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106088)

作品数:5 被引量:85H指数:4
相关作者:齐占会黄洪辉王珺刘永史荣君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上海海洋大学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养殖
  • 2篇贝类
  • 1篇氮磷
  • 1篇氮磷营养
  • 1篇氮磷营养盐
  • 1篇多棘海盘车
  • 1篇营养盐
  • 1篇渔业
  • 1篇藻类
  • 1篇摄食
  • 1篇摄食率
  • 1篇食性
  • 1篇双壳贝类
  • 1篇水产
  • 1篇水产养殖
  • 1篇皱瘤海鞘
  • 1篇磷营养
  • 1篇磷营养盐
  • 1篇滤食性贝类
  • 1篇近海

机构

  • 5篇中国水产科学...
  • 3篇上海海洋大学
  • 1篇广东省微生物...
  • 1篇中国水产科学...
  • 1篇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 5篇齐占会
  • 4篇黄洪辉
  • 2篇王珺
  • 2篇刘永
  • 2篇史荣君
  • 1篇李纯厚
  • 1篇毛玉泽
  • 1篇方建光
  • 1篇林琳
  • 1篇田梓杨
  • 1篇陈胜军
  • 1篇张继红
  • 1篇张喆
  • 1篇张汉华
  • 1篇孙鹏
  • 1篇韩婷婷
  • 1篇闫家国
  • 1篇李旭光

