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医学会临床科研基金(2011ZYC-A28)
- 作品数:3 被引量:16H指数:2
- 相关作者:谢琦居同法金慧成周春华贾忠更多>>
- 相关机构: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学会临床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谷氨酰胺在消化道肿瘤患者中的应用进展被引量:3
- 2015年
- 消化道肿瘤患者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蛋白质热量缺乏和免疫功能抑制。肿瘤细胞过度摄取、手术创伤、蛋白质分解增加等原因导致体内的谷氨酰胺不能满足机体需要,可引起肠道绒毛的缩短稀疏,黏膜通透性增高,屏障功能降低,细菌异位导致肠源性感染。近年来,免疫营养在临床上广泛应用,谷氨酰胺作为最主要的免疫营养素,在消化道肿瘤患者中的应用研究有了许多进展。
- 谢琦金贵成
- 关键词:谷氨酰胺消化道肿瘤免疫营养
- 胃癌全胃切除患者围术期两种免疫营养支持治疗的临床比较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比较胃癌全胃切除患者围术期两种免疫营养支持治疗的效果。方法将接受全胃切除的胃癌患者随机分为围术期免疫营养(PIN)组60例,术前5d给予肠外免疫营养支持治疗,术后早期给予肠内免疫营养支持治疗1周;术后早期肠内免疫营养(EIN)组60例,仅在术后早期给予肠内免疫营养支持治疗1周。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第1、7、10天营养指标(总蛋白、白蛋白、前清蛋白、转铁蛋白、氮平衡)、免疫功能指标(IgG、IgA、IgM、CD3^+、CD4^+、CD4^+/CD8^+)的情况及术后感染性并发症(包括肺部感染、尿路感染、切口感染)的发生率。结果 PIN组患者术前及术后第1天在提高患者营养指标,纠正免疫功能指标等方面较EIN组有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PIN组术后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EIN组(P<0.05)。结论胃癌全胃切除患者围术期应用免疫营养支持治疗较单纯术后早期应用,更能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纠正免疫功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 谢琦金慧成贾忠居同法单毓强
- 关键词:胃癌全胃切除免疫营养围术期
- 不同营养方式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患者感染的影响被引量:12
- 2014年
- 目的探讨不同营养方式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患者感染的影响,以期为预防及降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患者60例,依据数字表格法分为肠内营养组与肠外营养组每组各30例,在24h内分别接受肠内营养及肠外营养,时间7d,检测患者术前、术后1d、术后7d谷氨酸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IB)变化,内毒素及(1-3)-β-D葡聚糖浓度水平变化,术后感染发生率。结果术后7d肠内营养组患者ALT(31.74±9.03)U/L、TBIL(19.39±7.13)μmol/L,肠外营养组患者分别为(47.27±11.02)U/L、(25.48±13.09)μmol/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d肠内营养组内毒素浓度(60.38±10.34)pg/ml、(1-3)-β-D葡聚糖浓度(194.22±26.48)pg/ml,肠外营养组患者分别为(104.63±32.47)、(284.67±42.58)pg/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感染率肠内营养组患者为16.67%、肠外营养组为4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早期采用肠内营养较肠外营养更能明显改善患者肝功能及全身营养状况,可降低术后感染的发生。
- 谢琦金慧成居同法周春华
- 关键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肠内营养肠外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