图探究人巨细胞病毒潜伏感染在非特异性下腰痛中的潜在致病作用。方法:实验于2002-05/2004-01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门诊完成。比较3组不同人群外周血清人巨细胞病毒pp65IgM抗体阳性水平。分别采集3组空腹静脉血2mL,作为待检血清。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法即人巨细胞病毒pp65重组蛋白抗原包被96孔酶标板,依次加入待测血清。经酶标抗人抗体显色后,用酶标仪(BIO-RAD,model550,US-A)测定A值。结果以(样品A450-本底)÷(对照组A450-本底)≥2.1判为阳性。结果:非特异性下腰痛组人巨细胞病毒pp65IgM阳性率为48.21%(27/56),高于健康大学生组的17.86%(5/28),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7.294,P=0.007);非特异性下腰痛组的人巨细胞病毒pp65IgM阳性率高于脑瘫患儿组的26.42%(14/53),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5.514,P=0.019)。结论: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出现腰痛症状时可能与人巨细胞病毒的再激活有关,但需进一步确定人巨细胞病毒pp65抗体阳性水平与临床症状的相关性、是否需要相应干预和干预后的变化,以及进行相应组织细胞的病毒分离从而获得腰痛与人巨细胞病毒再激活感染病源学结论的直接证据。对人巨细胞病毒感染与非特异性下腰痛的相关性进?
王斌吴建贤洪永锋类延花王明丽
关键词:腰痛巨细胞病毒
蚀斑法定量测定HSV-2病毒颗粒的优化实验条件
2005年
目的建立稳定易操作的HSV-2蚀斑技术,为纯化和定量测定HSV-2毒株的感染性研究提供依据。方法HSV-2病毒悬液接种至Hela细胞单层,分别经37℃吸附和室温吸附60min,用含0·75%琼脂糖或0·75%羧甲基纤维素RPMI1640液覆盖,3d后用1%结晶紫染色5min,记数蚀斑数量,在挑取蚀斑接种扩增及保藏的同时,应用PCR法对蚀斑培养物进行鉴定。结果蚀斑经1%结晶紫染色在Hela细胞单层上呈紫色,多为圆形,着色深,散在分布,与周围区域界限明显。用琼脂糖和羧甲基纤维素覆盖下所形成的蚀斑大小及形状不同,但病毒滴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经室温和37℃吸附的病毒滴度差异亦无显著性(P>0·05)。结论建立了简便易行的蚀斑形成测定方法,可准确滴定HSV-2病毒感染数量和感染力。
金晶类延花吴建军王明丽
关键词:滴定分析法
人巨细胞病毒感染对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内皮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探讨内皮功能异常与人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致非特异性下腰痛(NLBP)的关系,及其在NLBP发病中的作用。方法NLBP组50例,对照组36例,检测尿沉渣HCMV-DNA和包涵体,外周血HCMV-IgM、IgG和内皮素水平。结果NLBP组尿HCMV-DNA和包涵体,血HCMV-IgM、IgG阳性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NLBP组内皮素水平增高(P<0·05)。结论NLBP常伴有HCMV感染及内皮功能异常。
吴建贤王斌李红胡勇胡雪莹王明丽
溶胶-凝胶法制备掺Er3+:Al2O3薄膜的结构
鉴于掺Er3+光纤放大器的成功应用,掺Er3+光波导材料研究倍受关注。Al2O3作为Er3+掺杂光波导基体材料可有效提高Er3+的掺杂浓度和弥散度,增加荧光效率和寿命。同时Al2O3与SiO2涂层间高的折射率反差可有效约...
杨涛雷明凯
关键词:溶胶-凝胶氧化铝
文献传递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