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272337)

作品数:13 被引量:68H指数:5
相关作者:陶连金安军海边金刘春晓李积栋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城建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建筑科学
  • 8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6篇地铁
  • 5篇地震
  • 3篇地下结构
  • 3篇盾构
  • 2篇地铁车站
  • 2篇地震响应
  • 2篇地震作用
  • 2篇振动
  • 2篇砂卵石
  • 2篇砂卵石地层
  • 2篇隧道
  • 2篇位移法
  • 2篇小间距
  • 2篇卵石
  • 2篇卵石地层
  • 2篇抗震
  • 2篇抗震分析
  • 2篇反应位移法
  • 2篇车站
  • 2篇沉降

机构

  • 13篇北京工业大学
  • 1篇北京城建设计...
  • 1篇中国地质环境...
  • 1篇北京城建勘测...

作者

  • 11篇陶连金
  • 8篇安军海
  • 4篇边金
  • 3篇李积栋
  • 3篇郭飞
  • 3篇刘春晓
  • 2篇李晓霖
  • 2篇鲍艳
  • 2篇李文辉
  • 1篇张波
  • 1篇王文沛
  • 1篇惠丽萍
  • 1篇潘东旭
  • 1篇王焕杰
  • 1篇郭婷
  • 1篇刘璐
  • 1篇黄凯平
  • 1篇袁松
  • 1篇田健

