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北京市科委基金(H020220020610)

作品数:4 被引量:37H指数:3
相关作者:李世荣盛剑秋李爱琴张英辉余东亮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军区总医院济南军区总医院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科委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肠癌
  • 3篇遗传性
  • 3篇遗传性非息肉...
  • 3篇直肠
  • 3篇息肉
  • 3篇息肉病
  • 3篇大肠
  • 3篇大肠癌
  • 2篇遗传性非息肉...
  • 2篇直肠肿瘤
  • 2篇突变
  • 2篇肿瘤
  • 2篇结直肠
  • 2篇基因
  • 2篇肠肿瘤
  • 1篇遗传性非息肉...
  • 1篇遗传性非息肉...
  • 1篇早期大肠癌
  • 1篇直肠癌
  • 1篇中国人

机构

  • 4篇北京军区总医...
  • 1篇济南军区总医...
  • 1篇商丘市第一人...
  • 1篇国家人类基因...

作者

  • 4篇盛剑秋
  • 4篇李世荣
  • 3篇李爱琴
  • 2篇闫伟
  • 2篇余东亮
  • 2篇韩英
  • 2篇张英辉
  • 2篇黄继胜
  • 1篇牛宏
  • 1篇杨欣艳
  • 1篇王海红
  • 1篇韩敏
  • 1篇张渊智
  • 1篇付蕾
  • 1篇张宏
  • 1篇牧宏
  • 1篇孙自勤
  • 1篇苏惠
  • 1篇武子涛
  • 1篇晨智敏

传媒

  • 2篇胃肠病学和肝...
  • 1篇胃肠病学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年份

  • 2篇2007
  • 2篇200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hEXO1基因突变与中国人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的相关性被引量:2
2006年
张宏盛剑秋李世荣韩英张渊智沈岩黄继胜陈继贵李爱琴
关键词: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基因突变
早期大肠癌内镜治疗的临床评价被引量:10
2007年
背景:早期大肠癌可以采用内镜下切除治疗,但其疗效和预后仍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目的:评价内镜治疗早期大肠癌的疗效和预后。方法:对1986年1月~2005年10月经内镜确诊的早期大肠癌患者,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内镜治疗组和外科手术治疗组,对两组的临床资料、治疗方法和随访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9例早期大肠癌(104个癌灶)中,无症状人群普查发现34例,临床就诊发现65例。内镜治疗69例(共72个癌灶),外科手术治疗30例(包括内镜治疗后追加手术者,共32个癌灶)。内镜治疗组癌灶完全切除率为97.5%,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外科手术治疗组有1例病理证实癌组织浸润达黏膜下深层,肝脏有多个微结节转移灶。内镜治疗组经3个月~19年的随访,除19例失访、6例死于心脏病等疾病外,无一例肿瘤复发。比较两组黏膜和黏膜下层早期大肠癌的临床资料、随访结果和5年生存率,内镜治疗组的疗效与手术治疗组相似(P>0.05)。结论:早期大肠癌,特别是黏膜层早期大肠癌内镜治疗的疗效和随访结果与手术治疗相似,且损伤小、安全、简便。黏膜下深层癌易发生转移,内镜下切除应注意判断肿瘤黏膜浸润深度,非提起征是内镜切除的关键指征。无症状自然人群普查是发现早期大肠癌的重要途径。
张英辉盛剑秋晨智敏闫伟余东亮李爱琴王海红韩英李世荣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
76个中国人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家系hMLH1和hMSH2基因突变规律研究被引量:3
2007年
付蕾盛剑秋孙自勤韩敏黄继胜牧宏韩文良牛宏李爱琴武子涛李世荣
关键词:突变HMLH1基因HMSH2基因
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和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腺瘤的预防性干预治疗被引量:22
2006年
目的探索非甾体抗炎药(NSAID)消退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HNPCC)和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结直肠腺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6例HNPCC患者,口服赛来昔布400mg/d。18例符合FAP临床诊断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2组:赛来昔布400mg组(8例,口服赛来昔布400mg/d),赛来昔布200mg组(10例,口服赛来昔布200mg/d),服药观察24个月。另外4例FAP患者不愿接受赛来昔布治疗,改服肠溶阿司匹林80mg/d(阿司匹林组)。FAP患者以息肉数目描述治疗效果,HNPCC患者按照息肉级别描述治疗后息肉的变化。由专人负责肠镜复查,第1年每3个月复查肠镜1次,第2年每6个月复查肠镜1次。结果两种剂量的赛来昔布均有消退FAP结肠腺瘤作用,服药9个月后400mg组腺瘤消退的比率为86·69%(280/323),200mg组腺瘤消退比率为51·81%(129/249),两组比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例FAP患者服用80mg肠溶阿司匹林9个月后,37·89%(36/95)的腺瘤消退,5例HNPCC腺瘤患者治疗9个月后腺瘤消失。无论是FAP还是HNPCC结肠腺瘤,服用大剂量(400mg)药物,时间超过6个月时,14例患者中有7例发生不良反应;当减少药物剂量或换用阿司匹林后,不良反应均可逆转。赛来昔布200mg组,治疗期间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NASID是FAP和HNPCC腺瘤干预性治疗的有效药物;赛来昔布400mg/d疗效好,但不良反应较大,国人可先以200mg/d长期治疗或400mg/d治疗6个月后以200mg/d维持;肠溶阿司匹林也有类似效果。
盛剑秋李世荣杨欣艳张英辉苏惠余东亮闫伟耿洪刚
关键词:腺瘤息肉病结肠结肠直肠肿瘤遗传性非息肉性干预性研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