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2010YD05)

作品数:17 被引量:139H指数:9
相关作者:李卓佳曹煜成文国樑张家松杨莺莺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大连海洋大学暨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3篇养殖
  • 12篇对虾
  • 7篇凡纳滨对虾
  • 5篇池塘
  • 4篇WSSV
  • 3篇对虾养殖
  • 3篇养殖池
  • 3篇养殖池塘
  • 3篇群落
  • 3篇细菌
  • 3篇虾养殖
  • 3篇高位池
  • 2篇养殖后期
  • 2篇养殖模式
  • 2篇水产
  • 2篇水产养殖
  • 2篇群落结构
  • 2篇罗非鱼
  • 2篇免疫
  • 2篇免疫指标

机构

  • 17篇中国水产科学...
  • 6篇大连海洋大学
  • 2篇暨南大学
  • 2篇中国动物卫生...
  • 1篇大连水产学院

作者

  • 17篇李卓佳
  • 16篇曹煜成
  • 15篇文国樑
  • 9篇张家松
  • 5篇罗亮
  • 5篇杨莺莺
  • 4篇王奕玲
  • 4篇刘孝竹
  • 4篇胡晓娟
  • 3篇李奕雯
  • 3篇张华军
  • 2篇陈义平
  • 2篇冷加华
  • 2篇韩宁
  • 2篇彭聪聪
  • 1篇吴垠
  • 1篇于明超
  • 1篇林小涛
  • 1篇李烁寒
  • 1篇袁翠霖

传媒

  • 4篇广东农业科学
  • 3篇南方水产科学
  • 2篇中国动物检疫
  • 2篇南方水产
  • 1篇中国水产科学
  • 1篇安全与环境学...
  • 1篇农业环境科学...
  • 1篇中国渔业质量...
  • 1篇渔业科学进展
  • 1篇大连海洋大学...

