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BK-2010151)

作品数:6 被引量:67H指数:4
相关作者:王伟明曹园园周华云曹俊刘耀宝更多>>
相关机构: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江苏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南通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卫生厅预防医学科研基金无锡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疫情
  • 6篇疟疾
  • 6篇疟疾疫情
  • 6篇疾疫
  • 3篇性病
  • 3篇预警
  • 3篇预警系统
  • 3篇输入性
  • 3篇输入性病例
  • 2篇中华按蚊
  • 2篇流行病
  • 2篇流行病学
  • 2篇流行病学分析
  • 2篇按蚊
  • 1篇原虫
  • 1篇输入性恶性疟
  • 1篇疟原虫
  • 1篇温度
  • 1篇消除疟疾
  • 1篇间日疟

机构

  • 3篇江苏省血吸虫...
  • 3篇江苏省寄生虫...
  • 1篇南通市疾病预...

作者

  • 6篇王伟明
  • 5篇周华云
  • 5篇曹园园
  • 4篇曹俊
  • 4篇刘耀宝
  • 3篇顾亚萍
  • 3篇高琪
  • 2篇朱国鼎
  • 2篇李菊林
  • 1篇曹彩群

传媒

  • 6篇中国血吸虫病...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江苏省疟疾疫情预警系统的建立Ⅴ输入性恶性疟防控体系的构建被引量:18
2015年
目的构建输入性恶性疟防控体系,为其防控提供全新的科学依据。方法建立劳务输出单位数据库和劳务输出人员数据库,并对劳务输出人员开展健康教育;建立"1-3-7"工作模式、疟疾疫情周报制度及输入性疟疾患者同行人员协查制度。结果至2013年底,全省各级疾控中心掌握劳务输出公司405家,初步建立了江苏省劳务输出单位数据库;患者发病至就诊的平均时间缩短至3.07 d;输入性恶性疟病例初诊至确诊的平均时间缩减至1.57 d;实验室确诊率提高到100%,与2009年实验室确诊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6.35,P<0.05);输入性恶性疟重症病例比例下降至3.15%,与2011年重症病例比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1.16,P<0.05);2013年全省无疟疾死亡病例报告。结论江苏省初步构建了输入性恶性疟防控体系,对境外输入性恶性疟的有效防控发挥了重要作用。
王伟明周华云刘耀宝曹园园曹俊高琪
关键词:恶性疟输入性病例防控体系预警
2008-2014年南通市疟疾疫情及消除疟疾进展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分析2008-2014年南通市疟疾疫情以及消除疟疾工作进展情况,为调整疟疾防治措施、指导消除疟疾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8-2014年南通市疟疾疫情资料及消除疟疾工作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08-2014年南通市累计报告疟疾305例,平均年发病率为0.57/10万。305例疟疾病例中,本地间日疟病例26例(8.52%),输入性病例279例(91.48%);男性占90.49%(276/305),年龄以青壮年为主,20~59岁占91.48%(279/305);全年均有病例发生,无明显季节性;输入性病例主要集中在海安县、海门市和通州区,分别为80、71例和41例,占全市输入性病例总数的68.82%(192/279)。自2011年起全市无本地感染疟疾病例报告,启东市、如东县、崇川区、开发区和港闸区已通过江苏省消除疟疾考核。结论 2008-2014年南通市疟疾病例以输入性病例为主,本地疟疾病例数大幅下降,2011-2014年已连续4年无本地感染疟疾病例报告;全市所辖9个县(市、区)中已有5个通过消除疟疾考核。今后应进一步加强输入性疟疾防治,继续推进全市消除疟疾工作。
曹彩群王伟明
关键词:疟疾疫情输入性病例
