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7AA022150)

作品数:10 被引量:36H指数:3
相关作者:杨仕明韩东一李佳楠郗昕陈艾婷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烟台市烟台山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内耳
  • 3篇前庭
  • 3篇细胞
  • 3篇耳蜗
  • 2篇植入
  • 2篇速尿
  • 2篇听觉
  • 2篇听觉丧失
  • 2篇人工耳
  • 2篇人工耳蜗
  • 2篇人工耳蜗植入
  • 2篇毛细胞
  • 2篇迷路
  • 2篇内耳前庭
  • 2篇卡那霉素
  • 2篇基因
  • 2篇耳前
  • 2篇耳蜗植入
  • 1篇单音
  • 1篇单音节

机构

  • 10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第三军医大学...
  • 2篇烟台市烟台山...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兰州大学第一...
  • 1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解放军第30...
  • 1篇中国聋儿康复...

作者

  • 10篇杨仕明
  • 5篇韩东一
  • 3篇李佳楠
  • 2篇赵立东
  • 2篇张贤芬
  • 2篇黄德亮
  • 2篇冀飞
  • 2篇孙建和
  • 2篇邓安春
  • 2篇陈艾婷
  • 2篇孙爱玲
  • 2篇郗昕
  • 1篇舒卫宁
  • 1篇魏晓娜
  • 1篇杨晓
  • 1篇王秋菊
  • 1篇韩琳
  • 1篇李臻
  • 1篇赵阳
  • 1篇高举

传媒

  • 4篇中国听力语言...
  • 4篇中华耳鼻咽喉...
  • 2篇国际耳鼻咽喉...

