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2007ABA371)

作品数:10 被引量:35H指数:3
相关作者:冯景陈双郧吕军谢飞刘永珍更多>>
相关机构:太和医院湖北中医学院郧阳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教育厅优秀中青年人才项目湖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基因
  • 9篇甲基化
  • 5篇乳腺
  • 5篇乳腺癌
  • 5篇腺癌
  • 5篇基因甲基化
  • 4篇散发性乳腺癌
  • 3篇蛋白
  • 3篇肿瘤
  • 3篇宫颈
  • 3篇宫颈癌
  • 2篇蛋白表达
  • 2篇上皮
  • 2篇上皮性
  • 2篇上皮性卵巢肿...
  • 2篇特异
  • 2篇启动子
  • 2篇启动子甲基化
  • 2篇临床病理
  • 2篇临床病理特征

机构

  • 8篇太和医院
  • 3篇湖北中医学院
  • 2篇郧阳医学院
  • 2篇湖北中医药大...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湖北医药学院...
  • 1篇郧阳医学院附...
  • 1篇十堰市太和医...

作者

  • 8篇冯景
  • 5篇谢飞
  • 5篇陈双郧
  • 5篇吕军
  • 4篇刘永珍
  • 3篇陈勇
  • 3篇王玉平
  • 3篇张吉才
  • 3篇张春莲
  • 3篇陈冬丽
  • 2篇汤显斌
  • 2篇赵昌银
  • 2篇郑蓉
  • 1篇郭毅飞
  • 1篇曹桂荣
  • 1篇曹峰
  • 1篇罗仪
  • 1篇李一荣
  • 1篇胡丽华
  • 1篇郭广玲

传媒

  • 4篇郧阳医学院学...
  • 2篇中国癌症杂志
  • 2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癌症
  • 1篇湖北医药学院...

