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攻关计划(2004BA720A24)

作品数:3 被引量:11H指数:3
相关作者:高学军岳林包旭东赵红萍李继遥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第四军医大学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葡聚糖
  • 2篇球菌
  • 2篇龋病
  • 2篇聚糖
  • 1篇蛋白
  • 1篇牙菌斑
  • 1篇易感性
  • 1篇失活
  • 1篇葡聚糖结合蛋...
  • 1篇龋病易感性
  • 1篇腭裂
  • 1篇腭裂患者
  • 1篇结合蛋白
  • 1篇菌斑
  • 1篇菌株
  • 1篇患龋
  • 1篇患龋情况
  • 1篇基因
  • 1篇基因打靶
  • 1篇基因失活

机构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四川大学
  • 1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北京大学口腔...

作者

  • 1篇李双飞
  • 1篇王秦芳
  • 1篇许丽霞
  • 1篇包旭东
  • 1篇岳林
  • 1篇方会清
  • 1篇苏凌云
  • 1篇刘艳丽
  • 1篇高学军
  • 1篇吴补领
  • 1篇朱万春
  • 1篇李继遥
  • 1篇赵红萍

传媒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中华口腔医学...
  • 1篇四川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07
  • 2篇200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唇腭裂患者患龋情况的调查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通过横断面调查了解唇腭裂患者的患龋现状,特点,以及患龋的影响因素。方法调查对象为380名非综合征唇腭裂患者和339名非唇腭裂人群。记录其龋坏情况。结果6~12岁组及13岁以上组中,唇腭裂患者比对照人群有较高的患龋率、龋均(dmft/DMFT)和龋面均(dmfs/DMFS)(P<0.05);3~5岁组唇腭裂患者和对照人群的患龋率,龋均和龋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唇腭裂的不同类型中,伴有腭裂患者比单纯型唇裂患者龋坏更加严重(P<0.05)。已行外科手术的唇腭裂患者的龋坏程度好于未行手术者(P<0.05)。结论唇腭裂患者的患龋率及严重程度均重于非唇腭裂人群。唇腭裂的类型以及外科手术将减轻其患龋的严重程度。提示对唇腭裂患者的早期干预和序列治疗对保持其良好口腔卫生和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朱万春许丽霞李双飞李继遥
关键词:唇腭裂龋病
变异链球菌葡聚糖结合蛋白D基因失活菌株的构建和鉴定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利用基因打靶技术构建变异链球菌葡聚糖结合蛋白D基因(gbpD)失活株,用于葡聚糖结合蛋白D基因功能的研究。方法体外培养变异链球菌UA159菌株并以其基因组为模板,对gbpD基因内部序列进行PCR扩增,连接自杀载体pVA8912,分别用酶切及PCR鉴定;转化变异链球菌UA159株,用PCR及Westernblot鉴定。结果经鉴定PCR产物及插入片段大小与预期值相符,且为所需目的基因片段,成功构建了自杀质粒pVA8912-gbpD;经PCR鉴定及Westernblot鉴定,gb-pD基因失活株基因组中gbpD基因内部成功插入目的片段,且该菌株不表达GbpD蛋白。结论成功构建了用于变异链球菌gbpD基因打靶的自杀质粒和gbpD基因失活株,为该基因功能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赵红萍吴补领苏凌云王秦芳刘艳丽方会清
关键词:基因打靶变异链球菌葡聚糖结合蛋白
菌斑固相、变形链球菌及葡聚糖对酸的缓冲作用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研究糖代谢后菌斑固相缓冲力的变化及影响因素.方法采集40名18~21岁的大学生的饥饿牙菌斑,体外10%蔗糖孵育1 h.体外制备无糖培养和2%蔗糖培养的变链菌团.以25 mmol/L KCl制备菌斑固相、变链菌团和不溶性葡聚糖混悬液及可溶性葡聚糖溶液,用1 mmol/LHCl滴定并计数细菌密度,统计学分析.结果变链菌团代谢蔗糖后的缓冲容量为(0.099±0.047)mmol/L,比无蔗糖培养的变链菌团的缓冲容量(0.609±0.202)mmol/L低,且缓冲力随细菌密度降低直线下降,葡聚糖几乎没有缓冲作用[(0.028~0.032)mmol/L].人牙菌斑固相缓冲力的变化规律与体外纯菌培养研究结果一致.结论菌斑固相缓冲力与所含细菌密度密切相关.
岳林包旭东高学军
关键词:牙菌斑龋病易感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