年份

  • 2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9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老年及老年前期人工耳蜗植入的临床初步研究被引量:17
2010年
目的 探索人工耳蜗在双耳重度或极重度聋和全聋的老年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安全性和效果.方法 2008年11月至2009年11月解放军总医院先后对8例50岁以上患者行人工耳蜗植入术,其中男5例,女3例;年龄52~76岁,中位数58岁.所有患者术前均为双侧极重度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佩戴助听器无效或效果不佳.观察患者手术耐受及并发症情况.开机后3个月进行助听听阈评估和言语评估.结果 8例患者手术顺利,术中神经反应遥测均引出反应.术后康复顺利,无任何并发症.开机3个月后声场内言语频率平均助听听阈啭音(听力级)为35~50 dB,但言语测听结果个体差异较大.部分患者单音节、双音节、安静及噪声环境下的句子可实现较好识别率.结论 老年前期及老年患者可耐受全身麻醉状态下的人工耳蜗植入,只要术前准备充分则为安全的手术,但部分病例为中耳炎(胆脂瘤)或颞骨外伤等因素导致,需要特别注意中耳情况.老年重度以上听力损失患者人工耳蜗植入可明显改善言语识别能力.
杨仕明李佳楠冀飞陈艾婷洪梦迪戴朴郗昕韩东一翟所强
关键词:耳蜗植入术老年人听觉丧失耳外科手术
推动老年性聋人工耳蜗植入在中国的开展被引量:9
2009年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与人民健康水平的提高,我国已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据预测,至2040年,全世界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绝对数将达到1096亿,其中我国为299亿,占世界老年人口总数的25%:占全国人口总数的比例也正在快速增长。老年人口数量的增加必然带来老年疾患数量的增加,目前世界上60~74岁老龄人中.老年性聋的比例高达30%~50%,在我国听力障碍人群中,有900多万是老年人。北京地区1996年抽样调查发现,北京市区老年人的耳聋患病率为41.84%。
杨仕明李佳楠于丽玫韩东一
关键词:老年性聋人工耳蜗植入人民健康水平老龄化社会人口数量听力障碍
卡那霉素和速尿联合用药后的毛细胞死亡
2013年
目的观察卡那霉素和速尿联合用药后豚鼠耳蜗毛细胞的死亡时程和方式.方法选用健康成年白色红目豚鼠,雌雄不限,随机分成健康对照组和药物致聋后6 h、9 h组(实验组),每组5只.实验组在选取的时间点完成听性脑干反应(ABR)检测后行耳蜗基底膜铺片、PI荧光染色,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毛细胞.对照组不做处理.结果实验组半数豚鼠致聋(ABR阈值〉95 dB SPL),致聋豚鼠耳蜗可见外毛细胞核固缩和核肿胀,与给药6 h组相比,给药9 h组外毛细胞核肿胀数目增多.检测给药6 h组和9 h组豚鼠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物(terminal deoxynucleotidyl transferase-mediated dUTP-biotin nick end labeling,TUNEL),没有观察到阳性着色细胞.正常对照组所有豚鼠ABR正常,其耳蜗各回毛细胞没有出现毛细胞核固缩或者核肿胀.结论卡那霉素和速尿联合用药后数小时即可导致豚鼠耳蜗毛细胞死亡,毛细胞损害为两种类型,即坏死和凋亡.
张贤芬孙东绣孙爱玲杨仕明胡吟燕郭维韩东一
关键词:毛细胞听性脑干反应药物性聋
小鼠内耳前庭发育研究进展
2011年
从听板到听囊到前庭发育成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包括外形形成、上皮分化等。听囊是前庭发育的关键阶段,是各前庭器官、前庭感觉上皮的共同起源。多基因在时间、空间上精细、准确的差异表达决定了各器官、感觉上皮的分化发育方向。约有几十种基因参与分化发育的调控,但具体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本文就各前庭感觉器官、感觉上皮的发育和涉及的相关基因进行综述。
邓安春杨仕明黄德亮
卡那霉素联合速尿致聋豚鼠的Math1基因治疗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 观察卡那霉素和速尿联合致聋豚鼠耳蜗鼓阶导入Math1基因后的形态学及功能改变,探讨Mathl基因治疗药物中毒性耳聋的可行性.方法 健康成年豚鼠经硫酸卡那霉素(500 mg/kg)和速尿(50 mg/kg)联合致聋,将听性脑干反应(ABR)反应阈>95 dB SPL的豚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置,3只),手术对照组(右耳单纯鼓阶钻孔,3只),人工外淋巴液组(右耳鼓阶钻孔导入人工外淋巴液,3只),单纯病毒载体组[右耳鼓阶钻孔导入携带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基因(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EGFP)的重组腺病毒(Ad.EGFP),4只]、Math1基因治疗组[右耳鼓阶钻孔导入携带Math1及EGFP基因的重组腺病毒(Ad.Math1-EGFP),6只].各组动物分别于鼓阶注射前及注射后8周时行ABR测试,结束测试后处死动物,取出耳蜗组织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 各组豚鼠不同频率(4、8、16、20 kHz)短纯音ABR阈值在不同检测时间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除Math1基因治疗组外,其余各组右耳耳蜗各回毛细胞形态和数目与左耳(自身对照)比较无明显差别.4只Math1基因治疗组豚鼠中,有2只右耳耳蜗第三回内、外毛细胞数量明显比左耳多,其中内毛细胞排列形态较外毛细胞整齐.结论 鼓阶显微注射导入Math1基因能使部分卡那霉素和速尿联合致聋豚鼠的耳蜗毛细胞修复或再生,但其听觉功能没有改善.