年份

  • 1篇2014
  • 7篇2012
  • 6篇2011
  • 3篇2010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凡纳滨对虾病毒病防控技术被引量:3
2011年
对凡纳滨对虾病毒病的发生特点进行了总结并分析,针对病毒爆发的机制进行探讨,提出凡纳滨对虾病毒病防控技术,通过该技术可推迟病毒病的爆发时间,减少因病毒引起的死亡,提高养殖效益,提升对虾健康养殖技术水平。
文国樑李卓佳张家松曹煜成杨莺莺
关键词:凡纳滨对虾病毒病养殖技术
高位池养殖过程凡纳滨对虾携带WSSV情况的动态变化被引量:10
2012年
为了更好地预防对虾白斑综合征(WSS)的暴发,探讨该病毒病的流行规律,笔者针对养殖过程中对虾的携带WSSV情况展开调查。调查于2010年7月-2010年11月广东省汕尾市红海湾养殖场进行,从10口凡纳滨对虾高位养殖池中随机抽取6口进行跟踪采样。收集指标包括对虾生长状况、基本环境指标、浮游微藻种群结构和对虾病毒携带量等。本文重点报道利用实时定量PCR-TaqMan探针法检测6口精养池塘对虾体内WSSV的携带量变化情况,检测结果显示:①1-3号虾池苗种携带WSSV,其波动范围在1.3×103~1.7×104copy/g之间;②对虾在养殖过程中均带毒,鳃组织中的平均病毒携带量(2.3×109copy/g)多于肌肉组织中的平均病毒携带量(3.2×108copy/g),且变化趋势一致,但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③在整个养殖过程中对虾WSSV携带量总体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期间各池出现过数次高值。前期WSSV拷贝数的波动范围在1.3×103~3.0×107copy/g之间,后期上升到1.5×106~1.2×1011copy/g,使得某些池塘养殖对虾WSS暴发。调查结果说明:1)对虾携带WSSV可以进行养殖生长;2)WSSV在对虾体内的含量是变化的,且其变化存在着一定的规律性;3)这种变化规律主要体现在带毒量随着养殖时间的进行及外界水环境中某些主要因子的变化而变化,如:养殖时间越长,带毒量越高;养殖环境中某些关键环境因子的改变,如:温差较大,不良藻相转换,天气骤变等均可引起对虾体内病毒含量较大的波动。鉴此,作者提出,构建并维持良好的浮游微藻的群落结构,注意有害藻相改变时保持养殖水体环境稳定,对环境突变前后都做好应对对虾应激的措施等可以极大程度地减少WSS暴发的可能。本研究通过对WSSV的密切跟踪,旨在更好的反映其在养殖环境下的动态变化规律,以及受各种环境因子影响的情况,从而为预防对虾WSS提供依据和参考。
王奕玲李卓佳张家松文国樑曹煜成罗亮张华军韩宁
关键词:凡纳滨对虾WSSVTAQMANREAL-TIME
珠江河口区罗非鱼养殖池塘中浮游微藻的群落特征被引量:13
2012年
2009年5月至11月,在广州市番禺区海鸥岛对6口罗非鱼河口养殖池塘的微藻群落结构和水质因子进行定期采样分析,共检出微藻7门157种,其中绿藻67种,蓝藻34种,硅藻18种,甲藻5种,隐藻3种,裸藻28种,金藻2种。各池微藻优势种种类丰富,但不同门类优势种单胞体积差异较大,其中:数量优势种多为蓝藻类的威利颤藻、点形平裂藻、褐色念珠藻、圆胞束球藻、坚实微囊藻、不定微囊藻等和绿藻类的蛋白核小球藻、镰形纤维藻、空星藻等;生物量优势种多为裸藻类的鱼形裸藻、秋鳞孔藻、琵鹭扁裸藻、扭曲扁裸藻、糙膜陀螺藻和甲藻类的加顿多甲藻、多纹膝沟藻以及隐藻类的啮蚀隐藻、具尾蓝隐藻等;卷曲螺旋藻既是数量优势种又是生物量优势种。微藻数量和生物量在养殖前中期增加较快,物种多样性丰富,后期多呈较低水平,物种多样性也逐渐下降。养殖前中期各池微藻数量范围为(0.59~72.85)×107ind·L-1,生物量范围为1.12~114.14mg·L-1,多样性指数平均为2.98;养殖后期微藻数量范围为(16.29~67.37)×107ind·L-1,生物量范围为6.57~67.76mg·L-1,多样性指数平均为2.78。各池微藻数量或生物量多与COD、DIN等营养因子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罗非鱼也可通过滤食作用有效影响池塘微藻群落结构和水质因子的变动。
彭聪聪李卓佳曹煜成文国樑刘孝竹胡晓娟
关键词:罗非鱼养殖池塘群落
密度胁迫对凡纳滨对虾稚虾免疫指标及生长的影响被引量:8
2012年
将体长为(3.59±0.26)cm的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按1 800尾.m-3、1 500尾.m-3和1 200尾.m-3的密度分别饲养在注水0.3 m3的圆形玻璃纤维桶(容量为0.5 m3)中30 d,检测了基本水质因子、对虾肝胰腺和肌肉组织中的酚氧化酶(PO)活力、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抗菌活力(Ua)、碱性磷酸酶(AKP)活力、体质量增长和成活率,研究了不同放养密度对凡纳滨对虾稚虾免疫指标及生长的影响。统计分析发现,试验过程中水体理化因子均在适宜范围,各处理间水质因子的差异不显著;对虾的PO活力、Ua和AKP活力均随着密度的增加而降低,SOD活力则反之;对虾的体质量增长、体质量特定增长率和成活率随着密度的增加而降低,成活率差异显著(P<0.05)。结果表明,凡纳滨对虾(体长<4.8 cm或体质量<1.2 g)在密度为1 200~1 800尾.m-3时,密度胁迫可明显影响其免疫指标和生长。
张华军李卓佳张家松张晓阳曹煜成文国樑程开敏
关键词:凡纳滨对虾免疫指标
对虾精养池塘碳、氮和异养细菌含量的变化及其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8
2011年
