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西省数字国土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

作品数:679 被引量:3,903H指数:24
相关作者:陈竹安郭福生刘少华花向红刘波更多>>
相关机构:东华理工大学江西省数字国土重点实验室武汉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江西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78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24篇天文地球
  • 119篇自动化与计算...
  • 59篇经济管理
  • 28篇环境科学与工...
  • 22篇农业科学
  • 20篇建筑科学
  • 13篇交通运输工程
  • 12篇水利工程
  • 11篇电子电信
  • 9篇矿业工程
  • 8篇文化科学
  • 7篇理学
  • 6篇机械工程
  • 4篇自然科学总论
  • 3篇航空宇航科学...
  • 2篇生物学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核科学技术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69篇遥感
  • 38篇图像
  • 31篇点云
  • 26篇土地利用
  • 25篇地质
  • 20篇遥感图像
  • 19篇遥感影像
  • 19篇向量
  • 19篇城市
  • 18篇神经网
  • 18篇神经网络
  • 17篇信息系统
  • 17篇生态
  • 17篇向量机
  • 17篇滤波
  • 16篇地理信息
  • 16篇可视化
  • 16篇GIS
  • 14篇支持向量
  • 13篇支持向量机

机构

  • 410篇东华理工大学
  • 139篇江西省数字国...
  • 63篇武汉大学
  • 40篇国家测绘地理...
  • 31篇解放军信息工...
  • 23篇长江大学
  • 22篇辽宁工程技术...
  • 22篇华东交通大学
  • 20篇中南大学
  • 17篇南京航空航天...
  • 15篇山东科技大学
  • 12篇武汉理工大学
  • 11篇南京大学
  • 11篇南京林业大学
  • 10篇国土资源
  • 9篇合肥工业大学
  • 9篇中国科学院
  • 9篇中国矿业大学
  • 9篇西安科技大学
  • 8篇国土资源部

作者

  • 31篇陈竹安
  • 23篇花向红
  • 23篇刘少华
  • 23篇郭福生
  • 22篇刘波
  • 19篇叶长盛
  • 19篇张立亭
  • 19篇吴志春
  • 17篇吴一全
  • 17篇罗亦泳
  • 15篇孙伟
  • 15篇王乐洋
  • 15篇程朋根
  • 14篇邹自力
  • 13篇贺小星
  • 13篇鲁铁定
  • 13篇罗小龙
  • 13篇姜勇彪
  • 12篇吴连喜
  • 11篇刘林清

传媒

  • 76篇北京测绘
  • 34篇测绘科学
  • 31篇江西科学
  • 28篇东华理工大学...
  • 27篇大地测量与地...
  • 18篇武汉大学学报...
  • 18篇测绘与空间地...
  • 15篇测绘通报
  • 15篇测绘学报
  • 15篇安徽农业科学
  • 14篇测绘工程
  • 13篇测绘科学技术...
  • 12篇地理空间信息
  • 10篇东华理工大学...
  • 10篇测绘地理信息
  • 9篇遥感信息
  • 9篇城市勘测
  • 7篇传感技术学报
  • 6篇湖北农业科学
  • 6篇江西农业学报