张贤芬杨仕明韩东一郭维维孙建和高举孙东绣孙爱玲李臻魏晓娜
关键词:听觉丧失感音神经性
听神经病患者普通话单音节识别错误模式分析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分析听神经病(auditoryneumpathy,AN)患者单音节识别测试的错误模式,总结AN患者在言语识别障碍方面的特点,探讨单音节言语识别测试对于AN诊断的作用。方法AN患者16例,共32耳;根据听力图曲线分为两个亚组:上升型听力组(15耳)和非上升型听力组(17耳)。感音神经性聋患者22例(共32耳)作为对照组。使用自行编制的言语测试材料在较高的测试强度下进行单侧单音节识别测试,记录每个测试耳的单音节识别得分和错误模式。错误模式分为8种:仅声母错、仅韵母错、仅声调错、声母错+韵母错、声母错+声调错、韵母错+声调错、声韵调全错、无反应。结果AN患者单音节总体识别得分低于感音神经性聋患者(P〈0.001)。上升型听力的AN患者其单音节识别率、声母、韵母、声调识别率与对照组感音神经性聋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非上升型听力的AN患者单音节识别率、声母、韵母、声调识别率均低于感音神经性聋患者(P值均〈0.001)。AN患者与感音神经性聋患者的单音节识别错误模式构成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前者涉及声调识别的错误所占比例较大。上升型听力AN患者单音节识别率和声母、韵母、声调识别率均高于非上升型听力AN患者(P值均〈0.001)。上升型听力AN患者与非上升型听力AN患者的单音节识别错误模式构成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前者涉及声调和韵母的识别错误所占比例较大。结论普通话四声识别能力差是AN患者区别于感音神经性聋患者的一个重要特征。上升型听力AN患者与非上升型听力AN患者在单音节识别率、韵母和声调错误所占比例等方面存在特征性差异。心理物理测试对AN的诊断具有潜在的重要作用。
冀飞陈艾婷赵阳郗昕李佳楠王秋菊李兴启韩东一杨仕明
关键词:前庭耳蜗神经疾病测听法言语单音节
Smad4条件基因敲除小鼠内耳前庭的组织学变化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观察Smad4条件基因敲除小鼠内耳前庭的组织学变化,探讨Smad4基因在内耳前庭发育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冰冻切片、免疫荧光化学、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等技术,观察软骨组织Smad4条件基因敲除小鼠内耳前庭组织形态的变化。结果Smad4一/一小鼠内耳软骨囊Smad4免疫反应阴性,Smad4+/一小鼠阳性,Smad4+/+小鼠强阳性,而在前庭感觉上皮——壶腹嵴和囊斑里Smad4免疫反应均呈阳性,三个基因型间没有差别;通过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以及神经丝免疫荧光染色观察,三个基因型小鼠内耳前庭均未发现病变。结论Smad4条件基因敲除小鼠的内耳软骨囊里Smad4基因被有效剔除,但其对内耳前庭的组织结构和形态影响有限。
邓安春杨仕明黄德亮孙建和杨晓
关键词:小鼠基因敲除前庭迷路
内质网应激与耳聋被引量:2
2012年
内质网(endoplasmic reticulum,ER)是真核细胞所特有的亚细胞器结构.参与内分泌性蛋白及膜蛋白翻译后加工修饰、正确折叠和新生蛋白的转运过程。然而,多种生理、生化以及一系列的细胞毒因素,如基因突变或机体状态的改变包括缺血、缺氧、营养不足、病毒感染、钙平衡失调等各种内质网刺激因子均可干扰蛋白质的合成,
万亚蕊张延平杨仕明
关键词:内质网应激耳聋翻译后加工内分泌性亚细胞器转运过程
内耳毛细胞再生的前体细胞及其发育调控基因被引量:6
2010年
自从在鸟类等非哺乳脊椎动物中发现毛细胞再生现象至今已有20年,人们对毛细胞再生的研究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而且有可能从试验性研究向临床应用性研究发展。目前对内耳毛细胞再生方面的研究.尤其是再生毛细胞的前体细胞和再生机制的探讨日益增多。
舒卫宁赵立东张小兵杨仕明
关键词:内耳毛细胞再生前体细胞发育调控基因脊椎动物
pRb/E2Fs途径在胚胎及内耳发育中的作用被引量:2
2009年
pRb/E2Fs途径是细胞周期的重要调控途径,通过调节各个靶基因的转录来实现。本文对E2F转录因子及上游调节者pRb家族在细胞周期调控、胚胎及内耳发育中的作用及应用前景进行综述。
韩琳赵立东余力生杨仕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