文章调查了广东省汕尾市红海湾对虾精养池塘水体中不同形式的碳(C)、氮(N)和异养细菌含量的变化,并分析C和N对异养细菌的影响,以期为养殖过程合理调控水质环境提供理论数据。结果发现,池塘中不同形式的ρ(C)在养殖前、中期逐渐升高并达到最大值,中、后期缓慢下降趋于稳定,ρ(N)在养殖前、中期较低,后期升高并达到最大值;异养细菌数在养殖中期的第56天和养殖后期的第98天出现2个高峰,养殖第70天出现低谷。异养细菌数与总无机碳(TIC)和总碳(TC)呈现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养殖中、后期异养细菌数与C/N(TOC/TN)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养殖中、后期水体中C(主要是有机碳)成为影响异养细菌繁殖的限制性因素,适当添加C源可以促进异养细菌繁殖,吸收转化无机氮,从而达到降低水体中无机氮浓度、提高物质循环利用效率的作用。
罗亮李卓佳张家松曹煜成文国樑杨莺莺
关键词:异养细菌
溶藻细菌控藻作用及其在对虾养殖池塘中的应用前景被引量:12
2012年
浮游微藻与养殖池塘的水质及对虾的健康状况密切相关,控制有害微藻的过度繁殖,维持优良的藻相对于养殖水环境的稳定、减少对虾疾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对浮游微藻与对虾养殖的关系及溶藻细菌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分析了溶藻细菌在对虾养殖中的应用前景,提出了利用溶藻细菌控制对虾养殖池塘有害微藻的研发思路。
王丽花曹煜成李卓佳
关键词:溶藻细菌对虾健康养殖
凡纳滨对虾高位池养殖水体细菌变动及其与理化因子的关系被引量:27
2010年
自2008年4月至8月,在广东省汕尾市红海湾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高位池养殖基地全程采集养殖池塘水样,检测水体细菌类群和理化因子,分析养殖过程中细菌类群的数量变化规律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显示,养殖过程中水体异养细菌、弧菌(Vibrio)和芽孢杆菌(Bacillus)的数量波动性较大,其中异养细菌波动范围1.35×104~1.39×106cfu.mL-1,平均4.73×105cfu.mL-1;弧菌波动范围1.05×103~5.20×104cfu.mL-1,平均1.80×104cfu.mL-1;芽孢杆菌波动范围0.11×103~4.30×103cfu.mL-1,平均6.6×102cfu.mL-1;粪大肠菌群(fecalcoliform)大多在1.0×102cfu.L-1以内,平均0.97×102cfu.L-1,远低于无公害食品海水养殖用水水质标准。对细菌与理化因子的单因子分析显示,异养细菌与溶解氧(DO)呈显著的负相关性(P<0.05),弧菌与pH呈极显著的负相关性(P<0.01),与化学需氧量(COD)和总磷(TP)呈显著的正相关性(P<0.05)。多因子偏相关分析显示,异养细菌和弧菌与DO、pH、COD、TP的相关关系均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调查的养殖池塘对虾生长良好,该养殖池塘是安全、基本健康的系统,水环境中细菌数量受养殖系统中生物、环境因子及人为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李卓佳李烁寒杨莺莺文国樑李奕雯杨宇峰
关键词:细菌凡纳滨对虾高位池
广东和福建地区不同养殖模式下凡纳滨对虾成虾携带WSSV的调查被引量:3
2010年
前言 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又名南美白对虾、白虾,原产于美洲太平洋沿岸水域,主要分布秘鲁北部至墨西哥湾沿岸,以厄瓜多尔沿岸分布最为集中。1988年7月,凡纳滨对虾由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从美国夏威夷引进我国,1992年8月人工繁殖获得了初步成功,1994年通过人工育苗获得了小批量的虾苗,
张家松李卓佳文国樑陈义平罗亮冷加华曹煜成杨莺莺
关键词:凡纳滨对虾WSSV养殖模式成虾沿岸水域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7
2011年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具有低毒性、无抗药性、多功能性等优点,其在水产养殖中已得到广泛使用。介绍了中草药的特点及其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效果,对其面临的问题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中草药今后的发展方向。
文国樑于明超李卓佳李色东曹煜成张家松
关键词:中草药饲料添加剂水产养殖
滩涂半精养池塘斑节对虾WSSV携带量与水体理化因子的相关性被引量:1
2012年
由于感染白斑综合症(White spot syndrome,WSS)的患病对虾发病后很难治疗,应对的关键技术只能以防为主,了解养殖过程对虾携带白斑综合征病毒(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WSSV)的变化规律对于预防WSS的暴发尤为重要。利用高灵敏度的实时定量Taqman-PCR检查技术,检测滩涂半精养池塘斑节对虾在养殖过程中体内WSSV携带量及其变化与水质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养殖的斑节对虾体内携带WSSV并以潜伏感染形式存在,其平均携带量在105copy/g范围内,对虾处于高风险的养殖状态;WSSV在养殖过程中的变动趋势没有明显规律;WSSV携带量的变化与养殖过程水体常见理化因子的变化无显著相关关系。在斑节对虾滩涂池塘半精养模式中,养殖全程应根据各个阶段的特点进行科学管理,避免和切断外来传染源、优化和稳定养殖水体、提高虾体自身抗病抗逆能力,避免WSS暴发。
王奕玲李卓佳张家松曹煜成文国樑罗亮
关键词:斑节对虾WSSV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