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重点科研课题(2012056)

作品数:6 被引量:16H指数:2
相关作者:刘元宋志钊文志云张春来林霄更多>>
相关机构:广西中医药研究院广西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重点科研课题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攻关计划广西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瑶药
  • 3篇色谱
  • 3篇色谱鉴别
  • 3篇清风藤
  • 3篇薄层
  • 3篇薄层色谱
  • 3篇薄层色谱鉴别
  • 2篇学成
  • 2篇化学成分
  • 2篇化学成分研究
  • 1篇皂苷
  • 1篇脂溶性
  • 1篇脂溶性成分
  • 1篇人参
  • 1篇人参皂苷
  • 1篇竹节参
  • 1篇芦丁
  • 1篇酪胺
  • 1篇
  • 1篇GC-MS

机构

  • 4篇广西中医药研...
  • 1篇广西中医药大...

作者

  • 4篇刘元
  • 3篇文志云
  • 3篇宋志钊
  • 1篇黄艳
  • 1篇刘布鸣
  • 1篇郑金燕
  • 1篇林霄
  • 1篇张春来

传媒

  • 3篇中国民族民间...
  • 1篇中草药
  • 1篇广西科学
  • 1篇广西中医药大...

年份

  • 3篇2014
  • 3篇201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瑶药白背清风藤的化学成分研究被引量:10
2014年
【目的】研究白背清风藤Sabia discolor Dunn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制备液相等多种色谱技术进行化合物的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它们为白桦脂醇(1),齐墩果酸(2),imberic acid(3),槲皮素(4),芦丁(5),5-氧阿朴菲碱(6),-谷甾醇(7),-胡萝卜苷(8)。【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刘布鸣黄艳李齐修刘元宋志钊
关键词:化学成分芦丁
瑶药黑钻薄层色谱检测方法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建立瑶药黑钻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瑶药黑钻经甲醇提取后,以环己烷-乙酸乙酯(12∶6)为展开剂,对瑶药黑钻进行薄层鉴别。结果: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色谱清晰,无杂质斑点干扰。结论:本方法专属性强,可更好地控制药材质量。
刘元文志云宋志钊
关键词:薄层色谱鉴别
瑶药小散骨风薄层色谱检测方法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建立瑶药小散骨风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瑶药小散骨风经甲醇提取后,以冰醋酸:水(5∶5)为展开剂,对瑶药小散骨风进行薄层鉴别。结果: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色谱清晰,无杂质斑点干扰。结论:本方法专属性强,可更好地控制药材质量。
刘元文志云宋志钊
关键词:薄层色谱鉴别
瑶药大散骨风薄层色谱检测方法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建立瑶药大散骨风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瑶药大散骨风经甲醇提取后,以冰醋酸:水(4∶6)为展开剂,对瑶药大散骨风进行薄层鉴别。结果: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色谱清晰,无杂质斑点干扰。结论:本方法专属性强,可更好地控制药材质量。
宋志钊文志云刘元
关键词:薄层色谱鉴别
毛萼清风藤脂溶性成分GC-MS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分析毛萼清风藤的脂溶性化学成分。[方法]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分析毛萼清风藤的脂溶性化学成分。[结果]共鉴定出24个成分,主要成分为9,12-十八碳二烯酸(14.41%)、棕榈酸(30.06%)、9-十八碳烯酸(24.30%)、十八烷酸(10.31%)。[结论]毛萼清风藤的脂溶性化学成分主要为脂肪烃和脂肪酸类化合物。
张春来黄艳刘元林霄郑金燕刘布鸣
关键词:脂溶性成分GC-MS
簇花清风藤的化学成分研究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研究簇花清风藤Sabia fasciculata枝叶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制备液相等多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簇花清风藤枝叶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15个化合物,其中7个五环三萜类化合物:3-氧代-12-烯-28-齐墩果酸甲酯(1)、白桦脂醇(2)、3-氧-Δ11,13(18)-齐墩果二烯(3)、齐墩果酸(4)、imberic acid(5)、拟人参皂苷RP1(6)、竹节参苷IVa(7);3个黄酮类化合物:槲皮素(8)、芦丁(9)、mutabiloside(10);3个生物碱:5-氧阿朴啡碱(11)、N-p-阿魏酰酪胺(12)、N-反式香豆酰酪胺(13);2个甾体类化合物:β-谷甾醇(14)、β-胡萝卜苷(15)。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5、6、7、10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黄艳李齐修刘元宋志钊文志云刘布鸣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