江苏省疟疾疫情预警系统的建立Ⅷ江苏省传疟媒介监测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了解江苏省传疟媒介的种群、密度以及季节消长与夜间活动规律,为该省消除疟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3-2015年,选择江苏省7个县(市、区)作为疟疾媒介监测点,采用夜间室外通宵帐内人饵诱捕法和诱蚊灯全通宵捕蚊法捕获按蚊,观察各监测点传疟媒介的季节消长和夜间活动规律。结果 2013-2015年,江苏省7个监测点采用诱蚊灯全通宵捕蚊法共捕获中华按蚊11 041只,未发现嗜人按蚊;捕获中华按蚊数量最多的地区为泗洪县,3年共捕获中华按蚊6 724只;最少的是盱眙县,3年共捕获34只。2013-2015年,江苏省中华按蚊密度高峰分别出现在7月上半月、8月上半月和7月下半月。该期间内7个监测点采用通宵帐内人饵诱捕法共捕获中华按蚊2 421只;泗洪县捕获中华按蚊最多,为1 085只;赣榆县捕获中华按蚊最少,为13只。江苏省中华按蚊夜间活动高峰出现在晚上19:00-20:00,在该时段共捕获中华按蚊525只,占捕获总数的21.68%;此后,捕获数量随时间的延后而逐渐减少。结论江苏省个别地区中华按蚊密度仍较高,应做好消除疟疾阶段疫情和媒介监测,防止输入性疟疾的本地传播。
王伟明周华云朱国鼎唐建霞曹园园李菊林曹俊
关键词:疟疾中华按蚊
江苏省疟疾疫情预警系统的建立Ⅰ温度对中华按蚊体内间日疟原虫发育的影响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观察间日疟原虫在江苏省中华按蚊体内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分析温度对江苏省中华按蚊体内间日疟原虫发育的影响。方法通过体外人工饲血系统感染实验室饲养的中华按蚊,感染后分别在16±0.5、19±0.5、22±0.5、25±0.5、28±0.5、31±0.5℃条件下饲养。解剖中华按蚊的唾液腺,观察不同温度下间日疟原虫子孢子进入中华按蚊唾液腺的最早时间,计算间日疟原虫在中华按蚊体内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根据江苏省13个市月平均气温,计算中华按蚊理论年发育疟原虫代数。结果江苏省中华按蚊体内间日疟原虫发育的起点温度平均为15.31℃,有效积温为109.81日度。间日疟原虫在中华按蚊体内增殖的最适温度为25~28℃。江苏省中华按蚊理论年发育疟原虫代数南部比北部多1~3代。结论温度是影响疟原虫发育的重要因素,温度为25~28℃时,江苏省中华按蚊传播疟疾的机会增大。但在建立疟疾疫情预警系统时还应考虑其他因素。
王伟明周华云刘耀宝李菊林朱国鼎唐建霞曹园园顾亚萍
关键词:疟疾中华按蚊间日疟原虫温度预警
2013年江苏省疟疾疫情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24
2014年
目的掌握江苏省2013年疟疾疫情及流行特征,为制订和调整适合该省的消除疟疾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13年全省网络报告疟疾疫情和专报系统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3年江苏省共报告疟疾341例,较2012年的198例上升72.22%,发病率为0.050/万;除1例为源于输入病例的输血感染外,其余均为境外输入病例。病例主要分布在连云港(占15.84%,54例)、南通(占14.08%,48例)、扬州(占14.08%,48例)、淮安(占11.44%,39例)和盐城(占8.50%,29例)等5市。所有病例均经江苏省参比实验室确诊。其中,恶性疟286例、间日疟8例、三日疟9例、卵形疟30例,混合感染8例。结论江苏省已连续2年无本地感染疟疾病例报告,消除疟疾工作成效显著;但境外感染的输入疟疾病例日益增多,且感染虫种呈多样性。境外输入疟疾仍是该省疟疾防控工作的重点。
周华云王伟明刘耀宝曹园园顾亚萍唐建霞曹俊高琪
关键词:疟疾疫情输入性病例
2012年江苏省疟疾疫情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18
2014年
目的掌握江苏省2012年疟疾疫情及流行特征,为制订和调整适合本省的消除疟疾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12年全省网络报告疟疾疫情和专报系统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2年江苏省共报告疟疾198例,较2011年的374例下降了47.06%,发病率为0.026/万,均为国外输入性病例。全省13个市均有疟疾病例报告,其中扬州、南通、南京、泰州、徐州和淮安报告的病例占全省的71.72%(142/198)。省疟疾诊断参比实验室对196份样本进行复核,确定恶性疟164例、间日疟6例、卵形疟22例、三日疟1例、混合感染3例。结论 2012年江苏省首次实现无本地感染疟疾病例,境外输入性疟疾病例数虽明显下降,但病例分布范围进一步扩大,且感染虫种呈多样性。境外输入性疟疾仍是本省疟疾防控工作的重点。
周华云王伟明刘耀宝曹园园顾亚萍唐建霞曹俊高琪
关键词:疟疾疫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