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177007)

作品数:16 被引量:157H指数:8
相关作者:牛晓君王晓蓉耿金菊王强王彩虹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华南理工大学自然科学青年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理学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13篇磷化氢
  • 6篇湖泊
  • 6篇沉积物
  • 4篇太湖
  • 4篇湖泊沉积
  • 4篇湖泊沉积物
  • 3篇营养化
  • 3篇富营养化
  • 2篇色谱
  • 2篇水体
  • 2篇气相
  • 2篇气相色谱
  • 2篇污染
  • 2篇相色谱
  • 1篇底泥
  • 1篇地球化学循环
  • 1篇动力学
  • 1篇毒性
  • 1篇色谱分析
  • 1篇生物地球

机构

  • 14篇南京大学
  • 7篇华南理工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2篇莱比锡大学
  • 1篇广东省建筑设...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作者

  • 13篇王晓蓉
  • 13篇牛晓君
  • 8篇耿金菊
  • 4篇王强
  • 3篇王彩虹
  • 2篇任洪强
  • 2篇韩圣惠
  • 2篇李金城
  • 2篇林志芬
  • 1篇宋进喜
  • 1篇张景飞
  • 1篇高光
  • 1篇冯建坊
  • 1篇谷孝鸿
  • 1篇冯建昉
  • 1篇徐文海
  • 1篇金相灿
  • 1篇马宏瑞
  • 1篇丁丽丽
  • 1篇季江

传媒

  • 3篇农业环境科学...
  • 2篇环境科学学报
  • 2篇湖泊科学
  • 2篇环境化学
  • 1篇分析化学
  • 1篇四川环境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环境科学
  • 1篇分析测试学报
  • 1篇色谱
  • 1篇Fronti...

