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476042)

作品数:2 被引量:7H指数:2
相关作者:张玉生郑榕辉陈清福余铭恩更多>>
相关机构: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福建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生物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篇鱼类
  • 2篇微粒
  • 2篇微粒体
  • 2篇黄鳍鲷
  • 2篇海洋鱼类
  • 2篇褐菖鲉
  • 2篇黑鲷
  • 2篇肝微粒体
  • 1篇柴油

机构

  • 2篇国家海洋局第...

作者

  • 2篇郑榕辉
  • 2篇张玉生
  • 1篇陈清福
  • 1篇余铭恩

传媒

  • 1篇生态学报
  • 1篇海洋学报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0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原油WSF对三种海洋鱼类肝微粒体EROD活性的诱导和恢复的比较被引量:5
2010年
研究了实验室条件下原油水溶性组分(WSF)暴露对黑鲷、黄鳍鲷和褐菖鲉肝微粒体EROD活性的剂量-效应,时间-效应和恢复过程。实验结果表明,在剂量诱导实验中,褐菖鲉肝EROD活性在原油WSF浓度为50μg/dm3时呈现生物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而黑鲷和黄鳍鲷肝EROD活性在75μg/dm3时才呈现生物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褐菖鲉肝EROD活性诱导倍数最高,但黑鲷的诱导浓度范围较广。在时间诱导实验中,在40μg/dm3原油WSF暴露下黄鳍鲷肝EROD活性在2 d时首先呈现显著差异;三种鱼肝EROD活性均在第4天达到最高,并呈现显著性变化,此后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而逐渐下降并接近对照组水平。在恢复实验中三种鱼肝EROD活性下降并恢复到对照组水平。研究结果表明:对于石油污染物,黑鲷、黄鳍鲷和褐菖鲉肝EROD活性都可以作为污染生化效应监测指标,然而就三种鱼类比较而言,褐菖鲉最敏感,更适合于作为石油类污染及其生化效应,尤其是低剂量效应的监测生物。
郑榕辉张玉生陈清福
关键词:黄鳍鲷黑鲷褐菖鲉
3种海洋鱼类肝微粒体EROD活性的测定被引量:2
2014年
根据鱼类的生态习性选择了暖温性近岸底层岩礁鱼类褐菖鲉和浅海底层鱼类黄鳍鲷和黑鲷作为实验动物,系统地研究了0#柴油WSF诱导组和对照组褐菖鲉肝微粒体EROD动力学反应系统的测定条件,确定了最适测定条件为:pH值7.60、温度15℃、底物7-乙氧基异吩恶唑浓度0.5μmol/L、样品蛋白量100—800μg、还原型辅酶II NADPH 70 nmol/mL。诱导组和对照组的最适反应条件没有差别,但是诱导组的酶活性比对照组的高;对照组和诱导组EROD的Km值分别为0.144μmol/L和0.357μmol/L,Vmax值分别为0.466 nmol min-1mg-1蛋白和2.360 nmol min-1mg-1蛋白。首次在我国建立了褐菖鲉肝微粒体EROD活性检测技术。此外,比较了上述3种实验鱼类肝微粒体EROD反应系统的最适pH值和最适温度。结果表明,与褐菖鲉不同,黄鳍鲷和黑鲷肝EROD反应最适pH值都是7.80,最适温度都是25℃。
余铭恩郑榕辉张玉生
关键词:褐菖鲉黄鳍鲷黑鲷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