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309083)

作品数:3 被引量:26H指数:2
相关作者:李冀吴海洪黄奕江董文董文更多>>
相关机构:海南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社区获得性
  • 2篇社区获得性肺...
  • 2篇重症社区获得...
  • 2篇获得性
  • 2篇获得性肺炎
  • 2篇降钙素
  • 2篇降钙素原
  • 2篇肺炎
  • 1篇血清
  • 1篇血清降钙素原
  • 1篇预后
  • 1篇衰竭
  • 1篇气管插管
  • 1篇细胞
  • 1篇经口
  • 1篇经口气管插管
  • 1篇呼吸衰竭
  • 1篇呼吸衰竭患者
  • 1篇急性
  • 1篇反应蛋白

机构

  • 3篇海南省人民医...

作者

  • 3篇李冀
  • 2篇黄奕江
  • 2篇吴海洪
  • 1篇董文
  • 1篇董文

传媒

  • 1篇华西医学
  • 1篇海南医学
  • 1篇郑州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4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高流量鼻导管通气在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经口气管插管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11
2018年
目的:探讨高流量鼻导管通气(HFNC)在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经口气管插管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62例急性呼吸衰竭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分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插管,HFNC组在常规经口气管插管过程中加入HFNC(气流速度60 L/min、吸氧浓度100%)。比较两组插管过程中最低血氧饱和度及严重并发症(严重低氧血症、休克、心搏骤停、心率<60 min-1、室性心律失常、死亡)发生情况。结果:HFNC组患者插管过程中低氧血症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2组严重并发症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口气管插管过程中应用HFNC可显著改善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低氧血症。
李冀吴海洪董文
关键词:经口气管插管呼吸衰竭
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和降钙素原联合检测在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5
2017年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s TREM-1)和降钙素原(PCT)对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SCAP)诊断和预后评估的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2月海南省人民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67例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重症肺炎组46例,普通肺炎组21例),采用酶联免疫测定法测定入院第1、3、7、14天血清s TREM-1和PCT浓度。根据28 d转归将46例重症肺炎患者分为非死亡组(35例)和死亡组(11例),分析s TREM-1和PCT水平及动态变化与病情严重程度、发展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重症肺炎组患者第1天血清s TREM-1和PCT水平[(96.48±13.99)pg/m L、(3.19±0.38)ng/m L]均明显高于普通肺炎组[(67.48±8.89)pg/m L、(2.11±0.46)ng/m 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 TREM-1和PCT对重症肺炎组诊断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63、0.967,联合两者诊断SCAP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83。第1、3、7、14天非死亡组患者的血清s TREM-1和PCT水平随时间推移逐渐下降,而死亡组显著上升,且死亡组第14天的s TREM-1[(167.88±31.65)pg/m L]和PCT[(8.62±1.58)ng/m L]水平均显著高于非死亡组[(69.14±23.53)pg/m、(0.68±0.57)ng/m 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s TREM-1和PCT水平可作为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联合检测血清s TREM-1和PCT有助于早期诊断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动态监测s TREM-1水平变化对疗效的评价、指导抗生素的使用和患者预后的判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李冀黄奕江吴海洪董文
关键词: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降钙素原预后
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降钙素原的变化和临床意义
2014年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变化对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SCAP)患者的疗效评价及临床意义。方法对2009年1月-2011年4月收治的60例SCAP患者,在入院后第0、1、2、3、4、5天留取静脉血2 mL,检测血清PCT、血常规和C-反应蛋白(CRP)。根据入院后第6天氧合指数(PaO2/FiO2)>250、停用血管活性药物,影像学肺部渗出出现吸收,以格拉斯哥昏迷评分>10分,尿量≥0.5 mL/(kg·d)为标准,将患者分为好转组和预后不良组,符合以上标准进入好转组(42例),反之进入预后不良组(18例)。用SAS 9.0软件对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P值<0.05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患者第0天的PCT和CRP呈正相关(r=0.38,P=0.00)。好转组的PCT最快出现明显下降,在治疗后第48小时下降29%。以PCT下降30%为判断预后的标准,第48小时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6.87%和85.50%,而第72、96和120小时的灵敏度分别为70.05%、79.88%、83.10%,特异度分别为100.00%、75.23%、100.00%。结论治疗后48 h的PCT下降幅度可为早期判断SCAP患者的治疗效果、更换临床药物提供依据,并可作为判断患者预后的一项临床指标。
李冀黄奕江
关键词: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白细胞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