年份

  • 1篇2008
  • 2篇2007
  • 3篇2006
  • 3篇2005
  • 4篇2004
  • 3篇2003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模拟环境条件下湖泊沉积物中磷化氢的行为被引量:3
2005年
采用实验室模拟方法,考察了水泥比、搅动、铁盐(Ⅱ、Ⅲ)和锰盐(Ⅱ)等理化因素对湖泊沉积物中吸附态磷化氢生成和释放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水泥比为3∶1时,吸附态磷化氢和顶空磷化氢气体均取得最大值,分别为7517ng·kg-1和40ng·m-3。扰动对沉积物中吸附态磷化氢的生成和释放均有影响。50r·min-1的低扰动强度下,吸附态磷化氢的变化不显著;100r·min-1的中扰动强度下,吸附态磷化氢的量先增加后下降,其净含量是磷化氢生成和释放相互平衡后的结果;扰动强度增加到150r·min-1后,磷化氢释放加剧,吸附态磷化氢的量急剧下降。铁盐(Ⅲ)可加速沉积物中磷化氢的消失,铁盐(Ⅱ)和锰盐(Ⅱ)对吸附态磷化氢的影响不显著。
耿金菊王强牛晓君王晓蓉
关键词:沉积物磷化氢
气相色谱-氮磷检测器分析痕量磷化氢被引量:8
2004年
采用柱前两次冷阱富集和气相色谱 -氮磷检测器 (GC -NPD)法 ,测定了大气环境中存在的痕量磷化氢 ;在原有的冷阱富集装置中配置温度控制仪和夹套冷阱控温 ,可在线检测并控制磷化氢的富集温度 ,并可选择不同的温度范围将其与厌氧环境中普遍存在的甲烷气体分离 ;该法的检出限为1.25×10-2pg。
牛晓君王彩虹耿金菊韩圣惠冯建坊王晓蓉
关键词:气相色谱磷化氢痕量温度甲烷
Effects of environmental factors on the production and release of matrix-bound phosphine from lake sediments
2007年
Effects of pH,temperature,and oxygen on the production and release of phosphine in eutrophic lake sedi-ments were investigated under laboratory tests.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elimination of matrix-bound phosphine was accelerated under initial pH 1 or 12.Phosphine levels could reach maximum under initial pH 10.The contents of phos-phine increased with the addition of alkali under pH 4-12.The rates of phosphine production and release from lake sed-iments varied with temperature.20°C was the most favorable temperature for the production of matrix-bound phosphine.Oxygen showed little effect on matrix-bound phosphine.Matrix-bound phosphine concentrations in lake sediments were concluded to be dependent on a balance of natural generation and depletion processes.
GENG JinjuWANG QiangNIU XiaojunWANG Xiaorong
关键词:PHOSPHINEPRODUCTIONRELEASE
湖泊沉积物中磷化氢的释放动力学初探被引量:2
2007年
采用柱状芯样模拟法,研究了太湖沉积物-水界面磷化氢的释放动力学.结果表明:当沉积物-水界面磷化氢的释放达到动态平衡时,水界面中磷化氢的浓度基本不再增大,大约在0.34pg·l^(-1)左右,此时磷化氢的释放通量约为0.008pg·dm^(-2)·h^(-1).根据室内模拟结果,太湖沉积物每年的磷化氢释放量在13.81—49.62g之间,从而使磷化氢在湖水中的平均浓度达到0.16pmol·l^(-1).
牛晓君林志芬王晓蓉Yadong Li
关键词:沉积物释放通量磷化氢动力学
太湖磷化氢分布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以太湖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富营养化浅水湖泊中磷化氢的空间分布相关性。结果表明,湖水中磷化氢的浓度和大气中磷化氢的浓度有明显的相关性,它们之间的平均相关系数(r2)是0.43±0.25(n=40,P<0.05),底层湖水中磷化氢和湖底底泥中的磷化氢的相关性差,它们之间的平均相关系数(r2)只有0.050±0.057(n=40,P<0.05)。湖泊磷化氢的空间分布相关性也表明湖泊底泥是磷化氢产生的重要来源,是导致湖泊水域磷化氢广泛分布的主要源。
牛晓君王彩虹林志芬耿金菊王晓蓉
关键词:太湖富营养化磷化氢
富营养浅水湖泊中新发现的磷化氢被引量:27
2004年
以富营养化湖泊太湖和南京乌龙潭为研究对象,采用气液两相平衡法,配合柱前2次冷阱富集和GC/NPD法,分析了原始湖水和经过0.45μm滤膜处理的湖水,均检测到了磷化氢.原始湖水比经过0.45μg滤膜过滤的湖水中的磷化氢含量高2~14倍.表层湖水与底层湖水中磷化氢的含量变化趋势一致,且磷化氢浓度相差不大.太湖,乌龙潭中微量磷化氢的发现,对湖泊水体中磷循环的深入研究和水体富营化的防治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牛晓君耿金菊马宏瑞谷孝鸿王晓蓉
关键词:磷化氢湖水
磷化氢在湖泊磷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的作用被引量:29
2003年
重点介绍磷化氢对湖泊富营养化和在湖泊磷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的作用 。
王晓蓉丁丽丽牛晓君任洪强
关键词:磷化氢湖泊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富营养化水体污染毒性
磷化氢及其氧化产物动态释放对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生长的影响被引量:17
2003年
就磷化氢释放对铜绿微囊藻的生长进行了研究.采用藻类生长潜力试验(AGP)的方法,研究了磷化氢及其氧化产物亚磷酸盐、次亚磷酸盐对水华暴发优势藻类(铜绿微囊藻)的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磷化氢及其氧化产物对铜绿微囊藻的生长有重要的影响.富营养水体磷化氢的释放可能在引起湖泊水华暴发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牛晓君张景飞史小丽王晓蓉高光季江Dietmar Glindemann
关键词:磷化氢铜绿微囊藻
太湖部分区域沉积物中磷化氢和微生物的分布被引量:5
2006年
测定了太湖柱状沉积物中磷化氧和表层沉积物中微生物,分析了表层沉积物中磷化氢和各种代表性微生物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磷化氢在太湖柱状沉积物中普遍存在,其浓度范围为0.15~36.1ng/kg,磷化氢的含量随沉积物取样深度和点位的不同而变化.表层沉积物中的代表性微生物在不同点位的分布差异较大,微生物的数量和分布与沉积物污染程度、营养盐状况有关.表层沉积物中磷化氢与微生物(好氧细菌、厌氧细菌、放线菌、有机磷细菌和无机磷细菌)的相关性分析表明磷化氢与无机磷细菌呈显著正相关(R^2=0.817,n=6),而与有机磷细菌则没有明显的相关性(R^2=0.008,n=6).
耿金菊王强金相灿王晓蓉
关键词:磷化氢微生物太湖沉积物
太湖五里湖区表层沉积物中酸挥发性硫化物和同步提取金属被引量:16
2004年
湖泊底泥中的酸溶硫化物易与二价金属生成难溶金属硫化物,从而制约沉积物中二价有毒金属的化学活性以及生物有效性,进而影响沉积物的环境质量.对沉积物中的酸溶硫化物(AVS)和同步提取金属(SEM)进行测定,依据SEM/AVS的比值可以判定重金属生物有效性.通过对太湖五里湖、梅梁湾表层沉积物夏季和秋季AVS与SEM的采样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内AVS的含量夏季高于秋季,SEM受季节影响很小,SEM/AVS大于1,且秋季高于夏季,初步判断该湖区沉积物中重金属具有潜在的生物毒性.
李金城宋进喜王晓蓉
关键词:表层沉积物同步提取金属底泥太湖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