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攻关计划(2003BA712A11-17)

作品数:6 被引量:35H指数:4
相关作者:韩德民赵守琴李洁范尔钟夏寅更多>>
相关机构: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市耳鼻咽喉科研究所华北煤炭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北京医学卫生科技联合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中耳
  • 3篇中耳炎
  • 3篇耳炎
  • 3篇变应原
  • 2篇性疾病
  • 2篇渗出
  • 2篇渗出性
  • 2篇渗出性中耳炎
  • 2篇细胞
  • 2篇核因子
  • 2篇分泌
  • 2篇分泌性
  • 2篇分泌性中耳炎
  • 2篇辅助细胞
  • 2篇T辅助细胞
  • 2篇变应性
  • 2篇变应性疾病
  • 1篇蛋白
  • 1篇动物
  • 1篇动物模型

机构

  • 6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北京市耳鼻咽...
  • 1篇华北煤炭医学...

作者

  • 5篇韩德民
  • 4篇赵守琴
  • 3篇夏寅
  • 3篇范尔钟
  • 3篇李洁
  • 2篇王阳
  • 2篇任媛媛
  • 2篇刘华
  • 1篇燕飞
  • 1篇王向东
  • 1篇金和娟
  • 1篇雷历
  • 1篇侯丽珍
  • 1篇周兵
  • 1篇张罗
  • 1篇叶京英
  • 1篇于子龙
  • 1篇刘泊
  • 1篇徐文
  • 1篇常青林

传媒

  • 2篇中国耳鼻咽喉...
  • 2篇中华耳鼻咽喉...
  • 1篇听力学及言语...
  • 1篇临床耳鼻咽喉...

年份

  • 2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变应原诱发大鼠分泌性中耳炎动物模型的建立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建立卵清蛋白诱导的大鼠分泌性中耳炎动物模型,观察其病理改变,为探讨其发病机制奠定基础。方法20只健康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8只16耳,A组);OME组Ⅰ(8只16耳,B组)和OME组Ⅱ(4只8耳,C组)。OME组Ⅰ和OME组Ⅱ采用卵清蛋白腹腔致敏后分别经鼓膜穿刺和经听泡钻孔注射,耳内激发2次制成分泌性中耳炎模型;对照组以生理盐水替代卵清蛋白进行腹腔致敏和耳内激发。在末次耳内激发后2天处死动物,采用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中耳黏膜病理变化及炎症细胞的改变,免疫组化染色检测中耳黏膜和骨髓腔中IL-4、IL-5的表达。结果A组1只、B组2只麻醉意外死亡。OME模型组I和组II大鼠听泡内均出现少量琥珀色积液,咽鼓管鼓室段纤毛上皮肿胀,排列紊乱,部分纤毛脱落,中耳黏膜增厚,黏膜下层、骨髓腔中有较多嗜酸粒细胞、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浸润,咽鼓管周围组织中肥大细胞增多、脱颗粒。对照组未见明显异常改变。两个OME模型组大鼠中耳粘膜和骨髓腔中IL-4、IL-5表达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此两组间IL-4、IL-5阳性细胞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Ⅰ型变态反应能够成功诱发大鼠急性OME。经鼓膜或和经听泡钻孔注射两种方法的造模结果无差异。
刘华赵守琴刘泊李洁任媛媛范尔钟李颖
关键词:动物模型分泌性中耳炎卵清蛋白
呼吸道变应性疾病免疫治疗的机制
2005年
本文介绍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机制研究的历史和现状。变态反应免疫治疗机制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①花粉内毒素假说阶段;②特异性IgG封闭抗体假说阶段;③T细胞分化调节假说阶段。
王向东张罗周兵韩德民王成硕
关键词:呼吸道变应性疾病特异性免疫治疗特异性IGG封闭抗体分化调节变应原
儿童声嘶及良性增生性声带疾病的嗓音频谱分析被引量:10
2005年
目的分析儿童声嘶的特点,并对良性增生性声带疾病患儿的嗓音频谱检查及诊治进行分析研究。方法分析152例声嘶患儿(其中良性增生性病变98例,占64.47%)发病特点、嗓音声学特点及治疗转归情况。结果①儿童声嘶疾病中,声带良性增生性疾病较多;其中男性约66.3%;病变多为双侧,以声带息肉为最多,慢性肥厚性喉炎次之;②患儿嗓音分析结果为:变声期前,声带息肉和慢性肥厚性喉炎患儿的基频微扰和振幅微扰、标准化噪声能量、谐噪比均明显异常;③声带小结和声带息肉患者预后较好,慢性肥厚性喉炎预后最差。结论在儿童声嘶疾病中,声带良性增生性疾病所占比例最大,以声带息肉最多,如保守治疗不能恢复,可手术治疗。
侯丽珍韩德民徐文张丽叶京英王军
关键词:儿童声嘶增生
变应原诱发大鼠渗出性中耳炎中耳核因子κB的表达被引量:12
2008年
目的:探讨渗出性中耳炎(OME)大鼠中耳微环境中Th1/Th2极化趋向及核因子Kappa B(NF-κB)对Th1/Th2极化的作用。方法:选用SD大鼠16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8只(16耳)。实验组以卵清蛋白腹腔致敏后耳内激发制成OME模型,对照组以PBS替代卵清蛋白。耳内激发后2 d处死动物,采用ELISA法测定各组大鼠中耳腔灌洗液中Th2型细胞因子——IL-4和Th1型细胞因子——IFN-γ的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中耳黏膜和骨髓腔中NF-κB p65的表达。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中耳灌洗液中IL-4含量、Th2/Th1(IL-4/IFN-γ)比值以及中耳黏膜组织和骨髓腔中NF-κB p65表达显著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IFN-γ在中耳灌洗液内的含量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NF-κB p65蛋白表达与中耳灌洗液中IL-4含量呈显著正相关(r=0.727,P<0.05)。结论:变应原可诱导大鼠OME形成,其中耳微环境中IL-4合成显著增高,而IFN-γ相对减少,Th2/Th1比值增高,存在以Th2细胞过度分化为特征的Th极化趋向,NF-κB在调控大鼠中耳微环境Th1/Th2极化过程中起一定作用。
赵守琴刘华韩德民夏寅范尔钟王阳李洁任媛媛
关键词:渗出性中耳炎T辅助细胞核转录因子
CT三维容积重建测量正常人乳突中耳气房系统内气体容积被引量:6
2006年
金和娟赵守琴韩德民常青林燕飞夏寅于子龙雷历
关键词:三维容积重建正常人CT气体遗传学说
大鼠分泌性中耳炎中耳核因子κB表达与Th1/Th2的相关性被引量:3
2007年
分泌性中耳炎(亦称渗出性中耳炎,otitis media with effusion,OME)的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阐明,变态反应可能是致病因素之一,其在OME慢性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式和调控机制尚不清楚。近年研究发现T辅助细胞(T helperceils,Th)在不同抗原的诱导下可发生极化反应,产生两类功能不同的效应细胞(Th1和Th2细胞),在变应性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刘华赵守琴韩德民夏寅范尔钟王阳李洁
关键词:分泌性中耳炎TH1/TH2渗出性中耳炎T辅助细胞变应性疾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