传媒

  • 6篇黑龙江科技大...
  • 2篇现代隧道技术
  • 2篇地下空间与工...
  • 1篇土木工程学报
  • 1篇施工技术
  • 1篇振动与冲击

年份

  • 7篇2016
  • 5篇2015
  • 1篇2013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地震作用下层状土中地铁车站变形规律研究被引量:7
2013年
采用FLAC有限差分软件,通过简化模型和土层,在输入唐山地震-北京旅馆测点南北向地震动时程情况下,研究了层状土中地铁车站变形规律;同时,将变形计算结果输入到地下结构的SAP模型,计算了结构的内力。以北京地铁16号线某车站为例,进行了地震响应数值模拟分析,研究表明:均匀土层中结构侧墙变形大于双层(上软下硬)土中侧墙变形;且不同土层中结构侧墙变形曲线斜率明显不同;存在软硬土层交界面时,结构侧墙位移随交界面深度呈线性增加;软硬土层交界面位于结构底板以下,即当车站结构处于同一种地层时,结构侧墙位移随着距离软硬交界面距离的增加而减小。
潘东旭陶连金刘璐张波王文沛
关键词:地铁车站数值模拟地震响应层状土
城市道路地下空洞病害发展机理及对路面塌陷的影响被引量:29
2015年
外界因素作用易引起城市道路地下空洞破坏,甚至向上发展至地面形成地层塌陷。基于离散元软件对城市道路路基下空洞的发展破坏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空洞规模、埋深、施工振动、空洞周围土性对空洞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道路路面沉降随着空洞埋深的减小和尺寸的增大,均出现先急剧增加后趋于平缓的过程。该曲线的拐点为道路安全性预测的关键点。当空洞与扰动土层相距3m以内时,必须考虑施工扰动的影响。沉降值随空洞所在土层的黏聚力和摩擦角均近似呈线性变化。该研究从颗粒细观角度揭示了地下空洞发展至路面塌陷的破坏机制,为地下病害研究提供了新方法。
陶连金袁松安军海
关键词:城市道路离散元
基于AHP案例推理法的地铁施工地表沉降预测方法被引量:1
2016年
为确保地铁施工期间的工程安全,及时采取地表沉降防治措施,以地铁工程案例库为背景,提出了基于AHP案例推理法的地铁施工地表沉降预测方法。该方法选取能够反映地表沉降的三项重要影响因素,即地质条件、水文条件和设计施工条件,计算得到各旧案例与所求工程的相似度,通过专家打分并结合AHP确定各影响因素的权重值,最后将相似度最大的若干个案例沉降值加权平均得到所预测工程沉降量。北京地铁白石桥南站—国家图书馆站区间的工程实例表明,该方法可行有效。
陶连金王焕杰田健边金田治旺
关键词:地表沉降AHP相似度
近接长距离并行地铁隧道的地震响应特性被引量:2
2016年
基于FLAC3D软件计算平台,建立小间距、长距离并行地铁隧道的三维数值模型,研究双线隧道在强地震动作用下的地震反应特性,并与单体隧道的地震反应特性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单体隧道与并行隧道的地震变形模式均为椭圆状,而并行的两隧道之间会产生明显的相互作用使其各自的地震反应增大;对于斜向并行和上下叠落的双线隧道,下层隧道的地震应力放大率及峰值加速度均明显大于上层的,且往往大于相应埋深的单体隧道,下层隧道更偏于危险;双线并行隧道的变形、水平应力及加速度均受埋深影响较大,地震变形和加速度均随着埋深的减小而增加,水平应力随着埋深的增加而增加。近接长距离并行地铁隧道地震响应与隧道净距及基岩输入地震动的特性有关。
鲍艳李文辉安军海李晓霖
关键词:地铁隧道小间距地震作用
基于反滤原理的地下结构抗液化处理方法被引量:2
2016年
针对强震下土层液化极大破坏地下结构的问题,按照反滤层原理,在地下结构与液化砂土间设置碎石层,应用FLAC^(3D)有限差分软件,分析不同工况下液化场地下结构的动力响应特征。结果表明:结构周围设置碎石层对液化场地地下结构有很好的抗液化效果。在一定范围内,随着碎石层厚度和层数的增加,抗液化能力更加明显。
陶连金索新爱刘春晓
关键词:地下结构动力响应
地铁地下车站-土体-地表建筑相互作用体系的地震响应特性
2016年
以北京地铁17号线望京西站密贴地面公交枢纽为例,基于FLAC3D软件计算平台,建立土-结构作用体系数值模型,研究了单体地铁车站、公交枢纽和两者同建结构的地震响应特性。结果表明:在水平地震作用下,单体地铁车站与两者同建结构相比,各层层间相对位移无明显差别。两者同建时,其结构监测点的最大压应力大于单体地铁车站的应力值,而加速度峰值较小;公交枢纽各层层间相对位移小于单体公交枢纽层间位移,加速度峰值相比单体公交枢纽小。无论是单体地铁车站、公交枢纽,还是两者同建,输入人工波时的各层层间位移和柱端最大压应力均大于输入阪神波时的数值。该研究可以为相似工程的抗震设计提供参考。
鲍艳李文辉安军海
关键词:地铁车站地震响应地表建筑
盾构掘进诱发振动对框架结构影响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以北京西部地区浅埋砂卵石盾构施工产生的振动对周边建(构)筑物的影响为背景,借助ABAQUS有限元软件,计算各楼层动力响应,分析各楼层振动时域与频域特点,对地表环境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由于盾构掘进振动频带较宽,且以中高频为主,振动波通过结构物基础向上传播过程中,由于与结构一阶、二阶振型频率差异,使振动峰值和频率不断衰减,其中水平向衰减较为明显,振级变化规律并不明显,随着结构物层数增加,水平向和竖直向呈增加趋势。
郭飞苏艺陶连金黄俊
关键词:地铁盾构砂卵石地层振动
地下结构抗震分析的反应位移法研究被引量:6
2016年
基于地下结构的震动特性,比较反应位移法在地下结构抗震分析中计算地震荷载作用下结构相对位移的三种方法。结合工程实例,分别应用三种求解方法计算地震荷载作用下的土层相对位移及作用在结构上的等效荷载,建立有限元模型分别计算结构各点的相对位移,并与时程分析法计算结果比较。结果表明:(1)不同求解方法计算得到的结构相对位移有很大的差异,由此导致结构地震响应差别显著;(2)不同计算公式有其相应的适用性,研究成果可为地下结构抗震设计提供参考。
陶连金索新爱安军海刘春晓
关键词:地震工程地下结构抗震分析反应位移法
地下结构横断面抗震设计的等代平面框架法被引量:2
2016年
文章针对目前传统反应位移法所采用的"延米框架"模型进行了分析,指出其误差来源及应用局限。并借鉴板柱结构在水平作用下等代梁的物理概念及设计理论,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存在纵梁-柱体系的地下结构抗震计算的方法——等代平面框架法。为验证等代平面框架法的有效性,基于实际工程案例,构造不同结构和土层参数进行内力计算,并将其计算结果与"延米框架"模型和动力时程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等代平面框架法的内力计算精度高,计算量少,对不同结构和土层条件的适用性好,且可应用于侧墙开孔部位的抗震设计,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安军海陶连金李积栋郭飞边金
关键词:地下结构抗震分析反应位移法
砂卵石地层盾构施工诱发振动环境影响试验研究被引量:5
2015年
针对北京西部地区砂卵石地层埋深浅、粒径大、分布广,盾构施工产生的振动易传至地表对环境产生影响等,对北京地铁某区间进行现场振动测试。通过埋设地层、地面及隧道内测点进行时间-空间同步监测,获取测试区间盾构每环掘进时的振动数据,分析振动频域特性及空间衰减规律,并对地表振动环境影响进行评价。研究表明,砂卵石地层盾构施工振动主要为刀盘刀具切割土体产生的振动,机械振动及运输车辆产生的振动对地表影响较小。刀盘附近振动主频分布于30 Hz以上,而横断面地表远离刀盘40 m处衰减至20 Hz以下。测点振幅大小与刀盘、测点间相对位置有关,地表振幅大小依次为刀盘前方测点、刀盘两侧测点、刀盘后方测点,刀盘处地表振级达80 d B,远离刀盘20~30 m时衰减至60 d B以下。
陶连金郭飞黄俊李积栋安军海
关键词:砂卵石地层盾构施工振动频域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