年份

  • 1篇2011
  • 3篇2010
  • 6篇2009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多基因甲基化对散发性乳腺癌的诊断价值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血清表观遗传学改变即DNA甲基化对散发性乳腺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用甲基化特异PCR检测了102例散发性乳腺癌患者及2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BRCA1,p16和14-3-3 sigma基因甲基化状况。结果:102例散发性乳腺癌患者血清中p16基因甲基化率为29%,BRCA1为32%,14-3-3 sigma为82%,与肿瘤分级和ER受体表达明显相关。p16基因甲基化与组织分型有关,p16与BRCA1基因甲基化和PR相关,14-3-3 sigma基因甲基化与淋巴结转移有关。70%p16、75.8%BRCA1甲基化患者显示血清CEA水平升高,69.7%显示CA153水平升高。多因素分析发现,血清BRCA1和/或p16甲基化可以预示预后不良,死亡风险指数达6.0。结论:散发性乳腺癌患者BRCA1/p16基因甲基化作为肿瘤标志物明显优于蛋白类(CEA、CA153)标志物。
王玉平吕军陈咏梅汤显斌谢飞张吉才冯景
关键词:基因甲基化散发性乳腺癌肿瘤标志物
RASSF1A基因甲基化在上皮性卵巢肿瘤中的检测及临床意义被引量:3
2010年
卵巢癌是严重威胁女性健康的一种恶性肿瘤,由于缺乏早期诊断方法,70%的患者就诊时已是晚期,5年生存率仅为20%~30%。因此,如何早期诊断卵巢癌已是当前的研究热点。DNA甲基化是肿瘤发生的早期事件,
陈冬丽陈双郧冯景张春莲刘永珍赵昌银郭广玲
关键词:卵巢肿瘤甲基化RASSF1A基因
散发性乳腺癌细胞14-3-3σ异常甲基化及其蛋白表达的关系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散发性乳腺癌癌变过程14-3-3σ基因启动子异常甲基化状况及其与转录表达的关系。方法:用甲基化特异PCR方法对散发性乳腺癌病人癌组织及正常组织进行14-3-3σ异常甲基化检测;用免疫组织化学测定14-3-3σ蛋白表达。结果:68例散发性乳腺癌组织中,14-3-3σ基因启动子异常甲基化率为90%(61/68),部分不典型增生病例检出异常甲基化18%(2/13),而正常组织未检出。14-3-3σ基因启动子异常甲基化与患者居住地、组织分型、分级和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而与年龄无相关性(P>0.05),14-3-3σ基因甲基化与其蛋白表达下降呈良好的一致性(P<0.05)。单变量分析发现,淋巴结转移与预后明显相关(风险指数为:5.0,P=0.02)。14-3-3σ基因甲基化与否并不影响乳腺癌的五年生存率(P>0.05)。结论:14-3-3σ基因异常甲基化参与乳腺癌癌变过程,是其蛋白表达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但不影响乳腺癌的生存率。
王玉平冯景吕军谢飞郭毅飞张吉才
关键词:散发性乳腺癌癌变过程DNA甲基化14-3-3Σ基因
CA153,CEA和CYFRA21-1联合检测对乳腺癌诊断的临床意义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探讨肿瘤血清标志物CA153,CEA和CYFRA21-1联合检测对乳腺癌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8例乳腺癌患者作为乳腺癌组,32例乳腺良性疾病患者作为乳腺良性疾病组,另选取40例健康体检妇女作为正常对照组。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其血清CA153,CEA和CYFRA21-1含量。结果:乳腺癌患者的血清CA153,CEA和CYFRA21-1水平及阳性率均明显高于正常女性对照组及乳腺良性疾病组(P<0.05)。三项标志物进行串联检测的敏感度和诊断准确度均高于单项指标检测。结论:联合检测血清中的CA153,CEA和CYFRA21-1水平对乳腺癌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谢飞吕军冯景曹峰汪智琼吴丹
关键词:乳腺癌糖类抗原153癌胚抗原
BRCA1及p16基因甲基化在散发性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4
2009年
背景与目的:已有研究表明DNA甲基化具有作为肿瘤标志的潜能。本研究旨在探讨血浆BRCA1及p16基因甲基化在乳腺癌特异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用甲基化特异PCR(MSP)法检测散发性乳腺癌患者癌组织及相应血浆标本中BRCA1和p16基因异常甲基化情况,同时测定CA15-3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乳腺癌组织中BRCA1和p16基因甲基化率分别为34.9%(22/63)和28.6%(18/63),BRCA1和p16至少一个基因(BRCA1和/或p16)甲基化率60.3%(38/63);相应血清中BRCA1和p16甲基化率依次为31.7%(20/63)和25.4%(16/63)、BRCA1和/或p16基因甲基化率为54.0%(34/63)。BRCA1和/或p16基因甲基化与肿瘤组织类型、淋巴结转移及患者居住地明显相关(P<0.01)。CA15-3单指标检测作为乳腺癌诊断的灵敏度47.6%(30/63),特异度89.7%(26/29);血浆BRCA1和/或p16甲基化检测乳腺癌的灵敏度为54.0%(34/63),特异度为93.1%(27/29)。CA15-3与BRCA1和/或p16甲基化联合检测的灵敏度可提高到84.1%,特异度也在可接受的高度93.1%(27/29)。单因素分析发现BRCA1和/或p16甲基化、组织分型和患者的居住地与乳腺癌的复发相关(P<0.05,风险指数分别为14.0、6.7和5.14),而患者绝经与否、肿瘤分级和CA15-3水平与乳腺癌复发无关(P>0.05)。多因素分析对基因甲基化、肿瘤组织分型和居住地分析提示,除患者居住地外,BRCA1和/或p16甲基化及组织分型与肿瘤的复发密切相关(P<0.05),复发风险指数分别为6.7和5.1。结论:BRCA1及p16基因甲基化检测并结合CA15-3有助于乳腺癌的特异诊断,并对乳腺癌的复发风险有预测价值。
冯景胡丽华吕军李一荣谢飞
关键词:P16基因特异度
上皮性卵巢肿瘤RASSF1A基因甲基化与蛋白表达的关系及意义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检测上皮性卵巢肿瘤中RASSF1A基因启动子CpG岛的甲基化状态,并探讨基因异常甲基化与蛋白表达的关系及其意义。方法:运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方法对62例上皮性卵巢癌、21例交界性囊腺瘤及30例良性囊腺瘤的RASSF1A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进行检测,免疫组化S-P法检测上述标本中RASSF1A蛋白表达,并结合肿瘤生物学行为进行分析。结果:上皮性卵巢癌组织、卵巢交界性囊腺瘤组织中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率(58.06%、42.85%)显著高于卵巢良性囊腺瘤组织(1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与上皮性卵巢癌的细胞分化程度和临床分期密切相关(P<0.05)而与组织类型和患者年龄及绝经与否无相关性(P>0.05);RASSF1A基因甲基化与其蛋白表达下降一致。结论:卵巢癌组织中存在RASSF1A基因启动子CpG岛的异常甲基化,可能和该蛋白表达缺失的主要原因,是导致该基因失活的重要机制之一。