传媒

  • 3篇南方水产科学
  • 2篇生态学报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5
  • 2篇2013
  • 1篇201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广东省海水养殖贝藻类碳汇潜力评估被引量:62
2012年
大型藻类和滤食性贝类可以直接或者间接吸收水体中的碳(C),收获养殖产品形成了一个"可移出的碳汇",提高了海域的碳汇潜力。文章从物质量评估和价值量评估两方面对广东省贝、藻养殖的碳汇贡献进行了定量评估。物质量评估结果显示,2009年广东省海水养殖的贝类和藻类收获可以从海水中移出C约11×104t,相当于39.6×104t二氧化碳(CO2);价值量评估结果显示封存固定这些CO2所需要的费用约0.59×108~2.38×108美元。因此,基于贝、藻养殖的碳汇渔业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齐占会王珺黄洪辉刘永李纯厚陈胜军孙鹏
关键词:滤食性贝类
水产养殖对亚热带海湾氮磷营养盐时空分布的影响——以深澳湾为例被引量:7
2019年
文章对典型的亚热带养殖海湾——深澳湾海水中无机氮(DIN)、磷酸盐(PO4-P)浓度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了鱼类网箱和贝藻筏式等规模化养殖活动对营养盐时空分布特征的影响,并对营养盐的潜在限制性进行了探讨。结果显示,深澳湾DIN和PO4-P浓度及分布呈明显的季节变化:DIN在秋季最高,夏季最低;PO4-P在冬季最高,夏季最低。春季网箱区的DIN浓度和氮磷比(N/P)低于贝藻养殖区和对照区,而其他3个季节,网箱区的DIN和PO4-P浓度以及N/P均高于贝藻养殖区和对照区。贝藻养殖区和对照区之间在各个季节,氮、磷营养盐和N/P之间均无显著差异。各个季节DIN和PO4-P浓度均高于理论上浮游植物生长的营养盐阈值,不存在营养盐的绝对限制。夏、冬季的N/P分别为13.6、13.1,低于Redfield值,说明存在N的潜在限制;春、秋季的N/P分别为16.6、19.0,说明P的潜在限制性较强。深澳湾的年均N/P为14.3,全湾受N潜在限制性较强。除夏季外,硝酸盐(NO3-N)是DIN的主要组成,比例介于51.7%~92.7%,其次为NH4-N(5.2%~43.8%),亚硝酸盐(NO2-N)比例最低(2.1%~27.2%),说明深澳湾的氮营养盐达到了热力学平衡状态。与2001年相比,深澳湾海区的DIN和PO4-P浓度均有下降,由中度营养型转变成贫营养型,年平均N/P更接近Redfield值,说明深澳湾的生产力水平依然受氮限制,营养盐的时空分布特征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规模化贝藻养殖的影响。
徐淑敏齐占会史荣君刘永韩婷婷黄洪辉
关键词:营养盐
基于高通量测序分析的大鹏澳海域沉积物古菌群落结构初步研究被引量:5
2015年
于2014年夏季(8月)利用柱状采泥器采集了大亚湾大鹏澳海域养殖区、对照区5 cm层和30 cm层沉积物样品,并通过高通量测序方法对沉积物样品古细菌生物群落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大鹏澳沉积物深层样品中古菌占原核生物的比例高于表层。5 cm层和30 cm层沉积物古菌群落优势种存在明显差异,分别为广古菌门(Euryarchaeota)的热原体纲(Thermoplasmata)和泉古菌门(Crenarchaeota)的MCG纲(Miscellaneous Crenarchaeotic Group)。总体上,泉古菌门相对丰度高于广古菌门。养殖区古菌优势种的数量显著高于非养殖区。养殖区表层和深层沉积物之间古菌群落物种组成和数量的差异明显大于非养殖区。古菌群落的空间差异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鹏澳沉积物古菌群落受到了养殖活动的影响,但影响的机制还需要深入研究。
李旭光齐占会林琳张喆黄洪辉
关键词:沉积物RRNA高通量测序近海养殖
两种海星对三种双壳贝类的捕食选择性和摄食率被引量:9
2013年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多棘海盘车和海燕这两种海星对栉孔扇贝、菲律宾蛤仔和贻贝三种双壳贝类的捕食选择性和摄食率及温度的影响,测定了捕食Q10温度系数。结果显示:多棘海盘车和海燕对三种贝类均可捕食,且表现出明显的捕食选择性,选择顺序依次为菲律宾蛤仔、贻贝和栉孔扇贝。海星对菲律宾蛤仔的摄食率显著高于其他两种贝类,分别为0.50和0.37个/d;对扇贝的摄食率最低,分别为0.05和0.07个/d。海星摄食率随水温升高而呈上升的趋势,总平均摄食干重分别为0.69和0.79 g/d。水温从4.3℃升高到7.8℃多棘海盘车和海燕捕食Q10系数分别为6.38和2.33,而水温从7.8℃升高至13.3℃时,Q10系数没有显著升高,分别为1.13和1.22。说明水温从4.3℃升高时,海星捕食强度显著升高,是防御海星的重点时期。根据海星对贝类捕食的选择性,可在养殖笼内放入贻贝等低值贝类来保护扇贝,缓冲海星对扇贝的捕食,并在缓冲期间对养殖笼内的海星进行清除。
齐占会王珺毛玉泽张继红方建光
关键词:海星多棘海盘车海燕摄食率
亚热带养殖海湾皱瘤海鞘生物沉积的现场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皱瘤海鞘是亚热带海域分布最广和数量最多的附着生物种类之一。2012年1月—7月在典型的亚热带养殖海湾-大亚湾大鹏澳海域,利用沉积物捕集器现场测定了皱瘤海鞘(Styela plicata)的生物沉积速率,并测定了生物沉积物中有机物(OM)、总碳(TC)、总氮(TN)、有机碳(OC)和有机氮(ON)含量。结果显示:皱瘤海鞘的生物沉积速率变化范围为每天145.5—1011.8mg/个,平均每天516.0mg/个,海鞘的生物沉积速率变化范围为每天154.8—1065.8 mg/g干重,平均每天463.3 mg/g干重。海鞘生物沉积物中OM、TC、OC、TN和ON含量分别为14.38%、10.80%、2.87%、3.06%和0.86%,高于自然沉积物中的含量,分别为13.39%、7.36%、2.32%、2.29%和0.67%。其中TC和ON含量要显著高于自然沉积物(P<0.05)。皱瘤海鞘的OM、TC、OC、TN和ON的生物沉积速率分别为每天74.20,55.73,14.80,15.79和4.43 mg/个。实验期间附着在浮筏养殖设施和养殖牡蛎壳上的海鞘密度变化范围为54.9—222.1个/m2,平均147.5个/m2,养殖海域单位面积的海鞘生物沉积速率平均为每天76.1 g/m2,是自然沉积速率(平均每天62.7 g/m2)的1.21倍,其中OM、TC、OC、TN和ON的平均沉积速率分别为每天10.94,8.21,2.18,2.32和0.65 g/m2。据此可推算,大鹏澳筏式牡蛎养殖海区(约103 hm2)皱瘤海鞘的年生物沉积物负荷为29000 t,其中OM,TC,OC,TN和ON分别4100,3100,820,870和240 t。研究结果说明,海鞘等附着生物在大规模浅海贝类养殖中对养殖生态环境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闫家国齐占会田梓杨史荣君张汉华黄洪辉
关键词:皱瘤海鞘附着生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