年份

  • 18篇2023
  • 27篇2022
  • 25篇2021
  • 35篇2020
  • 100篇2019
  • 83篇2018
  • 61篇2017
  • 43篇2016
  • 42篇2015
  • 29篇2014
  • 26篇2013
  • 37篇2012
  • 38篇2011
  • 33篇2010
  • 33篇2009
  • 13篇2008
  • 15篇2007
  • 15篇2006
  • 12篇2005
  • 2篇2004
67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VC环境下最短路径算法的实现被引量:3
2008年
设计了一种方便查找及显示最短路径的数据结构,对仅研究计算一条最短路径的Dijkstra算法加以了改进,并在VC下实现一个顶点到另一个顶点的所有最短路径的查找。
刘少华王新海
关键词:最短路径DIJKSTRA算法VC^++
基于角锥体原理的空间后方交会改进算法被引量:15
2006年
在摄影测量中,空间后方交会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通过空间后方交会可以确定像片的外方位元素,从而确定像片在物方空间坐标系中的位置和姿态。本文在文献[1][2]的基础上,对其中部分复杂公式进行改进,得到了表达形式简单,且易于理解和解算的实用公式,并通过实例证明改进算法的正确性。
官云兰周世健周铭贾永华
关键词:空间后方交会
相空间重构在滑坡预测中的应用
2011年
针对滑坡位移时间序列的非线性特性,引入基于相空间重构和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的预测法。利用Cao氏方法确定嵌入维数,根据互信息法计算最佳延迟时间;然后在相空间中,利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建立预测模型,对滑坡进行了实证计算,且与LSSVM模型和BP神经网络模型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是科学可行的。
汤俊邹自力张晓平
关键词:滑坡预测相空间重构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神经网络
岩质滑坡仿真实验系统设计
2021年
以提高教学效果为目的,开发了岩质滑坡仿真实验系统。该系统可建立滑坡区域的精细化岩体模型,利用岩石块体搜索、滑坡体判别、滑坡体运动时程分析及可视化技术实现了滑坡灾害的仿真模拟。仿真系统解决了滑坡灾害不易观测、难以用室内实验再现等问题,同时节省了教学经费,具有生动形象易于理解的教学效果。
杨勇张敏思高金贺查文华
关键词:岩质边坡滑坡实践教学
消费级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1∶500测图方法及精度研究被引量:38
2020年
针对多镜头测绘级无人机价格昂贵、技术门槛较高的问题,本文提出利用消费级无人机获取的倾斜影像制作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方法。该方法运用消费级单镜头无人机,在RTK(real-time kinematic)辅助的前提下,采用低空飞行、井字形航线设计、高重叠率的作业方案,配以高精度像控点、立体测图方法改进,从而实现大比例尺数字测图。以莆田市农村地籍与房屋调查工程为实践,对该方法的精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精度完全能够满足1∶500数字地形图测绘的需要,且作业效率高。
许承权黄小琴施政
关键词:大比例尺测图
长江中游经济带环境与经济增长协调性动态评价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为探究长江中游经济带环境与经济增长协调性问题,从而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根据2005-2015年的相关数据,建立了基于PSR模型的长江中游经济带环境与经济增长协调性评价指标体系,结合熵权物元分析方法对长江中游经济带3省区进行定量评价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2005-2015年该流域环境与经济增长协调性水平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并具有较为明显的地域差异。其中在整个评价期内湖北、湖南两省协调性水平变化较大,上升趋势较为明显,江西省协调性水平趋于缓和;2)工业用水量、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工业氮氧化物排放量等指标是该流域环境与经济增长协调性水平提升的关键制约因素。为促进环境与经济增长协调性水平不断提升,需进一步对工业"三废"的排放加强管控力度,积极开展环境污染整治,加大环境污染治理资金的投入。
朱龙汤江龙牛月华孙涛
关键词:经济增长污染物元模型
小麦叶面积指数的高光谱反演被引量:28
2011年
以高光谱遥感技术实现了小麦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AI)的反演。对18种高光谱指数进行了比较分析,筛选出了可敏感反映小麦LAI的高光谱指数OSAVI,并以地面光谱数据为样本建立了小麦LAI的反演模型。分析表明,指数OSAVI所建立的反演模型校正集与预测集R2分别达0.823与0.818,在各指数中反演精度最高。利用反演模型逐象元对OMIS影像进行解算,实现小麦LAI的空间量化表达,并将反演结果与地面实测值进行回归拟合,发现两组数据的拟合模型R2达0.756,RMSE为0.500,具有较高的相似度。结果表明:以高光谱指数进行小麦LAI的反演是可行的,且OSAVI为优选指数。
梁亮杨敏华张连蓬林卉
关键词:叶面积指数反演小麦
砂岩型铀矿地浸开发的地质保障——矿层和围岩的岩性结构非均质性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砂岩型铀矿的地浸开采是一种经济、绿色且高效的矿冶方法。地下矿层及围岩作为溶浸液渗流的通道,其岩性和渗透性的差异会影响溶浸液在地下的运移规律。以鄂尔多斯盆地北部和二连盆地北部的砂岩型铀矿地层为例,通过露头-钻探-测井相结合的方法识别岩性,并进行地层对比,建立层序地层格架;在地层格架对比的基础上,剖析二维空间中平面和纵向的岩性结构差异对溶浸液运移的影响;最后,利用三维地质建模的方法,建立岩性结构组的三维空间展布模型,表征铀矿床岩性在三维空间中的非均质性。研究成果对掌握溶浸液的渗流规律和提高地浸开采效率具有意义。
李立尧夏菲惠浩浩刘金辉王晓伟罗跃刘晓飞
关键词:砂岩型铀矿地浸非均质性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下的农村居民点斑块整理模式评价被引量:41
2012年
为指导农村居民点整理活动,在分析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给农村居民点整理带来契机的基础上,提出先确定整理模式类型和评价单元再进行评价的整理模式评价流程,采用地图叠加分析法和综合评价法相结合的评价方法,以江西省崇仁县巴山镇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巴山镇农村居民点分为4种整理模式,即城乡一体化、生态搬迁式、迁移合并式和内部改造式,各模式下的农村居民点斑块面积分别为71.50、2.67、108.73、329.23 hm2;迁移合并式农村居民点斑块是当前巴山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中的拆旧地块主要来源,城乡一体化式和内部改造式斑块可有选择地作为农民安置地。农村居民点斑块整理模式评价的研究有利于具体指导农村居民点整理活动的科学开展,可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的实施提供一定的决策支持。
张晓平朱道林
关键词:土地利用农村迁移
基于空间ETL实现VCT数据交换共享被引量:6
2012年
本文在外部数据交换基础上,提出基于空间ETL的数据交换共享方式。采用VCT格式作为统一的数据交换格式,结合ETL数据流动的思想,对数据进行处理。本文以Geodatabase到VCT的相互转换为例,采用ArcGIS组件开发,从而实现GIS空间数据的交换共享。
陈红华王志杰郑加柱史晓云
关键词:数据共享
共6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