陈冬丽张健李莉刘永珍张春莲陈双郧
关键词:卵巢肿瘤甲基化RASSF1A基因
天花粉蛋白诱导宫颈癌HeLa细胞凋亡及APC基因去甲基化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研究天花粉蛋白(TCS)抗宫颈癌作用机制。方法:MTT还原法检测TCS对宫颈癌HeLa细胞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CS对HeLa细胞周期及凋亡率的影响,MSP检测TCS作用前后APC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结果:TCS对HeLa细胞的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TCS可以将HeLa细胞阻滞于S期;TCS诱导HeLa细胞发生凋亡,有剂量依赖性;80 mg/LTCS处理HeLa细胞48 h后,APC基因启动子出现去甲基化。结论:TCS对HeLa细胞有明显抑制作用,抑制机理与将HeLa细胞阻滞于S期、诱导细胞凋亡及APC基因启动子出现去甲基化有关,TCS有良好的抗宫颈癌临床应用前景。
陈勇郑蓉刘永珍陈冬丽陈双郧
关键词:天花粉蛋白细胞凋亡APC基因
乳腺癌p16基因甲基化及与蛋白表达的关系
2009年
目的:探讨散发性乳腺癌中p16基因异常甲基化状况及其与蛋白表达的关系,进而研究散发性乳腺癌中p16基因异常的表遗传学作用。方法:用甲基化特异PCR(MSP)和SP法研究68例乳腺癌组织及相应癌旁正常组织中p16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况及蛋白表达情况。结果:p16基因在68例散发性乳腺癌组织中的甲基化率为29%,且其甲基化与肿瘤组织分型、患者居住地及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而与肿瘤患者绝经与否及组织分级无关(P>0.05);P16蛋白在所有肿瘤标本中的表达下降率为51%,在相应癌旁组织中均呈阳性表达,二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P16蛋白表达下降与肿瘤患者淋巴结转移及患者居住地明显相关(P<0.05),与患者绝经、组织分级和分型无关(P>0.05);在20例p16甲基化的癌组织标本中,P16蛋白表达下降率(95%),显著高于48例未发生甲基化的乳腺癌标本下降率(33%),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乳腺癌患者组织p16基因甲基化检出率与P16蛋白表达下降率具有良好的一致性(Kappa=0.506),而p16未发生甲基化的正常乳腺组织和乳腺良性病变组织其蛋白均呈阳性表达。结论:在散发性乳腺癌中p16启动子甲基化改变会明显降低P16蛋白表达,p16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是其蛋白表达下降的重要原因,这种机制更倾向于农村乳腺癌患者。
王玉平冯景吕军谢飞汤显斌张吉才
关键词:散发性乳腺癌DNA甲基化P16基因甲基化特异PCR
CDH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宫颈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检测Cadherin 1(CDH1)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状态,并分析CDH1基因甲基化率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运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检测95例宫颈癌标本及对照组40例正常宫颈组织的CDH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荧光定量PCR检测高危型HPV DNA。分析CDH1基因甲基化状态与不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联系。结果:宫颈癌组CDH1基因甲基化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49.5%,12.5%,P<0.01)。宫颈癌CDH1基因甲基化检测和高危型HPV DNA检测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Kappa=0.332,P<0.001)。鳞癌组甲基化率较腺癌组高(分别为66.2%,7.4%,P<0.01)。CDH1甲基化阳性率随肿块增大及FIGO分期升高而增高(P<0.05)。不同年龄、肿瘤浸润深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和CDH1基因甲基化未见明显关系(P>0.05)。结论:宫颈癌CDH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高危型HPV具有良好的一致性。CDH1基因启动子高甲基化为频发事件,并与不同宫颈癌病理类型相关,可作为宫颈癌诊断及分型的生物学标志物。
陈勇郑蓉曹桂荣赵昌银冯景陈双郧
关键词:宫颈癌CDH1基因甲基化MSPHPV
宫颈癌APC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其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被引量:12
2009年
背景与目的:腺瘤性结肠息肉病(adenomatous polyposis coli,APC@基因是Wnt信号传导通路中重要的抑癌基因,其启动子区CpG岛高甲基化引起的基因失活可导致Wnt信号传导通路异常,与多种肿瘤有关。APC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宫颈癌的关系研究较少。本研究检测宫颈癌标本中APC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关系,探讨APC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宫颈癌的关系。方法:运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检测95例宫颈癌标本及对照组20例正常宫颈组织的APC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并分析APC基因甲基化状态与不同临床病理特征及高危型HPV感染之间的联系。结果:宫颈癌组APC基因甲基化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56.8%,10%,P<0.01@。宫颈癌APC基因甲基化检测和高危型HPV DNA检测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Kappa=0.348,P<0.001@。腺癌组甲基化率较鳞癌组高(分别为74.1%,50.0%,P<0.05@。APC甲基化阳性率随肿块增大及淋巴结转移而增高(P<0.05@。不同年龄、FIGO临床分期、WHO病理分级、肿瘤侵犯深度和APC基因甲基化未见明显关系(P>0.05@。结论:宫颈癌APC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高危型HPV具有良好的一致性。APC基因启动子高甲基化为频发事件,并与不同宫颈癌病理类型相关,可作为宫颈癌诊断及分型的生物学标志物。
陈勇陈双郧张春莲刘永珍罗仪冯景
关键词:宫颈癌APC基因甲基化MSPHPV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